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太醫學年會  
                
第87屆航太醫學會年度學術會議

服務機關:國軍高雄總醫院岡山分院
姓名職稱:江國超 –中校副院長
              賴重宇 –少校航空生理官
派赴國家:美國
報告日期:中華民國 105 年4月28日
出國時間:中華民國105 年4月21日至中華民國 105 年4月 30日

摘要

美國航太醫學會(The   Aerospace   Medical   Association簡稱 AsMA )年度學術會議(The Annual Scientific Meeting of the Aerospace Medical Association )是集合美國及國際航太醫學專業人員與相關領域學者、專家共同發表年度重要航太科學、醫學發展論文,並討論相關議題,實為了解世界飛安研究議題重點,並精進航太醫學專業知識之重要學術會議。 國軍高雄總醫院岡山分院航空生理訓練中心(以下簡稱為 航訓中心)乃我國唯一負責三軍空勤人員航空生理及高 G 耐力訓練之單位,航訓中心除不斷提升授課人員專業能力,更參酌國際間最新航空醫學發展與飛安資訊更新教 材,以精進訓練品質,提供空勤人員現代化的訓練內容。

為掌握國際間最新之飛安資訊,了解最先進的國際航空醫學發展趨勢,開拓國際視野, 建立國際學術研究交流,航訓中心自民國99 年持續派員參與此重要國際學術會議,並發表專題論文報告。與會期間藉由參與不同主題學術研討會、專題演講等,掌握國際間航空醫學與飛安發展的最新資訊與趨勢,更參與「動暈症、前庭、空間迷向研究早餐會報」(Motion sickness, vestibular,   spatial   disorientation   researchers   breakfast )及國際加速度研究研討會(International acceleration research workshop )等之群組研討,與世界各國同業分享交換研究與訓練相關方法與政策。

副院長江國超中校及航訓中心航空生理官(以下簡稱為航 生官)賴重宇少校於會議中與世界各國先進、同業等專家學者討論,獲益匪淺,有助於國內航空醫學專業職能之提升。

目次

    目的

    過程

    心得與建議

    附錄  

本文

目的

一、發表專題報告( Oral Presentation ),提升本軍參與國際軍陣醫學學術會議能量,報告題目如下:

航太醫學年會1

二、掌握最新國際航空醫學發展,彙集最新航空醫學文獻與國際軍民航飛安作為,以提升航訓中心人員專業能力,提供本國海、陸、空三軍空勤人員最現代化之航空生理訓練與飛安危機管理之專精資訊。

三、 了解世界各國航空醫學研究及臨床應用現況,研討航生訓練施作模式及相關政策與規定,俾與世界接軌,精進本國海、陸、空三軍空勤人員訓練品質。

過程

一、 美國航太醫學會與學會期刊

美國航太醫學會(The Aerospace Medical Association, AsMA )自1929 年成立以來,一直是國際航空醫學界的翹楚,亦是航空醫學領域最廣、最具有代表性的專業組織。學會會員包括航空醫學專家、航空醫師、航空護理師、航空生理學家、航空心理學家、人為因素專家、相關領域研究人員等,涵蓋美國軍方、民用航空機構、航空公司、學院及研究機構等航空醫學領域之專業人員。學會成立的宗旨乃為集合航空醫學領域的不同專業人員,分享專業知識,迄今 80餘年,學會會員現已超過 2200 人,其中超過30%的會員是國際會員,來自世界70 多個國家,已成為航空醫學領域馬首是瞻的學術機構。

學會出版之期刊創刊於1930 年,原名為「航空醫學期刊」(The Journal of Aviation  Medicine ),1959 年更名為「航太醫學」(Aerospace   Medicine ),1975 年更改為「飛行 、太空與環境醫學」」(Aviation, Space, and Environmmental Meddicine, ASEEM ),發行約40 年,亦亦是最廣為為普及的版本本,因其封封面背景為大大片藍天,業界習慣戲戲稱為 「藍皮書」(Thee blue journal )(如圖一)。直至2015 年1月月更名為「航航太醫學與人因效能」(Aerospacce Medicinee and Humaan Performaance, AMHPP )(如圖二),也彰顯著航空醫學的進步,已經從解決決人類在險險惡環境的的生存問題Solve                  thee   problems of  human  existence inn threatening environments ),到維持與提升升人因效能的的終極目的的 。

學會期刊彙集相關關領域論文文最為豐富完完整,舉凡軍軍機與民航飛行安全相關議題、航太醫學教育、基礎航太醫學、臨床航太醫學 、航空生理學、航空心理學、傷病員的航空醫學運輸、人為為因素等,皆有最新發展之文獻發表或資訊交流,是專業領域是域最具權威性的學術期刊。

美國航航太醫學會舉辦之年度學術會議 (The  Annnual  Scienntific  Meetting  of  thee Aerospace  Medical  Association )為國際上航太醫學領域規模最大 、最負盛盛名之國際性學術會議 ,集合美國及國際專業人員 、相關領域學者專家共共同發表年度度重要航太科學 、醫學學發展論文,並討論相相關議題 。每次年會舉每舉辦皆有數以千計的文文獻發表,近千人以上之會員與會 ,實為精進航太醫學專業知識之重要學術會議 。

圖一: 學會期刊 19975年更名名為 Aviatiion,  Space, andd Environmental Mediccine, ASEM 因其藍色封面,業界習慣戲稱為 The bblue  journal
圖二 :學會期刊刊 2015年更名為 Aerospace Mediccine and Huuman Performance, AMMHP ,彰顯航空醫學的終極目的:維維持與提升人人因效能

期刊1

二、第 87屆美國航太醫學學會年度科學學會議

2016年美國第87屆航太醫學會年度科學會議於於美國新澤西州(New Jersey Statee )大西洋郡(Atlantic Coounty )首府大西洋城城(Atlantic City )舉行行 。大西洋城城是一個位於於大西洋海岸邊,人口僅約 4萬餘人的小城市,新澤西州擁有近1千800 英里長的的海岸線,大大小小的海海綿延不斷,是個老少咸宜的的觀光勝地 。但是使大西洋城聞名全球的 ,卻是因為大西洋城是美國東岸最最大的賭城。1976 年年,新澤西州民眾為提振地方經濟發展,投票通過博弈合法贊成開, 開辦賭場。自 1978 年年第一家賭場場開辦後 ,這這座海濱小城市就業率率大幅提升升,地方收入屢創新高 ,全盛時期大西洋城城有10餘座大型豪華賭賭場飯店 ,年年營收一度度達 52億美元,全美最大的連鎖賭場飯店凱撒娛樂」 (Caesars EEntertainmeent Corp. )在在此地先後後開立了 4  家家豪華賭場場飯店。此一一榮景維持30餘年 ,近年因全球經濟衰退 ,一擲千金的賭客減少 ,加上鄰近州郡相繼通過博弈合法開辦賭場,分散客源 ,經濟發展更是雪上加霜 。因而,當地飯店改變經營策略 ,擴建大型會議中心,積極爭取大型活動在此舉辦,故本年度美國航太醫學會第87屆年度科學會議選定在此地凱撒娛樂連,連鎖飯店之一的哈拉斯斯度假酒店(Harrah’s Resort Hoteel )舉行。

