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2  

衛國1

02:56
魏國當時訓練出一隻在中國軍事史上都很有名望的一支軍隊叫做「武卒」,武卒的訓練標準是什麼?

一個普通士兵要能夠身穿三重重甲,帶一隻戢、還有一隻弩,這這張弩是開十二擔弓的弩,而且身上要背五十支箭,還要能夠背上三天的乾糧。

半天能夠強行軍一百里,那個時候里當然比現的里要短的很多,大概還不到一半。那也嚇人啊!

現在的軍隊的強行軍標準也不過是一天50公里。

你所那個時候的軍隊,他的那個體能訓練已經達到這樣的水準。

羅輯思維 秦始皇在隱瞞什麼?
https://youtu.be/fy_cd7D4zJ8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YouTube觀看。


張學良1


張學良的東北講武堂軍事學教官:

當今世界雖掌握樂鐵路,雖就掌握的財富和未來。

你東北的財富和未來卻在俄國人和日本人手上。

少帥:第3集 01:33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0MDI1ODE2OA==.html?from=y1.6-97.3.1.2a6634cea23d11e5b692

張學良2

張學良的東北講武堂軍事學教官:

古來自治兵先求將而後選兵,今之言兵者先招兵而並擇將。

將來這個「建制連、建制營、建制團的連長、營長、團長」,就出現在你們這些人中間。

你們必須要像熟悉自己的器官一樣,熟悉一個建制連的所有裝備,每桿槍、每顆子彈、每把鍬鎬、每口鍋、每只水壺、所有的備裝。

每一裝具的作用性能協同關係以及何使用它們的人的關係,加起來就是咱們奉軍部隊的全部戰鬥力。

少帥:第3集 13:41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0MDM0MjY1Mg==.html?from=y1.2-2.4.9

東北講武堂初稱東三省講武堂,張學良主政時期改名為東北講武堂。作為奉系軍閥的軍官學校,奉系軍隊的高、中級軍官基本都經過它的培訓。

它在提高奉軍的戰鬥力,促進奉系軍閥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起過重要的作用,在中國的軍校史上也非常著名,與雲南講武堂、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以及後來的黃埔軍官學校
並列為當時中國的四大軍官學校。

拖把1
貼圖來源:網路

拖把  

打給賀

傳統拖把,就是由很多根毛組成的那種拖把

自從360度的拖把還有大板拖問世之後,很多家庭都漸漸把傳統拖把淘汰掉了

傳統拖把用久了毛都從白色變成黑色,拖一拖還會掉毛,洗的時候還要用手擰

可是很多公家機關像學校、部隊等還是堅持要用傳統拖把,根本拖不乾淨,有沒有卦?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144.19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51883568.A.880.html

aa1052026: 要不然要用好神拖?

easyfish: 沒錢阿

Abalamindo: 要是拖得太有效率或者用機械拖地機 多出的冗員怎麼辦

LFD: 這很常見阿 我是說名目是A買來是

bt222: 我待的部隊跟公家機關都是用好神拖阿 平行世界?

rex9999: 公開採購是不管使用效度CP值的 唯一重點是價錢最便宜者

Chia2323: 竹子掃把很便宜嗎

竹掃把掃落葉超好用 ㄟ( ̄▽ ̄ㄟ)

uhmeiouramu: 公家機關買東西最好最便宜啦 XDDDDDD

hkcdc: 叫你們採購的買新裝備阿~ 全部換最新最好用的

※ 編輯: FlynnZhang (101.13.144.191),

HSNUism: 不是最便宜,是報帳跟實際金額價差的優勢

pkpk23456: 你不知道竹掃把是我們國軍得主要武器嗎? 

koxinga: 最便宜阿 最低標

hinajian: 你們單位行政事務費用哪去了?不買好神拖?還公開採購咧

abyss5566: 採購都要比價的,只能買最便宜的爛貨

羅輯思維:秦始皇在隱瞞什麼 114


感謝各位來到《羅輯思維》捧場,我們是借助—段歷史和一本書,來跟大家聊一個話題,就是中國歷史的讀法。你看中國歷史這四個字,好像它是一個完整的概念的詞,它是描述我們這個民族過去五千年的整個歷程的一個宏觀概念,但實際上呢,讀歷史的人都知道,哪有一個完整的中國歷史呢?比如說日本史學大家內藤湖南,

他就講過一句話,說唐宋為界,實際上中國歷史是斷成兩截的,唐宋之前的中國和唐宋之後的中國,壓根就是兩個文明。當然這是日本人的說法,信不信由你,但是有一般常識的人都知道,以秦朝完成中華帝國大一統為分界線,確實中華文明是斷成兩截的。

在《羅輯思維》第二季節目的最後一期,我們試圖講了這個分別,就是一個封建制的社會,和後來一個帝制的社會,它內在的邏輯有什麼樣的區別?如果大家有興趣出門左轉,繼續看那一集節目。但是今天我們是從那一集節目引申出來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上天突然把這個使命,放在了一個叫秦國的這麼一個政治實體的身上,而且借助了一個叫秦始皇的人,歷史讓他用一把刀,把中國歷史這四個字劈成兩半,形成一道鴻溝呢?

這個使命為什麼落在他的頭上,其實你回到兩千多年前的那個時代去看,好像不應該落在秦國的頭上,我們簡單地給大家盤點一下,首先你論地盤大,當時地盤最大的是楚國,在當時已開發的文明地帶的中國,楚國占一半的疆土,戰國七雄楚國占一半,剩下六家分其他一半。

那如果是從經濟力量上來講,當時最富的是齊國,因為齊國靠海邊可以煮海為鹽,而且它有非常發達的商業文明。而秦國是一個窮國,就在今天陝西那一帶,屬於老少邊窮地區,所以經濟上也不行。

那如果從軍事上來講呢,至少從我們今天這個故事的開頭,也就是戰國初年,七雄馬上就要爭衡的那個起點上來看,秦國的軍事實力是不行的,至少跟它的老鄰居也是老冤家魏國相比,那就差得老遠了,在戰國初年,那是經常被魏國揍得是鼻青臉腫,魏國當時訓練出一支在中國軍事史上都很有名望的一支軍隊叫魏武卒魏武卒的訓練標準是什麼?一個普通士兵要能夠身穿三重重甲,帶一支戟還有一張弩,這張弩是開一忙二擔弓的弩,而且身上要背五十支箭,還要能夠背上三天的乾糧,半天能夠強行軍一百里,當然比現在裡要短得多,大概還不到一半,那也嚇人啊。現代軍隊的強行軍的標準也不過是一天50公里,他的那個體能訓練已經達到這樣的水準。

