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圖/公有領域

中國人民解放軍
七十年來對外征戰小史之一
抗美援朝

2019-10-01 蜂評網

評論員  滕昕雲 (作者為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所博士)

前言

今年適逢中共建政70周年,對於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次於美國的全球影響力的強權,欲了解其今日的地位與狀況,回顧其建政以來各領域的沿革與發展過程,將會是一個有效的途徑。所謂溫故而知新是也。本系列文章鎖定中共的軍事層面,闡述中共的武裝力量-中國人民解放軍自1950年建政以來,所曾參與的各次境外用兵作戰的概況。

抗美援朝

中共於1949年10月1日建政以後,理應休養生息,致力於國家和平建設大業,畢竟自1937年八年抗戰以來,國家連年征戰,迄無寧日。然而就在隔(1950)年,中共人民解放軍即以志願軍的名義投入在韓戰,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大打出手,中共史稱「抗美援朝」行動。

為何毛澤東在建政後不久,即投入在另一場大規模的區域戰爭?一般認為有以下兩點原因:

對外:毛澤東響應史達林,支援共產主義小兄弟,讓史達林相信,毛澤東不是「狄托」,中國共產黨也是「國際主義者」。

對內:利用戰爭非常狀態,對內進行精神動員,發動「鎮壓反革命」政治運動,大殺國民黨與國民政府有關的人民,剷除內部不穩定因素。

韓戰之爆發始於1950年6月25日北韓金日成朝鮮人民軍的入侵南韓。在朝鮮人民軍中,包括兩個由林彪組建,原東北野戰軍的朝鮮族人組成的野戰師(164、166師),他們輕易擊敗了南韓部隊,一路勢如破竹,甚至排拒了美軍增援部隊的阻擋,直打到半島南部的釜山。其後麥克阿瑟9月在漢城附近的仁川登陸,直赴北韓人民軍的側背,切斷其戰略交通線,戰局逆轉。聯合國軍一路追奔逐北,不但收復漢城,還越過38度線進入北韓,直驅鴨綠江畔。

此時的北韓搖搖欲墜。在史達林的鼓動之下,毛澤東決心參與這場賽局。毛對於入朝對美作戰信心滿滿。由於取得了史達林將全力支援的承諾,現下立刻將軍事戰略重心由東南沿海轉移至東北,成立東北邊防軍,等待時機成熟入朝作戰。對於在朝美軍,毛澤東懷著一種不切實際的信心,他認為在解放戰爭中與國民黨全美械部隊作戰的經驗,即足以在朝鮮擊敗美軍。

1950年10月19日,人民解放軍以「志願軍」名義,在總司令彭德懷率領下,一共6個軍,18個步兵師,以及3個砲兵師,分批秘密進入朝鮮。中共志願軍的開入朝鮮,完全未為聯合國軍方面所偵知,志願軍晝伏夜出,採取一切嚴格的保密措施,故當聯合國軍發現中共志願軍出現在朝鮮戰場上,十足獲致了絕對的戰略奇襲效應,被打得措手不及。

根據中共中央最初的作戰部署,志願軍應專找南韓部隊打,如能爭取殲滅幾個「偽軍師」以後,再打美英軍。由於在國共內戰戰場上累積了大量的戰鬥經驗,志願軍實施其拿手的穿插戰術,這種游擊戰兼運動戰的打法,在山地作戰中尤其適用。遵循正規戰術原則的美英軍部隊,在志願軍突然出現在其側翼與後方時,紛紛後撤。隨著11月1~3日志願軍第39軍殲滅美軍騎兵第8團1千餘人、摧毀或繳獲美軍坦克28輛的戰果傳來,毛澤東信心大增,他發現美國軍隊並不像有些人想像的那麼可怕,在毛致第十九兵團的電文中,他這樣說到:「美國人是可以戰勝的,美國軍隊比起蔣介石的某些能戰的軍隊,其戰鬥力還要差些。」