2016 年4月 25日星期一上午08:00  ,美國航太醫學會第 887屆年度科學會議在盛大的開幕典禮中(如如圖三)正式式展開幕。幕典禮中,美國航太醫學會理事事長 Kris M.BBelland , DO, MBA, MPH, MSS, CPE, 致詞時除概述年會歷史與發展,簡介本年度年會主題 「人因效能與與航太醫學專業年 」(Human  Peerformance and  the YYear  of  the  Aerospace Medicine Professional ),並邀請各界 (軍方、民間、研究單位 )會員及國際與會會員起立接受大會全體之鼓掌歡迎。會場可見,不僅美國海、陸、空三軍軍士官著軍服出席,諸多國際會員亦著軍服與會,突顯本會議在國際軍陣醫學中的重要性。

圖三: 美國航太醫學會第87屆年度科學會議盛大的開幕典禮 
圖四:Douglaas Robb, Lt. Gen.(Ret.), USAF, 
MCC 主講專題:「航太醫學學:與時俱俱進或坐以待斃
航太醫學年會2

開幕典禮後,隨即展開第 62屆年度 Louis H. Bauer專題演講(The 62nd annual Louis H. Bauer lecture ),由前美軍國防部健康局局長(Former Director, Defense Health Agency, DHA )美國空軍退役中將道格拉斯羅伯(Douglas Robb, Lt. Gen.(Ret.), USAF, MC )主講專題:「航太醫學:與時俱進或坐以待斃」(Aerospace Medicine: Adapt or Perish )(如圖四),闡明學會期刊由「Aviation,  Space,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ASEM )」(飛行,太空與環境醫學)更名為 Aerospace Medicine  and  Human  Performance  (AMHP )」(航太醫學與人因效能)宗旨與意義。

國軍高雄總醫院岡山分院航訓中心乃我國唯一負責三軍空勤人員航空生理及高 G  耐力訓練之單位,並負責航空醫官、航空護理官、航空生理官訓練及軍陣醫學研究。航訓中心除不斷提升授課人員專業能力,更參酌國際間最新航空醫學發展與飛 安資訊,以更新教材,精進訓練品質,提供空勤人員現代化的訓練內容。為能建立國際學術研究交流,開拓國際視野,掌握最新國際航空醫學發展趨勢,航訓中心自民國 99 年持續派員參加此重要國際學術會議,並發表專題論文報告,詳如表一:

今年副院長江國超中校及航訓中心航生官賴重宇少校分別投稿並獲邀(邀請信函與翻譯如附錄1 、2 )發表專題報告Oral                  presentation )「空軍官校飛行學官與航醫航護航生官學員航空生理訓練期間工作壓力調查研究」estigation  of  Work  Stress in Flight Cadets and Aeromedical Personnel During Aviation Physiology Training Course )及「執行抗G動作前後心搏出量、心率及心輸出量變化與 G 耐力相關性之 探討」(Associations Between G Tolerance and Changes of Stroke Volume, Heart Rate, and Cardiac Output in Operating Anti-G Straining Maneuver ),奉國防部105 年3月 9日國人管理字第 1050003624號令核准,赴美國新澤西州大西洋城參加 2016 年第87屆航太醫學會年度學術會議。

年會活動涵蓋四日,主要學術會議期程為4月 25日至 28日,本年度年會的主題為 「人因效能與航太醫學專業年」,報告主題亦涵蓋航空醫學或飛安相關諸多議題,飛安相關議題包含 Aviation Safety Year in Review: 2015 、Accident Investigation/Injury Analysis 、Hypoxia –Prediction & Prevention 、Issues in  Psychophysiology 、Acceleration Training & Tolerance  等,航空臨床醫學議題包含 Clinical  Neuropsychology  、Aviation  Vision  、Neuropsychological  Case  Presentation: Psychosis in a Pilot 、Aircrew Neuropsychology 、Diabetes and Insulin Use by Commercial       Pilots 等,人因效能議題包含Improving Human Performance from the Clinic Platform 、 Synthetic  Environments  to  Enhance  UAS  Operator  Performance  、FAA  Research  & Analysis for En Route and TRACON ATC  等,其他尚包括太空醫學、航太醫學住院醫師研究報告等,共計八十八個討論議題(年會議程如附錄 3 ),內容豐富充實。但由於時程緊湊,只能選擇參加若干重要專題研討會,詳述於後。此外,醫學會於4月24日,會前之星期日,特別舉辦「空勤人員疲勞:肇因,影響與對策」專題研討會   (Aircrew Fatigue: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Countermeasures Special Workshop ),江中校與賴少校亦安排行程參與,以下報告參加之專題研討會過程與會議內容摘要。 

表1

表一:航訓中心自民國99 年持續派員於航太醫學會年度學術會議發表專題論文報告列表

三、 發表專題報告

1.  副院長江國超中校發表專題報告:「空軍官校飛行學官與航醫航護航生官學員航空生理訓練期間工作壓力調查研究」(Investigation of Work Stress in Flight Cadets and Aeromedical Personnel During Aviation Physiology Training Course )中校副院長江國超此次以「空軍官校飛行學官與航醫航護航生官學員航空生理訓練期間工作壓力調查研究」為題,於4/28下午02:45作 15 分鐘專題報告(如圖五)。該階段主題為「生心理因素」(Issues in Psychophysiology ),共有6人分別報告。

飛行訓練過程是充滿挑戰與壓力的,飛行學官在開始飛行訓練前必須接受航空生理訓練課程,雖然此期間他們尚未開始正式飛行訓練,但是否此期間其工作壓力已經較他人高?新進航醫航護航生官皆學員於進入部隊服之工作前,亦須接受一段時間的航空生理訓練課程,本研究比較兩者於訓練課程期間工作壓力大小及壓力源的差異。

本研究在此呈現是一個橫斷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 ),江中校將在航訓中心接受航空生理訓練課程的人員分為 二組,即空軍官校飛行學官與航空醫療人員含航空醫官、航空護理官、航空生理官)等,以包含「負荷-控制-支持」模型(Demand-Control-Support model )及「付出與回饋」模型(Effort-Reward model )兩種量表之結構式問卷,調查分析二個群組人員工作壓力情形。其中「控制負-荷支持」量表測量三個主要的工作壓力來源:工作控制、工作負荷及工作相關-的社會支持; 「付出與回饋」量表測量因兩個部分失衡產生的壓力反應,結果在「控制負荷- 支持」部分,飛行學官在「工作負荷」較航醫航護航生-官訓練班學員程度較高,但在「工作控制 」及獲得「工作相關社會支持」程度較少。在「付出與回饋」部分,在「外在付出」、「內在付出」、「付出回饋」,飛 行學官較航醫航護航生官訓練班學員程度高,但未達統計上顯著差異。簡言之,飛行學官在航空生理訓練期間工作壓力較 大且在「工作控制」及「工作相關社會支持」程度較低。

本報告是一個世代研究(Cohort study )的一部份,完整研究案將持續追蹤這批飛行學官至基本組飛行訓練完訓,訓練期間期工作壓力改變情形,並嘗試以工作壓力變化與飛行訓練完訓結果,進行預測分析連結。 

圖五:中校副院長江國超發表專題報告 「空軍官校飛行學官與航航醫航護航生官學員航空生理訓練期間工作壓力調查研究」 
圖六 :航訓中心少校航生官賴重宇發發專題報告 「執行抗G動作前後心搏出量 、心率及 心輸出量變化與與G 耐力相關性之探討」 
航太醫學年會3