那秦國是白給的嘛,那你從文化地位上來看秦國也差得很遠,甚至很多中原的諸侯根本就不帶它玩,因為秦國的先祖是給周王養馬的,又不是我們什麼周天子的親戚,又不是什麼重臣,你不就是一個養馬的嗎?說白了玉皇大帝看弼馬溫什麼眼神,當時中原諸侯和周天子看秦國就是什麼眼神。當時我們都知道春秋五霸那些霸主,不是霸王就是霸主,就經常搞會盟,就有點像今天經常開一些APEC會議,大家各國的領導人一起穿個奇裝異服,民族服裝站那兒拍照片。那這種活動是從來不會帶秦國人玩的,因為你跟我們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你屬於化外之邦,說不好聽一點就是蠻夷,我們都知道秦國早年歷史上有一個叫秦穆公,這是一個諡號了,其實在山東的就是其他六國的這些諸侯看來,什麼秦穆公啊,你那個穆字是偷寫的,我們管你叫秦謬公,就是荒謬的謬,和肅穆的穆那個字形有點像。為啥管他叫秦謬公呢?因為這傢伙,其實秦穆公這個人挺有意思的,以後有機會跟大家講,拿一百七十個人給他殉葬,其中還有他三個最喜歡的大臣,說我這得死了,你們得陪我也給殺了,所以這件事情對於山東的那些國家,當時山東不是今天那個山東,就是秦國以東的那些六國看來,這都叫笑話。野蠻人嘛,就笑話他們,所以在文化上也沒地位。

那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到最後,統一全國的反而是這個秦國呢?我們讀過中學歷史的人都知道,這個得表揚一個人叫商鞅,商鞅變法,商鞅變法這個故事,我一直在猶豫要不要跟大家拆開來細講,今天簡單給大家講一講,第一條是土地私有,這個土地你們自己家的,叫廢井田開阡陌,你自己種的,交夠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第二條叫編戶齊民,把所有的人組織起來,變成一個大機器上的螺絲釘。第三叫二十等爵制,就是把你們的所有的戰場上的戰功,比如說砍一顆頭,就能夠折算國家給你的福利,砍一顆頭叫一級,然後國家就給你一個爵位,然後再給你一定的土地等等。說白了就是這三個東西,如果你要按照當代人的這個常識來判斷,當時商鞅變法就是我們三十多年前搞的土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如果你還不熟悉這個詞,你可以想想今天的富士康,就是能把一個一個的工人用一個龐大的機器組織起來,變成一個再戰鬥力的有效率的戰爭和生產機器,這就是商鞅變法幹的事。

前幾年我們看那個電視劇,叫《大秦帝國》,後面還有一套小說,就是從這個角度來寫泰國崛起的,商鞅變法的重要性。可問題是這拍電視劇的和寫小說的,它傾向於把當時的歷史情景過度地戲劇化,寫秦國君臣怎麼樣勵精圖治奮發圖強,山東六國那叫一團漆黑不思進取,但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怎麼會是這樣呢?一個國家強盛,其他國塚也不是吃素的,也得奮起直追好不好?

更何況當時的變法潮流其實並不起于秦國,最早搞變法的是魏國的丞相叫李悝,這個人寫了一部叫《法經》,這部書被稱之為叫中國的《十二銅表法》,跟同時代古羅馬的《十二銅表法》齊名,後來所謂的商鞅變法,是商鞅帶著這套《法經》跑到秦國去交投名狀,當了秦國的丞相,才在秦國搞的變法。其實楚國也有變法叫吳起變法,吳起跟李悝在魏國是同時代的人,後來受排擠,說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哥們兒向南走就去了楚國,也學李悝搞了一套楚國的變法,當然他有一些新創的招法,這些招法又被商鞅學去,比如說吳起發明的什五連坐制,後來就被秦國人學走了。所以說明在戰國時期搞變法,這是一時之風氣,不是哪家之發明,所以從僅僅商鞅變法這一個角度,其實是很難解釋秦國的崛起的。

當然也有人說那山東六國的變法都搞失敗了,你看吳起最後不都被殺了嗎,那商鞅的下場是什麼?不也是被殺掉嗎?所以貴族的反撲,那也是各國的一個通例,這一點不足為奇。所以解釋秦國的崛起,確實我們還需要一個更為完滿的角度,那現在歷史學家,尤其是今天我們推薦的這本書,它的副標題叫“重新發現秦始皇”,就把整個歷史謎面的重心放到了一個人身上,秦始皇的身上。其實秦始皇這個人特別有意思,他在中國歷史上其實是一個不得了的人物,開天闢地他創造的一個帝國制度,影響了後來兩千多年。毛主席詩詞裡面講百代猶行秦政法,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我們對他的瞭解又是何等的稀少。

關於秦始皇的故事其實我們就知道兩部分,第一部分呢還不是他個人的私生活,而是他爹那一代人的私生活,我們都知道秦始皇其實不是他爹生的,是呂不韋生的,他媽趙姬是個破鞋,到處亂搞男人,養了一大堆面首等等。裡面充滿了各種色情、暴力和陰謀,這個也是拜各種電視劇之賜,現在老百姓對這一撥特別感興趣。可是關於秦始皇本人呢,私生活你也不是很清楚,他的歷史的功業也不是很清楚,好像一眨眼他就統一六國了,就像李白寫那個詩嘛,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就這一句話好像就把秦始皇寫盡了。我們僅僅是粗略地知道他攻滅六國的大致順序,其中他有什麼樣的政略,有什麼樣的戰略其實我們都一概不知,這要怪誰呢?