懷著如是堅定的信心,毛連發4封電報,要求最精銳的宋時輪第9兵團立刻入朝作戰,以殲滅過於突出的美軍陸戰隊第1師。於是彭德懷於11月下旬組織了第二次戰役。毛澤東告訴彭德懷:「西線爭取殲滅5個美英師及4個南(朝)鮮師,東線爭取殲滅兩個美國師以及一個南(朝)鮮師,是完全可能的。」毛並強調:「此次是我軍大舉殲敵根本解決朝鮮問題的極好時機。」

第二次戰役並沒有達成毛殲滅幾個美軍師的構想,儘管第9兵團以12個師的優勢兵力在長津湖包圍了美軍陸戰隊第1師,但久攻不下,最後陸戰隊第1師帶著3,000餘名傷員,從容突圍而去。第9兵團傷亡6萬餘人,由於當初在毛的催促之下匆促入朝作戰,禦寒衣物準備不及,造成第9兵團大量的凍傷。

無論如何,第二次戰役儘管傷亡甚重,且未能殲滅美軍成建制的單位,但總是將敵人打退。在遙遠北京的毛澤東便認為,第二次戰役志願軍取得了重大的成果。毛一面通令全黨:「我軍對於具有高度優良裝備及有制空權的美國軍隊,是完全能夠戰勝的。」一面命令彭德懷,接續發動第三次戰役,一舉打過38度線,佔領南韓的首都漢城。這個時候,聯合國軍正在進行全面戰線重整,聯合國軍放棄了漢城,準備在後方重新建立新戰線,故志願軍輕易的達成了所設定的目標,完成了漢城的佔領,然而志願軍的進展已成強弩之末。

無論如何,志願軍總是越過了38度線,並佔領了南韓的首都。這些成就都鼓舞著中共方面採取更進一步的攻勢,以期一舉解決朝鮮戰爭。於是毛澤東下令發動第四次戰役,對此,志願軍總部提出雄偉的主張,準備「連續作戰,一氣呵成,全殲敵人,全部解放朝鮮!」

然而,聯合國軍經過了幾次與志願軍的較量,已經逐漸摸出了志願軍戰術的套路,開始研擬出反制的戰法,加上現在聯合國軍在距離其基地相對較近的區域戰鬥,各種條件對其有利,第四次戰役志願軍蒙受了大量的傷亡,甚至被迫後退了100公里,漢城也再次丟失了,然而更壞的是,受到當初對於戰局過份樂觀的影響,中方不理聯合國所提出對於中朝極為有利的停火協議,錯失了一次體面接受和平的機會。

第四次戰役關鍵的戰鬥在砥平里,志願軍發動人海戰術圍攻美軍步2師第23團以及法國外籍兵團一個營4千人防守的據點,聯合國軍以坦克砲、榴彈砲、迫擊砲、機槍、步槍佈成致命火網,志願軍的人海戰術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最後美軍騎兵第1師援軍抵達,宣告解圍。砥平里的戰鬥是在志願軍中下級參戰指揮員的堅持要求下停止的,這在中共的戰史上非常罕見。

1951年5月,中共孤注一擲投入70萬人,發動「第五次戰役」,現在毛澤東終於認清了事實,指示部隊「這次作戰野心不要太大,只要求我軍每一個軍在一次作戰中,殲滅美、英、土軍一個整營,至多兩個整營,也就夠了。」

然而在美軍優勢火力的打擊下,志願軍損失慘重,雖然宣稱取得了上甘嶺戰鬥的勝利,但是總的而言,第五次戰役是一次慘敗。接替麥克阿瑟擔任聯合國軍總司令的李奇威上將,已經摸出了志願軍的弱點,那就是後勤補給。由於綿長的補給線不斷受到聯合國軍的空中攻擊,志願軍作戰一次將帶上7日份的糧彈。故聯合國軍只要讓志願軍將這一點糧彈消耗完畢之後,即可發揚其火力與機動的優勢,痛殲志願軍。根據中共方面的資料,第五次戰役志願軍傷亡8萬5千餘人,其第180師遭致全殲,共1萬7千餘人成為俘虜。

經歷了第五次戰役的慘敗,毛澤東這時才考慮到抗美援朝發展成長期持久戰的可能,提出了將全國部隊調入朝鮮輪戰的構想,以休養兵力、訓練部隊。於是抗美援朝才從志願軍的戰略進攻階段,轉入了戰略防禦階段。

