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  


美軍空降菁英因手槍握姿錯誤而被臉書專頁U.S Army W.T.F! moments虧,國軍多年來久訓不戰且缺乏知識化,因此個人單兵戰術戰法擁有許多問題,若不及早改革,倘若戰爭發生會造成大量原可避免的傷亡。(圖/取自U.S Army W.T.F! moments臉書專頁)
 


美國空降菁英手槍握姿錯誤 專家這麼看

2017年12月14日 中時電子報

專門收錄美軍「出包」照片的臉書專頁「U.S. Army W.T.F! moments」在12月6日公布了一張第101空降師試射新撥發的M17式手槍照片,第101空降師正是HBO頻道在2001年自製經典影集「諾曼地大空降」中擁有優良歷史的單位,結果竟然有兩位官兵因握持M17手槍的姿勢錯誤而登上「U.S. Army W.T.F! moments」。

對此,臺灣軍警戰術研究發展協會(TTRDA)監事趙武靈分析,基本上手槍的握持是力求以雙手儘可能地接觸握把及下槍身,以減少後座力對射擊的影響,因此無論是圖中上方的「拇指交錯」(crossed thumbs)式握法,抑或是圖中下方的「茶杯式」(tea cup)握法,都是早期在沒有進一步探究人體工學與槍械之際,才會使用的舊方法。

既然連全世界實戰經驗最豐富的美國特戰部隊都會犯錯,那多年來「久訓不戰」的國軍當然也不可能不會犯錯。而自國防部和陸海空軍註冊臉書帳號至今,多年來經常因為照片出現裝備錯誤的用法或陣型不符戰術戰法,因此經常遭到外界批評。


錯誤  
背負傷患會影響原有的急救處理及傷勢,而前往營救的黑鷹直昇機飛行員也缺乏自衛武器如手槍。(圖/國防部青年日報社)

上圖/陸軍特戰營配合UH-60M黑鷹直昇機進行傷患後送的演練,既然是「有敵情顧慮」的想定,那何不採用如「SKEDCO」類既可拖行傷者,又能兼顧警戒的「捲式擔架」,而是要以成為一個高聳目標的「消防員式背負法」,來運送傷患?這樣背負傷患,難道不會「影響其傷勢」與「既有的處理」?且直昇機組員又為何不配賦手槍等「個人防衛武器」來協助維持安全?

錯誤  
特勤隊員表演胸口碎大石等項目不僅可能造成「非必要人員傷害」,也不符合實戰中特戰部隊的應用模式,軍事專家認為此舉「脫離現實、誤導民眾」。(圖/國防部青年日報社)

上圖/特勤隊員每每要「以寡敵眾」,甚至還要表演「金鋼不壞之身」的硬氣功,來面對石頭甚至點火棍棒的攻擊。姑且不論在演練這類項目時造成的「非必要人員傷害及風險」,試問在實戰當中,特勤隊的計畫是打算真讓成員陷入如此的劣勢,甚至要以肉身抗敵?如果不是的話,為何還要進行這種脫離現實,誤導民眾,猶如百年前「賣藥武師」般的演練?

錯誤  
戰場救護拖傷者手腕不僅可能傷害傷者手腕關節及韌帶,軍事專家建議應以「一人警戒一人救護」或「施放煙霧後再以兩人拖救」的方式為佳。(圖/國防部青年日報社)

上圖/圖中違反了「不要造成額外傷害」Do No Harm基本原則的軍中「戰鬥救護」訓練:拖行傷者的手腕除了可能造成韌帶甚至腕關節傷害外,也無法有效地降低傷者與地面的摩擦力(導致拖行速度緩慢),既然明顯是在危險環境下,已經不具「火力優勢」的兩名士兵,還要背著大紅色的緊急救護員用急救包,用一個遭遇突發狀況後也無法馬上反應的方式去救人;即使是「一員警戒一員救人」,或是「施放煙霧後再以兩人拖救」,都遠比這種兩人前去冒險的方法好上許多;不過遺憾的是,無論近年來外界如何鼓吹或更新所謂的「戰術醫療」,國防部和軍醫局始終都聽不進耳朵裡。  

結論

很顯然地,國軍從特戰,特勤到軍醫,並非沒有比較好的裝備或作法,也不是缺乏和美軍的交流;但最可怕的是,這些交流泰半是浮面的,用來和百姓宣傳「國軍有和第一流的軍隊如何如何」之用,而沒有成為軍方的準則或教範;以至於回歸日常訓練與演習時,這些先進國家多年來以鮮血換來的經驗,永遠不敵長官的「指導」甚至「想像」。客觀而論,假若長官們真的這樣厲害,那又何必派員出國受訓?假使長官們不是樣樣都精通,那是否應該認真地考慮這些選訓人員的「職務安排」,不要再陷入所謂的「翻譯官」等迷思,改讓其任職於「教育訓練或準則」等相關單位,以儘快地提供所學,促成改變,讓國軍能吸收外國在戰場上的血淚教訓,避免重蹈他人的覆轍。
UH-60M  
新成軍的 UH-60M 黑鷹直升機搭載特戰小組實施空中突擊作戰,降落在國防部前廣場後襲擊敵軍指揮部。(黃世麒攝) 