2. 航訓中心航生官賴重宇少校發表專題報告 「執行抗 G動作前後心搏出量、心率及心輸出量變化與G 耐力相關性之探討」(Assocciations Bettween G Tolerance andd   Changees   of   Strokke   Volume,  Heart   Ratee,   and   Carddiac   Outputt   in   Operatting   Anti-GG  Straininng Maneuver )。

航訓中心少校航生官賴重宇於 4/228下午 16::10發表 155 分鐘專報告 「執行抗G動作前後心搏出量、心率及心輸出量變化與G  耐力相關性之探討」(如圖 六)該階段主題為「加速度訓練與耐受力」(Accelleration Traaining and TTolerance ),共發表5個專題報告 。

戰鬥機飛行員執行抗 G動作的成效攸關其是否能通過人體離心機高G 耐力乘載訓訓練及克服飛行時之高 G  力環境。目前訓練抗 G動作以教官主觀評估學員肌肉用力狀況及換氣方式為主,本研究探討年輕輕男性參加高 G 耐力乘乘載訓練執行抗 G動作時, 心臟生理參數改變量及及其與抗G動作成效之相關性,以評估是否可以從面測量資料預測高 G環境中抗 G動作的效益 。

本研究是一個個橫斷面研究 ,隨機選選取 20位空軍官校男性飛行學官 ,利用非侵入性心阻抗圖儀(SSignal  Morrphology-baased  Impeedance  Carrdiography;  PhysioFFlow® PF007 Enduro™™, Manatec Biomedicaal, Macherenn, France) ,測量於地 面執行抗 G動作時之心搏出量、心跳與與心輸出量變化等參數 ,再與高 G 耐力乘載訓練時執行抗 G動作之效益比對其關聯性 ,利用 SPSS20.0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分析,是否可可地面測量資料預測高 G環境境 。

結果顯示地面面執行抗 GG動作後, 心搏出量、、心跳與心心輸出量均增增加 ,而地面執行抗G動作後,心臟參數改變量與與高G 耐力訓練的抗 G動作效益呈負相關 ,且高G 耐力訓練 G 耐力較好者地面執行抗G動作後心臟參數改變量低於 G 耐力較差者。

本研究欲利用地面執行抗G動作後心臟參數改變量來預測人員抗G動作效 益,但結果確呈現負相關 ,可能因素為為在地面與高G環境中中執行抗 G動作產生之生理理反應不同 ,此亦為會場聽眾討論論之重點 。未來考量導入高G 耐力訓練時人員於於較低G值執行抗G動作後心臟參數改變量來預測人員最後抗 G動作效益,或許更能符合高 G 生理的環境 ,更能突顯研究價值 。

四、 專題演講心得

1. 第 62屆屆年度 Louuis H. Bauerr專題演講講 (The 62nd annual Loouis H. Bauuer lecture )第 62屆年度度 Louis H. BBauer專題題演講由前美軍國防部健康局長(Formerr  Directoor, Defense Health Ageency, DHA ))美國空軍退役中將道格拉斯羅伯(Douglass   Robb, LLt. Gen.(Reet.), USAF, MC )主講講題 :「航航太醫學:與與時俱進或或坐以待斃 」」           (Aeroospace Meddicine: Adappt or Perish )。

這個年度專題演講每年年接在開幕典禮後舉行,突顯其在年度會會議裡的重要性。「Louis H. BBauer專題演講 」的由來為 ,Loouis H. Bauuer醫師乃是美國航太醫學會 1929    年成立時的創辦人 ,BBauer醫師為當時美國國聯邦商務務航空局        (Aeroonautics  Brranch  of  thhe  Departmment  of  Coommerce )首任醫療療部門主任(medical  directoor ),而商務部航空局即為現在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ederal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FAA )的前身。

圖七:美軍作戰的演演進 :遠距作作戰,精準準作戰模式,投入入更少的人人力,產生更更大的殺傷傷力
圖八:2015年發表的研究調查報告顯示,國軍方約僅 24% 人員有達到睡眠7--8 小時的生理需求 ,較較一般民間之平均數低多。
航太醫學年會4  

道格拉斯羅伯中將在演講中闡述,過去作戰必須在戰場投入大量人力,因此,相對因應而生的,是作戰人員的環境考量與人身安全,以及空中後送的需求與發展,這也是學會期刊命名「飛行,太空與環境醫學」(Aviation, Space,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ASEM )的原因。但是,隨著科技進步,現今戰爭方式著重「遠距作戰」(Telewarfare ),美軍作戰殺傷鏈(Kill Chain )F2T2EA 之接戰程 序 為 : 發 現 -  鎖 定 -  追 蹤 -  標 定 - 接 戰 -戰 損 評 估 (Find-Fix-Track-Target-Engage-Assess ),以精準作戰模式,投入更少的人力,產生更大的殺傷力(如圖七),作戰的決勝關鍵將取決於「人因效能」(Human  Performance ),而「航太醫學專業」(Aerospace Medicine Professional )必須「與時俱進」 (Adapt ),墨守成規將「坐以待斃」(Perish )。航太醫學未來發展的重點將不再是戰場傷害、環境醫學或空中後送,而是人因效能,因此,學會期刊亦更名為「航太醫學與人因效能」(Aerospace Medicine and Human Performance,  AMHP )。

2.  「空勤人員疲勞:肇因,影響與對策」專題研討會(Aircrew   Fatigue: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Countermeasures Special Workshop )這個空勤人員疲勞的管理與防範專題研討會已經固定於年會舉辦前的週日舉行,研討會由美國海軍醫學研究室(Naval Medical Research Unit Dayton )資深研究員黎恩卡威爾博士(J. Lynn Caldwell, Ph.D. )與美國Coastal erformance   Consulting及英國 Clockwork Research Ltd, UK研究員 ,前美軍資深研究員約翰卡威爾博士(John A. Caldwell, Ph.D. )共同主講,今年以「飛航疲勞的認知與管 理」(Understanding and Management Fatigue in Aviation )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引起熱烈迴響,世界各國航空醫官、航空生理官、航空護理師、航空心理學家等共計約80位相關專業人員與會。疲勞飛行是現代航空業的嚴重問題,但飛行業界(包含管理者、飛行員、維修線、乃至 失事調查機構)卻常低估其嚴重性。

飛行員常處於疲勞狀態下執行飛行任務,導致認知功能降低,反應變慢,甚至違反規定,產生人為錯誤,嚴重危害飛行安全。但遲至 1993 年,疲勞才首度被列為飛安事件之肇因,航空界才正視疲勞對飛安危害的重要性。

研討會中詳述疲勞的定義、原因、睡眠與疲勞的基本生理機制、航空運輸業中現行對疲勞認知與防範的具體作法,並提出疲勞防範的各種對策,包括適當的工作/休息時間表,充足的睡眠,午睡策略,休息時間,晝夜節率因應等作為,並提供美國海、陸、空三軍及 FAA各類提神藥物(Caffeine 、Modafinil 、Dexedrine 等)或安眠藥物的使用規範與注意事項。

