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美軍出動原子武器 掩護國府大陳島撤退

五月 4, 2018 閤評網

文/高靖

1955年2月國府從大陳島撤退,是繼1950年舟山、海南島撤退後,最大規模的撤退,不同於以往都是國府自己進行撤退,大陳撤退是在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後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在美方要求國府自大陳撤退,提供海空掩護下,大陳島軍民撤回台灣。表面上任務順利成功,但因為一江山戰役剛剛結束,美軍不能掉以輕心,掩護撤退的美國海軍艦艇,配備原子彈頭,國府當局並不知情,而是事後才知道,撤退過程也有人報告發現海面有潛望鏡蹤影,擔心潛艦攻擊,共軍飛機曾經猛烈轟炸大陳,但撤退那幾天,不知何故,共軍飛機一架都沒有出現,國府將三萬多人撤出大陳,有如神助。

中美雙方才在1954年簽訂共同防禦條約,才進入1955年的第一個月,共軍對國府控制的外島進行猛烈攻擊。根據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卡內當時提出的最高機密等級報告,1月10日中共出動50多架戰機,在九小時內,四次攻擊大陳島,共軍主要的目標是停泊在港內的船隻,這些船隻都受到輕重不等的破壞,目前沒有跡象顯示共軍將在短期內進攻大陳島。

由於共軍已經很久沒有這樣大規模的轟炸行動,根據美國務院解密檔案顯示,國防部長俞大維為了對大陸轟炸大陳,採取反擊行動,他在11日向美方提出徵詢同意攻擊大陸,但是美方大概是害怕戰事擴大,破壞亞太和平穩定局勢,藉故拖延兩周後,否決俞大維要求。

1月12日,駐美大使顧維鈞銜蔣中正之命,拜會國務院遠東事務助理國務卿羅柏森,對中共大舉空襲大陳島表達關切,希望了解美國政府對於防衛大陳島與其他外島,能夠提供那些軍用物資與士氣上的協助。

1955年1月19日中午,美中雙方在國務院開會討論大陳問題時,太平洋另外一端,共軍才剛剛結束對大陳島門戶一江山島的大舉進攻,成功攻取這個小島。共軍攻擊一江山後,俞大維要求攻擊汕頭、廈門、福州,美方知道共軍行動來者不善,立刻同意國府還擊大陸。

面對升高的情勢,1月19日美國駐華大使藍欽向國務院建議,美國政府應該以正式負責任的態度,要求國府從大陳島撤退,以免發生更多的人員與物資的損害。

1月20日,國安會開會,中情局長杜勒斯報告,共軍出動一個團兩個營兵力,約3000人到4000人,國府約有1000人游擊隊成員,經過兩小時戰鬥後,共軍占領一江山,共軍這次攻擊行動非常有技巧,無論是他們的登陸部隊與60次的空襲,事前都很謹慎地掩飾他們的企圖,沒有留下太多的預警空間。

事後看來,共軍對大陳島港內船隻的攻擊,與後來的一江山戰役,不無關聯,共軍可能想藉破壞船隻,阻止大陳島增援一江山,由於大陳島受到共軍空襲威脅,從台灣派來此地的海軍艦艇,不在港內停泊,多改在大陳島外停泊,以避開共軍空襲。

美國務院檔案記載著1月19日12時45分,中方由外交部長葉公超、駐美大使顧維鈞代表,美方有國務卿杜勒斯,遠東事務助理國務卿羅伯森,中國科科長馬康衛。葉公超說,關於大陳島的問題,他奉命向杜勒斯提出,從軍事觀點看,這些外島在沒有外援下,國府軍隊無法防守,國府無法獨力防守這些外島,但這不單單只是軍事問題,還有其他重要的考量,所以有些問題必須就教於杜勒斯,國府不希望給人留下印象,國府不願意防守,撤出軍隊。

葉公超解釋,這會讓自由中國的敵人,又像過去攻擊國府一樣,指責國府害怕打仗,只要碰到對手,立刻丟下武器投降。國府藉著證明展現戰鬥意志,去改變這種形象,金門自1949年以來,遭受多次共軍攻擊,成功打退共軍,擊斃8000共軍,俘虜7000共軍。
大陳守軍決意戰鬥到底,但如果他們必須撤退,事前必須有詳盡的規畫,減少對心理層面的傷害。

在共軍對一江山發動攻擊後,情勢變得緊張,國務院見完台灣方面的官員,馬上就見駐美英國大使,因為英國始終拿國府控制的大陸沿海外島問題找麻煩,英國認為這些外島會挑發戰爭,要求國府自外島撤軍,雙方在3時15分碰面,杜勒斯與英國駐美大使馬金斯,羅伯森,歐洲科長莫成德四人。杜勒斯說,美國已經採取穩定局勢的行動,他已經與葉公超見過,下午還要會面,敦促國府自大陳島撤軍。

