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主戰車無用論?-論本島防禦主戰車的地位

蜂評網評論員  滕昕雲

日前報載,國軍已經準備向美方採購M1A2艾布蘭主戰車,作為增強國軍地面機動打擊戰力的舉措。M1A2艾布蘭主戰車的採購案研議已久,支持與反對的正反兩面意見均有,許多反對者認為花大錢購買M1A2主戰車,對於臺海防禦之本土防禦並無助益,他們認為M1艾布蘭主戰車過重,並不適宜於臺灣西部密集的自然與人文地理環境。故認為國軍欲獲得M1A2主戰車,乃是浪費金錢而又不適切的採購案。

值此論點者,通常也都有另一種觀點在側後支撐,那就是他們大多持著「重戰車無用論」的看法。近年來,中東戰火頻仍,敘利亞內戰以及繼之而來的伊斯蘭國作亂,迄無寧日。交戰各方均善於利用現代3C科技與網路做為他們宣傳的利器,故而流出了大量的有關第一線戰況的影片,上載於各類社群網站,進而被國際媒體引用。其中就有不少民兵使用反裝甲飛彈,對敵方現代化主戰車實施射擊,將主戰車摧毀的鏡頭。從視頻中可以看到,拍攝者位於發射反裝甲飛彈的陣地,攝取飛彈竄向遠處的敵方戰車,繼而戰車爆炸起火的畫面。無論是俄造T-72、美造M1艾布蘭戰車,還有德國豹二式等先進主戰車,均在反裝甲飛彈一擊之下遭到摧毀,有的甚至整個砲塔掀翻墜地,其狀甚慘。這些戰車遭到擊毀的影片,自然成為國內的軍事迷圈中熱烈討論的話題。觀者無不驚嘆,這類造價昂貴、具高科技性能的主戰車,在相對廉價的反裝甲武器面前,仍然一樣脆弱。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主戰車其陸戰王者的地位,可能已經不保。

不過深入分析中東戰事中所拍攝的擊殺戰車的場景,卻發現當下的戰術狀況並不足以成為通例,可做為整體戰術原則的一般性參考。蓋遭到攻擊的一方使用戰車的方式不良,其僅派遣單車作為支援火點,並且直接暴露於固定位置上,毫無隱蔽與偽裝,構成敵方反裝甲武器的良好目標。依照飛彈射擊者能夠從容拍攝影片這點看來,很可能敵方戰車乃長期暴露於前沿陣地上,給攻擊者發現了,所以才調反裝甲飛彈上來,並順道派遣攝影人員前來,捕捉及時畫面。

換言之,近日之中東戰爭的戰例,並非是由熟知戰車特性的裝甲兵專業人員,在正確的戰術運用下,所實施的戰車作戰。我們看到擁有裝甲部隊的中東部隊(敘利亞、土耳其、伊拉克軍隊),僅將戰車視為擁有強大防護力的火點,分散部署於步兵第一線陣地,自信其裝甲當能抵禦各式敵方火力,未將戰車進行偽裝或者實施掩蔽,好整以暇地暴露在最前線上。在這種情況之下,無論戰車的性能如何精良,都難逃遭到反裝甲飛彈獵殺的命運。因此,中東戰爭的經驗教訓,只能算是各國裝甲兵的一項反面教材而已,並不具備預示未來戰爭裝甲兵主戰車地位的功能。

事實上,儘管今日已經進入數位化資訊時代,戰車運用的原則大致上並未產生過大的改變。主戰車適宜於集中使用,在諸兵種平衡編組的協同作戰下,執行機動的攻勢作戰。中東戰場上戰車遭到擊毀的場合,其戰車之運用都是反其道而行。由於中東戰爭的特殊屬性,這類戰事乃是以步兵為主力的類游擊戰形式之武裝衝突,在這種狀況下,戰車必將淪為支援步兵的附屬角色。即就在執行這類火力支援的附屬任務時,戰車也應遵循一定的戰術原則,諸如部署於遠離第一線後方,隱蔽掩蔽良好的掩體內,在第一線步兵的指示下,行遠距離直接射擊,摧破對步兵危害最大的目標;而在執行了一段時間的任務後,即應變換至下一個設防良好的陣地,以免長期停留在一個定點,增加了被敵人發現標定的機率。

