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民國十三年創建的黃埔軍校,如今面對兩岸關係的變化,以及國際冷戰格局的加速形成,我們更應該加速對國軍原有各兵種、兵科學校的整編改革。。(資料照,閤評網) 

黃澎孝觀點:
黃埔搖籃裡的國家安全─
「黃埔精神」與「反獨促統」的距離

2020-06-21  風傳媒

黃澎孝 *作者為前國大代表,「印度風」企業集團創辦人

怒潮澎湃,黨旗飛舞,這是革命的黃埔⋯⋯《黃埔軍校 校歌》

黃埔軍校校歌,開宗明義的唱出了黃埔的建校宗旨與黨軍基因。不過,令人玩味的是,這個「革命的搖籃」,竟然同時搖出了「國民革命軍」與「人民解放軍」⋯⋯。

陸官校慶,國民黨重提黨軍淵源

六月十六日是陸軍官校建校96週年校慶,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一大早就在臉書上代表國民黨發文慶賀。

photo.jpg
https://www.facebook.com/johnnyccchiang/posts/3202670609753836

特別令人矚目的是,江啟臣花了很多篇幅來回顧「國民黨與陸軍軍官學校的特殊淵源與情感」特別強調:陸軍官校的起源,和國民黨密不可分的血緣關係。

他的慶賀貼文重提「民國13年,國父孫中山先生組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任命本黨軍事委員會委員蔣中正先生為創校校長,更於開學時頒發《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的書面訓詞,後來成為中華民國國歌歌詞,意義非凡。」

他還特別強調:國民黨這段與陸軍軍官學校的特殊淵源與情感,「國民黨一定不會忘記」,而且永遠與「支持中華民國的陸官」站在一起。

也難怪江啟臣會如此急於表態,因為,迄今為止,國民黨內所謂的「黃復興黨部」(正在改組為《退伍軍人委員會》)有相當大的比例,都是從統稱「黃埔軍校」的各軍事院校畢業的退伍軍人黨員所組成。他們既是國民黨內所謂最「堅貞」的黨員;也是深深影響著國民黨走向的黨內力量。

「國共合作」始於黃埔建校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既然重提孫中山先生創建陸軍官校的往事,那就不能迴避孫中山當年創建陸軍官校的「聯俄容共」背景。

1.jpg
國父孫中山創建陸軍官校。(取自維基百科)

事實上,江啟臣所刻意迴避的「聯俄容共」歷史,在中共黨史上,稱之為「第一次國共合作」。至於創立於1924年的黃埔軍校,其實就是蘇聯「第三國際」送給國民黨「聯俄容共」的禮物。

提起「聯俄容共」,首先就要回顧一九二三年一月二十六日,孫中山與蘇共特使阿道夫·阿布拉莫維奇·越飛(Adolf Abramovich Joffe)在上海會談後所發表的《孫中山、越飛上海宣言》(國民黨史簡稱為「孫越宣言」)

我們一般耳熟能詳的《孫越宣言》內容,僅止於:「孫逸仙博士以為共產組織,甚至蘇維埃制度,事實均不能引用於中國……此項見解,越飛君完全同意」。

但是,更關鍵的雙方協議內容則是:「中國最緊要之問題,乃在民國的統一之成功。關于此項大業,越飛君并確告孫博士,中國……可以俄國為依賴。」

事實證明:中國國民黨「以俄國為依賴」的收穫是非常可觀的;簡列如下:

一、蘇共援助1000萬金盧布,做為國民黨中央銀行儲備金,使得廣州的國民政府擁有了可觀的財政基礎。

二、蘇共援助250萬金盧布,做為黃埔軍校的開辦經費,並先後6次為黃埔軍校,從海參威運來了大批的槍炮彈藥,計有步槍51000支,子彈57400萬發,機槍1090挺。

