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蔡總統(左)日前出席「二一九年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開幕儀式,在觀看F-16模型時豎起大拇指。 記者陳正興/攝影

觀察站/台灣有戰略考量 不應全盤接受美國安排

2019-08-20 00:09聯合報 記者郭崇倫

美國同意賣新型F-16戰機給台灣,這是繼一九九二年軍售F-16A/B以來,最重要的軍售案。這象徵台美關係的鞏固以及美國對台灣安全承諾,但我們不能忽略了美國的戰略考量,希望以此來制衡中國大陸的威脅。

解放軍殲-10與殲-11相繼量產後,台海空優已不屬於台灣,我國一再向美方要求購買F-35,雖被美拒絕,在雙方磋商下,我國接受了提升性能的F-16C/D,但期間由於美中貿易僵局,讓我方擔心此案將成為川普政府向中共討價還價的籌碼。

事實上,大陸非常重視這筆軍售,六月底大阪川習會時,習近平談到台灣特別指出的三件事,就是軍售、蔡英文過境與一中原則,當時所指的軍售,就是六十六架F-16。

軍售通過後,大陸外交部表示堅決反對,並稱「中方將根據形勢的發展,採取必要的措施,來維護自身利益」。話雖說得強硬,但根據過去經驗,大陸心裡也清楚美國一定會賣,台灣一定會買,充其量把軍事交往的層次降低冷卻,終究還是會恢復的。

大陸知道,台灣要買新型戰機,是為了自身安全,不是要威脅大陸的安全,但是部署中程飛彈卻是另外一件事。

雪梨大學美國中心發布的戰略報告指出,大陸的精準長程飛彈,將威脅西太平洋地區幾乎所有美國及其盟邦與夥伴的軍事基地、跑道、港口和軍事設施,這些設施會在衝突開始幾小時癱瘓。

這本來並不是新的訊息,但考慮到美國退出「中程核武條約」已在八月二日生效,美國希望把大陸納入新的談判,將中方的飛彈納入削減管制範圍,這就讓這份報告的意圖呼之欲出。

美國國防部長艾思博近日剛上任就訪問澳、紐、日、韓、蒙等五國,主要目的就是在探詢,哪一個亞洲盟國能部署美國中程彈道飛彈,考慮到射程與位置,中國大陸無疑是假想敵。

美國之前在南韓部署薩德系統,引發大陸強烈的經濟制裁,但如果部署中程飛彈,要嚴重得更多,薩德還是防禦性武器,但中程飛彈是明確的進攻性武器,這將引發地緣政治震盪。

大陸已經警告南韓、日本、澳洲等有關國家,不要允許美國在其領土部署中程飛彈,目前這三個國家考慮到大陸的強烈反應,都表示對美國的部署計畫一無所悉,或是正在評估當中。

大陸的專家已在猜測,基於戰略位置考慮,不排除美國把中短程彈道飛彈部署在台灣,但這將觸及大陸底線,也會引起兩岸軍事衝突,美國會有更多謹慎的考慮。

當然不是所有北京反對的,我們都不敢做,台灣需要先進武器維護自身安全,但是從現實主義出發,在美中傾軋之間,我們有自己的戰略考量,不應該、也不會是全盤接受美國的安排。

★ ★ ★ ★

photo.jpg
美國總統川普批准售台F-16戰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總統談軍售少見…川普比起老布希 更務實了

2019-08-20 00:18聯合報 華盛頓記者張加

台灣向美購買六十六架F-16,數度傳因美中貿易談判而擱置軍售案,如今總算有個答案。美國總統川普的簡短回應,雖然重點在於軍售案將帶來「很多錢、很多工作機會」,但他也提到,相信台灣會負責任地運用戰機。川普這番話,前段對內,傳遞訊息給盼望提升經濟、增加就業機會的選民;後段對外,提醒台灣負責避免挑起爭端。

