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hoto.jpg


日本政府4月1日宣布德仁天皇新年號,一改採用中國古籍傳統,新年號「令和」出自日本典籍《萬葉集》。歐新社

游梓翔:執政者「令戰」語言不斷 最後恐變成引戰

2019-04-04 聯合報 記者楊德宜

日本新年號「令和」5月1日起施行,引發討論。世新大學副校長游梓翔在臉書表示,他對令和有感,單看「令」解之為「命令」,單看「和」解之為「和平」,「只會令戰就會引戰,兩岸和平才有春風」。

他說,「令和」取自日本古籍《萬葉集》中的「初春令月、氣淑風和」。一說是這樣可以「去中國化」。但很快就有人從東漢張衡的《歸田賦》中找到「初春令月,時和氣清」,從唐薛元超的《諫蕃官仗內射生疏》中找到「時惟令月,景淑風和」,還有人提到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的「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相似度看來也太高了。

游梓翔說,「令和」本是漢字,中國文化對日本的深遠影響更無庸論辯,硬要撇清反顯偏執。中文不收使用費的,大家都來用吧。他更關切「令和」在中國古文中的寓意。「令月」在中國本指初春的農曆2月,也就是春天,而「風和」則代表春風帶來的舒適與幸福,簡言之,就是「如沐春風」。

游梓翔表示,但也有人單看「令」解之為「命令」,單看「和」解之為「和平」,有論者並認為「令」與「和」並不協調—命令只能帶來戰爭,不能帶來和平,也有些道理。

游梓翔說,看看台灣,最近執政者「令戰」語言不斷,弄到還有網紅說「台灣人現在缺的就是戰爭」。但明明有條「令和」的路,你們卻把尋找兩岸共識繁榮經濟的人、主張雙方會談發表和平宣言的人,都戴上紅帽了。於是「令戰」將刺激出更多的「令戰」,最後「令戰」變成「引戰」,飛機和飛彈也是有風的,但不是春風就是了。

photo.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