本年度研討會中,約翰卡威爾博士特別指出,一篇2015 年發表的研究調查報告(如圖八)顯示,美國軍方約僅 24% 人員有達到睡眠7-8 小時的生理需求,較一般民間之平均數 73%低許多,且其中軍方人員  42.7% 每天睡眠時間不足5小時,較一般民間之平均數8%高非常多。本軍目前亦多有部隊人力不足、勤務及壓力加重情形。約翰卡威爾博士提出若干避免睡眠不足影響工作效益之建議, 諸如:適當的工作 /休息時間表,了解自己的睡眠需求,避免長時間睡眠不足,養成良好睡眠習慣,良好適宜的睡眠環境 ,預期長時間任務執行前,可以預先多休息償還累積的「睡眠債務」,以更好的身心狀況迎接長時間心智負荷的任務。

五、海報展示參觀心得

海報展示時間在4/25 -4/26早上 10 :30-12 :00及下午 14 :30-16 :00  ,海報作者將於會場展出時間出席解說及討論問題 。海報展出依主題區分時段,因時間有限,僅參觀部份與本軍研究或訓練有關之議題海報,內容介紹如下:

1.  4/25早上 10 :30-12 :00  「人因效能」(Human Performance ),共25篇海報。

(1)究竟是缺氧還是減壓症?以Eurofighter飛行員飛行中發生於 42,000  英呎的案例進行分享現代化高性能戰機的座艙加壓高度通常可超過 20,000 英呎,飛行員遭受缺氧及減壓症的風險一直存在,如果症狀發生於飛行中或飛行後,將很難以進行鑑別診斷。

一位35 歲Eurofighter飛行員飛行於 35,000 英呎高度25 分鐘後,在爬升至42,000 英呎過程中,座艙失壓警告聲響作動,座艙內高度顯示26,000 英呎,供氧系統無顯示異常,飛行員立即下降高度至 34,000  英呎,座艙內高度顯示24,000 英呎。此時,飛行員立即感受到嚴重的不適症狀:手腳刺痛、感覺燥熱、視覺模糊等,查覺個人缺氧症狀並立即反應可能面臨缺氧,開啟緊急供氧系統,並再下降高度至 10,000  英呎,最後返場安全落地,但落地後不適症狀仍持續15 分鐘之久。

從本事件得知,座艙失壓的危險可能導致缺氧及減壓症,飛行員立即採取適當措施,避免缺氧失能的危害,但飛行過程因將近 60  分鐘處於座艙加壓高度於 20,000 至25,000 英呎,因此極可能使飛行員出現減壓症。

從本案例分享可知,因高性能戰機的座艙加壓高度可超過 20,000 英呎,飛行員暴露產生減壓症高度閾值後,應追蹤後續有無出現症狀,以確保人員健康。

(2)臺灣空軍軍官學校飛行學官(生)與航空醫務人員睡眠品質有無不同?

利用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PSQI )評估研究對象睡眠情形,結果顯示空軍軍官學校飛行學官(生)整體分數、睡眠時間及睡眠品質較差。此研究為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研究生辛逸祥所提報。

(3)美國學者Kalns利用唾液中的生物標記來測量生理活動前後疲勞程度,結果顯示胺基酸序列GGHPPP和 ESPSLIA的比值(稱為疲勞指數),在疲勞程度較低的人比值較高,但經過多次生理活動後,比值則開始下降。

(4)中國第四軍醫大學欲利用電生理儀器(Isolated-check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ic-VEP ),評估急性缺氧暴露後視覺對比敏感度的影響,研究對像暴露於缺氧 環境 3  分鐘後,結果顯示ic-VEP所測量出的 SNR值有下降情形,故 ic-VEP可客觀用於評估急性缺氧對視覺對比敏感度的影響。

2.  4/26早上 10 :30-12 :00  :「航空醫學及航太人為因素」,共22篇海報。

(1)沙烏地阿拉伯陸軍航空醫學中心發表個案報告,戰鬥機武器官因鳥擊後造成座艙罩碎裂,實施高空速、低高度彈射逃生,就醫穩定後出院返回工作崗位,向 航醫抱怨出現頭痛、難以入睡及焦慮等症狀,就醫報告指出該員出現創傷後壓 力症候群,後續追蹤該員亦無返回飛行線動機,醫療委員會提出該員已不適飛行任務。

(2)美國阿帕契攻擊直升機飛行員因需視力矯正,可使用進階HGU-4/P眼鏡,但調查顯示部份飛行員對該眼鏡呈現視野大小並不滿意,而右眼視野對阿帕契攻擊直升機飛行員極為重要,尤其於使用頭盔顯示單元時,陸軍航空生理研究實驗室比較人員於配帶三種不同眼鏡下,視野大小有無不同,發現配帶無框眼鏡較佳,此研究可提供本國陸軍阿帕契攻擊直升機飛行員參考。

3.  4/26下午 14 :30-16 :00  :「人因效能的議題」,共22篇海報。

(1)中國空軍航空醫學研究單位,調查426位飛行學生 4000 、6000及 8000 赫茲高頻聽力損失情形,其中 17.1%發生聽力損失,且抽菸、吃辛辣食物、暴露較高劑量噪音及前庭系統功能與聽力損失有關。

(2)美國Norris  等人研究民間航空公司飛行員健康狀況與飛行意外事件之相關性探討,發現飛行員無糖尿病或無其他共伴疾病者 ,發生飛行意外事件風險減少31% ;進一步分析飛行意外事件造成人員死亡之案例,飛行員無糖尿病或無其他共伴疾病者發生飛行意外事件風險減少 39% 。

六、 專題群組研討心得

1.  空間迷向專題群組聚會

空間迷向專題群組於4/27早上 07:00-08:30聚會,並有廠商提供早餐,各國專家學者及模擬器製造商自由出席,很輕鬆且不分心的情況下交換心得。

(1)美國空軍Mari   Metzler  少校提報2005 -2015 年與空間迷向有關A 級失事事件之分析資料,206件 A 級失事事件中,24件與空間迷向有關佔 12% ,其中62%發生人員死亡, 83%造成飛機損毀。在戰鬥機和攻擊機方面的統計,發生 97件 A 級失事事件中,10件與空間迷向有關佔 10% ,其中70%發生人員死亡,100%造成飛機損毀。顯示空間迷向依然為飛安之最大威脅。

(2)各國學者提出有關模擬器精進議題,因科技進步,使得視效呈現更能貼近真實飛行環境,現階段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 )的概念進步,模擬器的發展可考量利用電腦模擬一個三度空間的飛行環境,使訓練人員如置身其中,搭配動感平台的設計,相信運用在空間迷向訓練上,將可引領進入另一個階段。

(3)各國學者建議每年度空間迷向專題群組聚會討論之議題應登載紀錄,由承辦單位彙整後傳送給與會人員參考,並可於來年將上次討論未有結果之議題,再次提出討論或進度報告,可使每年此聚會更有意義及連貫性。

 2.  加速度專題群組聚會

加速度專題群組於4/28中午 11:30-13:30聚會,內容如下。

(1)European Defense Agency 於聚會中介紹歐洲各國現在人體離心機裝備,包括瑞典、荷蘭、德國、波蘭等,訓練標準仍維持 9G/15秒,模擬座艙幾乎接近真實座艙,各國內部裝備則因訓練需求則略有差異,如:建置正壓呼吸裝置、抗G 動作學習器、動暈症生理參數評估裝備及減少策略、基礎空戰模式( BFM )之電腦運算等,均可做為航訓中心後續人體離心機建案參考。