要怪就怪司馬遷,因為司馬遷寫《史記》,這本書是我們現在瞭解戰國後期秦國歷史的一個基本藍本,其他的材料基本沒有,對吧,可是《史記》成書在什麼時候,是西元前99年,那距離秦國統一的西元前221年,這中間可差120年,這120年什麼概念,就相當於今天羅胖子坐在2015年談120年前的甲午戰爭,所以你不能說回家問問老人吧,對吧,老人也不知道120年前的事,所以站在司馬遷寫《史記》的角度,其實很多資料也已經不在了。

這在中國歷史上確實,我們經常說中國歷史是一個沒有間斷的完整的歷史,其實不是這樣,很多先秦的歷史,其實是大段大段地在缺,比如說在春秋末年到戰國初年這一段,整整六七十年的歷史其實就蒸發掉了,因為我們知道,春秋的史書主要是兩部,一部是《春秋》,一部是《國語》,春秋結束在西元前479年,就是孔子西狩獲麟這麼一個歷史事件之後,春秋就沒有往下寫了。還有一部書叫《國語》,《國語》是終結在勾踐,就是越王勾踐這個很著名的人物的故事身上,西元前473年,可是到了戰國時代,我們知道它的起點是三家分晉,三家分晉就是《資治通鑒》一開始寫的,這是西元前403年,請問這中間六七十年的歷史上哪兒去了呢?沒有資料沒有史書,所以歷史學家面對這樣的一個歷史黑洞其實很頭疼。

我們講的秦始皇的歷史有點類似,你說大致的脈絡有,《史記》裡面有,可是寫這一大段,秦王掃六合統一天下這麼重要的歷史事件,司馬迂沒有用他的生花妙筆,就像我們在中學學語文課本,看像鴻門宴那樣,當天怎麼怎麼著,幾點幾分誰幹了什麼,沒有那麼細緻地描寫,就是一個大致的非常粗疏的框架。為啥?按說司馬迂執筆寫《史記》,最重要的一段那不就是天下大變,就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嗎?可是為什麼史料都沒有呢,這也情有可原,因為司馬迂寫《史記》,他是根據當時西漢宮廷官藏的一些檔案史料來寫的,但是有些消去了,有些被燒掉了,我們都知道項羽燒阿房宮嘛對吧,有些沒準兒就被當時的政治人物刻意地隱瞞了,這個就是李開元先生寫《秦謎》這本書的基本出發點。為什麼秦始皇這個人的大量史料沒有被流傳下來,他一定是被隱瞞了,那請問他為什麼要隱瞞?那我們能不能夠通過當時留下來的蛛絲馬跡,重新還原歷史真相呢?這就是《秦謎》這本書的終極使命。

在這兒值得多說幾句的是,這本書的作者,這個人在中國史學界也是傳奇般的人物,首先在學術的師承上那叫根正苗紅,他的授業恩師是中國史學界的大宗師,叫田余慶先生,那他自己呢,成名做學問又是在日本,深受日本史學界的影響,精於考據而且一絲不苟,更重要的是李開元先生又是一個用腳做學問的一個學者,他考據的每一個事件,他都會回到當時的歷史現場,都是他自己拿照相機拍的,更重要的一個特點,是這本書寫得根本就不像一本學術著作,簡直就是一本偵探小說。而且是偵探小說當中最考較智力的那個流派,叫本格推理,什麼叫本格推理?就是愛葛莎-克利斯蒂的那個流派,就是作者和讀者是站在同一個事實平面上的,我作者知道的事告訴你讀者了,而且全部告訴讀者了,你之所以還沒發現兇手,是因為你笨。李開元先生依據的史料,無非就是那些常見的史料,包括地上的地下的新發現的,就是那些歷史學界都知道的,但是李開元先生就有本事重新構架一個我們極端陌生的故事,這就是本事。這也是《羅輯思維》獨家推出《秦謎》這本書的原因,我們覺得這是我們書店裡的,我們在微信公眾號裡賣書,這個書店裡的鎮店之寶的一個原因。

好了不繼續吹噓我們的書了,回到這本書的原點,秦始皇到底是一個什麼人?他周邊的那些迷霧到底有多少,比如說現在都說秦始皇他爹,不是那個叫公子異的人,也就是後來的秦莊襄王,而是呂不韋,這事吧你作為街談巷議的桃色新聞你可以說,但是你想想看這可能嗎?如果搞一點床上娛樂活動,跟呂不韋咱們共產共妻,那這孩子生了算誰的這也無所謂,古人嘛在這方面也比較通達,可是作為一個王朝的繼承人,在骨血的這個純正性上是不可能不講究的,我們現在看進化論的一些書,那些猴它一旦當了猴王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把不是我生的小猴全部給掐死,這是連猴都會的事,對於這麼大的一個王朝,它在選擇繼承人上,它會選擇一個在血脈上存疑的人嗎?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國古代古人的那個醫療知識即使再欠缺,不至於連這個都不知道嘛,只要留心,一點點疑問都不允許留,這一點判趣是比較容易的,所以這是一個謎團。

另外在秦始皇周邊還有很多謎團,比如說在泰國歷史上有一個人叫成蟜,這個人《史記》上有就那麼幾行字,他是秦始皇的親弟弟,關於他的事就留下兩件,第一他曾經出使過韓國,就是當時趙魏韓的那個韓國,到韓國之後外交特別成功,拿回來一百里地,就是一次出使,可是你一看成蟜的年齡不對,他當時只有15歲 ,一個15歲人,在當時的情況下,他怎麼可能獲得這麼大的外交成就?為啥?而且成蟜這個人後來領兵攻打趙國,臨陣投降了,叛逃到趙國,那你作為貴戚為什麼要這樣做等等。還有秦始皇有20多個子女,可是在歷史記載當中居然就沒有他的皇后,那請問這個女子到底是誰?為什麼有人刻意地從歷史當中把這個人給刪除了。再比如說我們都知道秦始皇有一個大兒子,叫扶蘇,這個人據說特別的賢慧,所以老百姓都認為他要是繼承這個帝國,那秦國就不至於那麼短的滅亡,可是秦始皇的詔書一旦到達扶蘇那兒,雖然是矯詔,我們都知道是那個宦官趙高讓他自殺,那扶蘇馬上就自殺,你不覺得這事也很奇怪嗎?再有後來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他打的是兩個人的旗號,一個是什麼,是楚國的大將項燕的旗號,這可以理解,因為陳勝曇廣起義打的就是楚國複國的旗號,可是他也打扶蘇的旗號,這個就很有點奇怪,這就相當於孫中山搞革命,要推翻清王朝結果打的是光緒的旗號,你不覺得這事挺奇怪的嗎?所以這麼多歷史疑團圍繞在秦始皇周圍,所以值得我們借《秦謎》這本書,重新發現秦始皇。

