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圖1:解放軍的大校軍銜標誌

將官里最低的准將,校官里最高的大校,是一樣嗎?

2018-12-24 · 深度軍事

在世界各國的軍銜制度里,介乎於上校和少將之間,有的國家是設准將,有的國家則是設大校,准將和大校到底有沒有區別?有的話區別具體又在哪裡?

首先來看準將和大校的由來。准將出現得早一些,現在一般都認為準將這個軍銜名詞最早來自法語,法語中的准將字面意思就是「旅級將軍」,是由「旅長」和「將軍」兩個單詞組成的詞組。

而在英語裡,准將在不同國家不同軍種說法還不一樣,例如,美國陸軍、空軍和海軍陸戰隊的准將就是「brigadier general」,直譯是「普通准將」;美國海軍和英國海軍的准將都是「commodore」,直譯是「分艦隊司令」;英國陸軍的准將是「brigadier」,直譯是「旅長」,和法語一樣;英國空軍的准將則是「air commodore 」,直譯是「飛行隊長」。

中文就簡單多了,一律都翻譯為準將,這裡的「准」是雖然還沒有完全達到,但已經可以按照某種標準來看待的意思,就像「准女婿」、「準新娘」的「准」。

2.jpg
圖2:准將這個名詞最早出自法語

准將不但說法不一樣,就連級別也不一樣。

以美國為代表,把准將作為將官里最低的一個級別,是比較常見的。美軍的將級軍銜分為五個級別,從小到大依次分別是准將、少將、中將、上將和五星上將,而且軍銜標誌也都是用將星來表示,區別只不過是將星的數目不一樣,准將是一顆將星,少將是兩顆將星,中將是三顆將星,上將是四顆將星,而五星上將顧名思義就是五顆將星了。

和美國一樣作為將官最低一級的還有德國、法國、義大利、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韓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伊朗、以色列、土耳其、阿爾及利亞、衣索比亞、突尼西亞等國家,這也是目前國際上比較主流的。

3.jpg
圖3:美軍的將官軍銜標誌,從左到右依次是:五星上將、上將、中將、少將和准將

英國則和美國不一樣,把准將作為校官最高的一個級別,沒錯,不算在將官之列,而是算在校官。其實也很好理解,准將本來就是中文的詞語,英文的「准將」並沒有將軍的意思。

從英軍的軍銜標誌上來看,就更清楚了:

校官標誌是皇冠和四角星,少校是皇冠,中校是皇冠加一顆四角星,上校是皇冠加兩顆四角星,准將是皇冠加三顆四角星。

4.jpg
圖4:英軍校官軍銜標誌,從左到右依次是:准將、上校、中校和少校

將官標誌則是指揮刀和權杖交叉,少將是指揮刀和權杖交叉再加一顆四角星,中將是指揮刀和權杖交叉再加皇冠,上將是指揮刀和權杖交叉,再加一顆四角星和皇冠。

5.jpg
圖5:英軍將官軍銜標誌,從左到右依次是:上將、中將和少將

所以,准將並沒有將官軍銜標誌最典型的指揮刀和權杖交叉,反而是和校官的皇冠加四角星數遞進的情況完全合拍。

和英國一樣,把准將作為校官最高一級的國家也不少,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埃及、摩洛哥、蘇丹、肯亞、奈及利亞、烏干達、南非、澳大利亞等,主要都是原來大英國協國家。

也就是說,英國的准將本質上就是大校,只是中文在翻譯時,既然和美軍的准將是同一個單詞,就都翻成准將,而不加以區分翻譯了。

中文裡更明確的「大校」,最早是朝鮮設立的。1948年朝鮮在建軍時實行軍銜制,最早設立了大校軍銜,將校官分為少校、中校、上校和大校四個級別,大校是校官中級別最高的。

目前,採用大校軍銜的國家有朝鮮、中國和越南等。

6.jpg
圖6:越南軍隊大校軍銜標誌

除了上述這三種,還有蘇聯/俄羅斯等少數國家,包括過去的國民黨軍隊,是既沒有準將也沒有大校,在上校之上就是少將,沒有介乎兩者之間的軍銜級別。

所以,這就很清楚了,實際上准將和大校就是同一種軍銜,不過叫法不同,還有就是各國家情況不同,有的算是將官,有的則算校官。在國際交往中,很多時候准將和大校也是作為同等軍銜來看待的,當然算在將官等級里,用將官軍銜標誌來表示的准將,感覺上就要高一些了。

