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派駐伊拉克的美軍展示搜獲之即造爆裂物。(圖:U.S. DoD)

即造爆裂物威脅震懾人心

2020-01-02  蜂評網  陸克強

隨機攻擊難以防範,管制措施不易周全

國內外接連傳出利用即造爆裂物(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 IED)進行恐怖攻擊,不僅揭櫫即造爆裂物的威脅非天方夜譚,更讓有識之士對現今掛一漏萬的安檢系統憂心忡忡。眾所周知,911事件後益發嚴格的各項安檢措施並無法完全有效遏止類似的恐怖攻擊事件一再重演,實因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製造和使用即造爆裂物的恐怖分子掌握主動權,不僅設計製作即造爆裂物推陳出新,而且攻擊目標和手法千變萬化,使得軍警情治單位疲於奔命。

以震驚世界的倫敦地鐵爆炸案和馬德里列車爆炸案為例,攻擊者巧妙地利用公共運輸系統出入人數眾多,難以精確掌控的弱點,配合多重攻擊,造成人員慘重傷亡,而且攻擊者行蹤仍是來去自如。至於倫敦多年來建構之超高密度監視器網路雖然捕捉了炸彈客的身影,惟當下根本無法確認其身分和隨身物品,只能充當事後諸葛,徒呼負負。

再以美國波士頓爆炸案為例,攻擊者非常精明地選擇了一般廚房常見之壓力鍋充當彈體材料,不僅兼顧壓力釋放臨界以求達到最佳爆炸威力的需求,而且壓力鍋本身在炸裂時就成為絕佳的破片材料,能夠增加有效殺傷範圍。更重要的是,這種表面上看來完全無害的日常家用品很難引起疑心,攻擊者也毋須明目張膽地將爆裂物和起爆裝置暴露在外,可以全部塞進壓力鍋內。而且在鍋蓋接點可以加裝壓力引信,如果有未知情第三者有意一窺究竟,馬上就會被炸飛,形同第二道防拆機制。    

2.jpg
2014年4月15日美東時間下午2時50分,發生第一波爆炸16秒後的第117屆波士頓馬拉松賽終點線第一枚炸彈爆炸現場。(圖:維基百科)

由此可知,想要藉由被動方式(如管制、安檢)預防即造爆裂物攻擊,不僅耗時費力,致終常是事倍功半。因為攻擊者永遠能花招百出,而且根據近年來的歷次爆炸攻擊資料顯示,許多使用即造爆裂物的攻擊不僅來自具地緣關係的攻擊者,而且這些攻擊者往往不具前科。換言之,過往軍警情治單位總是以具特定背景和身分者為主要監控對象的做法已經不再奏效,因為一個埋伏多時的沉睡者(Sleeper)可以藉由網路管道獲得所需訊息,並且在大多數的賣場或商店中以現金分批少量購買所需材料,收集所欲攻擊目標的相關情資。在此同時,攻擊者依然照樣活動、工作,看來完全無害。除非有關單位列冊管制廚房壓力鍋販賣,否則仍是難以預防即造爆裂物攻擊。

建立善後標準機制,避免民心恐慌動盪

預防和管制固然困難,不過,充實應變機制卻是能夠有效減輕類似攻擊,造成實質傷亡和降低心理衝擊的不二法門。如以色列,以國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周旋多年,除了不斷藉由先制攻擊試圖降低攻擊頻率外,對於無法避免的爆炸攻擊則是以強化民防應變機制為優先,藉此將爆炸攻擊對於民生活動的影響降到最低。因為針對平民目標所進行之即造爆裂物攻擊,其主要打擊目標其實不是實質傷亡,而是後續不斷擴大的恐慌心理效應。相較於攻擊者的成本,國計民生和社會大眾因為恐懼與不安而付出的代價著實不可以道里計,這也正是恐怖攻擊的箇中三味所在。

對抗類似的即造爆裂物攻擊除須建立完整標準作業程序(SOP),並強化人員情報收集外,更重要的是必須讓大眾充分信任民防應變機制,縱令發生類似事件,方可將恐慌和不安降到最低程度,避免有心人士刻意操作,影響社會結構和基礎設施運轉。這代表國安單位應主導形成跨部會實質協作互動,如此方可預防萬一,降低民眾生命財產損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