專家解析國防部空中突襲作戰


2017年12月15日
 中時電子報

國防部昨日進行「直升機落地訓練暨全民國防教育參訪」活動,由新成軍的UH-60M黑鷹直升機搭載特戰小組實施空中突擊作戰,降落在國防部前廣場,首次由陸軍特戰部隊在國防部模擬襲擊敵軍指揮部,接著由空軍救護隊的S-70C海鷗直升機實施戰場傷患後送演練,此次增加訓練內容結合特戰部隊,值得肯定。
https://youtu.be/NqTWlXPr9Vk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臺灣軍警戰術研究發展協會(TTRDA)監事趙武靈分析,參演單位雖然相當努力,但軍醫單位卻是在演習的前幾天才發給「個人急救包」,此外,最基本的「止血帶」攜行數量也不夠。

傷患後送

戰場傷患後送應在「防線建立」後快速落地,裝載傷患後立刻起飛,以搜救時直升機「原地滯空」,緩慢地吊掛傷患上機的作法不符合戰場實需。(圖/青年日報)

更有誤導國人之嫌的是,明明是「戰場上」的傷患後送,應該在「防線建立」後快速落地,裝載傷患後立刻再起飛的演習(在實戰當中如果無法確定降落場安全,甚至會取消傷患後送,或是由武裝直升機隨行,以火力進行空中掩護),卻採用搜救時直升機在「原地滯空」,緩慢地將傷者給吊掛上機的作法。  

比起中共解放軍目前已經舉辦過三次的「衛勤使命」演習,逐步由「非戰爭軍事行動」,「軍地聯合海上醫療救護」,到朱日和基地的「實兵對抗衛勤演練」,國軍的這方面,仍然停留在展示表演的層面,無法與實戰結合,對照中共現在各式演習均訴求「實戰化」,國軍仍有改進空間。

【逗】台军“突袭解放军指挥部”,红缨枪小马扎上阵,众多小学生围观
https://youtu.be/XYmVOE-ABc8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台军上演"突袭解放军指挥部"戏码,众多小学生围观
https://youtu.be/-mLjSD1U3JM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台軍演習突襲“敵指揮部”,幾個紅頭盔倒在旅遊帳篷前
 

2017-12-14 · 大陸烏龍防務評論

有一句話叫:“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也許用在現在的對岸身上很貼切。近幾年,台軍各類演習更是成為自我安慰的一種形式,造假醜聞不斷,而以下這張圖,更是不得不對他們的想像力十分佩服。
  
這是近期台軍一次突襲“假想敵”前進指揮據點的科目。幾個扮演“紅軍”的草莓兵手上只有輕武器,橫七豎八躺在一看就是旅遊用的帳篷前面,而這個帳篷不僅毫無偽裝,前面也缺乏戰壕等掩體,顯然這樣的“紅軍”完全沒有土工作業的傳統,大概停留在異次元空間裡,而且他們還都戴著標誌性的紅頭盔。

紅軍  
▲彩彈射擊場都比這逼真   

其實,10年前的2007年“漢光23號”演習中的“紅軍”就是這副模樣。  

台“青年時報”發佈的組照中,執行機降作戰的“紅軍”搭乘2架“支奴幹”直升機,毫無武裝直升機掩護,要知道當時解放軍陸航起碼也有直9W了啊,而執行“傘降”、“小艇突襲”的“紅軍”更是連一個排都沒有,傘兵戰車和兩栖突擊車?那是絕對沒有的。 

紅軍  
▲紅頭盔連一個班都沒有  

如果說10年前,台軍對解放軍的實力有多低估還能理解,那麼去年8月的“漢光32”號演習,基本就停留在他們自己的想像中,一場名為“雪山隧道封阻作業”,台軍蘭陽作戰分區利用汽油桶,廢棄車輛,貨櫃等器材組織11道封鎖線,阻止“敵軍”奪占雪山隧道,曾引發台媒廣泛報導。 

