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477 

黃河

軍事小說家、軍備役上校,曾任艦長。

一五年九月四日

《一生就做一件事》黃河

首先請大家看一段紀錄片──《賴桑的千年之約》。

假如你已經看過,那麼請直接跳讀後面的文字。否則,請靜下心來,仔細看這段片長十二分鐘的紀錄片。
https://youtu.be/b71ib3aSlAs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YouTube觀看。


首先要說明,賴桑是「賴先生」的意思,那是一種尊稱。
其次想請教,看完這部紀錄片,你有什麼感想?
先別講「佩服」,請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賴桑是你的親人,當年他執意種樹時你會以什麼態度面對?
不就像他的太太--日日以淚洗臉,或如他的大兒子──把父親看成「拋家棄子」的廢人?
撇開這些情緒問題,請你再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想一想:賴桑是一個聰明、精明的人物嗎?
好比說學生時代,他可能是鶴立雞群、名列前茅的學生?
又假如當年留在商場,他會是眼光銳利、精於算計的成功商人?
想清楚這些問題,或許你會明白,以世俗的眼光看,賴桑不是一個體貼的先生,也不是一個負責任的父親,腦袋瓜子有點打鐵,不太可能是出類拔萃的資優生,也難以成為富甲一方的大商人。
如果扣掉他一生執意種樹的「偉大情懷」,我可以不客氣地說:他幾乎一無是處!
不同意嗎?
種樹需要什麼樣的聰明才智?
只有自己心中的理想,完全不理會家人的處境,也不在乎別人的目光,這是執著或自私?
一個男人的責任是什麼?
一個丈夫的責任是什麼?
一個父親的責任是什麼?
如果單單評斷賴桑的前半生,他是成功或失敗?
即使加入後半生,講穿了,賴桑這一生也只做了一件事──種樹。
除了種樹,他的人生還有什麼?
沒錯,賴桑這一生只做了一件事,而且是一件很普通、毫無技術水平、無需特殊聰明才智的平凡小事。
可是,這件平凡到不能再平凡,如果小學生將它列為作文《我的志願》選項,鐵定會被師長罵到臭頭的渺小工作,卻在他無私無我、超凡毅力的堅持下,慢慢累積成一件前無古人的巨大成就!
和賴桑相比,我們輸他什麼──聰明才智、談吐應對、外語能力、學歷、人生閱歷、機靈度、打拚程度……,哪一項可能輸給他?
幾乎全贏,卻獨獨輸了一項,也是最後、最重要的一項──成就。
而且輸得很慘很慘!

賴桑的故事能給我們什麼啟示?
只有一句話,也是本文的命題──人生就做一件事!
人生不要要求太多,只要做一件事就好。
好好地將一件事從頭到尾徹底做完,再平凡的小事都可能累積出不平凡的成就。

人生如賴桑,是好還是壞呢?
與郭台銘、張忠謀、習近平、歐巴馬相比,誰活得健康?誰活得愜意?誰活得自我、從容,又怡然自得?
與郭台銘、張忠謀、習近平、歐巴馬相比,你佩服誰?

不要把人生搞得太複雜。
也不必懷抱過多過遠的目標。
這輩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單單一件事,就不虛此生了!

羅輯思維2
相片一:電影《模仿遊戲》海報。

一五年十月十六日

《庸眾的迫害》黃河

先提醒各位讀友,本週主要在觀賞YouTube一段非常精采的影片,由於片長近一個小時,假如你沒有足夠的時間,或是沒有平靜的心情,建議你不妨暫時離開黃河渡,等到下次有閒時、有心情再回到本網站。

看過《模仿遊戲》這部電影嗎?

如果看過,以下文字說明可以省略,請直接跳到本文最後,點選相片三,觀看大陸「優酷網」「邏輯思維頻道」節目──《庸眾的迫害》。
假如不曾看過《模仿遊戲》,麻煩先聽聽我的補充說明。

《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是2014年英、美合作拍攝的歷史劇情片,內容講述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密碼分析學家,也是計算機之父艾倫‧圖靈(Alan Mathison Turing,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7日)在二戰期間幫助英國破解納粹德國軍事密碼的真實故事。
這部電影在放映之初我就看過,由於情節緊湊、故事曲折、主角個性突出,以致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即使此刻,一旦閉上雙眼,我腦海就浮現男主角艾倫.圖靈的身影。
可是,對於兼具「超級天才」與「超級怪胎」兩種身分的男主角,我覺得編劇誇張了。
我很難相信現實生活之中,可能有一個人怪異到圖靈那個程度!
我更難相信圖靈這個怪胎,竟然如此聰明,對人類做出如此巨大的貢獻!