這本書是《羅輯思維》微信公眾號裡獨家銷售的,你哪兒也買不著,這是羅胖近年來閱讀到的罕見的高水準的史學著作,我們來重新歸攏一下關於秦始皇的前傳,拜電視劇之賜,我們對這部分故事大家還是比較熟的,簡單給大家複複盤,主要就是三段故事了。

第一段是趙國有一個商人巨富,叫呂不韋,他有一天發現了一個秦國放在趙國的人質,這個人叫公子異,既然叫公子嘛,他肯定是秦王的直系的子孫,呂不韋就覺得這玩意兒奇貨可居,於是他散盡家財,要把公子異打造為一個國際政治明星,將來扶植上秦王的寶座,秦國的國勢又盛,那不就賺了嗎?這是商人的思維,這是故事的第一段。

第二段呢,呂不韋就帶了大量的金銀財寶,跑到秦國去做工作,做誰的工作呢?這就得牽扯到當時秦國非常複雜的那個君王之間的傳承關係,你也不必記,我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時候在位的叫秦昭襄王快死了,老王馬上就要晏駕,那他兒子呢,就是後來繼位的叫秦孝文王,這個人有一個媳婦,叫華陽夫人,是大老婆,但是雖然地位很崇高,但是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她沒兒子,所以呂不韋就抓住了這一點,先搞定了她周邊的人,然後向華陽夫人進言,說你現在如花似玉也很得寵,將來位置也很高,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你老公一死你可咋整啊?一個女人在深宮之中又沒兒子,只能受人欺負啊,這麼著吧,我給你一個解決方案,我在趙國培植了一個人,這是你們秦國放在趙國的一個人質,叫公子異,你就認他為乾兒子嘛得了,這麼一個便宜兒子,將來他當了秦王,你不就終身有靠嗎?於是就按照這個解決方案,華陽夫人就跟她老公吹枕邊風,我要個兒子要個兒子,後來這事就辦成了。辦成之後秦國的政局馬上就發生了劇變,而且是電光火石般的劇變,首先是我們剛才講的,正在在位的秦昭襄王就死了,然後就是這個華陽夫人的老公叫秦孝文王繼位,繼位之後幹了多長時間呢,三天,這一代領導核心就又完了,然後是華陽夫人認的這個便宜兒子,就是呂不韋扶持的這個公子異,這就是後來的秦莊襄王,這個人在位時間又非常短,三年,又死了,然後就是誰啊,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秦王嬴政繼位。所以這一段時間秦國的政局變化特別快,如果你站在華陽夫人的角度一看,那真叫是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她本來只是大戶人家的一個兒媳婦,轉眼間就變成了王后,轉眼間就成了太王太后,這是華陽夫人這一段。

我們熟悉的故事的第三段,就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女主人公,叫趙姬,就是秦王嬴政他媽,這個人本來只是呂不韋送給公子異的一個小玩具,後來玩得不錯就產出了成果就生下了嬴政,後來嬴政當秦王,這個趙姬自然就成了王太后,那深宮之中老公又不在,年紀輕輕的太后就難免思春,這個時候原來玩得挺好的呂不韋又不陪她玩了,人家忙嘛當丞相了,所以呂不韋說這麼著吧,給你個充氣娃娃吧,就給她推薦了一個人,叫嫪毐,我們關於嫪毐民間很多傳說,在很多宅男當中也是個名人,後來嫪毐因為這個趙姬的支持,又成了一派政治勢力,後來又叛亂,後來被殺,所以關於秦始皇前面這一段狗血故事,我們大概就知道這三個。

但是如果僅僅從宮廷政治鬥爭的狗血劇,你看這裡面什麼要素都有,色情、暴力、陰謀什麼都全,所以在民間流傳得很廣。但是如果我們僅僅止步於此,那就顯不出歷史學家李開元的本事了,所以我們必須重新構架這個故事,這個重新構架不是做翻案,因為都是司馬遷寫的,而是根據已經知道的史實,我們能不能架構一個新故事,好讓我們回到一個場景,就是當秦王嬴政已經登基,他媽趙姬在深宮中坐殿,這個時候她已經是一個大權在握的女人,我們從這個場景重新想像這個故事,當時秦國到底在發生什麼?那你說趙姬嘛,她不就是當了王太后嗎,大權在握那她就搞男人唄,把嫪毐叫上來唄上床唄,哪有這麼簡單?

首先我們得說那個時代,尤其是在中國唐朝以前,這個男女關係這事不像宋代以後搞得那麼嚴肅,尤其是秦國,因為它是蠻夷嘛,所以受這種文明的約束就更加少,比如說秦王原來還有一個長幾輩的太后,叫宣太后,這宣太后有一次在朝堂上接見外國使臣的時候,就給人家打比方講道理,老太太就坐那兒說,說了這麼一段話,真是千年之後我們聽了都目瞪口呆,老太后說,哎呀我年輕的時候,你看啊,先王把一條腿壓在我身上,就是當年我老公把一條腿壓在我身上,我覺得好沉重有點受不了,可是後來先王把整個身子壓在我身上,我就覺得好舒服。就是打比方,跟外國使臣說這套磕,你想想看這是今天在外交辭令當中能出現的話?對,那個時候民風如此,一直到漢代和唐代說什麼公主養個面首,搞幾個男人這就不叫事,所以在趙姬這個時候生活的重心,她不可能是放在搞男人身上,雖然這事也不能耽誤,那她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麼,要知道她老公死了,這個時候秦王嬴政還是一個小孩,這個時候已經當了秦王,整個國家的政治權力的重擔和焦點就壓在這個弱女子身上,她要幹什麼?當然要鞏固權力,我們都知道所有剛剛獲得權力的人,第一個任務就是鞏固權力,鞏固權力的方式就是把權力的潛在競爭者,一定要幹掉。

熟悉清宮戲的人都知道那套磕,對吧,四爺雍正上臺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把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一定要幹掉,所以這個時候趙姬面對的是一模一樣的任務。那她有沒有敵人呢?在歷史當中沒有寫,但是從情理上卻推測得出,有這麼一個人,還記得我前面講的一個人物嗎,這個人是嬴政的弟弟,請注意是同父異母的弟弟,如果在普通老百姓家,一個同父異母的弟弟那還是挺親的,可是在皇家,那就是完全兩回事,那是深仇大恨,首先他是你弟弟,他跟你姓一個姓,跟你是同一個血統,他有同樣的繼承的合法性,可是因為是異母,他就意味著有不一樣的外戚集團和政治勢力,所以這樣的人是最危險的人,這樣的人是一定要幹掉的。