紅軍  
▲可憐的紅頭盔,連火箭筒都沒有  

看似很逼真,實則很傻很天真。  

解放軍陸航部隊正在大力組建的空突旅大概不存在,就算是輕武器的空降兵,為何一定要走這條隧道呢,台媒披露的照片更是哭笑不得,依然是零散幾個萬年不變的“紅頭盔”,毫無火力支援,只拿著步槍在廢棄的轎車背後和重重防守的台軍艱苦作戰。

 紅軍  
▲紅頭盔們的衝鋒舟大白天玩“突襲”  

在歷次“漢光演習”中,這樣的狗血劇情幾乎年年就在上演。 

2010年的“漢光26號”演習中,台空軍準備演練緊急起飛,結果天有不測風雲下起了雨,台空軍司令部果斷命令幻影2000等戰鬥機在滑行道上“意思一下”以示真的起飛了,現場觀摩的《漢和》總編輯平可夫都看不下去了:“比現在更惡劣的天氣下,解放軍的殲6都能起飛”。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總是出詐騙犯,騙著騙著連自己都信了。  

本文出處: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5K5DFR70515F0DH.html

UH-60M  
陸軍建案編列預算採購的黑鷹直昇機遭到蔡馬兩任政府破壞制度「2次移撥」,突顯中華民國以「人治」而不尊重「科學管理『國家高價資產』壽期」是國家無法進步的重要原因之一。(圖/喻華德攝) 

分析》補救黑鷹數量不足 猶未晚矣

2017年12月15日 
中時電子報

民國106年12月,對中華民國航空史而言是非常有意義的月份,1日先有S-2T「渦輪追蹤者」反潛巡邏機除役暨P-3C「獵戶座」成軍,11日有UH-60M「黑鷹」通用直昇機成軍,接著由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於14、15、20、26、27日將5架UH-1H「易洛魁」通用直昇機以「熱交機」的方式飛至受贈學校後就地除役,作為教學使用。
https://youtu.be/vkalNLfwHhM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但在黑鷹直昇機成軍的背後卻隱藏著主事者「省小花大,當用不用」的「鉅額國防預算浪費」!據《聯合晚報》元月一日報導,陸軍當年建案時原規劃採購90架UH-60M黑鷹直昇機,以全面汰換UH-1H易洛魁直昇機。而至獲撥預算時,數量下修為60架。


民國98年8月11日,空勤總隊編號NA-502的UH-1H直昇機在屏東縣霧臺鄉執行搜救運補任務時墜毀,機組員三人殉職。馬政府為解決UH-1H「老舊」的問題,在8月18日的記者會上,馬總統宣布陸軍採購的60架黑鷹直昇機,將「減購15架」,將此預算差額改用於「更新」內政部空勤總隊的直昇機。
https://youtu.be/rJ6xmXyhDtE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後經馬政府官僚體系的折衝,國防部宣布仍維持採購60架,但「無償移撥」15架給內政部空勤總隊使用。空勤總隊自扁政府任內,就開始進行「機隊更新」,編列預算計畫採購12架新機,但因為「採購預算不足」且「規格過嚴」最後多次流標。  

而因NA-512墜機事件,馬政府決定在黑鷹直昇機交機之前的過渡期,編列預算將UH-1H進行「性能提升」,以提升安全性。但在民國99年流標8次,最後變成空勤總隊成立以來,「新機買不成,舊機也升級不成」,新機完全靠「康國防部之慨」,馬總統一句話就將「國防部」編列的預算變成借「內政部」用。國防部雖稱「戰時」空勤總隊的黑鷹直昇機「回歸國防部」使用,並已在漢光33號演習中納編空勤總隊的黑鷹加裝機槍參演,但這種「內政部的需求,由國防部出預算滿足」的作法,已經創下惡例,恐怕也不符合「預算法」的立法精神。  

焦點轉到蔡政府,空軍救護隊稱S-70C海鷗直昇機「已達壽限」,卻「無錢採購新機」,因此由國防部長馮世寬核定,「再將」陸軍採購的黑鷹直昇機移撥15架給空軍救護隊。陸軍的黑鷹經過「兩度瓜分」之後只剩原本採購數量的一半,因此UH-1H易洛魁直昇機無法除役,此前《聯合晚報》報導國防部決定UH-1H延役至民國110年。
https://youtu.be/vyZHMQJn81g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至此可以發現,蔡政府及馬政府都是以「頭痛醫頭」的思維在處理,根本不願「正本清源」去解決內政部空勤總隊成立至今始終存在「位階不足、預算不足、採購專業能力不足」的「核心問題」。而移撥黑鷹給空軍,蔡政府同樣也號稱「戰時回歸陸軍」,試問空軍扣除黑鷹所剩下的海鷗及超級美洲山獅的數量能滿足戰時戰場搜救的需求嗎?還有空勤總隊成立至今定翼機僅有兩架,現存一架,從扁到馬在到蔡,三任政府都沒有擴充定翼機以強化搜救能力及維護國家主權能力的「長遠考量」。  