此後戰爭又斷斷續續地進行了兩年,雖然和談之議已經在1951年7月開始進行,但由於聯合國方面堅持在目前所在之線停火,而非中方堅持的回到38度線,所以談判一度破裂。其後又為了戰俘遣返議題,雙方還是談不攏。中共要求戰俘全數遣返,而聯合國方面則堅持依戰俘意願選擇去處。這樣韓戰又再打下去。最後由於史達林於1953年3月驟然逝世,蘇聯中央政治局已不想在韓戰中糾纏,中朝方面才不情願地接受了聯合國停火的條件。1953年7月27日,雙方在板門店簽下停火協議。韓戰告一段落。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志願軍從1954年9月至55年10月,分批返回國內。中共投入在朝鮮戰場的兵力初期為76萬人,最多時一度達到190萬人,戰爭全期中共部隊輪番進入朝鮮參戰的總人數達到了300萬人。為了支柱中共打這場抗美援朝戰爭,蘇聯先後提供了解放軍64個師的裝備,以及22個空軍師的飛機,這對解放軍的現代化戰力提升頗有助益。戰爭全期志願軍的傷亡數據,中共官方並無具體數據,只知有36萬~40萬人之眾,但一般均認為這個數字有過低之嫌。

photo.jpg
圖/chinatimes

中國人民解放軍
七十年來對外征戰小史之二

台海風雲

2019-10-02 蜂評網

評論員  滕昕雲 (作者為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所博士)

1950年代中共在台海地區對美蔣所行的軍事鬥爭,可以說是國共內戰的延續,加上韓戰開打後所形成的東亞戰略新局勢。尤其自1955年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Sino-American mutual defense treaty)之後,中共欲以武力拿下國民黨軍隊據守的臺灣,現在還要排除美軍海空兵力的重要阻礙。所幸美國人不願將戰端擴大至中國大陸本土的消極態度,提供了毛澤東可以利用以獲取戰略利益的切入點。尤其是,國軍仍在大陸福建沿海佔據了數個離島,在其上維持了相當數量的駐軍,用以表示與大陸之連結並未斷絕,並伺機反攻大陸,對此美國人曾表示極力反對的。於是毛澤東即可利用美蔣間的矛盾,對國軍所據守的外島下手,對蔣軍實施打擊,以行針對美國的政治鬥爭。

1955年1月對一江山作戰的成功,一掃此前解放軍在金門古寧頭、舟山登步島兩棲登陸作戰失利的敗績,證明了解放軍一樣具備了施行兩棲作戰的能力。一江山為大陳島的前哨,一江山一失,大陳頓失屏障。臺北方面以大陳地處浙江沿海,已脫離現行國軍空軍戰機航程以外,維持困難,遂決議在美國第七艦隊的支援下,自大陳、南麂地區撤軍。對於解放軍而言,美蔣勢力自浙江東南沿海的主動撤離,可視為一大勝利。

在1950年代上半期,解放軍的質量出現了重大的躍進,這要得力於蘇聯的支助。在這段期間,解放軍空軍的實力增長,最是顯著。從1950年9月開始,至1952年11月間,解放軍空軍的殲擊機從150增加到1,400架,其中有700架為MiG-15噴射戰鬥機。至1958年砲擊金門前夕,解放軍空軍實力更增長到擁有33個航空師、6個獨立團、一個獨立大隊,各式殲擊機3,284架。在距離台灣海峽745浬內,就部署了2,170架殲擊機,其中有1,753架為噴射戰鬥機。相形之下,國軍空軍現時僅只有各式戰機400架上下。

1958年夏季,中東情勢發生巨變,毛澤東利用國際視野均聚焦於中東之際,發動八二三砲擊金門,展開了西方所謂的「第二次台海危機」(second Taiwan Strait Crisis)。本次行動由福建軍區(葉飛)負責,一共集結了39個砲兵營共459門各式大砲,企圖利用大規模的砲擊,一舉癱瘓金門島上國軍的有生力量,並使用多層次的封鎖行動,逼使金門守軍降伏。本次作戰的戰略目標,為藉由對蔣軍的打擊來挑戰美國,並試探美方對「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之底線為何。假如美國人的反應一如韓戰與第一次台海危機時一樣,存著不改變現狀的消極心態,則毛澤東將會提升軍事行動的等級,以攫取軍事與戰略上的最大利益。

