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海戰  

黃海海戰告訴我們什麼?英勇的官兵扭轉不了大局

2017-09-17 · 薩沙

123年前,黃海海戰爆發,北洋水師戰敗。黃海海戰告訴我們什麼呢?軍隊是國家和社會的縮影!北洋水師的失敗絕非單一因素決定的,而是根植于滿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聽薩沙說一說吧。

黃海海戰  


曾經何時,北洋水師號稱亞洲第一。誠然,在1888年成軍的時候,北洋水師真算得上亞洲第一,它擁有2艘威風八面的鐵甲艦。直到黃海海戰爆發,日本也沒有一艘軍艦能夠在單挑中對付它們。除了定遠號和鎮遠號2艘巨無霸以外,經遠、來遠、致遠、靖遠、濟遠甚至自造的平遠艦,在1888年也絕對不弱於同時代的日本軍艦。如果1888年爆發海戰,北洋水師會大占上風。為什麼8年後的1894年,北洋水師就在黃海海戰中慘敗呢?這就是我們要分析的。薩沙的本行是戰史軍事,為此也讀了很多國內外軍事著作。幾乎所有的著作裡面,都有一句相同的話,就是:任何一支強大的軍隊是最怕老化的。海軍尤其如此。在當年海軍的技術一日千里,平均四到五年就有大幅度的進步。日本海軍牢牢抓住了技術的進步,從而增強了海軍的實力。

黃海海戰  

速射炮的差距,導致海戰慘敗

兩軍的200毫米以上大口徑火炮,性能接近。在黃海海戰中,定遠和鎮遠的305毫米巨炮還擊中了敵人,日本的320毫米巨炮命中率則是0。這些火炮實戰意義不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雙方最大的差距,恐怕就是中口徑火炮。北洋水師的150毫米克虜伯舊式後膛炮,採用剛性炮架。一開炮,整個炮和炮架一同後座,然後再整體復位。火炮重達10噸,復位很緩慢,射速很慢,理論射速只有1分鐘1發。日本海軍則完全不同。日本海軍早期的軍艦如比睿號(1878年服役),裝備的克虜伯火炮同北洋水師沒有什麼不同。1892年下水的松島、嚴島、橋立這3艘“三景艦”,已經全面換裝新式火炮,威力射速都有極大提高。尤其是120毫米火炮每艦高達11門(排水量高出3000噸的定遠號只有2150毫米炮),射速是北洋水師同類火炮的數倍。

黃海海戰  

同時,老舊的軍艦也更換了這種先進的速射艦炮,性能有很大提升。1886年,英國阿姆斯壯公司率先開發出了120毫米速射炮,對以後的海戰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這種火炮採用了搖架和複進機,使得射速有著極大的提高。開炮時,炮架是不動的,只有搖架和炮管小幅度後座,很容易復位繼續發射。因大口徑火炮命中率低,黃海海戰的主力炮就是這種120毫米和152毫米火炮。訪問日本的定遠號艦長劉步蟾發現後,曾緊急報告丁汝昌、李鴻章,要求儘快換裝同類火炮。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也很著急,在18943月向李鴻章建議更換主要戰艦上新式快炮18門,用銀僅為區區60萬兩。

黃海海戰  


這點錢拿不出嗎?當然不是了。光緒十七年(1891年)這一年,清政府財政盈餘竟達1000余萬兩(甲午戰爭之前外債基本還清)。結果呢?不了了之。開戰之前,北洋水師100毫米以上口徑大炮68門,日本聯合艦隊100毫米以上106門。日本火炮數量幾乎是北洋水師1倍,加上射速還有3倍的優勢,等於軍艦是你6倍的!那還能不贏?在整個黃海海戰中,北洋水師100毫米以上火炮發射了2000多發。日本人發射了多少炮彈?4萬多發!也就是說,日軍發射的100毫米以上炮彈是北洋水師的20倍之多!!!根本沒法打。

黃海海戰  

兩國水兵素質差距很小

很多人認為北洋水師的訓練不行,是失敗的主要原因。並不是這樣。分析雙方發射炮彈的命中率,大體相當。也就是說,北洋水師炮兵的素質,並不弱于日本炮手。此戰北洋水師有5艘軍艦被擊沉,3艘軍艦重傷。日軍則有5艘軍艦受傷嚴重,沒有1艘沉沒。以雙方發射炮彈相差20倍來說,北洋水師炮兵造成的損害並不算小。