另外更嚴重的問題是,我國國民租稅負擔率偏低,政府債臺高築,但即便使用美國系統飛機多年,觀念和制度卻未能與美軍和美國政府同步,以「科學方式管理航空器壽命」,陸軍稱「老舊」和面臨「消失性商源」問題的UH-1H,卻可以「援贈」給友邦,在友邦繼續飛!
https://youtu.be/25EsT46zA3A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去年7月1日,空勤總隊將3架波音234MLR「契努克」直昇機除役,更早在96年10月25日《中央社》的報導「直昇機採購限原廠 空勤總隊:顧慮後勤維修」中敘明「B-234,但這款雙旋翼機機齡老舊,更因為零件停產、且每二十五小時須定期檢查,以致於執勤能量不足。」,問題是空勤總隊這三架234MLR除役後是「回售」美國哥倫比亞直昇機公司(COLUMBIA HELICOPTERS),234MLR的製造商波音公司將234系列的零件生產權售與哥倫比亞直昇機公司,因此234MLR根本就沒有「零件停產」的問題,該公司向空勤總隊採購這三架直昇機是要整修後「繼續飛」,而不是買去「拆零」。可見空勤總隊時期三架234MLR的妥善率不佳的主因是「維護預算編列不足」而不是「飛機老舊,零件停產」。
https://youtu.be/Jm18hjg6m4o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由此可見「航空器」這種「高價資產」,在中華民國卻只以「年份」這種無法真正反應航空器狀態的「不科學」觀念在決定「壽命」,同樣一款航空器,不同國家的「空域大小」、編列的「油料預算」都不相同,因此即使「出廠年份」相同,「飛行時數」卻會有很大的差異,中華民國的234MLR服役31年,除役時每架飛行時數不到4,000小時,而哥倫比亞直昇機公司的同系列機種每架飛行時數將近25,000小時,國軍、空勤、海巡如果繼續用這種「不科學」的方式管理國家高價資產的壽限,試問要多少預算才夠每20-30年就把舊的全部報廢買新的?  

空勤總隊未能成功採購的UH-1H Huey II性能提升計畫,據《蘋果日報》98年8月13日「改善舊機 廖了以否決」報導,「生產UH-1H的美國貝爾公司駐台辦公室指出,該提升計劃包括機體結構全面補強、旋翼系統、發動機升級等,90天可完成改裝,另飛行員訓練只需一周,每架耗資300萬至350萬元美金(約台幣1億元),是採購新機1/4價格,性能提升後可再用15至20年」。  

空勤總隊的UH-1H不做性能提升為Huey II規格,挪用陸軍的UH-60M,空軍的S-70C不做性能提升,計畫汰除而靠「挪用」陸軍的UH-60M,然後如果未來陸軍再編列預算採購30架UH-60M,試問若用這種方式花費預算,陸軍的主力戰車、火砲,豈不是永遠沒預算提升? 

在李鴻源擔任內政部長任內,曾和時任國防部長高華柱取得共識要「退還」黑鷹直昇機,卻遭到整個中華民國「官僚體系」大反彈,認為「馬總統決定移撥是『美事一樁』」,且前置作業已經進行因此不應「重來」。中華民國政府這種「人治」而非依「科學」決策與西方先進國家的落差顯然是阻礙國家進步的重要因素!  

現在既然空勤總隊的UH-1H將在本月全數退役「木已成舟」,「正本清源」的作法應該是將陸軍現存的UH-1H編列預算升級至Huey II,而非等到民國110年將UH-1H除役,屆時再編預算「補買」30架黑鷹直昇機。  

由蔡政府和馬政府的「2次黑鷹移撥」事件,以及「獵雷艦」案國防部的「預算挪用」方式,可以發現中國大陸流行語「時間就像乳溝一樣,擠一擠就有了」,到了臺灣就變成「直昇機和採購預算從友軍/其它部會挪一挪就有了」,這恐怕是全世界所有民主國家獨有的「極度荒謬」現象!  

高價的飛行器不做「性能提升/延壽/現代化升級」,猶如5年前買的汽車,因為沒有行車記錄器,又不願意花錢買行車記錄器,因此決定「將汽車報廢」去買有內建行車記錄器的「新車」一樣浪費。空軍救護隊的S-70C就是UH-60的商規型號,美軍有UH-60飛到「一萬小時」的紀錄,國軍卻將壽限認定在八千小時且不考慮編列預算延壽,如此大筆大筆浪費民脂民膏的「省小花大」及「人治管理」,請問要如何讓國人支持國防投資採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