羅輯思維3
相片二:計算機之父艾倫.圖靈。

顯然這是為了拍戲而誇大的劇情。
電影嘛,我們能期待什麼?
我始終這麼認為,直到看完《庸眾的迫害》,我這才明白當初電影看得不夠透澈、領悟不夠深刻。
《庸眾的迫害》除了讓我對圖靈有新的認識,它更大的價值在主講人(羅振宇老師)後半段對「庸眾」的評論,那聽得我拍案叫絕、大呼過癮!
什麼是庸眾?
「眾」是群眾。
「庸」是平庸、愚笨。
「庸眾的迫害」就是:群眾是平庸、愚笨的,他們喜歡群起附庸於他人,進而形成一股迫害力量!

講到這,我應該打住了。
我講得再多也沒羅振宇老師說得好。
請各位讀友點選連結,耐心地觀看《庸眾的迫害》。

羅振字老師主講《 庸眾的迫害》
https://youtu.be/8geixxRrdGQ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YouTube觀看。


羅輯思維
相片一:羅輯思維節目主持人羅振宇。

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羅輯思維》黃河

看到本日主題,你不會認為我寫錯字了吧?
不,就是羅輯,而不是邏輯。
「羅輯思維」是一個網站的節目名稱,由於主持人是羅振字(自號「羅胖」),因而把邏輯的「邏」改成了「羅」。

看到相片一,能否勾起你的回憶?
沒錯,我之前寫了篇《庸眾的迫害》,正是轉貼羅胖那一集節目。
那集節目我是經由好友的推薦,首次進入優酷(youku)網站,看到羅胖幽默風趣、口若懸河的邏輯分析,當場驚為天人!
自此以後我就暫時中斷閱讀的習慣,每當有空有閒有心情,便上網連上羅輯思維,認認真真看幾集羅胖的脫口秀。
羅輯思維從二○一二年十二月開播,基本上每週乙集,截至目前為止共約一百五十集,每集節目長達五、六十分鐘,分量不可謂不重。
儘管不是一件輕鬆的工作,但我決定從第一集開始,一集一集慢慢往下看。
假如你看過羅胖的節目,肯定能了解我的心情。
假如沒看過,請容我解釋幾句。
看書的目的是什麼?
娛樂、休閒、打發時間、增長見識、建立正確觀念。
沒聽過一句話嗎:打開一本書就如同打開了一個世界!
以前我看書,即使專心一致,一本書總得花個幾天的功夫。而且部分書的內容十分生硬,看著看著我就看出了神,往往不是打起瞌睡,就是連看幾頁仍不知所云。
縱然抱著休閒的心情看書,偶爾也會有辛苦、難以為繼的感覺。
可是看羅胖的節目,由於他談吐風趣、條理分明,不僅感覺輕鬆,效果更勝看書。
為何效果會勝過看書?
這要說到羅輯思維的特色。
它是針對一個題目找幾本書,再與一組專家討論,然後交給專業的「說書人(羅胖)」,使用五、六十分鐘的時間陳述眾人的心得。
或是換個講法:看一集羅輯思維等同看了幾本書──你說這效果好不好?
當然,誠如最近我向某些朋友推薦羅輯思維,他們回我的一句話通常是:你只吸收這節目的觀點,它的視角夠廣、夠客觀嗎?
這就要說到這節目的名字──羅輯思維。
它根本的精神,的確著重在邏輯的思維。
什麼是邏輯?
不偏不倚、不走極端、合乎常情。
人類思考的過程如圖一:某人對某件事情之所以會產生某個觀點(OUTPUT),一在他獲得的資訊(INPUT),二在他思考的方式(CPU)。

羅輯思維1
                                  圖一:思考過程。


這三個階段,哪一個屬於邏輯的範圍?
當然是CPU。
因而當我們評斷某人邏輯觀念有偏差,不是他的知識不夠,而是他的思考方式出了問題,好比說熱衷政治、思想偏激、憤世嫉俗、IQ不足等。
羅胖的邏輯觀念如何?
截至目前為止我看了上百集的節目,以我的CPU來衡量,羅胖的邏輯觀點十分客觀。
再講白了,這節目深得我心,因此我一集一集往下看。
很值得你也這麼做。
特別是退休、賦閒在家,喜歡閱讀的朋友,因為這是一個兼具教育、知識、是非,以及趣味的好節目。
如果有興趣,請點選下列連結進入。