下午3時45分,葉公超、顧維鈞、杜勒斯,羅柏森、馬康衛繼續會談。杜勒斯轉達,如果中方同意之下,艾森豪總統願意提出建議,撤退大陳時,美軍提供海空掩護。美國將宣布在目前情況下,等待聯合國採取適當行動前,美國將與中華民國合作,確保金門的安全。經過數月的考慮後,將在聯合國安理會堆動聯合國應該採取行動,要求中共與其他國家停止在這些外島鄰近區域的軍事行動。

杜勒斯認為,保衛金門的宣布,有助於抵消部分因為大陳撤退對士氣的不良影響,這代表了重新調整,將中國政府的部隊集中,可以達到一個比較能夠防守的地位。杜勒斯說,美國政府認為國府控制金門是有必要的,金門可遏制廈門港,廈門如果讓共黨有效的使用,就會是共產黨用來進犯台灣的理想跳板。

至於馬祖,杜勒斯認為,國府必須考慮是否要守住馬祖,他強烈的建議撤出馬祖,可以在撤退大陳時,一併撤出馬祖。如果國府仍要防衛馬祖,最後還是會被攻下的,美國無法對馬祖提供掩護,馬祖的地理位置,是無法防守的,中國軍隊可集中平均配置在台灣、澎湖、金門等地,其他的外島都會使國府軍隊過度延伸。把主要的軍隊困在這些石頭堆上,實在沒有意義。

葉公超問,這是根據美國總統的命令完成,而不是根據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而來。杜勒斯說,是的。葉公超允諾盡快與國內聯繫美國政府的提議,希望美國暫時對這件事情盡量保密。

幾天後,1月22日,葉公超、顧維鈞、羅柏森、馬康衛四人碰面,顧維鈞將蔣中正的電報內容摘要,告訴羅柏森,蔣中正同意正式接受美國保護大陳撤退,以及共同防衛金門與馬祖的提議,中國政府勉為其難接受這個提議,是因為考慮到從大陳撤退是無法接受的選擇,卻是唯一的選擇。不過,中美雙方仍有些歧異,蔣中正希望美國公開宣布協防金門與馬祖,但羅柏森認為,杜勒斯沒有同意公開宣布防衛金馬,艾森豪總統是要國會授權在台灣地區使用武力,美國不希望把行動限定在某些特定的島嶼。

大陳島的撤退行動是在2月8日展開,進展順利,2月10日,國安會會議當中,參謀聯席會議主席雷德福說明,大陳撤退行動在良好天氣配合下,進行得非常順利成功,在一周之內可以完成撤退任務,有一架美軍飛機被擊落,這架飛機是在大霧當中迷失方向,在大陸上空降低高度時,遭到共軍20防空炮擊中著火迫降,到當時為止,沒有共軍飛機出現在撤退行動當中。雷德福表示,有報告稱看到一個潛望鏡,但是現場的官兵不認為有遭到潛艦攻擊的危險。

不過,撤退過程是否真如雷德福那樣輕鬆,蔣中正的英文秘書沈錡的日記在1955年3月9日記載,葉公超約吃飯,飯後副參謀總長余伯泉來聊天,余伯泉說,大陳撤守,原由美方建議,撤守的行動,也是中美合作,我方曾將作戰計畫完全交與美方,美方卻沒有正式將他們的計畫交給我們,後來我們想別的辦法,取得了他們的計畫,才知道美國艦隊帶有原子彈頭,可能這是他們不願我們知道的原因。

大陳撤出後,金馬已是台灣地區距離大陸最近的兩個島嶼,協防問題各方關切,3月19日,美國紐約時報社長薩茲柏格到高雄西子灣訪問蔣中正,對於大陳撤退問題,蔣中正說,如果金馬外島問題尚未解決,我們不會自大陳撤退。薩茲柏格問蔣中正,是否因為美國答應協防金馬,所以才自大陳撤退,蔣中正說,是的,但這一點請嚴守秘密。蔣中正也告訴薩茲柏格,在金馬問題上,國府的態度是必守不撤。

至於金門情勢有多嚴重,根據沈錡回憶,1955年4月29日,沈錡與葉公超家中會談,葉公超引述余伯泉的說法,如果不用原子武器,金門恐怕只能守三天到七天,中共必將採取下列步驟,先試探美國反應,接著大舉空襲及砲轟,使我海空軍無法支援,即可以將金門孤立起來,最後駐軍可能投降。這與後來的八二三砲戰情況類似,但蔣中正反對對大陸使用原子武器。

美方從未明言協防金馬,也不同意國府要求公開中美雙方默契,蔣中正雖然把美方協防金馬的態度向美國有影響力的報紙透露,到了1958年的八二三砲戰,金門遭受猛烈砲火攻擊,當時美方雖然極力支持國府,但是對於美軍可能與共軍發生衝突,國務院還是多所顧忌,約束美軍行動,這也是美軍護航中國海軍運補金門的時候,總是只在金門外海,而不靠近。美軍與共軍因為國府控制的外島發生衝突,進而可能讓美蘇雙方捲入大戰,始終是美國的政治顧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