黃海海戰  

炮彈的差距也是巨大的

北洋水師損失很大,除了敵人火炮射速很高以外,炮彈的差距也是一個原因。北洋水師的主力炮彈,仍然是落後的實心彈。以最先進的定遠號和鎮遠號為例,305毫米巨炮的開花彈也只有一半。實心彈類似於今天的穿甲彈,用於敵艦要害部分,尤其是水線附近、炮塔、動力艙,才能導致敵人軍艦重傷。自然,要想擊中這些部位並不容易。如排水量不足千噸的淺水炮艦“赤城”,在接連被定遠艦305毫米口徑巨炮炮彈擊中後,都能僥倖逃脫,就是沒有擊中要害。此時,日軍卻大量裝備破壞力更強的開花彈。這種新式炮彈類似於今天的爆破彈,擊中敵艦任何部位甚至繩索就會爆炸。這樣一來,開花彈無需擊中要害,也會給軍艦造成損失,更為實用。這種炮彈難以擊沉重型軍艦,對於中輕型軍艦則是必殺的。開花彈爆炸後,彈片和衝擊波四飛,造成周邊人員和設備的嚴重損失。北洋水師除了定遠鎮遠鐵甲艦具有超強裝甲以外,其餘軍艦裝甲防護一般,是架不住這種攻擊的。即便是定遠鎮遠艦,也有火炮在內大量設備只有較弱的防禦能力(很多火炮根本是露天擺放的)。一旦這些設備被摧毀,軍艦也就失去作戰能力。更可怕的是,爆炸期間還能夠引起上千度的大火。在當年,任何軍艦都有包括木質在內很多易燃品,根本不能著火。一旦引起火災,就會導致軍艦戰鬥力大損甚至引爆彈藥全毀。

黃海海戰  

黃海海戰中,參戰的12艘北洋水師軍艦中,曾遭受火災的至少有“超勇”、“揚威”、“定遠”、“鎮遠”、“經遠”、“來遠”、“致遠”等7艘,全部是大火。由此可見,開花彈對於我們的危害程度。這種炮彈較為昂貴,保存不易,日軍為了自產這種炮彈花費巨大人力物力。北洋水師正好相反,它只有很少的開花彈。這還只是武器裝備的差距,還有人胡亂搞事呢:國產彈藥供應問題更大,或被偷工減料,以次充好,或被暗中搗鬼,以假冒真。故有將領痛心地指出:“中國所制之彈,有大小不合炮膛者;有鐵質不佳,彈面皆孔,難保其出口不先炸者。即引信拉火,亦多有不過引者。臨陣之時,一遇此等軍火,則為害實非淺鮮。” 引信拉火不過引,就會使炮彈即擊中敵艦也不爆炸。海戰中日艦多艘中彈,甚至有的被擊中要害,竟無一艘沉沒,其奧秘就在這裡。

黃海海戰  

連炮彈都缺乏,還打什麼仗

此戰中,還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海戰持續了5個小時,整個艦隊彈藥幾乎耗盡。北洋海軍教習漢娜根說,“到傍晚海戰結束時,中國各艦的炮彈已全部打光,幸而未遭敵艦追擊,始得集中於旅順口”在海戰最後,定遠號和鎮遠號已經很少開炮,主炮的炮彈都只剩下幾發,沒法打了。鎮遠艦幫辦管帶馬吉芬說,“我方最後只剩下3發炮彈”。要知道,這個前提還是北洋水師火炮射速非常慢,敵人射速非常快。相反,海戰結束日軍還有上萬發炮彈。那麼是沒有炮彈嗎?也不是。後方基地就還有6000多發炮彈,其中4000多發是開花彈。連炮彈都沒有,還怎麼打仗?這就不是武器的問題,完全是後勤的問題。即便丁汝昌急的跳腳,就是拿不到這些炮彈。海軍機構複雜,派系眾多,官員多昏庸無能,根本沒有危機意識,更沒有做好充足的戰鬥準備。即便豐島已經開戰,各方面仍然保有僥倖心理,不做十足的準備。

黃海海戰  

唯一的優勢是鐵甲艦的防禦力  

北洋水師唯一的優勢,是德制鐵甲艦定遠號鎮遠號防禦力。實戰中,定遠艦身中160發炮彈,始終沒有沉沒。正是因為定遠號和鎮遠號的強悍防禦力,保證了北洋水師沒有全軍覆沒。黃海海戰雖沉了5艘艦,剩餘的仍然能夠倖存。日軍5艘軍艦受傷嚴重,又打不沉北洋水師的鐵甲艦,只能主動撤退。如果連防禦上優勢都沒有,恐怕北洋水師當天就全完了。即便如此,武器的差距仍然是巨大的。還沒打,北洋水師就敗了百分之七十,想敗中取勝是很難的。