(2)去年航訓中心主任曾於此專題群組聚會提出中心目前研究以非侵入性指標評估抗G動作效益之可行性,聚會最後由主席推選明年進行報告國家,來年航訓中心仍應積極主動參與報告,除分享我國人體離心機高 G 耐力訓練之高標準與高品質外,更可增加國際參與度與曝光度。

七、  年會專題研討會心得

 1.  身體與移動:5位報告,心得如后:

(1)美國海軍醫務研究單位利用模擬器探討飛行中傾斜錯覺與Opto-Kinetic Cervical  Reflex (OKCR )的相關性, 26員資深飛行員完成一系列 30秒內目視飛行及儀表飛行交互轉換的單飛或編隊飛行科目測試。目視飛行時請飛行員對準外界參考水平線飛行;儀表飛行時請飛行員將頭部與機身正中軸線保持水平狀態。

結果顯示在編隊飛行科目測試中,85%飛行員自述目視及儀表交互轉換時,會產生輕度至重度傾斜錯覺;33%飛行員自述儀表飛行時,會產生中度至重度傾斜錯覺;單飛科目測式亦呈現相似的結果;而頭部軌跡追蹤資料與OKCR呈正相關。故目視及儀表飛行交互轉換時,使OKCR誘發頭部偏斜,而增加傾斜錯覺的頻率及嚴重度。

(2)美國海軍醫務研究單位提出「空間迷向對策的形成透過環境模擬介面」議題,探討航空醫學的挑戰之一在於如何發展貼近實務面的訓練器,用以傳遞飛行環境潛在的危害,然而,在空間迷向訓練模擬器發展上仍存有進步空間,美國海軍欲持續改進模擬器,發展出夜間飛行環境可能面臨的空間迷向問題,主要從三方面著手進行,第一步:關於座艙顯示器配置考量、第二步:將夜視系統、夜間常見錯覺及常見錯覺納入考量、第三步:研究及訓練資訊可呈現於不同顯示介面,可做為後續航訓中心訓練能量建置及擴充參考。

(3)印度空軍提出有關模擬器動暈症的議題,主要原因為視覺所引發的動暈症,而模擬器動暈症被視為持續訓練的限制因子,出現不適症狀包括噁心、嘔吐、姿態不穩、疲勞及不舒服等,停止模擬器訓練後,症狀仍可持續數小時之久,現階段印度空軍使用AIRFOX   Disorientation   Simulator 進行戰鬥機、運輸機及直升機等機型之飛行員有關空間迷向術科操作訓練,統計訓練後產生模擬器動暈   症之盛行情形,以瞭解其不適症狀,可做為航訓中心研究方面參考。

2.   失事調查與傷害統計:6位報告,心得如后:

(1)美國杜蘭大學Moller 等人分析國家運輸安全部1983-2014 年於阿拉斯加空中相撞事件,目的欲了解發生趨勢及改進方法,期間共發生29件空中相撞事件,造成47 人死亡,其中59%至少造成一人死亡,統計分析顯示發生情形有逐年下降趨勢,全部案件發生於可目視飛行天候,發生主要原因為一位或同時兩位發行員未注意外界環境變化所致。雖然發生率有逐年下降,在各類飛行訓練加 強目視外界環境的程序並適當溝通仍須是強化重點,另防撞系統可適時運用,以避免事件發生。

(2)美國陸軍航空生理醫學實驗室分析2012 -2014  年美國陸軍直升機失事事件人員受傷態樣,目的作為改善飛機設計及個人飛行(求生)裝備改善參考,40 起A 級失事事件中,63位飛行員中,有 49位遭受外傷,更有 20位死亡;發生部位31%於頭部、17%於下肢、14%於背部、11%於上肢、11%為全身性。

 討論過程提及雖然現在頭盔已考量撞擊力減低問題,但受傷部位仍以頭部及腦部最多,如未使用頭盔或衝擊力降低座椅,受傷嚴重度將提升。針對一起機組人員全部罹難的事件中,人員僅遭受一度燒傷,所以突顯飛行個裝防火的重要性。

3.  航空視覺:6位報告,心得如后:

(1目前美國空軍及海軍針對同乘人員體格檢查中,景深感必須維持一定標準, 1998 年美空軍曾發生因景深感不佳所造成之空中相撞意外,失事調查結果發現同乘人員景深感變差為肇因之一。美空軍航太醫學校利用頭盔顯視器(Head-mounted   display )動態模擬MH-60 直升機降落場景,受試人員於無動態場景,景深感精確判斷高度為 178 公分,於障礙物上方精確判斷高度為141 公分;受試人員於動態場景,景深感精確判斷高度為100 公分,於障礙物上方精確判斷高度為32  公分。

(2)日本Goto  針對人員配戴夜視鏡後視覺敏銳度進行評估,發現人員於裸視情況下照明光源為綠色或紅色,視覺敏銳度並無不同;配戴夜視鏡後照明光源為紅色情況下,人員視覺敏銳度會改善,但照明光源為綠色情況下,反而配戴夜視鏡後,人員視覺敏銳度會變差。該結果主要與第三代光放管設計概念有主要相 關性。

4.  熱壓力與高度:6位報告,心得如后:

(1)美國Pollock 等人探討人員暴露於模擬高度後(穿著太空衣:4.3 psia )輕度運動後罹患減壓症情形,去氮過程中適度肢體活動可加速氣體排除,但亦可能促使氣泡於體內生成,而造成後續減壓症,結果顯示於地面人員暴露於太空衣壓力情況下,輕微運動將增加減壓症風險,若體內處於氣體過飽和情況下,影響將加劇。

(2)直升機飛行員因穿著飛行個裝加上於炎熱天氣下執行任務,常面臨熱壓力及熱傷害,瑞典 Gronkvist 等人利用電動式通風背心欲達到散熱效果,人員於45℃環境下模擬操作飛行 3 小時,只穿著一般T-shirt  人員肛溫上升0.93℃,穿著電動式通風背心人員肛溫上升 0.61℃,針對如何加強座艙內通風,降低熱壓力,可朝向個人裝備進行發展。

5. 飛行中空間迷向事件分享—處理的方式和我們學到了什麼:6 位報告,心得如后:

(1)過去10 年以來,美國空軍12% A級失事案件中肇因於空間迷向,超過60%產生人員死亡,一旦戰鬥機飛行員發生空間迷向而產生的失事案件,100%均發 生機毀人亡。2013 年1月28日,四架 F-16C 於夜間執行飛行炸射訓練(包含如何躲避地對空飛彈攻擊),其中一位飛行員於執行後,產生空間迷向,以無 電線通聯告知產生空間迷向,並試圖修正,但仍無法將飛機改成平飛,飛行員   於空速570 海哩、高度7,000呎執行彈射,但飛行員於彈射過程死亡,由於該事件的發生,後續為提升飛行安全,陸續導入高科技運用,包括Automatic  Ground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  (Auto-GCAS )的安裝和提升彈射安全的裝置。

(2)英國分享二例眼重力錯覺(Oculogravic   illusion )所產生的旋翼機失事案件,均在可目視飛行情況下,飛機均進入不正常姿態,其中一例仰角達22度,另一例俯角達36度同時右傾 36度,過去眼重力與體重力錯覺較少在旋翼機進行 討論,主要原因飛行過程中較缺乏機身縱向的加速度,但旋翼所產生向上的加速度仍是垂直機身且作用方式與重力場相同,所以眼重力所產生之錯覺在旋翼機仍需納入考量,此研究可為航訓中心訓練教材參考。