三、除此之外,還從蘇聯紅軍中選派了200名優秀的軍官,由巴甫洛夫將軍率領下至廣州,做為國民黨的「軍事顧問團」,協助黃埔軍校的創建和教育訓練,把黃埔軍校複製成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俄語:Во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им. М. В. Фрунзе)的遠東版。

綜上所述,黃埔軍校其實就是在「國共第一次合作」的歷史背景下,由蘇共出錢、出槍、出人所創建的一所俄式軍校。

黃埔軍校的紅色基因

黃埔軍校創校早期的教學內容,完全遵循蘇聯軍校的模式,除了一般的軍事課程之外,還將「政治教育」提高到與軍事教育同等的地位。

在「國共合作」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不但派周恩來出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黃埔的「政治教官」,更幾乎清一色都是由具有共產黨背景的教師出任。

最令人矚目的是,共產國際駐中國代表,同時也是國民黨最高顧問的鮑羅廷,還親自向學員講授「國際政治及中國革命根本問題」直接將許多早期的黃埔學員洗腦成共產主義意識型態的信奉者。深深地在黃埔軍校,埋下了「紅色基因」。

由於中共半公開的在黃埔師生之中發展組織。因此,在後來中共的「開國十大元帥」之中,不但有黃埔教官出身的葉劍英、聶榮臻,陳毅,還有黃埔一期畢業的徐向前,四期畢業的林彪等5名元帥之外,黃埔還出了3名共軍大將、8名上將、中將9名和12名少將。

顯然,黃埔軍校這個所謂的「革命搖籃」,既搖出了國民黨的「國民革命」,也搖出了中國共產黨的「紅色革命」。因此,傳說國軍有某退伍上將,在與對岸交流時,曾說出:不論解放軍或是國民革命軍都是「國軍」的說辭;其實的確是「由來有自」的。

列寧式的政黨、黨軍 與黨國

孫中山「聯俄容共」後,除了獲得了「銀彈」和「子彈」的大力支援外,還在第三國際代表鮑羅廷的指導下,把國民黨的組織改造成了「列寧式政黨」。

所謂「列寧式政黨」的特色,就是將「黨」定位為「革命先鋒隊」,在黨的組織基礎上,建立起「以黨領政」、「以黨領軍」的「黨國」架構。據以實現「打倒軍閥,統一中國」的目標。

按照孫中山《建國大綱》的設想,一旦實現了中國的統一後,應將建設國家的程序分為三個階段:軍政時期、訓政時期與憲政時期。換言之,在實現憲政體制之前,會先經歷一段「黨國不分」,「黨政軍ㄧ體」的「軍政」與「訓政」階段。

但是,歷史的進程卻因為中國內憂外患互為表裡之下,以及隨著國民黨清黨後,分分合合的國共鬥爭,乃至於抗戰勝利後的國共內戰,既造成了海峽兩岸的分裂,也造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隔海分治的局面。

更精確地說,這個「隔海分治」的核心事實,應該是國共兩個「黨國」徵逐中國「統一」代表權的分立鬥爭。

就在這夾雜著意識型態的鬥爭中,國共雙方理所當然的不斷增強各自的「黨國思想」,以及在意識形態上,宣傳各自不同的建國理念。但是,國共雙方,卻又殊途同歸地分享著「統一中國」和「振興中華」的終極目標。

解構「黃埔精神」的黨軍思想

國共內戰的結果,國民黨失去了大陸江山。在播遷來台的人員中,主要是以軍隊為大宗。

至於培養軍隊幹部的各軍事院校,時空環境雖早已迥異於黃埔當年;但是,為了湔雪國共內戰的失敗恥辱,集中反共保台的軍事力量,在兩岸敵對的風雨飄搖中,蔣介石更需要強調所謂的黃埔精神,並以國民黨的意識形態,來強化黨軍「反共復國」的信念,以及對「領袖」和「黨國」的忠誠。

於是,在國軍的思想教育中,國民黨的三民主義與蔣介石個人的領袖地位,被提升於「國家、責任、榮譽」之上,而成為舉世無雙的「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的所謂「五大信念」。也意謂著軍校教育的「黨軍思想」與「黨國信念」實已凌駕於「國家軍隊」之上。