美國總統談對台軍售案,並不常見,前總統老布希曾在一九九二年尋求連任期間,造訪德州通用動力時,宣布他將同意出售一五架F-16A/B戰機給台灣。老布希當時說,對台出售F-16戰機,將有助於維護亞太區域和平與穩定;但外界分析,老布希是為爭取通用動力選票。

隔廿七年,川普不像老布希,強調區域和平穩定,並重申「一中政策」不變,川普掛嘴邊的卻是「很多錢、很多工作機會」。

某種程度上,可以解讀川普政府評估對台軍售「更為務實」。不知何時才能達成的美中貿易協議,畢竟不及眼前這筆能維持生產與工作機會的高價交易,而且還能顧及國會友台情緒。

★ ★ ★ ★

photo.jpg

黃介正/美國對台戰略的新思維

2019-08-20 00:18聯合報

黃介正(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美國在與中華民國斷交四十年後,因國際形移勢轉與權力布局,對台灣已逐漸開始有新的戰略思考,此一政策基調之調整,目前仍屬慢速的現在進行式,我們政府及參與總統大選的各個外交政策團隊,誠不可忽視。

自清朝末年,從美國國務卿海約翰倡議「門戶開放政策」,要求保持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到老羅斯福總統同意退回《辛丑條約》庚子賠款的溢收款項,協助創設「清華學堂」,並遣學子赴美留學,美國採取有別於其他列強的對華政策。對於貧窮孱弱,落後無知的中國,美國始終存有些許「濟弱扶傾」的情懷。直到小布希總統時期,還寄望將中國納入全球秩序結構之中,扮演「負責任的利害關係者」。

然而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並沒有因為半世紀前開始的經濟改革與對外開放,逐漸走向政治自由化的體制改革。近十年來,尤其在習近平擔任領導人之後,在「黨管一切」、「定於一尊」的統治邏輯下,中國更不願做「維持現狀的強權」,美國試圖「和平演變中國」的戰略確定失算。

在政策圈、學術與新聞界就美中兩強是否真正進入「新冷戰」,仍在熱烈論辯時,大家卻難否認現在的中國絕不是過去的蘇聯。蘇聯雖稱超級強權,但軍事強、經濟弱,而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全球化與網際網路,使得上個世紀冷戰的「圍堵政策」難以複製。習近平雖然說過,中國不輸出革命,也不輸出飢餓和貧困;但從亞投行到孔子學院,從一帶一路到南海造島,卻還是「折騰」了美國的霸權地位。

台灣,全球華人政體實行民主的產地,中國大陸絕不放手的福地,解放軍對外兵力投射的要地,於是被當今的川普政府(以及若干政學界)刻意地挑選,近以遏制,遠以促變共產中國的首選標的。

「美國始終相信,台灣對民主的擁抱,為所有的中國人展示了一條更好的道路。」美國副總統潘斯去年的中國政策演說,隱喻了美國對台政策的新認識基礎。保有台灣的民主實踐與存續發展的生機,不使台灣在北京國際外交打壓下折服,在台海軍力嚴重失衡下危殆,在大陸網路、宣傳、心理等政治作戰下生亂,因此成為美國對台的新政策指導。

在國會參眾兩院兩黨議員高度支持,並通過諸多友台法案之外,行政部門的組合拳包括:雙方國安顧問在華府會晤並約見我南太邦交國大使,國務院啟動多項以印太區域架構為基底的合作計畫,國防部支持軍售、軍艦例行性航經台灣海峽、主動公布國軍在美受訓訊息,以及主動表達願意協助台灣防阻境外勢力影響選舉過程等。

或為保衛台灣民主的理想善念,或為整體印太戰略的先行試點,或為與中國網路攻防的練兵場域,目前美國萌發的對台政策的重檢討,應皆是美中長期戰略競爭的自利作為。我們如因總統選戰激烈,而解讀為美方刻意偏袒某個陣營,可能只見其術,未參其略。

延伸閱讀:擺渡黃河:引狼入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