1958年8月23日下午6時30分,廈門蓮磴圍頭共軍砲兵展開齊射,對金門實施大規模砲擊,歷時2小時30分鐘,金門立刻陷入一片混亂,金防部的3位副司令官陣亡,數百官兵傷亡。但是在自初期的震撼驚惶狀態中慢慢恢復之後,金門守軍發現他們並未受到嚴重的損失,士氣亦未崩潰,仍保有全然的有生戰力。

在一擊之下癱瘓金門的企圖失敗後,毛澤東便改變方針,改採「封而不登」策略,以連續砲擊、海上兵力襲擾,切斷阻絕金門的對外交通聯繫,企圖扼殺金門島上軍民生計。8月24日晚的海戰中,解放軍魚雷快艇群擊沉了國軍一艘軍租商輪,重創一艘國軍登陸艦,基本上金門已遭解放軍封鎖。由於美國屢行共同防禦條約之義務,已經逐步採取行動介入戰事,為了要測試美國人的態度,中共於9月初宣布其領海為12海里,並宣布暫停砲擊3天,以待美國人做出反應,謀定而後動。

9月7日,美軍與國軍實施首度之聯合護航行動,掩護國軍運輸艦搶灘金門料羅灣。面對著美軍實際介入金門戰事,共軍廈門前指部以未接到最高指示,故而暫時按兵不動。毛澤東經慎重考慮之後,下達了「只打蔣艦、不打美艦」的指示,共軍砲兵於是在8日國軍與美軍的第二次聯合運補行動時,重新開砲射擊,美艦果然立即走避,撤離至共砲射程以外海域。然而美軍機艦除了不進入金門3海里距離以內區域,並避免接近大陸沿海之海空域,事實上其已經在臺灣海峽展開全戰備狀態,隨時可以支援國軍作戰。

9月中旬,在美國海軍的支援與護航之下,國軍海軍已經突破了解放軍的火砲封鎖,將補給品送上料羅灣,而空投運補之強度也逐步增高。進入10月後,金門國軍的後勤給養問題,都已經獲得了長足的改善。在空戰方面,解放軍空軍的MiG-17無論就質與量上,均較國軍F-86F戰機為優,但仍無法阻止國軍空軍在大陸沿海空域上的偵巡活動,幾次空中接觸敗績連連,損失甚重,共機只能在大陸內陸上空活動,並未敢出海挑戰國軍戰機。面對如是的戰局發展,中共改變策略,將對金門採「打而不登,封而不死」,等於是替自己找一個下臺階。

現在解放軍面臨了一個難題,亦即該如何收尾這場主動挑起的砲擊金門。10月6日,毛澤東以國防部長彭德懷的名義,發表了《告臺灣同胞書》,同時宣布暫停砲擊一周。這就是中共方面欲對金門戰事進行收尾的訊號。等到期限到期後,又再宣布順延一周。10月20日,中共突然指責美艦護航國軍運補船團,又再恢復大規模砲擊金門。然而總的而言,金門戰事實際上已經進入尾聲了。最後中共於10月25日宣布日後砲擊將採「單打雙停」,也就是單日砲擊,雙日停火。至此,台海局勢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這樣的態勢一直延續至1979年中共與美國建交為止。

砲擊金門,為毛澤東以解放軍為戰略工具,以打擊國民黨蔣軍為手段,對美國進行的政治鬥爭。毛澤東估計美國人的反應應該一樣謹慎,故假如解放軍能夠給予金門國軍嚴重的打擊,必然將迫使美國人對台北施壓,將國軍自金馬離島撤離。又假如金門遭到封鎖且日益惡化,這時金門島上的軍民將成為中共的人質,毛澤東將以此做為要脅,向老美索討政治或者戰略上的利益。如果局勢真發展至毛所設想的這一步,就會是中共最大的勝利。