國軍在「五大信念」與「黃埔精神」的黨軍教育下,任何反對蔣介石、反對國民黨黨國體制的人或政治團體,都會和共產黨一樣,被國軍視之為「敵人」。

其中,最經典的「三合一敵人」的概念,則是出自於當今「統派」大老,時任總政戰部主任的許歷農將軍。他把台獨份子、海外叛亂分子(反政府人士)和中國共產黨ㄧ視同仁,統稱為「三合一敵人」。

2.jpg
退役將領許歷農。(資料照,顏麟宇攝)

筆者在民國六十年十二月,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後,決定投筆從戎,而在次年考進政治作戰學校,並於六十一年九月前往鳳山陸軍官校,接受「三軍五校聯合入伍」訓練,開啟了長達十七年的軍旅生涯。

恰巧,我們入伍時陸軍官校的教育長就是許歷農將軍,後來他高升到政戰學校擔任校長,更曾是我在總政戰部心戰處服務時的直屬長官。

回顧當年,我們在黨軍的思想教育與捍衛黨國的政治教育「薰陶」下,幾乎每個軍校生,在畢業之前,全都理所當然的加入了中國國民黨。

事實上,國民黨長期以來,不但在軍中公然進行組織活動,我們政戰幹部更公開扮演著昔日「黨代表」的「監軍」角色。每到選舉,還要分派「輔選任務」,公開充當國民黨的「鐵票」部隊。

長期以來,滿腦子黨國思想的國軍幹部,不但是國軍的骨幹,同時也「外溢」到國安、警備、警政、情報、軍訓⋯⋯等等關鍵部門,自以為是的扮演起「國之干城」的角色,理所當然地捍衛著「黨國」的安全與利益。

黨國體制解構,困擾黃埔忠誠

1988年1月13日經國先生的病逝,也敲響了國民黨「黨國體制」的喪鐘。

當年在國防部甚至還設有一個代號為「王師凱黨部」的國民黨「特種黨部」,專司督導軍中黨務工作;而國防部長則是該黨部的當然主任委員。

當時以副總統繼任總統的李登輝先生,受到了國民黨內所謂「非主流派」的公開挑戰。而筆者也在次年離開軍職,進入國民黨中央,擔任副秘書長兼大陸工作會主任鄭心雄博士的機要秘書,而在這場黨內鬥爭的核心中,目睹了整個政爭的經過。

筆者身為黃埔子弟,當年在黨中央目睹郝柏村和許歷農為代表的軍系大老,不留情面的公開質疑李登輝的「台獨」立場,內心當然波瀾起伏,震撼不已。以筆者多年從事心戰、反統戰與大陸民運工作的基礎,都不免受到這些軍系大老的影響,更遑論對一般在軍中相對封閉環境中工作的黃埔子弟的心理衝擊。

國民黨內這場「主流」與「非主流」的鬥爭,後來擴散至整個社會上的「統獨之爭」,其結果,不但造成了黃埔子弟對三軍統帥的離心離德;甚至於還質疑起李登輝所領導的國家,是否會走向「台灣獨立」?換言之,嚴重撼動了黃埔子弟「五大信念」中,對「領袖」與「國家」的忠誠。

國共「破冰」影響黃埔敵我意識

國民黨長期以來所建構的黨政軍一體的黨國體制,在台灣民主化的改革過程中,固然備受批判與責難,連帶波及了在國安、警備系統工作的黃埔子弟。使得他們在這場黨國體制解構的改革過程中,形成了與國民黨「命運共同體」的同仇敵愾之心。

尤其,2000年民進黨陳水扁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後,我等黃埔子弟更在驚駭失措之餘,普遍都有「亡國」之感,而焦慮莫名!筆者也追隨宋楚瑜,成為「親民黨」的建黨發起人之一。