在歷史上關乇成蟜的記載,我們剛才講很少,就是兩段,第一段叫出使韓國拿回了一百里的土地,而那個時候成蟜只有十五歲,所以你回到當時的歷史情景,我們用常識一推斷 馬上就明自是怎麼回事,因為成蟜的母殺叫韓夫人,韓夫人的兒子在韓國拿回了一百里的土地,而這個時候成蟜只有十五歲,他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什麼?就是當時嬴政沒有繼位,而成蟜作為他的弟弟還有一定的競爭的可能性,所以韓夫人就動用她娘家的關係,跟她的哥哥就是韓王說,你給我們一百里土地唄,你給我們成蟜唄,我們成蟜將來拿到了這個政治資本,萬一他當了秦王,咱不就兩國那個冤仇關係不就解了嗎?你不就戰爭的負擔就輕了嗎?所以她娘家哥哥一支持,就搞出了這麼一個外交成就,這就是成蟜的第一個故事,你看解釋得通了吧。

那怎麼解釋成蟜後來帶兵攻打趙國,這時候代表秦國突然臨陣叛逃,要知道秦國這時候是天下第一強國,他為什麼要叛逃?腦子裡進水了嗎?就是因為一定要幹掉他,他這個時候是沒辦法,臨陣脫逃,脫逃到趙國,這個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成蟜在歷史當中出現了這麼兩段。

可問題是這事誰幹的呢?當然是趙姬幹的嘛,太后幹的,可是問題是她深宮中的一個弱女子,她怎麼幹呢,她總得有手套嘛,誰在外朝幫她幹這事呢,你可能會說呂不韋啊,呂不韋是丞相啊,可是要知道,呂不韋這個時候的身份非常複雜,他當然跟趙姬關係也很好,但是這時候也沒有那麼好,因為陪趙姬睡覺的已經不是他了嘛對吧,而且呂不韋跟華陽夫人又搞在一起,他是掛上了華陽夫人這條線才當上丞相的,更何況呂不韋這時候是丞相,大量的公務要處理,而且他是丞相嘛,更多站在國家的視角看問題,他不會幫你趙姬去幹這些私人的髒事。所以趙姬唯一能夠求助的人就是嫪毐,你只有理解了嫪毐的這個角色,首先嫪毐可不是跟趙姬一塊住在後宮裡,如果他僅僅是太后的面首,那為了便於宣召,便於隨時享用,可是嫪毐在歷史上的記載,他有自己單獨的府邸,而且有著成千的奴僕,後來嫪毐造反兵敗被殺之後,是牽連了四千多家人,所以可見嫪毐已經是太后培植的一派政治勢力,而不僅僅是一個床上的玩物。而且嫪毐後來還被封為長信侯,要知道在商鞅變法之後,在秦國封侯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是由國家政治制度來保障的一種政治安排,你沒有軍功想都甭想,後來秦國大將王翦帶兵討伐楚國的時候,臨走的時候還在跟秦始皇哼哼,能不能封我一個侯爵啊,可見沒有軍功不可能封侯。而嫪毐封長信侯他的軍功何來呢?歷史上沒有記載,如果按照事件的前後次序來推測,就是因為他幹掉了成蟜。

所以你看,我們過去熟悉的是深宮的那些狗血劇,可是深宮中的劇就連著外朝的那些鬥爭,而外朝的鬥爭僅僅局限在秦國的內部嗎?不,它其實是一個國際政治的博弈,所以嫪毐幹掉了成蟜,本質上是什麼,嫪毐是哪國人?趙國人,是趙國勢力幹掉了在秦國曾經一度覬覦大位的韓國勢力,這是這個故事的第一Part。

那緊接著第二Part是什麼呢?秦國這個時候朝堂上掌權的是一幫什麼人呢?全是趙國人,你看趙姬自己是趙國人,呂不韋丞相趙國的商人,還有這個嫪毐又是呂不韋推薦來的老鄉,又是趙國人。所以我們可以講,這個時候秦國進入了一個非常短暫的趙國的外戚勢力統治時期,那這個時候幾個頭面人物,就是趙姬、呂不韋和嫪毐,可是趙國勢力什麼時候突然土崩瓦解呢?哎,這是在秦始皇繼位的第九個年頭,這一年嬴政是二十二歲,他這一年的正月在雍城舉辦自己的成人大典,其實就是親政大典,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時刻。突然這個時候嫪毐在咸陽發動兵變,這就很奇怪,如果是現代國家,一個軍頭趁自己的元首出國訪問發動叛變,控制電視臺廣播電臺,你還有點道理,控制核心資源嘛,可是在秦國當時的情況下,國家的核心資源都在雍城,秦始皇也不在,呂不韋也不在,你在咸陽叛變你到底要幹嗎呢?很明顯他針對的不是秦始皇,當然歷史上就沒有記載嫪毐到底針對的是誰,也沒有告訴我們一個最大的疑問,嫪毐哪兒來這麼大膽子?他很明顯不是個軍頭,他只能臨時拼湊一些人,他肯定想搞一次外科手術式的打擊,那請問他到底要割除掉什麼呢?歷史沒有回答,我們也先按下不表,總而言之,後來秦王嬴政迅速地發兵平亂,這個嫪毐就兵敗就跑,那哪兒跑得掉呢?迅速就被抓住就車裂了五馬分屍,那嫪毐的勢力就被連根拔除。

緊接著就這麼一兩年的事,秦王就是用非常快的速度那個節奏,首先把他媽給辦了,當然不是弄死了,就是你跟嫪毐生了倆孩子先弄死,然後把他媽給關起來,當然後來把事情處理完了之後,又把他媽給放了,這趙姬的勢力就算是完。然後緊接著辦呂不韋,雖然你平的亂,但是你是趙國人,這個嫪毐不也是你介紹的嗎,你也要負責任,所以秦王嬴政在發佈詔書譴責呂不韋的時候,用詞都很奇怪,它不太像國家的正式文告,說我要處理你,而是一種質問的口氣,請問你何德何能啊你,對秦國有什麼貢獻啊?你還敢號稱仲父等等,是一種怎麼說呢,有一種怨婦的那種口氣。總而言之,就賴你就賴你就賴你,呂不韋也知道這個王朝刻薄寡恩,是六親不認的這麼一個王朝,所以一看也沒什麼活頭了,就喝毒藥自殺了。所以至此為止,所有趙國的勢力就被秦王嬴政也連根拔除。

