國軍15

筆者於民國59年就讀官校預備學生班(中正預校前身),到民國87退伍。這28年的軍旅期間,心知肚明國軍所發的制式後勤裝備與料件,只要申請不到就必須自購,否則各軍事院校與營區周邊也就不會出現軍用品店了。這些軍用品店不但賣基本的後勤裝備與料件,就連軍用表格也都一應俱全,此事不用奇怪,因為就連軍用表格都需要勤儉建軍。

所以國軍潛規則是:自購乃實屬常態,但不得自購與國軍制式裝備格式不同的裝備,因此「後勤為先,主動服務」的後支精神為口號也

國軍18

熟讀古今中外戰史者,不難發現許多未建立「後勤為先」觀念,導致作戰失敗的案例,如連結:

http://news.gpwb.gov.tw/mobile/news.aspx?ydn=026dTHGgTRNpmRFEgxcbfcCSN9Fhd8KFbqLRgMWauV%2FFtSQpuaMr3AQ2abYBDQsfdUM1tW11ueMptyCt9O%2BgFw851nyLKWJXopc%2B6IRRvY4%3D


國軍17

http://www.mnd.gov.tw/Upload/201408/4.%E5%BE%9E%E9%87%8E%E6%88%B0%E6%88%B0%E7%95%A5%E8%A7%80%E9%BB%9E%E6%8E%A2%E8%A8%8E1948%E5%B9%B4%E9%8C%A6%E7%80%8B%E6%9C%83%E6%88%B0%E6%88%90%E6%95%97%E4%B9%8B%E5%BE%8C%E5%8B%A4%E5%9B%A0%E7%B4%A0.pdf

後勤工作- MBA智库百科http://wiki.mbalib.com/zh-tw/%E5%90%8E%E5%8B%A4%E5%B7%A5%E4%BD%9C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諸子百家對後勤工作有不少論述。但追溯後勤工作的淵源,還要從後勤一詞的來源入手。後勤一詞源出希臘文 logistikos,意為計算的科學

19世紀30年代,拿破侖的政史官A.H.若米尼在總結徵俄失敗的經驗教訓時最先使用後勤概念,並以此作為軍事術語。可見,後勤先出於軍事上的用途。後勤工作最先是戰爭藝術中重要部分之一。

1882年,美國海軍歷史學家A.T.馬漢將這一術語解釋為:通過國家經濟動員,對武裝力量提供保障。

美國海軍陸戰隊中校喬治·賽勒斯·索普於1917年著的《理論後勤學——戰爭準備的科學》一書認為,後勤與戰略、戰術一起構成戰爭科學的3大分支,現代戰爭的準備和實施必須有相關的後勤保障。索普生動地描繪:戰略之於戰爭,猶如情節之於戲劇,戰術比之為演員扮演的角色;後勤則相當於舞臺管理、置辦道具及提供演出的種種維護工作


國軍16

「不懂軍事的人談戰略」:
這是揶揄無知的人只能胡吹說大話,並不是說談戰略的人都是無知的,更不是說戰略不重要。對軍事一無所知的人,沒有能力談「戰術」,更沒有能力談「後勤補給」,所以只能談「戰略」。胡吹而已,反正紙上談兵、說說大話,錯了也沒人理會。這就好像沒有實際技術能力的經理們,只能大談“Top Level Design”一樣。所以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不懂軍事的人只能談戰略」。

「懂一點軍事的人談戰術」:
這是揶揄懂一點軍事的人不屑於與人爭論談不出勝負的「戰略」,也沒有能力談「後勤補給」,於是最喜歡大談「戰術」。這就像很多學術界一知半解的學人大談技術上的方法(technicalities),對主題本身郤沒有正確的基本觀念,也不知道實際執行的困難。所以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懂一點軍事的人常把自己埋在戰術的運用裏」。

「真正的軍事家談後勤補給」:
這是說當一個人談論軍事注重到「後勤補給」,表示他已經看到這場戰爭作戰的基本面貌和交戰勝敗的關鍵細節。這就是為什麼希特勒說:「我的將軍們對戰爭的經濟面一無所知」。希特勒自認為他是最優秀的軍事家,看到後勤補給的重要。

上文引用網址:http://city.udn.com/3011/1400783


國軍15

一應俱無的「國軍裝備」》台灣男子漢們的共同回憶:國軍步槍用膠帶纏、步鞋跑幾天開口笑

周偉航

海軍陸戰隊的精英軍官(編按:海軍兩棲偵搜大隊爆破中校隊長許誠宜),日前表明因公發軍品不合用,寧花大錢自購裝備,引起社會討論。此外亦有海陸士官將縫紉機抬入軍中,修補破損但無從替換的軍品。此類消息傳出後,國防部連忙滅火,還一度表示要懲處當事人,但在輿論叫罵聲中,最後改以口頭告誡了事。

那國軍軍品到底充不充足?