2004年,國親合作,連戰與宋楚瑜搭檔參選總統副總統,不料選舉前夕發生槍擊案,陳水扁以些微票數再度勝選,藍營人士嚴重質疑槍擊案之真假,以及投票的公正性。

藍營領袖本指望美國能夠介入調查,但是,最終美方表示尊重台灣人民的選舉結果,公開接受陳水扁當選連任之事實。

此一結果,對於深感時不我予的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影響甚鉅,並促使他在2005年3月展開訪問大陸,會晤中共總書記胡錦濤的「破冰之旅」。

不久之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接踵訪陸,從而帶動了藍營由「親美」逐漸「傾中」。此一結果,當然也連帶影響了黃埔子弟對中共的態度變化。鬆動了對中共的敵我意識,甚至於嚴重影響國人和國軍的「心防」。

「黃埔軍校同學會」的底細

1978年12月,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會確立了改革開放路線之後,次年,鄧小平提出了「新時期統一戰線」的主張;號召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奮鬥,為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而共同努力」並將我黨政軍人員列為重點統戰對象。至於遍佈於台灣國防和國安部門的黃埔子弟,更成為中共統戰的重中之重。

3.jpg
鄧小平提出「新時期統一戰線」。(取自維基百科)

1984年6月16日黃埔校慶當天,中共中央特別批准成立「黃埔軍校同學會」將「總會」設於首都北京。並由黃埔一期畢業的中共十大元帥之一的徐向前擔任首任會長。

根據「黃埔軍校同學會」的簡介,該會主要宗旨是:「發揚黃埔精神,促進祖國統一,致力振興中華 」

該會的主要任務是:

一、宣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台方針政策。

二、團結大陸的黃埔同學,聯絡台灣、港澳和海外的黃埔同學和黃埔組織。

三、為促進兩岸交流交往,推進祖國和平統一事業和中華民族的繁榮進步做出貢獻。

這個相當於「中央」層級的所謂「愛國團體」,不但經費直接來自於中共中央,其日常事務也由共軍「總政治部」的「對外聯絡部」負責。

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總政」或「總參」都各自設有所謂的「聯絡部」,統統都是共軍主要的對外情報機構。因此,由「總政」對外聯絡部來負責「黃埔同學會」的日常工作,這就暴露出「黃埔同學會」不但是一個「統戰」機構,事實上,也是一個「情報」機構。其設立的陰謀用心,實已不言可喻!

黃埔兩岸聯手「反獨促統」?

1987年,台灣開放探親,大陸黃埔軍校同學會長徐向前與曾任黃埔教官的共軍元帥聶榮臻共同呼籲兩岸的黃埔師生「一同合作促進中國統一」,希望兩岸協力打破台灣的「三不政策」。

1990年,台灣的黃埔一期退將鄧文儀以探親為由,前往大陸訪問。獲黃埔軍校同學會長徐向前與鄧小平接見。雙方達成在台灣及大陸各省皆建立黃埔同學會的據點,用以聯合台灣及海外的黃埔校友,共同推動國共第三次合作,完成中國統一的共識。

同年,鄧文儀與黃埔四期畢業的國代滕傑曾力拱林洋港與曾任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的蔣緯國搭檔競選總統、副總統未果後,請蔣緯國擔任「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會長。1991年4月,鄧文儀在中共「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代表辛旗安排下訪陸,並獲江澤民接見。

值得注意的是,所謂的「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因該會創會之「常務副會長」邢運明,「副會長」辛旗,秘書長鄭劍、副秘書長權月明等人,都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聯絡部,顯然該會是共軍總政治部聯絡部成立的外圍統戰與情報組織。

自1994年開始,「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與「黃埔軍校同學會」合作,專門負責接待台灣退役將領的參訪團。並從2010年開始,固定邀請台灣退將,舉辦「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