自二次世界大戰德國陸軍在裝甲兵先驅古德林將軍(General Heinz Guderian)的推動下,發展出正確的裝甲兵作戰準則,進而創下了閃擊戰的驚人傳奇之後,戰車已然奠定了其成為戰場上致勝主兵的地位。然而戰爭永遠是矛與盾之間的相互辯證。主戰車雖具備了無可匹敵的戰力,但反制戰車的武器也隨之應運而生。二次大戰末期,德國陸軍率先推出了單兵使用的反裝甲武器-鐵拳(Panzerfaust)。這是一款彈頭為成型裝藥的火箭彈,其裝甲侵徹力來自成型裝藥爆炸時產生的噴流,故鐵拳可以不依靠強大的動能來獲致穿甲的能力,是以發射裝置極為簡單,十分適宜步兵攜行。爾後鐵拳即演化為前蘇聯所研發的一系列RPG(火箭推進榴彈),大量運用於戰場上。凡有經驗的步兵,欲獵殺戰車已不是難事。

photo.jpg
鐵拳(Panzerfaust)操作示意圖(Photo Source: gogonews)

到了1973年的第三次以阿戰爭,也就是贖罪日戰爭,埃及軍隊廣泛部署前蘇聯造的AT-3火泥箱(Saggar)反裝甲飛彈,重創了以色列賴以實施機動打擊的裝甲部隊,導致以軍在18天的戰鬥中,就損失了700輛以上的主戰車。從此之後,戰車在戰場上的勁敵,再添增一項反裝甲飛彈。而火力熾烈、重裝甲的飛行武裝載具的出現,更是讓地面上的戰車方陣暴露於致命火海之中,例如美軍所開發的AH-64阿帕契攻擊直升機、空軍A-10攻擊機等,都是以摧毀主戰車為其首要功能。也就是在武裝攻擊直升機推出之後,主戰車沒落論開始浮現,甚至壯大為一派之言,有謂此後主戰車陸戰霸主的地位已經不在。

「主戰車無用論」的支持者,其立論基本上都陷入了同樣的一個誤區,那就是對於武器系統效能的評判,僅就單項武器之間的淨評比,例如以一輛戰車對上一架攻擊直升機。在如是一對一的淨比值之下,自然戰車絕無可能勝過攻擊直升機。然而戰爭卻是多層因素堆疊而成的複雜運作系統,戰場上各方因素相互抵消、加乘、碰撞,始得出最後的結果。從這個層面上而言,主戰車仍是今日能夠應對各種戰術複雜狀況與條件的陸戰武器系統,尤其當與其他軍兵種密切配合協同作戰時,更能夠將戰車的總合戰力做最大的發揚。攻擊直升機固然具有強大的獵殺戰車戰力,但是其功能的單一性,除了發揚攻擊火力外,即無法執行其他更多元的重要任務。例如,攻擊直升機就無法像地面部隊一般的佔領土地,固守防線。而這些有時正是決定陸戰勝利與否的關鍵。

photo.jpg

我們在上篇的論證中已經闡明,主戰車仍穩坐陸戰王者的寶座,至少就目前所已經呈現的戰爭條件因素來看,並無改變主戰車地位的趨勢。而主戰車必須以以下的原則運用:「集中使用、兵種協同、機動攻勢」,才能繼續發揚其主戰兵種的強大戰場效能。

現在,我們回到臺海防衛本島防禦的議題上,也就是M1主戰車在其中的適用性。購入美造M1A2艾布蘭主戰車用於增強本土防禦力量一案,最常聽到的反對意見,即是認為M1主戰車並不適用於臺灣的地理環境。理由之一是認為,臺灣乃是一多山之海島地形,主戰車難以在這種地理環境發揮作用。

這種看法真不知從何說起!

臺灣島是一個海島乃是無可否認的事實,但是臺灣島是個大島,其面積大到足夠容納許多不同的獨立地形環境,也就是說,臺灣島上具備有完整的平原地形、丘陵地形、高山地形、盆地地形等等,當然也包含有島嶼地形。如以這樣的形勢而言,臺灣島提供了傳統陸戰遂行各種形式軍事行動所需的客觀地理條件,就臺灣多數的地形而言,均適宜於人文活動的進行,當然也包括車輛載具的運動。構成軍事障礙的高山地形,多位於臺灣內陸,假如說本島防禦作戰必須進入內陸山區中實施作戰,那麼這也就意味著,我軍地面部隊的主要機動打擊兵力,已在本島防禦的初、中期階段中喪失,才會讓戰事發生在高山地區。在這種情況下,高山地形是否適宜重裝機械化部隊運動與戰鬥,已無關宏旨。

所以說,臺灣的整體地形狀況並沒有重裝機械化部隊適用性的問題,此端視在臺灣本島的哪個區域用兵。即就北部之盆地、丘陵與臺地,其形勢也非惡劣,且其中仍有相當多平緩之開闊谷地,而其間交通道路網四通八達,凡此種種均不構成裝甲部隊運動的阻礙。所以說,臺灣的地理條件無法供給重戰車適切運動,其實是個偽命題。