然而事實的發展卻與願違,不但國軍未因砲擊而損失重大,且離崩潰之境甚遠;而美國人也以積極行動援助國軍。於是毛澤東的戰略意圖遂不得逞。八二三臺海戰役顯示了,現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海空軍力方面,尚無法強大到足以遂行其戰略意圖,解放軍連國軍海空軍都無法擊敗,遑論在國軍背後的美軍太平洋軍力。經過此役之後,毛澤東認清了這個現實,不再動解放台灣的腦筋,台海局勢維持了長遠的和平至今,未再發生過重大的軍事衝突。

photo.jpg
圖/epochtimes

中國人民解放軍七十年來
對外征戰小史之三
1960年代

2019-10-09 蜂評網

評論員  滕昕雲 (作者為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所博士)

中印邊界戰爭

中印邊界戰爭起於邊境上印度片面宣布麥克馬洪線的爭端上。這個為西藏當局於1941年與英國議定的國界,當時並未受到國民政府的承認。1949年中共建政,印度趁著中共於1950年參加韓戰,有事於東北亞之際,於1954年派兵進佔了麥線以南原西藏的門隅-落隅-下察隅地區。當時中國政府以反美統一戰線的需求,未對印度此舉有何異議。爾後因著達賴逃跑至印度,以及中蘇共分裂,而印度採支持蘇聯的態度,於是中印關係緊張,北京與印度之新仇舊恨一併浮現,遂有了中印邊界衝突。

1962年10月20日,中共以6個師8萬人兵力,在爭議國境線之東段與西段同時發動攻勢。解放軍集中兵力突然襲擊,採取其拿手的穿插包圍戰術,打得印軍潰不成軍,印軍司令考爾中將甚至差點被俘虜。解放軍在一周內擊敗了印軍的3個師,造成印軍3,770人死亡,4,000人被俘;相對而言,解放軍僅陣亡670人,損失輕微。在一個月的時間內,中國人民解放軍收復了90,000餘平方公里失地。

中印邊界戰爭,可稱得上為解放軍戰略奇襲與戰術奇襲的典範。然而就在勝利已經確定在手之際,11月22日,中國政府卻單方面無條件停火,不僅放棄了已收復的失地,還自麥克馬洪線主動後撤20公里,將東段富饒的藏南和達旺區拱手讓給印度。毛澤東的此項戰略決策讓人摸不清頭緒,因此有戰史家稱中印戰爭為歷史上少有的例證,戰勝國竟然輕易的將到手的戰果全然放棄。

究竟毛澤東為何要在打勝仗的當下,又自願放棄所有的戰果,撤軍至麥線以北20公里?軍事層面可以想到的理由,就是該區的地理環境與條件,不利於解放軍大規模長時期用兵。西藏高原惡劣的地形與交通環境,解放軍並無法在此集積整備可供大軍長時期作戰的後勤基地,後勤運補還要靠騾馬獸力從川康地區,經長途跋涉越過西藏高原才能抵達戰區;反之,印度軍的後方即是平原,腹地廣闊,後勤條件對其有利。因此,解放軍在此用兵,只能採取快速的奇襲打擊,見好就收,立刻後撤。

除了軍事理由,毛澤東應該還有大戰略上的顧慮。毛澤東應是不希望擴大戰線,在與美蘇為敵的戰略態勢下,中共不宜增加新的敵人,因此在給予印軍極重的打擊之後,解放軍即自動撤軍,不但退回到了國境之內,還多給了印度人一大片沃土,讓其重新佔領。如此似可達到以下之雙重目的:其一,教訓了印度人,使印度人以後不致躁動;其二,可以降低印度人在敗仗之餘對中國的敵視情緒。畢竟印度除了不光彩的戰敗外,拿到了比戰前還要多的額外土地,而這是毛澤東所刻意給予他們的「戰敗紅利」。印度於是將此中共放棄的爭議地區納入版圖,後來於1987年成立了「阿魯納恰爾邦」。