至於所謂的「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係許歷農所成立的「新同盟會」於2010年4月首開組織「退役將領參訪團」訪問大陸之例。回國後,開始組織所謂的「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揭櫫以「發揚孫中山理念與黃埔精神,增進兩岸軍事互信,促進中國統一」為宗旨。

「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召集人為許歷農,籌備會主委則是原陸軍總司令李楨林,主席團成員還有原三軍大學校長程邦治,原陸軍總司令陳廷寵,原副參謀總長兼執行長官夏瀛洲,原海軍總司令苗永慶,原總政戰部曹文生和原國防大學校長費鴻波。涵蓋了國軍陸海空三軍八位上將。

第一屆「論壇」在台灣舉行,第二屆開始,改由大陸的「黃埔軍校同學會」主辦。第二、三、四、五屆論壇分別在北京、上海、武漢、香港舉行。

自第六屆開始,大陸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也加入成為主辦單位之一。台灣獲邀參加的人士,主要為國軍退役將領,以及中國國民黨和新黨的政治人物。公然唱和中共「反獨促統」的統戰號召。儼然以「黃埔」之名,達成了對我三軍退將「超完美統戰」。

「國之干城」或「城狐社鼠」?

2016年11月,第六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在北京召開,受邀出席的國軍退將當天竟有卅二名退將,包括前總政戰部主任許歷農、前總統府戰略顧問周仲南、曹文生、前國防部副部長王文燮、前空軍司令沈國禎等五名退役上將。另有退役中將十一人、退役少將十六人,共計卅二人、五十三顆星星。

會後更出席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主持的「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大會」,並起立聆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後,再端坐聆聽習近平致詞。消息曝光後,造成台灣輿論譁然,撻伐批判之聲爆起,與會退將頓時從昔日之「國之干城」幾乎淪為「城狐社鼠」般,遭到社會各界群起撻伐!不但造成黃埔形象的嚴重損害,兩蔣地下有知,恐亦將為之痛心震怒不已⋯⋯。

4.jpg
習近平主持「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大會」,造成當時台灣輿論譁然。(資料照,AP)

英國的老牌媒體BBC ,以「台灣政治界相當錯愕」來形容此一事件,並指出:「在蔡英文政府上台後,許多台灣退伍將領也在此時集體現身北京人民大會堂,間接意味著他們寧可《相信》中國大陸政府。」

由於這批涵蓋三軍的高階退將,都曾經是台灣國防、國安等敏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他們對於經民主程序選舉產生的國家元首,以及民進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公開表示背離,甚至於公開揚言拒絕效忠;這在任何民主國家都是不能容忍的「國安問題」!

台灣需要忠誠捍衛民主的軍校

筆者早年就讀政戰學校時,即受知於許歷農校長,後於總政戰部服務時,更獲「許老爹」特達之知,委以負責某海外大陸民運刊物之全責,更獲遴選為「保舉最優幹部」,且獲頒極為稀有的「心戰獎章」。甚至於轉任中央大陸工作會,亦是「許老爹」的特別安排。心中對許歷農將軍當然充滿感激孺慕之情。

然而,正因為筆者有別於一般黃埔子弟的特殊工作歷練,尤其後來又親自投身選舉,其後在親民黨更一度負責黨務輔選工作,對於近二十幾年來,國內政治變遷,以及各主要政黨的變化,有相當程度的觀察與理解,而終能跳脫「統獨、藍綠」的固定成見,建立了對各政黨的動態觀察。發現不論國民黨或民進黨都已產生鉅大的變化,實不可「刻舟求劍」地,拘泥於過去的固定印象。

以言民進黨,兩度獲得執政機會後,已日臻成熟為一「現實主義」的民主政黨,昔日的台獨主張,乃至於形同具文的所謂「台獨黨綱」,都早已不再具有任何約束力。目前已成功轉型成為「維持現狀」的民主政黨。

