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海軍陸戰隊在操演兩棲登陸時發生導致兩死的膠舟翻覆意外。圖/軍聞社

聯合報社論
一傅眾咻的國軍,
如何因應台海緊張情勢?

2020-07-09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繼參謀總長沈一鳴墜機失事身亡,時隔半年,海軍陸戰隊在操演兩棲登陸時發生導致兩死的膠舟翻覆意外,一名教官則疑因自責在營中自縊身亡。在此紛亂之際,曾任職國安會的民進黨新秀吳怡農質疑,兩棲登陸對台灣毫無必要,列入漢光演習純屬「作秀」。對於此說,蔡總統認為「不盡公平」,國防部則批評這是在傷害官兵。

這種現象,反映了台灣內外面對的社會、心理與戰略上的三層紛亂。第一層:軍中意外接二連三,損兵折將,又無法提出有說服力的說明,是否意味我們國軍的戰力堪憂?第二層:民進黨鼓動台獨意識,台灣內部反中聲勢日漲,但這股力量同時又對國軍充滿負評及不信任,這樣的矛盾如何解決?第三層,美中在台海及南海的角力日殷,台灣處於雙方衝突前哨,蔡政府且經常有冒進的舉措;但我們國軍的戰力訓練,追得上如此跳躍的國家戰略嗎?

民進黨智庫新境界基金會副執行長吳怡農,是蔡英文重用的新秀,他批評兩棲登陸列入漢光演習純屬作秀,相當程度反映了綠營新世代的心態。對此,蔡總統僅以「不盡公平」回應,似乎不忍苛責。這樣的回應,聽在國軍官兵耳裡,會覺得三軍統帥是挺國軍的嗎?

說台灣不需要「兩棲登陸」訓練,是個謬誤且自我設限的說法。在兩岸軍事對峙時,我方主要固採取守勢戰略,不太可能發動大規模登陸攻勢。但就戰術而言,攻與守卻不是絕對的涇渭分明,必須靈活運用;若以為防守就是一味被動,結果必敗無疑。以二次大戰為例,諾曼第登陸就是大型正規兩棲作戰,但在此之前陸空兵力都居下風的英國仍多次對歐陸突擊襲擾,迫使德軍必須設防,如此亦可減少自身所受壓力。

何況,我國可能面臨的安全挑戰,不能將眼光只放在中南海,諸如東、南沙群島等海外領土若遭人覬覦甚至奪占,仍需兩棲兵力設法收復。假使國軍自行放棄反擊能量,無異鼓勵敵人行險倖進。近年陸戰隊的登陸演習,早已非反攻大陸時代的規模,尤其此次發生意外的突擊膠舟登陸,正是因應島嶼戰等非正規兩棲行動。這次突擊膠舟的翻覆意外,重點不在大浪襲擊,而在面臨翻艇意外時臨場應變能力不足。如果陸戰隊希望維持現有膠舟突擊兵力規模,不如將目前以各步兵連輪流擔任「突擊連」,改為每營固定挑選一個連長期接受突擊連訓練,以求強化精鍊戰技。

事實上,軍人選擇穿上軍服,就是選擇高風險人生,即使沒有戰爭,在日常演訓中即比其他行業更易傷亡,這是軍伍難免的宿命。因此,治軍如以「零事故」為圭臬,過度害怕意外而不惜犧牲訓練強度,一旦戰火猝然來襲,可能根本措手不及。

一如西方「兵聖」克勞塞維茲所言,戰爭最大的特性是充滿不確定,戰場上永遠雲霧繚繞,難窺全貌。如何依據有限資訊,在兩難之中下決斷,正是亙古以來所有指揮官必須承擔的難局。平日的嚴謹訓練,可提升臨場作出更佳的應戰,卻不可能使錯誤降至零。若是外界動輒撻伐,汲汲以後見之明對軍事行動偶然踏歪的步伐大肆批評,對軍心軍力的建設將毫無助益。

台海周邊是當今全球火藥庫之一,從政府到百姓,沒有人能不重視國防。但目前社會上充斥冀望免費午餐的僥倖心態,遇事一知半解,卻動輒以偏見「出征」;這些,都構成對國防安全的斲傷。翻艇事件後,反而是陸戰隊退伍人員不斷對現役學弟妹聲援打氣,呈現正面力量。陸戰隊的魔鬼訓練洗禮,讓這些陸戰老兵深以軍旅歲月為榮,知道自己付出的血汗,都有一個更光榮的目標,而不是為了媚俗。在記者會上老說不清楚問題的國防部,想通其間道理了嗎?

延伸閱讀:

執政的民進黨智庫副執行長吳怡農:軍隊的訓練,長期以來大多是為了「表演需求」,引發軒然大波!蔡英文總統親自回應,「吳怡農的這個說法,不盡公平。」
photo.jpg

吳怡農批國軍操演作秀 館長力挺:長久以來表演大於一切
photo.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