中蘇衝突

1960年代初期,中共與蘇聯交惡,兩國關係急遽惡化。不但是兩國間的正常交往中斷,還醞釀著可能爆發武裝衝突的危機。為了因應與蘇聯的可能衝突,毛澤東於1964年下令大搞「三線建設」。所謂的「三線建設」,就是把全國區分為三個區域,將原來分布在精華平原和沿海地區的軍工廠和重工業廠,遷移至畫為第三線的華北和西南山區。中蘇間的緊張關係一直延續至1960年代末期,期間在邊境常有小衝突發生,但尚且維持著一種可掌控狀態。終於在1969年爆發了珍寶島事件,該事件後續發酵的情勢,近乎釀成了中蘇之間的大規模全面戰爭。

根據現有公開的資料顯示,珍寶島事件已經確定是中方精心策畫的一次主動攻擊。烏蘇里江上的珍寶島一貫是中蘇邊防軍衝突較量的場域,1969年1月25日,中共黑龍江省軍區奉命制定了3個連兵力在珍寶島襲擊蘇聯巡邏隊的作戰方案,該案於2月19日獲得總參謀部和外交部的同意。在北京最高決策圈的批准下,瀋陽軍區完成了戰鬥部署。行動方針為「行動突然、速鬥速決、不糾纏、不戀戰,取得勝利後立即撤回」。看來中方意欲製造一次小規模的軍事衝突,利用突然襲擊給蘇聯邊防軍重創,然後鳴金收兵,恢復原態勢,藉以在不擴大的前提下,給老毛子一點教訓瞧瞧。

瀋陽軍區自3個軍抽掉了3個偵察連,專為這次衝突進行了縝密的部署,3月1日秘密進入伏擊陣地待機。2日,蘇聯的邊防偵察隊在號稱「瘸子上尉」的軍官率領下,循往例乘坐裝甲運輸車來到珍寶島,便在解放軍布設的火力陷阱中全員陣亡。接到了蘇軍人員被打死的消息,蘇共中央僅以邊境衝突的性質視之,於15日派遣邊防軍以有力部隊實施反擊,豈料中方已部署了一個加強團的正規軍嚴陣以待,並布置了大量反裝甲武器與雷區,蘇軍遭受重創,並有一輛新式T-62戰車在戰鬥中落入江中,爾後被共軍北海艦隊潛水員撈起送到北京。

珍寶島衝突以中方佔上風而告終。頓時間中蘇邊境地區戰雲密布,雙方都在向國境線增調重兵。蘇方為了報復在珍寶島的一箭之仇,於1969年8月13日出動300名正規軍,在坦克、裝步戰車的支援下,越過新疆裕民縣鐵列克提地區國界,將中共一支邊防部隊包圍。新疆軍司令龍書金接到報告後急電北京總參,但是未收到即時的回覆,於是這支被圍的邊防部隊遂全軍覆沒。顯然北京當局憂懼事態發生不可控的升級,於是未對被圍部隊實施救援。

蘇聯方面對邊境衝突的劇烈反應,實出乎毛澤東的預料之外甚遠。原本以為可以援引中印戰爭的模式,中方見好就收,蘇聯人吃了悶虧也無可奈何。豈料俄國北極熊蠻性發作,硬是將事態升級,準備對中共發動全面的戰爭。珍寶島事件前,蘇聯在中蘇邊境地區只有15個不足額的師,事件發生後,蘇聯迅速增兵,超過50個裝備精良的野戰師,還包括戰術核導彈。蘇軍甚至擬定了對中共的全面戰爭計畫,準備利用先期核打擊,使敵人陷於癱瘓,然後通過裝甲部隊的閃擊攻勢,使中國在幾天內完全喪失戰鬥力。

