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人工智慧的來臨,戰友,你準備好與
AI為友了嗎?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陶昱 嚴奇
責任編輯:王春豔
2018-01-30

前段時間,《中國國防報》發表的一篇題為“人工智慧叩開智慧化戰爭大門”的文章,引發了戰友們的熱議。在近日,單位組織的一場“智慧化作戰大討論”當中,一位戰友問我:“人工智慧潛力那麼大,當他走進軍營,它會取代我們嗎?到時候,我們會‘失業’嗎?”事實上,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高速發展。由人機矛盾所引發的“危機感”已慢慢伸延至各行各業,軍營當中也不例外。

不過,對於戰友的擔憂,我卻回答:“人機矛盾無可避免,可矛盾的出現未必是壞事。”

的確,從我國的政策導向和市場的資本方向上看,人工智慧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十九大則明確提出要推動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毫無疑問,我們正進入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技術奇點”,其發展速度必將越來越快,人工智慧在戰爭中的運用恐怕也會突飛猛進。

人工智慧自誕生之日起,就有人擔憂,人工智慧是否會取代人,是否會導致大量的失業。現今,這樣擔憂也凸顯在媒體行業、工業製作、服務產業等諸多領域當中。前段時間,我們看到了會空翻的機器人、會疊衣服的機器人、會“健身”的機器人。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會扣扳機的人工智慧、會開坦克的人工智慧、會操作導彈衛星的人工智慧,也會緊跟著出現。屆時,的確有一部分戰友會面臨“失業”風險。

不過,誠如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所言:“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無論戰爭的形態如何,它終究是為人的發展需求所服務。進一步來說,人工智慧在軍事領域當中必須適應人的現實需求,軍人指揮打仗的功能不會變,軍人設計戰爭的作用不會變,軍人能打勝仗的要求也不會變。

當人工智慧進入戰場,它既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又是我們的最佳戰友。例如,當人工智慧運用在軍事訓練中,它就是我們的老師;當人工智慧運用在衛勤保障中,它就是我們的軍醫;當人工智慧運用在無人偵查中,它就是我們的戰犬。在軍事領域,人工智慧的應用是為了解放我們的戰鬥力,成為我們手足的延伸,而不是取代我們的地位。

無論人工智慧如何發展,給我們軍人帶來的,只是任務的轉換,而不是價值的退化。恰如,人類發明火槍,淘汰刀兵,催生了火槍手;人類發明坦克,淘汰騎兵,催生了坦克兵。縱觀古今中外,隨著軍事技術含量的變化,所需要的人才也在不斷變化,可變化的過程往往是穩步且循序漸進的。換而言之,它不會讓我們一瞬間“失業”,作為軍人,我們還有很多學習和進步的空間。也許在那時,我們不是步兵、炮手、司機,而是人工智慧的設計者、未來戰場的籌畫者、無人裝備的操控者。

人機矛盾固然存在,可正如唯物辯證法的觀點,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相結合,推動事物的發展。人機矛盾推動戰鬥力的轉變。人工智慧只有向人類學習,才能給人類帶來新的財富。反過來看,人只有適應機器,機器才能適應人的發展。對此,我們當以積極的心態接納人工智慧的來臨。借鑒李開複在2018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說的一段話:今天AI逐漸取代人類的工作任務,再下面就會取代一部分人的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它對人類的挑戰不僅是收入的減少,而是挑戰人的自我實現的存在價值。

也許有人會說,人工智慧離我們很遙遠。可事實上,它們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所用的智慧手機、智慧手環、智慧穿戴設備等等,正日漸成為,我們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提升戰鬥能力的“好裝備”。而無人化技術的發展,則讓近期的人工智慧大放異彩。此時此刻,身為一名普通軍人,若不及時適應人工智慧所帶來的軍事技術革新,就必然會被時代所拋下。

親愛的戰友!面對人工智慧的來臨,我們不必擔心也不必彷徨,我們需要的是時不我待的危機意識,是舍我其誰的使命擔當,是勇當尖兵的進取精神。

對於這樣的回答,你滿意嗎?

本文出處:www.81.cn/jlwh/2018-01/30/content_7925879.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