你看說到這兒大家可能會有一個疑問,說秦國和趙國我印象中有一個長平之戰,沒錯,在秦王嬴政最後滅掉趙國之前四十年,有一個長平之戰,可是趙國不是長平之戰之後被坑殺了四十萬降卒之後馬上就滅亡的,這中間可有四十年,甚至一度秦趙關係還不錯,你覺得這很難理解嗎?其實不難理解,我跟你打一個比方,比如說1895年甲午戰爭之後,其實大清國和大日本國那關係一度很好,伊藤博文卸任首相之後,甚至一度有可能跑到中國來當大顧問,那個時候中國大量留學生還派到日本,兩國關係很好,為什麼?因為打服了嘛,重新進入一種穩定的一個結構。這就要知道在外戚政治當中,滅國戰和攻伐戰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回事,如果說打趙國,那呂不韋趙姬嫪毐都沒意見,打它唄,我反正屁股坐在秦國,可是一旦牽扯到滅國戰的時候,這個時候外戚集團的那個就是懷鄉的心態,保護老鄉保護自己娘家人的那個心態就會出來,所以如果不把韓國和趙國的勢力,外戚集團在秦國的朝堂上全部幹掉的話,事實上秦王嬴政後來一掃六合,統一六國的這個步驟實際上是很難完成的。這是在理論上我們插一段。

所以你看把韓國勢力和趙國勢力掃除之後,很迅速經過幾年的準備,所以趙魏韓在戰國七雄當中號稱三晉,是最先被滅亡的,那緊接著就出問題了,剛才我們還留下了一個懸念,嫪毐到底針對誰啊?對,秦國當它在朝堂上除掉了韓國勢力和趙國勢力,請問還有沒有其他勢力,你看我們跟著李開元先生,實際上是從國際政治的角度來重新分析秦國朝堂上的狗血親情劇,那還有什麼樣的大國呢?最後留下來還有兩個大國,第一個是齊國,齊國很富有,但也很膿包,而且秦國大家都知道是遠交近攻,跟齊國一直說你做生意你就掙錢,你甭管我跟他們打架,你甭管,咱倆關係好,所以齊國的問題是最後解決的。就是全天下解決之後最後滅掉的齊國,齊國根本不成其為問題。

最大的問題是楚國,因為楚國那個勢力也是大得嚇人,當時可開發的地區,已經開發的地區有一半的領土都是楚國,那個時候的楚國,不是今天我們理解湖北湖南這一塊,什麼安徽江蘇浙江,甚至河南的南部,湖北湖南的北部這部分,都是楚國,非常大,國力非常之強盛。在秦始皇當權的時候,秦楚兩國之間的關係到底是啥呢?你就是把《史記》翻爛了也沒有,因為壓根就隻字未提。這就看得出歷史學家李開元的本事了,他把當時和後來的一些史料拼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好像有點意思了。

你看宋仁宗的時候,這又一千多年過去了,宋仁宗的時候在陝西鳳翔縣出土了一塊石碑,當時鳳翔縣有一個很著名的人就是蘇東坡,蘇東坡當時在鳳翔縣當一個很小的官,這個碑文一看很有意思,是早年間的一個秦王,這可不是嬴政,很多代以前,一個秦王詛咒這個楚王說,我們兩家這麼多年百年好合聯姻的關係,你現在背信棄義,什麼背後捅刀子之類的,我就詛咒你不得好死。秦王找來一個巫師詛咒楚王,然後把這個詛咒的詞就刻在碑文上,你看這個仇得有多大,這個蘇東坡琢磨就挺有意思的,它就給這塊碑文起了一個名字叫,詛楚文,就是詛咒楚王的這篇文,後來類似這樣的碑石出土得就越來越多,漸漸地就把千年以來,歷史學家心中的一個結就給解了。原來用這些碑文就可以拼湊出一個大故事,秦楚之間其實是有一長段後來不被重視的聯姻關係,長達三百年,十七代君主,你看,兩國的這樣的國際關係能夠這麼綿長,它就一定不是我看你順眼對吧,它一定是國際政治格局當中的一種安排。說來也不奇怪,因為秦國也好楚國也好,在中原那些諸侯看來,都是蠻夷,都是化外之邦,都不帶你玩,所以這兩個loser勾結在一起,一個軍事上比較強,一個領土上比較大,倆人眉來眼去,然後互嫁兒女,形成一種政治勾結關係。

在秦國歷史上剛才我們講的好多著名人物,其買都是楚國人,比如說那個先王壓在我身上我很爽的那個宣太后,還有我們剛才講的華陽夫人,楚國的公主。所以楚國的外戚勢力其實在秦國的朝堂上是很重要的,而且是有悠久歷史的一股勢力。可是好奇怪,隨著華陽夫人一死,好像這股勢力突然就沒有了,這不符合常識,因為這麼久遠的一個關係,要麼它就會一直存續,它會有一種固定的安排,要麼就有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把它給打斷,比如說剛才我們講的韓國政治勢力、趙國政治勢力被割除,它一定有政治事件的。可是楚國勢力好像莫名其妙就沒有了,那就會發生一種解釋,就是有人刻意地把這個故事給隱瞞了,把一整段歷史給從記載當中摳掉了,那這個是誰於的呢?理論上講就一定是秦始皇幹的,那他摳掉的是什麼呢?

