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hoto.jpg

photo.jpg
上圖:美國海軍對抗中俄、重奪優勢的行動已經醞釀多年,除了構築理論基礎外,也進行了演習驗證,並遊說國防部挪用其他軍種的預算來支持造艦計畫。 圖/美國海軍
下圖:1月11日,美國發表了《2021年領航計畫》闡述海軍該如何落實2020年底發佈的海洋戰略——〈海洋優勢:以整合海洋的全領域力量取得領先〉,試圖奪回美國海軍在全球海洋的優勢。到底面對中國海軍的威脅,美國做出了哪些抵抗策略? 圖/中國海軍

他們絕不能通過:
美軍阻止中國海權反超
的「五步戰略殺」

2021/02/04 聯合報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lak聊軍事

「觀察中國海軍現在的走向,不誇張地說,我相信我們已禁不起這10年的讓步。」

——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吉爾迪(Mike Gilday)上將

美國海軍上將邁克爾.吉爾迪在1月11日發表了《2021年領航計畫》(以下簡稱「領航計畫」),闡述海軍該如何落實2020年底發佈的海洋戰略——〈海洋優勢:以整合海洋的全領域力量取得領先〉(以下簡稱「海洋優勢」)——奪回美國海軍在全球海洋的優勢。其實美國海軍對抗中俄、重奪優勢的行動已經醞釀多年,除了構築理論基礎外,也進行了演習驗證,並遊說國防部挪用其他軍種的預算來支持造艦計畫。觀察海軍的理論與行動,結合歷史經驗,可以歸納出其對抗中國的招數如下。

▌第一招:打擊戰略重心

「如同(力學)重心總是在質量最為集中的地方發現,也如同每個直接針對敵人身體重心打擊產生最大的效益;進一步說,透過重心最強大的打擊能達成最大效益,在戰爭當中事實也是如此。」

西方兵學宗師克勞塞維茲認為,在一個國家的力量或質量最集中的地方,會形成如機械力學描述的「重心」。對重心進行的打擊最能讓敵國的軍力結構失去平衡,甚至崩潰,發揮出最大的打擊效果。例如在雷根時代,美國的海權戰略就是藉由威脅莫曼斯克海參威兩大軍事基地,迫使蘇聯抽出中歐戰場的兵力,達到「圍魏救趙」的效果,進而在傳統戰爭中屈居劣勢。

而中國近年來在南海的建設,恰好將南海形成一個以海南島為中心,被眾多島礁基地包圍起來的戰略重心。中國在海南島不但建設了大型核潛基地,使戰略彈道潛艦可以快速潛入南海深水;最近也正在搭建大型船塢,使航艦與兩棲突擊艦可以長期駐紮而作為南海防線的預備隊,聯合本土飛機/飛彈與島礁基地群一同構建出「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的南海防禦圈。

中國海軍將重心從早年的渤海轉移到南海的原因是前者距離日韓太近,作戰空間不足,很容易形成「甕中捉鱉」的態勢;南海距離主要威脅較遠,且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並可使戰火遠離首都。然而,遼闊深邃的南海,也是美國大型水面/水下兵器最擅長的戰場;加上遠離人工密集區,可肆意使用遠射武器而不必擔心誤擊平民,因此美軍已將矛頭指向南海,藉由攻擊南海基地與艦隊來解除第一島鍊受到的威脅。

photo.jpg
而中國近年來在南海的建設,恰好將南海形成一個以海南島為中心,被眾多島礁基地包圍起來的戰略重心。圖為2020年8月18日,一艘中國潛艇進入南海海南島的地下基地。 圖/法新社

photo.jpg
解放軍晉級094A型戰略核潛艦在南海演習。 圖/路透社

▌第二招:前進部署,積極施壓

仿照1980年代對抗蘇聯的「前進海洋戰略」,美國海軍從歐巴馬時期開始加強在南海進行軍事演習與穿越爭議海域的自由航行行動,並在川普任內逐步加強,這可達到幾個目的:首先,這宣示美國對抗中國的決心,避免南海周遭國家被中國金錢攻勢誘惑,放棄了領海主張,導致美國失去介入南海事務的理由。

其次,藉由升高對抗態勢,國內「熊貓派」能夠斡旋的空間變小,戰略目標能漸趨一致。中國媒體曾批評美軍的南海行動是「碰瓷」,的確存在這樣的意味,如同1981年在利比亞雪特拉灣的行動,美軍一旦遭受威脅,就有了動用武力的理由,也減少了退讓的空間。