倒是中國國民黨,自連戰破冰以來,逐漸由「頃中」而「親中」,尤其2019年習近平公開否定「一中各表」後,更陷國民黨於進退失據的窘境。

非常遺憾的是,黃埔子弟們在相對封閉的職業環境與高度同質的「同溫層」交際圈中,很難突破固有成見。以致於有部分人,惑於中共「反獨促統」的統戰號召,不知不覺之中,逐漸淪為中共「同路人」而不自知。甚至於還有些黃埔子弟涉入共諜案中,而致身敗名裂,遺憾終身。

面對美中冷戰日趨敵對的世局變化,七十年前,蔣介石總統確立的「反共」、「親美」、「友日」、「保台」的路線,再度獲得國人肯定之際,我們黃埔子弟的政治認識,是否能夠跟上世局發展,攸關我國未來在「印太戰略」中的中流砥柱地位,更在中共謀我日亟之際,直接攸關台灣的國防與國家安全。

尤其,隨著軍武科技的長足進步,以及多元兵種立體作戰的戰術發展,傳統部隊的組織、編裝,以及兵種、兵科僵化的分立教育模式,都已面臨不得不重新思考,重新改造的關鍵時刻。

事實上,近年來,國軍已有在「國防大學」的架構上,將部份軍事院校納編的精實作為。

如今,面對兩岸關係的變化,以及國際冷戰格局的加速形成,我們更應該加速對國軍原有各兵種、兵科學校的整編改革,統一納入國防大學的教育體系中,從而強化國防大學在本島防衛作戰,以及「印太戰略」架構下,國際協同作戰中的角色功能。

讓國防大學成為台灣自由民主,以及亞太地區和平安全最忠誠可靠的「搖籃」。

★ ★ ★ ★

photo.jpg

江啟臣

6月15日上午11:12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即將於6月16日慶祝建校96週年!從廣州黃埔、南京、武漢、成都,到高雄鳳山,時空環境不斷更迭,但是一路傳承的黃埔精神,永不消失!

回想陸官的起源,和國民黨密不可分。民國13年,國父孫中山先生組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今日陸官的前身),任命本黨軍事委員會委員蔣中正先生為創校校長,更於開學時頒發「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的書面訓詞,後來成為中華民國國歌歌詞,意義非凡。

我特別強調國民黨這段與陸軍軍官學校的特殊淵源與情感,因為很多人已經忘記了這麼重要的歷史,但國民黨一定不會忘記,而且永遠與支持中華民國的陸官站在一起。

這幾年來,軍人的社會形象,在政府推動的所謂「年金改革」過程中,遭到刻意抹黑與污衊,令人心痛!軍人的形象受到打擊,就是國家形象受打擊。如何維護國軍形象,同時保障軍人家庭生活,在榮退後開創更豐富的人生,始終是國民黨關注、努力的重點之一,也是我作為國民黨主席,對於國軍的嚴肅承諾!

黃埔精神是「親愛精誠」,也可以是團結、奮鬥、負責、犧牲,更可以是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的「三不怕」精神。這樣的精神支撐著中華民國陸軍一路與國家走過苦難,不改其志。陸官歷屆畢業生對於中華民國的忠誠,為國家在統一、抗戰、戡亂,以及現在保衛台、澎、金、馬時期所付出的犧牲與奉獻,永遠是我們國家最堅定的力量!

我還特別想提到,黃埔軍校大門對聯其中的一句話是「完成革命始回頭」。這種義無反顧的精神,也應該是國民黨上下在協助國家抵抗外侮、確保中華民國憲政體制時,必須銘記在心、戮力實踐的。

最後,讓我們一起用陸官校歌中「親愛精誠,繼續永守」8個字,慶祝陸官96週年校慶,同時呼籲全體國民要相親相愛、精益求精、誠心誠意,永遠守護中華民國,一起守護我們的家園!

#中華民國

#黃埔建校96年

延伸閱讀:
余杰《暗黑民國史》:國父與史達林聯手創黃埔軍校?北大作家揭埋沒的「民國真相」,黃埔軍校不是國民黨創的,是蘇聯控制中國的工具
photo.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