毛澤東這才意識到,蘇聯是決心要與中共全面大幹一場,而保有核武並不能遏阻對方實施核打擊,相反可能成為對方首先進行核打擊的口實。中共中央於是發出一號命令:緊急疏散!10月15日,毛澤東離開北京抵達武漢;17日,林彪以「緊急戰備」名義疏散到蘇州;接著周恩來帶領中央政治局和軍委辦事組成員,從北京市區撤往西山。兵力調動的規模達95個師、94萬人,還有4,100架飛機、600餘艘艦艇,以及大量的坦克與車輛。大批工廠轉移至所謂「三線」交通閉塞的後方地區,實施「山、散、洞」配置,北京等一線城市大挖防空洞,整個中國進入緊急戰時狀態。爾後是美國介入,以核子恐怖平衡相威脅,逼使蘇聯打消攻擊中國大陸的念頭,才使中共免於遭到蘇聯的報復攻擊。

photo.jpg
圖/yzzk

中國人民解放軍七十年來
對外征戰小史之四
懲越戰爭

2019-10-25 蜂評網

評論員  滕昕雲 (作者為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所博士)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的中越戰爭,又稱為「懲越戰爭」,中共方面則定名為「對越自衛反擊戰」,這是人民解放軍所進行的最後一場境外戰爭。據說中共發動對越戰爭的動機有四:第一,由於越南親蘇聯的立場,中共領導人鄧小平欲教訓這個共產主義小兄弟;二是此時中美友好,中共與美國甫建交,所以欲打越南給美國人出氣;第三是救援遭越軍入侵的柬埔寨紅色高棉政權,迫使越南撤軍。最後一點是,鄧小平欲藉由對越南用兵,鞏固其國內政治領導地位與對於解放軍軍權的掌握。 

對越作戰的總指揮為鄧小平,副指揮為徐向前,指揮所開設在北京西山。在500公里的正面上,區分為東線廣西軍團總指揮(徐世友)與西線雲南軍團總指揮(楊得志),分別統轄5個野戰軍、3個砲兵師,以及4個野戰軍等,總兵力達56萬人,參與支前的民工更達百萬餘人。中央軍委顧慮蘇聯可能出兵援助越南,下令「無論戰果如何,我軍攻克高平和諒山後不得戀戰,即行撤回」。 

2月17日,解放軍全線展開突擊,越南雖有準備,但是低估了解放軍投入的兵力,加以越軍最精銳的部隊都在柬埔寨,所以解放軍攻越部隊立刻攻入越南境內。20日,解放軍攻陷老街;23日,陷諒山門戶同登;25日,攻克越北重鎮高平。3月4日,拿下諒山市,河內震動。3月5日,越南政府發布全國總動員令,同日中共即發表撤軍聲明,16日前所有解放軍部隊撤離越境,對越自衛反擊戰告一段落。 

由於本次戰爭目標設定本就有限,當解放軍拿下了諒山之後即行撤軍,算是已經達成了戰前的計畫構想,故中共宣稱對越自衛反擊戰獲得了勝利。實際這仗將解放軍的諸多問題給打了出來,其中尤以十年文革政治意識形態掛帥,對於軍事專業所造成的戕害,最是嚴重。 

基本上解放軍遭遇到的並非越軍最精銳的部隊,即便如此,越南軍隊才剛結束越戰數年,上下累積了充分的戰鬥經驗,相對而言,解放軍過去10年間的文革動盪,光突出政治,很少從事軍事訓練,尤其缺乏山地、叢林戰與夜戰訓練,而裝甲部隊與步兵間的協同作戰也很差。解放軍只能發揮無產階級革命精神,行人海戰術的密集隊形衝鋒,故而犧牲極大。 

解放軍為了取得迅速的勝利,大量投入裝甲部隊行穿插包圍。然而忽略了越北山區與熱帶雨林的地形,並不適宜裝甲部隊運動,加上越軍的強韌抵抗與大量布置的雷區障礙等,進展極為緩慢,越軍主力多在解放軍合圍前撤離。由於步戰協同不良,坦克的損失很大,約有200輛坦克遭到擊毀。為了讓步兵能夠跟上坦克的前進速度,步兵搭乘於坦克之上。步兵還將自己用背包帶綁在坦克上,以避免從坦克上掉下來,結果遇到越軍伏擊時不及下車應戰,就被打死在坦克上。於是被擊毀的坦克上面,綁著4、5具步兵戰士遺體的景象,所在多有。 