(3)F-35戰鬥機因具備垂直起降能力,所產生的加速度所造成錯覺將有別於傳統戰機於跑道上加速起飛所產生的錯覺,如:垂直下降時可能產生倒飛錯覺等,故飛行員需再教育有關該類機型特殊情境下,所可能產生不同之錯覺種類。

(4)在英國使用Disorientation Trainers模擬器執行空勤人員空間迷向理論與實務訓練,訓練人員以模擬實際飛行操控及執行態狀警覺為最佳方式,航空醫學訓練聯隊檢示現階段執行方式有無需改進之處,顯示相較於過去,現行訓練方式有修正過,技術性限制問題亦有解決,各類訓練視效、場景及音效均有改進,不斷與空勤人員溝通,瞭解真實環境所面的問題及特性,以提供空間迷向模擬器在軟、硬體及訓練課程內容上持續精進。

6.  航空醫學之頸傷問題:6位報告,心得如后:

(1)澳洲航空醫學機構針對140位空勤人員實施過去 12個月內頸痛發生率調查,發現 77%曾發生頸痛,93%相信他們的飛行表現已經受到頸痛的影響,68% 人員曾長達 3-5 天因頸痛調整飛行序列;在過去12個月內,曾發生第二次症狀者,47%曾服用藥物而未就醫,86%實施體能活動而未就醫,另僅 61%有定期頸肌訓練,航訓中心過去亦曾執行類似研究案。

(2)美國空軍回溯檢示2003 -2012  年戰鬥機及定翼機飛行員就醫紀錄,期望瞭解飛行員頸傷就醫盛行情形,結果顯示 24,060 位研究對象中,戰鬥機及定翼機 飛行員頸傷就醫盛行率分別為 2%及 1.5% ,另較新機型飛行員頸傷情形較嚴重,而飛行時間與頸傷就醫盛行率呈低度相關。

7.  航空醫師研討會Ⅰ (Resident research panel ):5位報告,心得如后:

美國空軍航太醫學校回溯統計1980-2014 年42件 C-130運輸機A 級失事案件特性,人員共計314位飛行員及 278位機組人員,發現未使用束縛裝置人員死亡、受傷風險是有使用人員的 4.9 、26.5倍,而飛行員及機組人員在死亡、受傷風險無統計上顯著不同。

8.  布魯克空軍基地(Brooks Air Force Base )的成就: 4位報告,心得如后:

布魯克空軍基地位於德州聖安東尼奧市(San Antonio, Texas ),曾是美國空軍航太醫學的大本營,美國空軍航太醫學校(USAF School of Aerospace Medicine )過去即座落於此基地,我國航空醫學界前輩先進赴美軍售訓練,皆於此基地實施,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基地,基地內仍保存一座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使用的機庫。可惜因為美軍縮編,此基地用地未來將轉交給市政府使用,目前更名為  布魯克城市基地(Brooks City Base ),美國空軍航太醫學校及相關航空醫學研究機構機皆已搬遷至俄亥俄州道頓市萊特派特森空軍基地 (Wright-Patterson  Air  Force  Base )。基地現僅存人體離心機訓練單位,俟 Wright-Patterson  基地新人體離心機落成,此基地將完全關閉。因此,本年度年會特地舉辦專題演講,紀念此基地歷史。

(1)建立減壓症風險評估模式:從1963 年開始,布魯克空軍基地完成了許多有關高空生理的研究,根據客觀資料建立預測減壓症風險模式,並試圖利用模式定義減壓症風險及提供操作指引,進一步瞭解與模式有關之減壓症危險因子。到了1980 年代早期,有關資料庫記載每個個案暴露詳細資料的構想發展,獲得了超過3,000位個案資料,建立 Air   Force  Research  Laboratory  High   Altitude  Research Database  ,後續利用資料庫資料初步依暴露時間、體能活動狀態、去 氮時間及高度等變項建立 Altitude DCS Risk Assessment Computer Model ,因體能活動狀態定義尚未明確及量化,後續則利用氧氣消耗量、飛行過程為坐著休息等狀態來代表,用以較精準方式代表體能活動情形,未來仍持續納入新個案,來強化預測有關減壓症危險情形。

(2 加速度生理學研究:布魯克空軍基地於1961 年建置離心機裝備,有效減少戰 鬥機飛行員因加速度所誘發的失事案件,針對飛行員即將進入可產生9G 加速度的戰鬥機飛行訓練之前,須向飛行員強調抗 G 裝備重要性及有關G 力昏迷的資訊。有關人體離心機的研究包含抗 G 裝備的發展、偵測G 力所引發的肺    塌陷、心律異常、使用正壓呼吸裝備及抗 G  裝備時肌肉活動情形及缺、過氧對G 耐力的影響等。使用模擬空戰演練科目定義人體抗G的持續力,並發現人體於使用抗G 裝備後最大可耐受12G 。同時,探討穿戴抗G 裝備所造成熱壓力與 G 耐力相關性,利用LBNP後人員於 G  力環境下腦血流情形,亦建立有關女性 G 耐力及G 持續力數學預測模式。近期持續為F-22及 F-35飛行員 個裝進行研究與測試。

(3)空間迷向研究與訓練:空間迷向所造成的問題於1927 年開始受到航空醫務人員的重視,布魯克空軍基地致力於瞭解空間迷向的成因及有關飛行成本並發展其對策。過程使我們更了解飛行員如何認知空間定向及如何採取最佳方式處置 空間迷向,使飛行參數及圖像顯示標準化,完成多數視覺及前庭系統認知研究,並撰擬出第一本探討在飛行中空間迷向的參考書,另推動各項有關計畫協助改善訓練飛行員的科技及技術,隨著訓練模擬器的發展,尚有許多不同意見及觀點仍待討論,仍須參考後續空間迷向研究結果予以精進。

(4)飛行個裝發展:飛行個裝發展目的使飛行員免於加速度、高度、空間迷向及核生化暴露的危害,如:F-22所使用之On  Board  Oxygen  Generation  System (OBOGS ),有別於其他機型所使用之氧氣裝備;正壓呼吸裝置使飛行高度能提升並達到保護飛行員功能;COMBAT EDGE發展更提升人員 G 耐受性等,而近期F-22及F-35飛行員使用之包覆型抗 G褲及正壓呼吸裝置亦於布魯克空  軍基地進行測試與評估,故布魯克空軍基地擔負著飛行個裝發展與測試重任。

9.  環境職業暴露對健康的影響:4位報告,心得如后:

(1)美國空軍針對運輸機飛行過程中,座艙內氣膠及揮發性有機溶劑進行定量,結果顯示在起飛行及落地後基礎運轉狀態下,氣膠高達每立方公分 350,000 - 450,000單位,飛行過程中氣膠每立方公分約 500單位;至於揮發性有機溶劑濃度高峰則散佈於飛行中不同時間點。

(2 )美軍空軍航太醫學校針對執行航空特殊任務人員進行噪音性聽力損失進行分析,發現 14,132位研究對象中,3.07%曾經歷過顯著的聽力閾值改變,年齡、暴露時間、階級均與聽力閾值改變有顯著相關,其中年齡較小且暴露較高噪音劑量者,有最嚴重聽力閾值改變情形。