黃海海戰  

有錢造私家花園,沒錢給海軍用 

這些武器和彈藥的老化,並不是不可以彌補的。只要肯投入資金,對武器彈藥進行升級就可以了。說通俗一些,就是要錢。北洋水師作為號稱亞洲第一的艦隊,竟然沒錢。自從北洋水師建軍以後,8年時間沒有再增添1艘軍艦。更有甚者,每年的撥款都克扣一半。靠著李鴻章又求又騙,才能搞到200多萬兩維持基本的運作。你說是沒錢嗎?並不是。上面已經說了,在甲午戰爭開始之前10年,清政府財政每年都有盈餘,外債也基本還清。關鍵在於,盈餘的錢沒有花在最重要的北洋水師方面。拋棄外部因素不談,單單將慈禧太后將挪用的200多萬兩白銀的海軍衙門軍費、海防捐款等(共600萬兩),都投入北洋水師建設會怎麼樣?定遠號和鎮遠號鐵甲艦總造價不過300萬兩白銀,這筆錢可以直接購買4艘。大家想想看,黃海海戰我軍是6艘鐵甲艦又會怎麼樣?北洋海軍的主力是購自英、德的7艘戰艦,共花銀778萬兩,這又可以再買一支艦隊。如果黃海海戰,我軍2支艦隊打日軍一支又會怎麼樣?最起碼能打個平手吧!

黃海海戰  


退一萬步說,600萬兩拿不出,拿出60萬兩,把速射火炮更換一下,這總沒問題吧。挪用的600萬兩用於修頤和園、皇帝結婚之類,對國家有什麼好處?屁好處都沒有!今天頤和園是老百姓的公園,修繕還算做公益,造福老百姓,花錢還勉強說的過去。當年頤和園和被燒掉的圓明園一樣,同老百姓沒半毛錢關係,根本就是慈禧自己的私家花園。中國駐朝鮮外交官馬建忠,曾於1882年提出一項發展海軍的宏偉計畫,即用9年時間,配齊鐵甲船6艘,添置各種類型的快船31艘,共需銀2580萬兩,以9年分計,每歲製造經費286余萬,不及西方國家每年續添新船經費四分之一。根據馬建忠的計畫,北洋水師可以保證優勢至少到10年後。結果呢?馬建忠的建議根本沒有人聽。最終,馬建忠屈辱的作為李鴻章的幕僚,參與簽訂馬關條約。2580萬兩建立新艦隊不出錢;花300萬兩多買幾艘軍艦不出錢;甚至花60萬兩更換一些速射炮不出錢!結果呢?甲午戰敗後,單單馬關條約賠款就是23000萬兩。。為了一己之私,不把國家民族當回事,死後被人開館毀屍又怪誰呢?而日本方面,則是投入鉅資不斷造艦買艦,更新武器,研發新式武器。在甲午戰前的6年間,日本平均每年增添新艦2艘,裝備品質皆遠遠超過了北洋海軍。對此,英國海軍部有一個內部評估:“在很大程度上,中國的艦隊編制還很簡陋,日本海軍才是真正的帝國海軍。”

黃海海戰  

上面腐敗無能,用大和號也打不贏
  

黃海海戰中,戰術問題就不提了。戰鬥中,大部分官兵也是敢打敢拼,多名艦長犧牲。不要說中國官兵,就是洋人顧問也是很牛的。定遠號上8名洋人顧問,也同中國人一起拼命,結果24傷。如果不是這樣,恐怕北洋水師當天就全軍覆沒。即便如此,北洋水師仍然存在臨陣脫逃的情況。方伯謙的濟遠號,本來是北洋水師實力強悍的巡洋艦,可以發揮較大作用。見致遠號沉沒,濟遠號僅僅受輕傷,方伯謙卻嚇跑了。這一逃並不僅僅是少了一艘軍艦而已,更導致軍心浮動。負傷廣甲艦,也隨著逃走。方伯謙逃走的時候,還撞沉了本來就重傷的揚威號。一下子3艘軍艦就沒了,士氣又大大受挫,火上澆油。臨陣脫逃自然卑鄙,方伯謙隨後被處死也不冤枉。更有意思的是,明明豐島海戰方伯謙就已經掛白旗逃過一次,他怎麼能夠繼續上陣呢?還是北洋水師內部的混亂和腐敗嚴重,只要有人罩著,掛白旗都沒事。陳悅先生在論文中這樣寫道:世人很少知道,致遠艦之沉,原來與缺少截堵水門的橡皮有關。管帶鄧世昌以其年久破爛,不堪應用,戰前請換而未成,故該艦中炮後立即進水沉沒。這樣的軍隊能打勝仗嗎?就算把大和號給你,你恐怕也打不贏

黃海海戰  

北洋水師的問題是各方面的,涉及面很廣。通過黃海海戰,我們大體可以看出一二。最後,薩沙要說一句:不管怎麼說,絕大部分北洋水師官兵至少沒有臨陣脫逃。明知敵強我弱,他們敢於和強敵拼死一戰。此戰中,官兵傷亡慘重,多名艦長殉國。從這個角度來說,他們毫無疑問也是保衛國家的英雄。

本文出處: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CUH77V0A05159NLJ.html

延伸閱讀:

為甲午海戰的北洋水師翻案

黎樵:論韓國延坪海戰與清朝甲午海戰

甲午戰爭一百二十年,拋開所有立場與是非,紀念那些忠勇的軍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