(註:此羅輯思維系列影片 - YouTube連結係編者為台灣網友的習慣所選,非黃河渡原連結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results?search_query=%E7%BE%85%E8%BC%AF%E6%80%9D%E7%B6%AD

 
國軍476        

二○一六年一月一日

《十週年感言》黃河

光陰似箭,轉眼黃河渡已經寫了十年。

十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說不長嘛,天地悠悠,萬古一眨眼。
這十年對我而言,的的確確,幾乎就是一眨眼的功夫。
說不短嘛,黃河渡從我四十八歲,寫到如今五十八歲,總共寫了近五百五十篇散文,總字數超過一百萬字。
我人生還有幾個十年?
我可能再寫多少篇散文?
講句實在話,由於今天寫《十週年感言》,我才會提出這兩個無聊的問題。
今天之前、之後,這兩個問題永遠不會進入我腦海。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反正我就是一週一篇繼續寫下去。
寫下去的目的是什麼?
這問題就不無聊了。
由於不無聊,因而不時闖進腦海,我間間斷斷思索了十年。
開始時我憑著直覺──想寫什麼就寫什麼。
後來慢慢發現,有些問題最好少寫。
特別是牽扯政治方面的話題。
不是擔心什麼、怕什麼,而是政治話題沒有絕對的對錯,並且會因時間的流逝而出現嚴重的褪色現象。
例如統、獨,你能說誰一定對,誰一定錯嗎?
政治觀念必然和人們的出生、教育、成長環境息息相關。
就好像吃飯用手抓、用筷子,或是使用刀叉,有絕對的對錯嗎?
又例如和李登輝談統一,縱然把周恩來從墳墓裡面請出來,兩個人接連談幾個整夜,恐怕也不會出現任何交集吧?
至於政治話題會隨時間褪色,那更是再明顯不過的事實。
好比說四年前總統大選發生了什麼事,如今你還關心嗎?
寫政治話題有時無須幾年我就後悔了。 
除了少寫政治話題,我的第二個感想是少罵人、少指責別人的不是。
這和我的個性有關。
我對一個人再是討厭、再是仇恨,激烈到底的反應就是「不理他」──徹徹底底不搭理,彷彿這個人根本不存在於這個世界。
什麼報仇、設計陷害……,這種「傷人一千自損八百」的技倆,從不是我的人生選項。
除了個性使然,其次就是最近看了「羅輯思維」的節目,或多或少受到羅胖的影響。
看多了羅胖對歷史人物的評鑑,你會明白好人其實沒有多好,壞人也沒有多壞;如果後人能夠跳入前人所處的時空環境,所有的好事與壞事肯定都有合理的解釋。
  
少談政治話題、少罵人,黃河渡還能做什麼?
想到目前為止,我大略擬定三個目標:

一、娛樂性

現代人生活的壓力夠大,也夠辛苦,何苦在辛苦生活之外,還自找沒趣研究「對生活沒多少幫助,卻把自己搞得心浮氣躁」的問題?多談些有趣的事,讓人生快樂一點,不是挺好的嗎?

二、知識性

就如同「羅輯思維」的原則:羅胖幫缺少時間、忙碌的朋友「死磕書」。
我目前也很閒,也對讀書有興趣,因而我看了什麼好書、體會出什麼心得,也願意和網友分享。
分享的目的是希望建立網友正確的觀念,少些錯誤認識。

三、經驗之談

畢竟我走過將近六十個年頭,見過許多人、經歷許多事,人生擁有豐富的經驗。
這些經驗有的失敗,有的成功。
往往事後回頭看,我多希望當初聽到某些朋友的「經驗之談」,能讓我少走幾段冤枉路、少犯幾個錯誤。
  
目標歸目標,我未必能達到,也未必會遵守。
照著「規矩」一成不變地辦事,從不是我的個性。
我從小就是不守規矩、不服傳統的叛逆個性。
雖然叛逆,然而我有一個優點:一旦做了決定,必全力以赴。
我很欣賞的一句英文是:Always doing my best is my lifestyle.
覺得這句話說得太狂了嗎?
舉一個眼前的例子:黃河渡。
整整十年,沒有一分一毫收入,沒有任何人叮嚀,沒有一丁點壓力,我卻從不曾延誤過黃河渡任何一篇文章的出刊時間──簡單嗎?
  
《人生就做一件事》 這篇文章裡面我談到:

這輩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單單一件事,就不虛此生了。

黃河渡就是剩下這輩子我要做的唯一一件事!

國軍475

黃河渡:http://www.haodoo.net/?M=hhd&P=home

上文承蒙 
黃河渡 同意,引用 黃河 先生的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