10. 2015 年飛行安全回顧:6位報告,心得如后:

(1)美國民間航空:1990-2005 年美國民間航空死亡失事案件發生率呈現顯著下降的趨勢,其中 air taxi和 general aviation下降趨勢更加明顯。另外,commercial air和 general  aviation  死亡失事事件發生率低於預定目標值,其中跑道發生入侵事件發生率亦低於預定目標值。

(2)美國陸軍:2015  年發生73件 A -C 級失事案件,相較於2014  年發生率下降 4%  ;A 級失事案件計有13件,相較於 2014 年發生率下降13% ,死亡人數為 13  人;發生率1.52件/每十萬小時,與2014  年相同。失事案件肇因分析,人為因素在A 級失事案件佔77% 、B 級失事案件佔92% 、C 級失事案件佔32% 。

(3)美國海軍及陸戰隊:2015  年海軍發生9件 A 級失事案件,發生率為 1.06件/每十萬小時;2015 年陸戰隊發生7件 A 級失事案件,發生率為2.83件/每十萬 小時。而回顧過去十年失事案件發生原因,人為因素主要原因。海軍飛行中心利用人為因素分析及分類系統(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HFACS )協助釐清失事案件肇生原因,並可快速聚焦於預防未來事件案件的重點上。

(4)美國空軍:2013 年發生20件 A 級失事案件,發生率為1.25件/每十萬小時,造成 7 架飛機損毀,14員死亡,發生原因仍是以人為因素為主,雖然 2014 -2015  年發生率有略微上升,但整體而言,這幾年為美國空軍歷史上飛行安全表現最佳的時間。

11. 航空醫師研討會Ⅱ (Resident grand rounds ):1位報告,心得如后:

美國空軍於2000 年8月開放空勤人員手術矯正視力,到現在約有 3,400位接受矯正,其中約有800位是飛行員。開放初期,針對手術方式及實施對象均有限制,後續經過廣泛長期觀察及研究,於 2007  年開放人員可以接受LASIK手術矯正視力,目前約有400位接受該手術治療。美國空軍航太醫學校統計美國空軍空勤人員接受治療多為輕度近視,平均度數為 -2.73D  ,治療近視度數超過-5.50D僅佔 8.7% ,而治療遠視僅佔0.44%  ,針對後續有關手術後視力變化情況,仍持續追蹤研究中。

12. 缺氧訓練及易感受性:6位報告,心得如后:

(1)羅馬尼亞國立航太醫學機構比較11位高性能戰鬥機飛行員接受低壓及常壓缺氧訓練後結果之比較,發現接受常壓缺氧訓練後出現缺氧症狀較多,多為意識及運動功能缺損的症狀,但二者缺氧訓練症狀出現情形並無統計上顯著不同,而在心跳變化及血氧飽合濃度則略有差異。

(2 英國於2012年對部分空勤人員開始常壓缺氧訓練,名稱為 Scenario-Based Hypoxia Training (SBHT ),其餘仍維持低壓缺氧訓練,比較二者出現異常事件發生情形,顯示 5,198  人次低壓缺氧訓練中出現9件異常事件(6件減壓症、2 件昏厥、1件抽搐),發生率為1.7件/每1,000  人次;2,579 人次常壓缺氧訓練中出現 2件異常事件(2件均為意識喪失或接近喪失),發生率為0.8件/每1,000人次,從異常事件發生率來看,SBHT低壓缺氧較佳。

 (3)美國空軍針對C-130 運輸機及 UH-1/HH-60 直升機機組人員利用低氧面罩(ROBD ),模擬25,000  英呎缺氧體驗並執行任務,結果顯示直升機機組人員血氧飽合濃度較運輸機機組人員低 7.67% (78.23% vs. 70.56% ),才認知缺氧症 狀並啟動矯正,可能顯示出直升機機組人員對缺氧症狀認知可能較不足,亦或是工作飽合而導致對缺氧症狀的忽略等。

 (4)美國海軍利用低氧面罩(ROBD ),使人員暴露於模擬25,000  英呎高度氧氣濃度(約 7% )之缺氧體驗後,供給不同氧氣濃度,探討恢復情形有無不同之處,發現不論是供給 100%或 21%氧氣,人員均可快速回到正常行為能力,恢復時間無顯著不同。

13.  人因效能表現的優化:5位報告,心得如后:

美國空軍航太醫學校探討於暴露於G  力環境下,第一組受測人員穿著傳統5個氣囊的抗 G 衣,並盡力執行L-1 抗G動作;第二組受測人員穿著包覆抗 G褲及正壓呼吸個裝,並以較不費力方式操作修正後 L-1 抗G動作。發現第二組受測人員自述操作 L-1 抗G動作較不費力,二組視覺喪失情形並無不同,而第 二組血液中乳酸濃度較第一組低,顯示新式抗G 裝備將可降低人員操作抗G動作體力的付出。

14. 加速度訓練與耐受性:6位報告,心得如后:

(1)美國空軍航太醫學校統計2014 年人體離心機高G 耐力訓練結果,390位飛行員通過 7.5G/15秒(Initial training ),381位飛行員通過9.0G/15秒(Qualification ),整體未通過率為 0.5%  ,未通過原主要為節律性呼吸操作錯誤(20% )、下半身肌肉用力收縮不足(40% )及上述二項均包括(40% )。

(2)美國空軍統計從2006 年到現在,36位(0.41% )飛行員因人體離心機高G 耐力訓練產生身體不適進而中止訓練,原因包括背部及下肢不適(2 位)、頸痛(1位)、疾病(5位)、腹痛(3位)、胸痛(2位)、強烈科氏錯覺(3位)、抗G動作不佳( 2位)等。

(3)印度空軍分析2009 -2013  年71位人體離心機高 G  耐力訓練瀕臨G 力昏迷 (Almost Loss of Consciousness, A-LOC )特性,36位發生抽搐及身體不自主移動, 43位發生眼振,平均失能期為 10.14秒。

(4)印度空軍探討75位研究對象先天性 G 耐力與身體組成相關性,發現鬆弛性G耐力與脂肪重量(Fat Mass, FM 呈中度正相關,與游離脂肪重量)  (Fat Free Mass, FFM )及總水份量(Total   Body   Water )呈低度正相關,其中鬆弛性G 耐力高 於平均者亦有較高的脂肪重量(FM )及平均動脈壓。

八、 國際交流

與會期間,江中校與賴少校除參與多場學術發表會,多次與美國、加拿大、法國、日本等多國先進、同業討論,交換資訊,建立良好互動。尤其數位曾到台灣協助任務遂行的友好舊識,更是歡聚敘舊,例如曾至空軍439聯隊協助空軍 C-130 空運競賽機動輔訓的馬凱武上校(Colonel Kai-Wood Ma )(如圖七),任職於夏威夷珍 珠港-希卡姆聯合基地(Pearl Harbor-Hickam Joint Base, awaii )空軍380遠征聯隊(380th Air Expeditionary Wing ),現已高升為空軍380遠征醫療群航太醫學首席兼任群副指揮官(Deputy Group Commander and the Chief  of Aerospace Medicine for the th 380   Expeditionary Medical Group ),此次年會相遇,馬上校還主動告知:「我有看到你們的名字,知道你們會來參加年會。」因為,他正巧擔任賴少校專題報告的主題 「加速度訓練與耐受力」(Acceleration Training and Tolerance )的座長。此外,本年度到航訓中心執行美軍認證作業的大衛魏居中校(LtCol David Welge )(如圖八)亦於會場與航訓中心承辦此次認證業務的賴少校如同老友般熱切招呼言歡,並告知他將於7月間轉任美國空軍官校擔任航空生理教官。