而中國的反應也是跟前蘇聯一樣,進行反制演習來嚇唬美國,例如美國在2020年7月完成雙航艦演習後,中國相隔一個月也試射了兩枚反艦彈道飛彈命中南海的靶船。而當美國羅斯福號航艦戰鬥群在近日完成與日本的聯合演習後,中國則派出8架轟六、4架殲16與1架運八巡邏機,模擬「巡邏機搜索目標,轟炸機發射飛彈,殲擊機護航」的反航艦打擊行動,劃過台灣西南方防空識別區而引起輿論騷動。但這種「激烈」反應也在美軍的計畫之中,因為正好可以觀察解放軍的戰術與表現,甚至能讓防空機艦演練實際空中目標的預警與攔截。

photo.jpg
仿照1980年代對抗蘇聯的「前進海洋戰略」,美國海軍從歐巴馬時期開始加強在南海進行軍事演習與穿越爭議海域的自由航行行動,並在川普任內逐步加強,這可達到幾個目的:首先,這宣示美國對抗中國的決心,避免南海周遭國家被中國金錢攻勢誘惑,放棄了領海主張,導致美國失去介入南海事務的理由。 圖/美國海軍

photo.jpg
今年一月,中國派出8架轟六、4架殲16與1架運八巡邏機,模擬「巡邏機搜索目標,轟炸機發射飛彈,殲擊機護航」的反航艦打擊行動,劃過台灣西南方防空識別區,引起輿論騷動。圖為侵犯我國西南領空的共軍殲10戰鬥機。 圖/中華民國國防部

▌第三招:分散火力,對抗數量優勢

在冷戰結束後,雷根時代的「600艘艦隊」計畫功成身退,美軍戰艦數逐年下降,而中國卻在2000年前後開始「下餃子」般的造艦潮,使得中美海軍在2015年出現黃金交叉,中國艦艇數量以294:289勝過了美國,兩者差距更在2020年擴大到333:297(一說為360:297),使中國擠掉美國而成為「世界最大的海軍」。

但中國艦艇數量雖多,噸位卻普遍低於美國,其中更有4成(135艘)是美軍所沒有的飛彈巡邏艦與快艇。然而這些小型艦艇雖然戰力有限,卻都配備有反艦飛彈,在艦隊決戰中仍可擔任「助拳」角色,塑造出戰場上的數量優勢。

根據各國兵棋推演的基本公式之一:蘭徹斯特平方律計算(我方殺傷數量與我方數量的平方成正比),即便藍軍的平均戰鬥力是紅軍的4倍,用100艘藍軍和400艘紅軍交戰的結果並不會得到1:1的交換比,而是在藍軍100艘覆滅後,紅軍仍有346艘存活而得到100:54的大勝。雖然戰場上仍有許多因素會影響戰局,但這條經驗公式仍提醒各國指揮官「數量優勢」的可怕。

因此,近年來美國海軍的優先建軍項目就是分散火力,讓更多艦艇能夠發射反艦飛彈。原先移除反艦飛彈的神盾艦與潛艦紛紛恢復戰備;沒有配備反艦飛彈的沿岸作戰艦開始加裝,甚至連兩棲登陸艦也考慮要裝上飛彈發射器;發展比神盾艦小,但具有基本防空/反艦火力來取代沿岸作戰艦;甚至其他軍種也投入到水面作戰中,空軍動用B-1B轟炸機來裝反艦飛彈,陸軍要發展反艦版的彈道飛彈,陸戰隊更是裁撤掉戰車部隊,將打造輕巧靈活的登陸艦隊,能夠將反艦飛彈車與其他火力快速投射到島嶼上,形成海上的火力防線。

photo.jpg
近年來,甚至美國其他軍種也投入到水面作戰中。例如空軍動用B-1B轟炸機來裝反艦飛彈。圖為美軍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 圖/美國空軍

▌第四招:拉攏盟軍,聯合作戰

雷根海權戰略能夠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北約與日本的艦隊支援,讓美軍沒有後顧之憂而能全力採取攻勢。因此在南海戰場周遭,除了有協防條約的日本外,美國也積極拉攏澳洲,要求其投入更多資源在海軍,打造出一支可以從南方提供支援的艦隊。

2018年美國將太平洋司令部改名為印太司令部,宣示將印度納入西太平洋的區域安全體系中。雖然印度有自己的戰略立場,很難像日澳一樣將艦隊交給美軍指揮,但由於其地理位置扼守印度洋,仍是阻止中國海權勢力沿著一帶一路向西擴張的關鍵。