還有人會問,那麼二戰時期日軍的大佐是不是就等於大校?佐官是日軍獨創的,介乎於尉官和將官之間,就相當於其他國家的校官。日軍的軍銜是分為三等九級,尉官三級:少尉、中尉和大尉;佐官三級:少佐、中佐和大佐;將官三級:少將、中將和大將。所以很明顯,日軍的大佐就是其他國家的上校,而不是大校或者准將。

7.jpg
圖7:日軍的佐官軍銜標誌,從左到右依次是:大佐、中佐和少佐

另外,軍銜還是和職務對應的,或者說是和職務直接掛鈎的。那麼准將,大校對應的職務又是哪一級呢?

英國、法國就很清楚,本來在英語的陸軍准將和法語的准將都是有旅長或者旅級的意思,所以很自然和准將對應的就是旅長。少將相對應的則是師長。

美軍的情況也差不多,過去美軍沒有旅級編制,師長就是少將,准將一般都是副師級職務,現在有了旅級編制,准將就自然對應旅長了。

而在解放軍,1955年第一次實行軍銜時,蘇軍顧問是不建議設准將或大校的,因為蘇軍沒有這一級軍銜,如果解放軍有這一級,那麼在兩軍交往時就可能會對蘇軍不利。但解放軍考慮到軍師幹部共分6個等級:正軍、副軍、准軍、正師、副師、准師,而對應的軍銜卻只有少將,顯然不大合理,很可能會出現軍長和副師長都是少將的情況,所以最後還是決定在少將和上校之間設立大校。1955年解放軍首次授銜時,授予大校軍銜1200人,少將800人,到1964年底取消軍銜制前,總共授予和晉升大校3193人。

8.jpg
圖8:蘇軍軍校標誌,從左到右依次是:上將、中將、少將、上校、中校和少校,沒有準將或大校

9.jpg
圖9:1955年解放軍的陸海空軍大校軍銜標誌

在第一次軍銜制的實際情況中,大校軍銜主要授予副軍長、軍參謀長、師長及相當職務,反倒和當初設大校主要解決副師和准師級別軍銜的初衷有一定距離了。

在80年代第二次實行軍銜制時,就決定要在少將和上校中間設立一級軍銜,作為師職軍官的軍銜。為此曾有過三個方案:第一方案是設准將不設大校,第二方案是設大校不設准將,第三方案是既設准將又設大校,准將比大校高一級。

最初是考慮設准將,因為這次軍銜制度更接近「西方型」軍銜,採用更西方式的准將也更順理成章,甚至都已經設計了准將的軍銜標誌,但最終還是沒有設准將而是設了大校,作為校官的最高一級。

11.jpg
圖10:1988年大校軍銜命令封面

主要原因是在實行軍銜制之前的抽樣調研中發現師職軍官的數量太大,最保守估計,全軍至少也要有8000名,如果這些師職軍官全部授准將,那麼將官總數就非常驚人了。而美軍准將總共只有400多名,加上少將、中將、上將,全部將官也只有800多名。所以,師職軍官除了極少數授少將,絕大部分都授大校,這樣,既控制了將官的總數,也解決了師職軍官和團職軍官在軍銜上又能拉開檔次的問題。

12.jpg
圖11:1988年大校軍銜標誌

1988年,解放軍第二次實行軍銜制,大校對應正軍、副軍、正師職軍官,總共授予大校9600餘人,少將1251人。以後大校軍銜的人數也不斷增加,到21世紀初已經突破萬人大關,對應的職務主要是正師職,以及少數正軍、副軍或副師。

所以,到底設准將還是大校,或者兩者都不設,是各個國家根據自身情況,與軍隊總體規模、編制級別、軍官結構與數量等因素等密切相關,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至於到底是准將大,還是大校大,也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具體分析。

原文網址: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3PI93TB052384RH.html

延伸閱讀:
大陸軍媒:解放軍的軍銜為什麼設大校而不設准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