李開元先生又開始展開他的論證和考據,有一個人我們現在不熟悉了,這個人叫昌平君,當李開元先生把圍繞昌平君的一些史料放在一起的時候,說是史料,其實就是那麼幾句話,都是非常微茫的線索,但是當這些線索放在一起的時候,一個新故事就躍然紙上了,這就是歷史考據家的本事,他們像破案一樣地把這個故事講得非常精彩,這也是本書當中非常有趣的一段。在這兒我沒法跟大家細講,如果願意照顧羅胖的生意,不妨買這本書自己去看,在這兒我直接給大家講結論,昌平君這個人他身份特別多,既是楚王的兒子,也是後來楚國滅國之後不是有一個楚將項燕要複國嗎,項燕是誰,就是項羽他爺爺,對吧,那這個人遵奉的楚王是誰,所以一度昌平君還當過楚王,雖然時間非常短,這昌平君還曾經是秦始皇執政期間,在呂不韋之後秦國的丞相,這個昌平君還是華陽夫人的侄子,秦始皇嬴政的表叔對吧。你聽著亂吧,一點兒都不亂,他就是在秦始皇執政期間,秦楚百年好合百年聯姻的在這個階段的一個焦點人物,如果你理解了我前面講的,當時國際政冶的一個基本邏輯,就是秦始呈要想攻滅其他六國,必須先幹一件事,就是把這些六國在秦國國內的外戚勢力要幹掉,你看攻滅韓國之前,要把韓夫人和成蟜的勢力幹掉;攻滅趙國之前,要把趙姬呂不韋嫪毐這些趙國人的勢力要幹掉。那請問他攻滅楚國之前,是不是也幹掉了國內那個根深蒂固的楚國外戚勢力呢?就是幹掉昌平君呢?當然幹掉了,所以昌平君的所有記載都被刪除掉了。可問題是他為啥要刪除呢?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昌平君這個人和秦始皇個人的私生活,實在是攙得太深太深了,所以我們就又出現了一個推論,就是歷史當中已經消失掉的一個人物,就是秦始皇的皇后。

秦始皇有二十多個子女,按照當時的政治制度安排,他不可能沒有皇后,可是這個女子在史書當中沒有片紙隻字的記載,那請問這個人哪兒去了呢?尤其在秦國這樣的國家,它的外戚政治傳統是這樣的源遠流長,歷代的太后皇后又有在政治舞臺上的精彩的表演,怎麼唯獨到了秦始皇這一代,王后居然沒有這個人,怎麼可能?一定這個解釋就是她被刪掉了,而且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秦國在這一代繼續延續了秦楚聯姻的這群的一個傳統,這個皇后就是楚國人,而且這個皇后跟昌平君的關係就是非常親密的,所以昌平君被幹掉,皇后也被幹掉。這是唯一合理的解釋,這就像做平面幾何題,有的時候難題你必須畫一道輔助線,這個輔助線原來題面上是沒有的,但是當它出現之後才會發現這道題迎刃而解。所以如果我們這個假設成立,就是確實有始皇后,而且她代表楚國勢力,而且她和昌平君一起被幹掉之後,有些事情你才可以解釋。

我們講兩個事吧,第一個事大家都知道,秦國的那個大公子,就是秦始皇的長子叫扶蘇,說你自殺吧,你爹讓你死,扶蘇二話不說就自殺了。所以當時他身邊的那個秦國大將蒙恬,就是發明毛筆那一位,看著挺奇怪怎麼說死就死啊,你也不考證一下,這個詔書到底是真是假。那有一個解釋,就是扶蘇自己知道已經是必死了,因為他是楚國公主的兒子嘛,楚國勢力要被連根拔除,他已經是一個戴罪之身,他覺得這最終的時刻終於來了,所以就死了。所以扶蘇之死,就得到了一個合理的解釋。

在歷史上還有第二個事,就是陳勝吳廣他們起義反叛秦朝,要知道他代表的是楚國,但是他們打出來的旗號居然是兩個人,一個叫項燕,一個叫扶蘇,項燕我們前面講的項羽的爺爺,這個是楚國的大將,所以楚國複國打他的旗號這可以理解,可他為什麼打扶蘇的旗號呢?孫中山反對大清王朝,總不成要打一個光緒皇帝的旗號吧?這不是很奇怪嗎,什麼原因呢?如果我們相信,就是始皇后是楚國的公主的話,這就可以理解了,因為扶蘇從血緣上也是楚國人,所以你看這個論證很精彩。重新發現秦始皇,做這道歷史推理題,很有意思。

今天的《羅輯思維》是給大家推介一部,寫得像懸疑小說一般精彩的歷史著作《秦謎》,作者李開元。聽到剛才我們講的那一大坨故事,你可能會產生一個疑問,說是神經病嗎,搞歷史的人為什麼要考據這些事實呢,考據出來又有啥用呢?你要說實際的用處可能是沒有,但至少對於我理解我們這個文化,我們這個民族,它點開了我兩個謎題,第一個謎題,是秦始皇的歷史作用問題。你看漢代有一個著名的文人叫賈誼,其中提到秦始皇有一句話,叫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禦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可是你從這句話裡面你覺得秦始皇就沒啥用,他奮六世之餘烈,從秦孝公開始一直到他爹秦莊襄王,這是六世之餘烈,他只不過幹了一些掃尾工程,他有什麼歷史功勞呢?我們現在說秦統一六國,主要奠基在商鞅變法,那是秦孝公時候的事,請問秦始皇的作用到底是什麼?他憑什麼振長策而禦宇內,如果把今天《秦謎》這個故事聽明白了,你就會有自己的答案。

你看其實當時六國或多或少或深或淺都搞了商鞅變法式的改革,我們前面講什麼李悝變法,吳起在楚國搞的變法都有,可是這些變法固然讓整個社會結構產生了變化,但是高層政治結構並沒有發生變化,至少在其他六國當中仍然是貴族當政。那些改革家們通常下場都不好,吳起也死了,那商鞅不也死了嗎,都是死于貴族的反撲,那這些貴族只要存在,對於統一全國的大業,它就是一個絆腳石。

大家都知道那個著名的故事,叫信陵君竊符救趙,信陵君是魏國人,他為什麼要救趙國呢,因為信陵君的姐姐是趙國國王的弟弟叫平原君的夫人,就是因為這樣的聯姻關係導致國與國之間,它不是完全按照國家利益來考慮問題,它是按照親戚關係親情友情來考慮問題。那如果在普遍聯姻的國際關係當中,你一旦考慮這個問題,那還滅啥國呢?那就只能搞攻伐戰,不能展開滅國戰,所以其他六國之所以沒有統一全國的基礎,跟貴族勢力的堅定的存在是有關係的。

而在秦國誰最後掃滅了貴族勢力呢?秦始皇的歷史作用就是幹這個,你從這個角度再來看這個人,你會發現真的是牛。你看,我們今天講的故事簡單給大家複一下盤,先是趙國外戚勢力拔掉了韓國外戚勢力,這一段跟秦始皇沒什麼關係,他那個時候歲數還小。