在最近兩年,更值得注意的發展則是歐洲老盟友也可能到亞洲來支援美軍。在二戰後,風起雲湧的民族建國運動趕走了歐洲殖民國,從此歐洲海軍不再過問亞洲事務。但在中國對內加強控制、完全不顧西方眼光後,歐洲海軍對亞洲事務的立場便開始鬆動。

其中最明顯的動作來自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號航艦的首度巡弋就將重返亞洲。雖然它還需要向美國借F-35B戰機與神盾艦才能成軍,但背後真正的意義,其實是出借一艘可起降五代機的中型航艦給美軍,讓美軍在南海的空中兵力大幅提升。除了英國之外,法國也在2020年派出一艘核動力潛艦到太平洋與日美兩國聯合訓練,而德國也考慮在今年派遣水面艦過來,在未來都可能成為美軍在南海作戰的盟友。

photo.jpg
雷根海權戰略能夠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北約與日本的艦隊支援,讓美軍沒有後顧之憂而能全力採取攻勢。 圖/美國國防部

▌第五招:發展科技,拉大差距

雖然在艦艇數量居於劣勢,但美國海軍在水下潛艦、空中武力、聯網作戰、反彈道..等技術領域仍具有優勢,因此美軍已重拾軍備競賽的熱情,在以下技術領域進行投資以拉大技術差距:

(一)極音速武器:海軍與陸軍已聯合啟動中長程極音速武器的研發,未來可從中國外海的潛艦或西太平洋島鍊發動深入且近即時的打擊。另一方面,美軍也將把反彈道的標準六型飛彈轉換成反極音速武器,並將逐步建構出反極音速的區域防禦系統,以對抗中俄兩國的極音速滑翔武器。

(二)無人科技:海軍希望能發展水下與水面的無人艦艇,它們能夠擔任偵搜與打擊角色,在有人艦艇的指揮下作為可犧牲的兵卒,並降低建造與操作成本。美軍希望在2045年能操作119艘水面無人艦與24艘水下無人艇,使艦艇總數回復到549艘的水準。

(三)人工智慧:目前的方向是將人工智慧的運算能力安裝到每一艘船艦、每一架飛機、甚至是部分飛彈上,它們能獨立作業,也能彼此聯網,能在全域網路無法暢通的情況中互相分享資訊與協調行動,加速偵測目標到摧毀目標的反應時間,尤其是搭配衛星與極音速飛彈,對內陸的機動反艦飛彈車進行獵殺。

1.png
為了增強水面決戰的兵力,美國放棄後續的沿岸作戰艦而改建造星座級巡防艦,後者類似傳統巡防艦,具有較強的防空與反艦火力,並與神盾艦使用相同的作戰系統。 圖/取自芬坎蒂尼公司(Fincantieri Marine Group)推特

photo.jpg
2020夏季,美國海軍與澳洲、日本在菲律賓海的聯合海上軍演。 圖/美國國防部

▌重返海權榮耀的障礙

然而,中國與蘇聯仍有很多不同之處,尤其是中國可以學習蘇聯的經驗與教訓,使得美軍用同樣的招數未必能取得同樣的效果。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蘇聯的經濟與美國分離,因此美國在軍事對抗蘇聯的同時,可以用經濟戰略斬斷蘇聯金流而不影響自己。但中國的市場卻與美國密不可分,這使得美國進行經濟戰略就會投鼠忌器,或是遭遇到國內外的阻力。例如川普任內企圖從貿易戰與5G建設來切斷中美經濟的連結,結果就遭遇了科技業與華爾街的反撲。

而在拜登上台後,由於民主黨從卡特時代開始的基本教義就是「縮減軍費,整頓軍方」,讓美國海軍要在2045年回復到549艘的造艦計畫蒙上陰影。被提名為國防部副部長的凱瑟琳.希克斯已表示:「海軍需要更多的『未來研究』來證明這個數量是合理的。」不過拜登政府也承認中國是最大的對手,而要對抗中國,就離不開強大的海軍,因此美國海軍要奪回海上優勢的路程,頂多會有些延宕——終究還是會步上正軌。

photo.jpg
拜登上任後,被提名為國防部副部長的凱瑟琳.希克斯已表示:「海軍需要更多的『未來研究』來證明這個數量是合理的。」不過拜登政府也承認中國是最大對手,要對抗中國,就離不開強大的海軍,因此美國海軍要奪回海上優勢的路程,頂多會有些延宕,但終究仍是會步上正軌。 圖/美國國防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