國軍高官老是堅持「夠!夠!夠!」讓人想接著唱「阿雷阿雷阿雷」,但全軍裝備唯一齊全的,說不定只有國防部的將官們。

相對來說,越基層、越邊陲的單位,就真是「乞丐」到讓人一掬同情之淚。台灣每位「革命軍人」都有親身經歷的軍品趣事,像是用膠帶纏的65K2步槍,撐不過新訓的「白豹」步鞋等等,都是一講出來,就能讓無數男子漢閉目點頭,連聲「對對!」「就是這麼爛!」

我服預官役時,有個業務是去接撥交來我單位的新兵。各新訓中心的班長會將結訓新兵送到某軍營,我會去那接人,當場確認新兵身份無誤與應有裝備齊全,雙方用印,即可帶人回營。

不過,有次我接到一個「什麼軍品都沒有的新兵」,不但沒有軍服(身穿便服),也沒有國軍包,臉盆、鋼杯也都一應俱無,只有一張軍人身份證。

我驚訝的追問裝備何處去也,那兵說所有公發軍品都被連上班長收走。我轉頭責問負責帶隊的班長,但他也搞不清楚狀況。

我推敲是這兵騙我,想自己暗槓軍品,於是去電其所屬單位詢問。不料該單位一副「哎呀被抓到了真是不好意思」的心虛態度,推說這是幹部失誤,會將該員所有軍品「託人轉交」給我的單位。

這下我懂了。這個新訓連,顯然是看我所屬的這種非實戰單位好欺負,想把配發給新兵的東西「槓」下來。如果之後這些單位來追,那再補給他們。若有單位默默「認賠」,自己補發給新兵,那這個新訓連就「賺到」了。

這種大規模「明槓」的雖然罕見,但我在接收新兵的過程中,也發現他們多少都被「暗槓」了一些東西。少了鋼杯、臉盆,或是沒有鞋子、運動外套、長褲。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國軍基層的裝備補給早就大當機了。傳出「自購」「自修」裝備的海陸、特戰等野戰單位,已算是裝備最好的「貴族」。

連貴族都要自己買、自己補了,你就不用講「新訓中心」這種非實戰單位。新訓單位算是「蟲族」,衣褲多是破的,其他東西更爛,不暗槓結訓新兵的裝備,哪能讓部隊有點樣子呢?

相對來說,我們國防部的長官們,禮服掛滿亮晶晶的東西,料件完全不缺呀!上述的基層慘況,這些衣食無虞的「神族」會知道嗎?

有人出來檢舉,大官就去基層督導,基層得知「眾神將臨」的風聲,連忙把暗槓的東西拿出來「裝備檢查」,結果當然漂漂亮亮,一切都是「誤傳」。

以上還是純就「志願役」的狀況而言,講到「義務役」,那東西更是爛到嗚呼哀哉!還記得有次演習時見到志願役士兵的戰術背包,我心中的羨慕之情,大概就和22K的OL看到名媛拎了新款LV包是一樣的。

義務役領不了多少錢,不少人因此堅持只用公發的爛東西撐整個役期,結果自是苦不堪言。若有個幾千塊,去軍品店買些軍用衣鞋當備品,其實就能讓自己的服役感受大幅改善。

除非真的很窮,否則不要硬撐,更不要盲信那些軍禮服星星出來講的「保證裝備齊全」、「馬上就會換」。如果不符事實,他又要負什麼責呢?

現在立刻突襲檢查國軍營區,全軍上下有任何一個基層連隊的軍品裝備是帳料完全相符的嗎?若抓到經理簿冊造假,是那些軍禮服星星會出來切腹自殺,還是基層經理班班長出來扛呢?

當過兵的,都知道答案是什麼。有些話,聽聽笑笑就算了。

就倫理上來說,國軍應該提供你充足的裝備,甚至最佳的裝備,但他們就是做不到。很多人認為這不是自己的錯,因此不該掏錢去補。這的確不是你的錯,但最後承擔這個錯的人是誰呢?

還是只有你。那有誰會同情你呢?或許親朋、好友都會,但「國軍」這個巨大的群體不會。和「它」賭氣,沒有好處。在更高的政治力量改變國軍體制之前,就先花點錢,讓自己好過點吧。若國軍補保體系都在找你麻煩,你為什麼不給自己一點方便?

生活中有些能自己決定的事,才會活得像個人。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3978

戰爭武器演進史 單兵武器
https://youtu.be/BxoWrNIdd5Y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YouTube觀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