戰場上到處都是越軍佈下的雷區,解放軍的排雷設備不足,戰情緊急時只好動用人肉排雷,犧牲很大。通訊設備落後,各友鄰部隊相互連繫配合不好,遭友軍砲兵所傷時有所聞。而後勤部門措施不足,面對意想不到的大量傷員,不能及時後送,即便完成後送,也因醫務人員缺乏,救治不力,導致傷員大量死亡。 

原本解放軍乃是游擊戰的祖師爺,越軍還要向其祖師爺學習,結果這仗一打卻發現,越軍經過幾十年的戰爭經驗,其進行游擊戰的技術已經大大超前於解放軍了。越軍善用毛澤東的「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十六字訣,打不贏時就化整為零遁入山林中,等到解放軍戰鬥部隊通過後,再鑽出來打游擊,擊殺解放軍後方人員,造成解放軍補給上的極大困難。 

越南人全民皆兵,對解放軍實施了「人民戰爭」。對越南人而言,中越戰爭乃是抵抗入侵者,全民同仇敵愾,故越軍打得十分兇狠。穿著便服的男女民兵隱藏為平民,成為不起眼的潛伏戰士,在解放軍毫無戒心時發動攻擊,造成解放軍極大的傷亡,此種戰法老美在越戰中即已經嘗試過了。所不同的是,中國大陸甫經歷文革動盪,對於人命本來就不看在眼裡,不像老美這般瞻前顧後。這時上面的命令下來了,凡可疑人員,無論男女老幼,一律格殺勿論。加以在戰鬥中解放軍傷亡極重,部隊都殺紅了眼,更是厲行「三光」(殺光、燒光、搶光)的焦土政策,據親歷者言,其慘烈殘酷的程度難以形容! 

本次戰爭中也暴露出了解放軍戰場指揮的問題。當時的解放軍並未賦予軍銜,軍服均無階級標示,在戰場上無從辨識出誰是指揮員。尤其是部隊被打散後,失去建制的戰士找不到長官,往往成為烏合之眾。有的部隊指戰員犧牲後,來接任的指戰員軍服上無任何標示,戰士根本不認識,很難有效指揮。這些狀況所產生的混亂,也是解放軍本次戰爭中遭受高傷亡的原因之一。 

總而言之,對越自衛反擊戰把解放軍多年來的陳窠弊端給打了出來,解放軍只能憑恃著數量與火力優勢,使用蠻力壓倒越軍;加以最初戰爭所設定的目標本就有限,所以解放軍還能在越軍將最有戰力的部隊自柬埔寨撤回以前,宣佈勝利而從容撤軍。本次戰爭中解放軍顯現出來的總總脫序現象,導致了鄧小平於1983年所發動的大規模軍改,以對解放軍進行徹頭徹尾的全面改造,使能適應新時代下的更嚴苛挑戰。 

中越邊境戰爭事實仍進行了十多年左右,但這時戰鬥的規模僅限於邊境上老山、法卡山等要點間的進退攻防,除了將全國部隊輪流調來參戰,以體驗實戰情境外,並無太大的意義。一直到1999年12月30日,中越雙方簽訂《中越陸地邊界條約》,邊境戰爭才正式告一段落。 

結語

進入改革開放之後,由於國家戰略以發展民生經濟為主,同時也敞開大門去接觸外間世界,故而解放軍對外用兵的時機已經減少。除了1995年臺海飛彈危機,解放軍曾經提升戰備,接近動武的邊緣,一直到今日,迄未再有境外戰爭的紀錄。 

總結解放軍這五次境外用兵的模式,就是解放軍善於利用戰略奇襲,以整備完善的優勢兵力給予敵方措手不及的打擊。在手段運用上,用兵動武一貫以達成政略目標為其依歸,一旦達到政略上所設定的目標,見好就收。在整個戰爭過程中,彈性調整當前的行動指導方針,以適應情勢的迅速變化,並始終維持在可掌控的狀態之下,藉以確保黨及國家的利益不致受損。 

今日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經過歷次軍改,已徹底改頭換面,武器裝備等級也已提升至強權水平,故其條件環境與其最後一次境外用兵時,可謂截然不同。當未來如發生解放軍再次對外用兵時,會是什麼樣的情形,將會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