可是你看他在親政的那一年,他就展現了非常卓絕的政治才華對吧,當時是趙國的政治勢力就是嫪毐作亂,作亂指向誰啊,前面我們留了一個扣,當時秦始皇也不在咸陽,呂不韋也不在咸陽,那嫪毐起兵.能針對誰呢?按照當時的格局來推斷,就是趙國的外威勢力要針對楚國的外戚勢力,展開一次外科手術式的打擊,說白了就是針對華陽夫人和昌平君這一系,但是失敗了。可是失敗之後你看,剛剛開始親政的秦始皇,他就展現了他的政治手腕,借這樣的一命機會,把趙國政治勢力就全部拔除,從他親娘開始,一直到仲父呂不韋,更別提這個一嫪毐。

那緊接著秦王嬴政又開始對這個時候表面上已經得勢的楚國外戚勢力,甚至是他自己的親老婆,他的始皇后下手,在歷史上當然我們沒有看到始皇后的記載,但是從剛才的這個推論可以想見,秦始皇對始皇后是痛下殺手,結束了在秦國已經持續了三百多年的秦楚聯姻的這樣的一個外戚勢力。

所以這個人的政治才華,或者說那個心狠手辣的政治手段,也是不得了。這是秦始皇的作用,那第二個我們得到的啟發呢,就是貴族的作用,秦始皇創立的帝制大業,此後延續了兩千多年,打造了中國歷史的基本面貌,這沒有錯,那這一步它的實質性的變化是什麼?此前的節目我們也講過,秦始皇建立秦朝就是把中國的歷史一分為二,此前叫先秦時代,那是貴族一層對一層負責,一層對一層制約的封建社會。而此後呢,則是皇權一家獨大的帝制社會,這兩個社會之間有什麼核心區別?表面上看其實就是有沒有貴族,那秦始皇就是把貴族幹掉,然後一手創建了兩千多年的帝制社會。這就牽扯到一個問題,要貴族用啥用?前面我們講的,貴族是阻擋六國統一的這樣的一個絆腳石,所以秦始皇把它拿開了,貴族在我們的印象中都是酒囊飯袋,魚肉百姓的壞蛋。其實哪裡是這麼回事呢?貴族有它的好處,它是一個社會免於瘋狂,免於急速狂奔的制動閘和減速器,這一點不僅在中國歷史上是這樣,在西方歷史上也是這樣。

秦始皇把貴族拿掉之後,整個秦國瘋狂到什麼樣子,這是另外一個故事,以後有機會我們再給大家講。在西方歷史上也一樣,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貴族勢力在整個歐洲社會衰亡之後的一個結果,一戰是很奇葩的一個事件好不好,當時歐洲全面的和平已經維持了將近一個世紀,就是拿破崙戰爭之後對吧,已經一百年不打仗了,突然打成那樣血流成河,為啥?好像表面上,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都是歐洲些君主之間的戰爭,而且這些君主還都是親戚,都是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徒子徒孫,也不是徒子徒孫就是親子孫,他們都是表兄弟,英國國王德皇威廉二世和俄國的尼古拉二世都是表兄弟,為什麼打成那樣?因為這些國家已經進化為一個現代化的民族國家,貴族勢力那些親緣關係,再也不能在國家決策中起決定性的作用了,所以就血流成河。那一戰的時候這些貴族還能起點作用,大家還能保持起碼的體面,像邱吉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一開頭,他就講這樣一段話,還有起碼的文明格局,還有存一個人類文明的體面,可是到了二戰的時候完全就不講這一套了,你看,希特勒動不動屠殺幾百萬猶太人,那個國家的動員能力,大家已經沒有任何情面可講,所有的國都變成一個殺人機器,所以貴族,一旦這個階層消亡之後,它的後果也非常可怕。

那回到中國歷史上來看,秦始皇拿掉了貴族,創建了帝王一家獨大唯我獨尊的這樣一個體制,那你以為對帝王就是好事嗎?不見得,至少帝王開始陷入了無窮無盡的恐懼之中,雖然在先秦時代,好像這個君主也容易被臣下篡逆刺殺,這種事也經常發生,但是相對來說,他的位置是比較穩固的,因為貴族是一層對一層負責一層對一層制約,特別講究血統講究淵源對吧。可是到了皇權時代,對不起,只要把你搞掉就可能是我,所以你看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時期,置君如弈棋,所以皇帝這個職業,其實你通扯下來算,是中國古代歷史上風險最大的一個職業。中國皇帝的平均歲數其實不如普通人,為啥?因為他孤家寡人,因為他把能夠制約和保護,對他負責的貴族勢力幹掉了,所以皇帝就陷入了無窮無盡的恐懼當中。

所以你看,一直從秦朝到明朝,皇權一直在試圖解決幾對關係,皇權和皇權的同族兄弟之間的關係,皇權和太監的關係,皇權和權臣的關係,最後一直到明清時代這個問題才被解決,那個鞏固的集權的皇權才終於建成,但是作為一個代價,中華民族整個文化面貌陷入一個沉沉的黑暗、萬馬齊暗的狀態。

所以看完了這本書,理解了秦始皇的邏輯,對於貴族的作用,你才有更深的體察。這本書我們就說到這兒,最後我說點感慨,我們本期節目的策劃人是李源,李源是讀歷史的,他就跟我閒聊的時候講,他們同學當中有學宋史的,他就覺得學宋史的同學很可憐,為啥?因為一個認真的學宋史的同學在研究生期間,就可以把所有已知的史料全部讀完,然後就傻了,沒活幹了,天天只能坐那兒呆想對吧,因為這就是一個搞史學的人的一個徹底的悲哀,你該知道的全知道了,請拿出新結論,這個東西就要拼才華了對吧。而李源像學清史的,那你要想用功,有的是用功的地方,到中國歷史檔案館裡去閱清代的那些檔案,所以這就體現出李開元老師,這本書的作者他的功力所在,就是從大家已知的這些事實,然後他能給你講出一個全新的故事,而且是那麼多代歷史學家已經反復開墾過的土地上,他還能種出新的花朵,這就是本事。所以讀歷史有的時候真的就像是在讀懸疑劇。


延伸閱讀:
從ISIS臨戰失控影片,談國軍只重視閱兵分列式和戰技表演,忽視訓練與後勤的苦果。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3189490

國軍海軍與陸軍祖孫三代共同回憶的「差異性」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3108217
竹掃把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41974561
圓鍬、十字犒及掃把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937532
國軍裝備演進史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433106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