圖七:曾至空軍 439聯隊協助空軍 C-130機動輔訓的馬凱武上校( Colonel Kai-Wood Ma )現為美國空軍380遠征醫療群航太醫學首席兼任群副指揮官。
圖八:執行航訓中心本年度美軍認證作業的大衛魏居中校(LtCol David Welge )於會場與賴少校如同老友般熱切招呼言歡。

航太醫學年會5

心得及建議:

一、美國航太醫學會年會(AsMA )為期4天,共計八十八個專題報告議題、海報展示五場、會前的研討會及會期中的二場專業研討會(Workshop ),參加者來自世界各國,包括軍醫界、民航界、基礎研究者( 大學或研究機構) 、業界共同參與。討論的議題廣泛,內容豐富,會場更可見不僅美國海、陸、空三軍與諸多國家與會人員著軍服出席,足見本會議為國際軍陣醫學重鎮。對於我國從事航空醫學及生理的工作人員,參與此會議可吸收許多新知,更可與各國先進同業相互 交流,筆者深覺不虛此行,亦鼓勵新進年輕同仁與會。

二、本年度年會主題為「人因效能與航太醫學專業年」(Human Performance and the Year of the Aerospace  Medicine  Professional ),年度Louis  H.  Bauer 專題演講與期刊更名為 「Aerospace Medicine and Human Performance, AMHP 」,皆突顯「人因效能」(Human  Performance )為未來航太醫學發展重點。國際間民航亦發生因機師憂鬱症而導致自殺 式空難的事故。我國國軍正面臨人力精簡,同仁任務壓力大增之情形,宜蒐集相關資訊,致力於維護全軍同袍身、心理健康。

三、航空生理訓練中心乃我國唯一負責三軍空勤人員航空生理及高G 耐力訓練之單位,並負責航空醫官、航空護理官、航空生理官訓練及軍陣醫學研究。除持續以專業及精實的訓練課程獲得美軍認證外,並固定安排航空醫學文獻研讀,提升授課人員專業能力。

此次參與美國航太醫學會年會,對汲取國際間航空醫學最新發展與飛安資訊,掌握航空醫學未來發展趨勢,實有莫大助益。本年度航訓中心將更新空勤人員航空生理初訓及航醫航護航生官訓練班教材,期能提供空勤 人員最新的航空醫學研究成果,更貼近 飛行環境的訓練模式,希冀提升戰力,鞏固飛安,發揮航訓中心教育訓練的最大效能。

附錄 1 :獲邀發表專題報告邀請信函(副院長江國超中校)

第 87屆航太醫學會年度學術會議接受函(英文)

航太醫學年會7 

第 87屆航太醫學會年度學術會議接受函(中文)

親愛的江國超,

我們很高興恭喜您投稿的摘要(編號:2121318 )題目為” 空軍官校飛行學官與航醫航護航生官學員航空生理訓練期間工作壓力調查研究”  ,被選為第87屆航太醫學會年度學術會議口頭報告議題,本次會議將於 2016 年24日至 28日假美國新澤西州大西洋城 Harrah's Resort 舉行。

您的報告被接受為口頭報告型式。報告被列入 2016 年4月28日下午 1:30-3:00”於Avalon 1-3會議廳舉行”心理及生理議題議程內;請注意報告型式可能改變,請注意各項會議資料及程” 序表任何變動之處,該訊息將於4 月份公告於美國航空太空醫學會的網頁上(網址: www.asma.org )。

您是本次報告的通訊作者,請將會議訊息通知所有共同作者,所有參與人員(包括報告人員) 必須完成註冊手續,即早註冊將享有相當大的優惠,非會員報告人員同樣享有折價優惠,相關訊息可透過美國航空太空醫學會的網頁上查詢獲得(網址:www.asma.org )。

很期待與您在大西洋城市碰面,如果需要任何協助,請透過電子郵件 sciprog@asma.org 與我聯繫,或利用電子郵件day@asma.org或電話(703 )739-2240#101告知辦公室的 Pam   Day 小姐。

 Chair, Scientific Program Committee

 Aerospace Medical Association

 至上最真誠的問候

 Barry Shender 博士

 學術會議委員會主席

 美國航太醫學會 

附錄 2  :獲邀發表專題報告邀請信函(航生官賴重宇少校)

第 87屆航太醫學會年度學術會議接受函(英文)

 航太醫學年會8

第 87屆航太醫學會年度學術會議接受函(中文)

親愛的賴重宇,

我們很高興恭喜您投稿的摘要(編號:2422372 )題目為”執行抗G動作前後心搏出量、心率變化及心輸出量與 G 耐力相關性之探討”  ,被選為第87屆航太醫學會年度學術會議口頭報告議題,本次會議將於 2016 年24日至 28日假美國新澤西州大西洋城 Harrah's Resort 舉行。

您的報告被接受為口頭報告型式。報告被列入 2016 年4月28日下午 3:30-5:00”於Avalon 1-3會議廳舉行”加速度訓練與耐力議程內;請注意報告型式可能改變,請注意各項會議資料及”程序表任何變動之處,該訊息將於 4 月份公告於美國航空太空醫學會的網頁上(網址: www.asma.org )。

您是本次報告的通訊作者,請將會議訊息通知所有共同作者,所有參與人員(包括報告人員) 必須完成註冊手續,即早註冊將享有相當大的優惠,非會員報告人員同樣享有折價優惠,相關訊息可透過美國航空太空醫學會的網頁上查詢獲得(網址:www.asma.org )。

很期待與您在大西洋城碰面,如果需要任何協助,請透過電子郵件 sciprog@asma.org 與我聯繫,或利用電子郵件 pday@asma.org或電話(703 )739-2240#101告知辦公室的 Pam   Day 小 姐。

 Chair, Scientific Program Committee

 Aerospace Medical Association

 至上最真誠的問候

 Barry Shender 博士

 學術會議委員會主席

 美國航太醫學會 

附錄 3:第87屆航太醫學會年度學術會議(Aerospace Medical Association 87th Annual Meeting )

會議流程與主題:

航太醫學年會6

本文出處:
C10502043_1.pdf

延伸閱讀:

赴印尼參加「2012雅加達國際防務對話」返國心得報告

赴德國進行「行軍背包設計與負荷之研究」2012年返國報告

美國夏威夷太平洋司令部2014年「戰略溝通」單位參訪

美國維吉尼亞軍校2015年參訪見學報告

美國空軍航空生理官2016年班返國報告

美國空軍財務軍官班2016年班返國報告 

美國空軍戰爭學院2016年班受訓心得報告  

美國陸軍指參學院2014年班受訓心得報告

美國陸軍戰爭學院2015年班進修心得報告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2016年班返國心得報告

約旦皇家國防學院2015年班受訓心得報告

美國海軍陸戰隊指揮參謀學院2016年班返國心得報告

美國醫療策略領導軍官班2015年班受訓報告  

美國防空領導軍官高級班2016年班完訓心得報告 

美國防空初級班2015年班返國受訓心得報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