自然地理條件是如此,那麼人文環境又是否成為問題呢?論者指出,臺灣西部雖是平原地區,但是人口稠密,城鎮密布,大面積的住民地環境似乎也限制了主戰車戰力的發揚。一般認為,主戰車的特性係以大平原遼闊地區戰車接戰為設計著眼,而住民地因為建築物遍佈,阻礙了戰車的觀測與射擊,戰鬥有時必須行近迫接戰,而戰車的機動又受限於市街格局的固定分布,無法如在曠野中一般行動自如。這些因素均不利於主戰車在其間的運動與戰鬥。

此說言之成理,同時也是戰車在人文地理環境上所遭遇的限制。但是要知道,我軍的主戰車並非要投入在住民地戰鬥之中,用以掃蕩、殲滅進入市街家屋中據守的敵人兵力,這是步兵的任務,至多戰車僅只在某些特殊場合提供步兵火力支援,如此而已。以裝甲兵的特性而言,我方打擊部隊將編組以主戰車為主力的聯兵戰鬥群,其使命將是在打開敵陣突破口後,快速運動穿刺入敵人戰線的深遠後方,摧毀、擊滅支持其有生戰力發揚之作戰中樞,以期弱化、崩解敵人之全般作戰系統。在這種任務要求下,主戰車結合成的縱隊,將會以高速穿越住民地區域,直奔所指定的重要戰術目標。集中的裝甲縱隊,在高速機動的發揚下所形成的衝擊力,將產生裝甲部隊另一種形式的優勢防護力。

又有人說,臺灣地區的道路橋樑的限重,大多無法承受M1A2主戰車的戰鬥重量(M1A2的總重為65噸),因此M1A2無法在臺灣進行長距離運動。此說似是而非。所謂橋樑道路的限制,多指在超過此標準以上通行將會損害其結構,危及其正常壽命,並不是說超重的車輛載具一上去橋樑立馬坍塌(當然超重很多,橋樑遭立刻壓垮的情形也不排除)。在戰時狀況下,戰火本就會對於道路橋樑家屋等建物造成破壞,這時也就顧不得安全壽命的保障與否了。所以做這樣擔憂的人似乎是過慮了。此外,在臺灣一般限重較小的橋樑,其所橫跨的水道相對的也較不構成軍事障礙,甚至都可以為重型甲車徒涉而過。而臺灣西部許多大河屬於荒溪型河川,枯水季大多可以為一般越野車輛逕行通行,這就更不是問題了。

最重要的是,就本島防禦作戰而言,我軍是在國境內作戰,戰場就是我方所熟悉的環境,所有資源都可為我所用,這就是我方在遂行本島防禦時的最大優勢之一。我國立有《全民國防法》,建制有健全的「全民防衛」機制,因此能夠在戰時依照事先縝密的計畫,進行「戰場塑造」,支援戰鬥部隊作戰。也就是說,即便我軍重戰車真的不適宜許多橋樑道路的限制,都可以預先策畫裝甲部隊的進軍路線,然後沿線在不利於大規模裝甲部隊通行的地段,預置補強與支援的設施與材料,例如對若干限重不足的橋樑以鋼料或建材進行加固等等。一旦開戰後即可立刻佈設,或者戰時依照戰地指揮官的戰術企圖,臨機彈性安置,以保障我裝甲部隊遂行機動作戰順利。

反對M1A2軍購的理由中,看似最為切中要害的一點,就是指稱在臺海防禦的環境態勢之下,當遂行本島防禦時,多已是失去制空權的情況。在缺乏空優的戰鬥環境下,主戰車的運動與戰鬥,將會遭到敵軍空中武力的直接威脅。平心而論,這個問題應該不僅限於裝甲部隊的機動與作戰,蓋一旦失去制空權,地面上的任何活動都將暴露於敵方空中威脅之下,此並不限於M1A2主戰車。假如M1A2無法活動的場合,那麼現有的M60A3主戰車也無法活動,甚至CM-31雲豹八輪甲車也絕無例外。所以這個議題(缺乏空優下地面部隊的機動與防護),不宜針對單一的武器系統,而必須全面性的作通盤檢視與考量。限於篇幅的關係,這個議題以及其他裝甲部隊本土防禦相關的問題,日後我們專文再一一詳述。

延伸閱讀:

探討:國軍裝甲部隊的「戰車放棄論」

紀永添:《喪失制空權時台灣需要哪種裝甲車》《陸軍應該反向思考台灣裝甲部隊的未來發展》   

國軍陸軍裝甲兵心目中的「戰車」,向來有非「履帶型戰車」不可的建軍堅持

美軍華裔退役士官Allen Lin:曾任職過「M1戰車長」的美軍華(台)裔退休陸軍少校,對台灣購買M1A2之看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