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M1A2戰車射控夠準!
「2600m外」打中移動目標…
美軍演習誤擊分析看門道!

2020 年 7 月 24 日 戰略風格

現代戰車究竟能打中多遠的目標?美軍一輛在布利斯堡(Fort Bliss)演習,展現了M1A2戰車的精確射擊能力,一砲擊中2600m外的「移動中目標」,非常精確!不過這一發砲彈是誤擊友軍,演習意外造成車毀人傷,究竟是怎麼造成的,能從中看出什麼門道?

目錄

1.M1A2誤擊友車怎麼發生?

2.事故中幾個關鍵物品

   2.1 1、M1002多功能練習彈

   2.2 2、車長獨立熱像儀(CITV)

3.本次事件的教訓

    3.1 1:戰車需要主動防禦

     3.2 教訓2:狙擊手也能阻止戰車行動

     3.3 延伸閱讀

M1A2誤擊友車怎麼發生?

美軍流傳一句名言:「美軍最大的敵人是國會,其次是友軍」!國會刪減軍費預算「消滅」了許多單位與武器,友軍誤擊則是美軍在IED攻擊之外,最常發生的戰損原因之一。

在本次事件中,美軍一個坦克排進行作戰演習,但是為了搶快,一輛M1A2的車組沒有進行正確的敵我識別,看到疑似目標出現就開砲!

但是這個目標,卻是2600m外,正在進行機動的另一輛M1A2,肇事M1A2射擊的M1002多功能訓練彈(TPMP-T),準確的命中了其瞄準的目標,擊穿那輛倒楣M1A2的砲塔左側外部置物箱。

但M1002 TPMP-T「穿甲深度」不足,無法擊穿M1A2的主裝甲,但順著裝甲弧度往上滑,以剩餘動能擊毀車長獨立熱像儀(CITV),讓這個儀器被「連根拔起」,撞碎車長左潛望鏡後再飛到20公尺外落地…

但災難沒有結束,因為當時受害M1A2的裝填手,正好打開艙蓋探出上身看路,因此CITV被摧毀的過程中,產生許多動能破片,除了擊毀艙口的機槍座滑軌外,更有大量破片往裝填手身上飛去,他胸部遭到強烈撞擊而肺部塌陷,並切斷左手的3根手指!

所幸雖然只是演習,但M1A2全車組員都身穿「防破片背心」與頭盔,因此擋下了大部分碎片的動能,否則裝填手應該會當場被碎片擊穿胸部而死亡。

1.jpg
▲被誤擊的M1A2之中彈處。

2.jpg
▲被誤擊的M1A2車室內也血跡斑斑。

3.jpg
▲被碎片打花的車長用潛望鏡左鏡。

4.jpg

事故中幾個關鍵物品

1、M1002多功能練習彈

肇事的M1002多功能練習彈,是改良於M830A1 HEAT-MP-T多用途高爆榴彈,具有相同的發射藥,也有穩定尾翼,能夠逼真的訓練,只是沒有彈頭內的成型裝藥,引此不會引爆。

以M830A1 HEAT的性能來看,因為是以多用途為主(反步兵、反碉堡,甚至能打低飛直升機),反戰車能力為輔的砲彈,所以不似動能穿甲彈要求高初速(1700m/s以上),其炮口初速僅約1143m/s,算是飛行速度很慢的砲彈。

但是飛行速度這麼慢的砲彈,都能精確擊中2600m外的目標,可見M1A2戰車射擊性能的穩定(車身、炮身穩定裝置),以及射控系統(瞄準裝置、彈道電腦)的精確程度,確實有兩把刷子!

5.jpg
▲M1A2的砲彈種類。

6.jpg
▲M830A1剖面圖,M1002練習彈去掉了內部的成型裝藥彈頭。

2、車長獨立熱像儀(CITV)

被擊毀的CITV用途是什麼呢?這可是M1戰車系列中,從A1版升級到A2版的重大改良之一,就是所謂的「獵-殲」(Hunter-killer)接戰模式重要組件。

在M1A1的接戰模式中,車長與砲手是用同樣一個搜索裝置,觀看同一個目標,因此每次接戰結束後,車長才能繼續搜索新目標,如果有突發更有威脅的目標出現,可能無法立刻發現。

但裝了CITV後,M1A2的車長可以獨立搜尋目標,發現目標後按個鈕,就可以讓射手的射控系統出現目標進行接戰,車長又可以繼續搜尋其他目標

根據美軍的測試,裝上CITV後,首發接戰時間快上1.16秒,但別小看這一秒多,現代戰車戰,誰先開砲往往就決定生死!續接戰時間(完成一個目標後,打第二個目標)則快了3.57秒。

整體來說有了CITV,能夠殲滅目標的總數,平均比非使用CITV車組多14%,其中以距離超過1500m,對動態目標射擊,殲滅率差距達到32.5%最高。故在該次測試中,超過75%的車組認為CITV對提升戰鬥效率相當有幫助。

CITV安裝在砲塔左前側,提供車長一個獨立操作,具有前視紅外線(FLIR),不隨底盤與砲塔轉動而影響的目標偵查與鎖定系統,偵測視野約270度。

7.jpg
▲CITV在M1A2上的安裝位置。

本次事件的教訓

1:戰車需要主動防禦

M1A2戰車的設計已經是較偏向全面防禦,但車頂為了減輕重量,以及安裝如前述CITV這類感測器,以及引擎散熱等因素,裝甲不能太厚,也無法安裝爆炸反應裝甲(以免爆炸把感測器炸飛),或鳥籠裝甲(會阻擋感測器偵測或視野)成為任何戰車幾乎都有的弱點。

近年來的反戰車飛彈因為偵測與電子科技的進步,許多都改為「攻頂模式」,幾乎都可以輕鬆打穿任何戰車的車頂裝甲,讓戰車裝甲形同虛設。

故近年來戰車以「主動防禦系統」強化防禦,漸漸成為發展趨勢,例如美國在2019年,就為261輛M1A2加裝以色列製「戰利品主動防禦系統」(Trophy APS),其在實戰中,曾經攔下俄製9M133短號反戰車飛彈(Kornet),因此獲得美軍青睞。

8.jpg
▲戰利品主動防禦系統之運作原理。

教訓2:狙擊手也能阻止戰車行動

除了原始的潛望鏡,現代戰車的感測器越來越多,而且必須暴露在裝甲保護之外,美軍在伊拉克的城鎮戰鬥中就發現,戰車因此可能被狙擊手逼退!

原來是狙擊手使用現在口徑越來越大的反物資步槍,例如12.7mm口徑狙擊槍,雖無法擊穿戰車裝甲,卻能從遠距離擊毀戰車暴露在外的感測器,或是打花戰車的潛望鏡…

一輛瞄準裝置都被擊毀的戰車,通常也只能退出戰鬥。如果車組人員沒經驗的出車或探頭察看,也會被立刻狙殺!

9.jpg
▲伊拉克民兵手持12.7mm狙擊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