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n Lin
台灣台北人,17歲入美國陸軍預備役,2003年2次入伍,參與OIF3駐防伊拉克,2006年初 下士退伍。軍中經歷為經理士、軍械士、副職是通訊士與民政士。
美軍能走全募兵是因為有強大的預備役在支撐,絕大部分的戰地勤務單位(combat support services) 還有部份戰鬥支援單位(combat support) 都是由預備役人員構成的,但訓練是比照正規軍標準的,美軍預備役是每個月都有訓練、外加一年要兩週的演習!(人員派訓與參與各級領導能力或是專長訓練的時間還不算在內)、就算不能等同正規軍的戰鬥力,也可至少有3/4的比例,要做為戰場輪調的實力也是足夠的,而且只要國會下令開戰,立刻就能夠動員100萬人(沙漠風暴時期),就連伊拉克與阿富汗也能輕易動員20-30萬人去替補前線的正規單位⋯ 讓戰爭能夠持續下去。
我是支持國軍走全募兵的,但是在實施前必須要有的配套全然沒有!尤其預備役就是配套措施裡極為重要的一環,卻完全被忽視,然後趕著全募兵只是為了兌現選舉承諾而做,現在出現戰力缺口不說,新進人員素質普遍奇差無比!加上訓練一直沒有改變以致於無法專業化⋯現在走回徵兵老路子~國軍離真正能夠專業化是越來越遠了⋯光是買武器、加薪水這種邏輯去搞募兵,就算再10年也是有限的!部隊最重要的是人!最值得投資的也是人!美軍強大的地方就是即使只是個二兵或是下士,普遍都具備小單位作戰的能力,這不是偶然,而是長時間投資在人員身上的必然結果。
軍隊募兵當然一開始都會有問題,天底下是沒有一開始就能完美的計畫,但是重點是當面對問題時你拿出什麼方案、資源還有決心去改革!?去力求完美、還有質與量的穩定!
美軍自越戰以後不斷的去解決從60年代以來軍方內部所產生的問題!一直到了2015年的今天還是一直在動!在變革,為了就是打造一支隨時能應變國際或本土各種衝突與任務的專業部隊。舉凡組織架構、人員訓練,裝備革新,福利與退輔都一直在修正做法,力求大部分人的滿意!這都屬於軍方內部的正面改革。
一個我個人的例子給大家參考,兩年前在美國聯邦財政預算案擱淺於國會時、政府機關都得被迫關門歇業,但美軍退伍軍人的福利也一毛沒少給過!有些人福利拿遲了,政府還給予ㄧ定比例的利息!
在社會地位的提升上,甚至做到了讓媒體承認錯誤、並且平反了當年參與越戰的退伍軍人在社會上背負的罪名!也極力彌補當年的過失。
先不提做的好不好,但至少政府、民間、軍方是有足夠誠意照顧我們這些為國征戰的退伍軍人的。雖然過程很長,但積沙成塔!地位如此,何愁沒有人來當兵?就連許多外籍人士對加入美軍也是趨之若鶩!這是事實。美國募兵成功與否,這不言而喻!
我們(戰爭退伍軍人)是美國總人口裡的1%(因此我們被某些大眾稱做榮耀的1%),我們來自社會各階層背景,絕大部份皆以為國服役為榮,許多人更把服役當做家族歷史的一種傳承,而且服役已經不單是窮人家孩子為了賺取大學學費的選項,其服役的經驗與正面的邊際效應更深入許多人的生涯規劃之中,使其退伍後到社會各階層裡,也能成功的成為專業人士,被社會接納,服役經驗變成ㄧ種個人能力的背書,成為專業軍隊最佳的宣傳品。這不是任何媒體,任何官方的宣傳力量能夠製造。
美國軍方成功的逆轉越戰期間的名聲狼藉,贏得尊重,讓募兵的兵員幾乎可以源源不絕,其努力的方向跟過程是值得國軍反思的!
"陸軍將領昨說,網友可以在網路上亂,國軍不能亂;況且阿帕契正在進行重要的接裝換訓階段,無法提供機關團體參訪。羅紹和也強調,任何參訪活動要在不影響部隊戰備訓練、作息等前提下,由單位審查核定後辦理參訪活動。"
****分隔線****
是哪位陸軍將領講的,請他出來跟所有網路鄉民解釋什麼叫做「網友可以在網路上亂,國軍不能亂」??這話說的挺義正嚴詞的,很好!但今天如果不是國軍自己內部先壞了規矩,誰他X的稀罕,又有誰閒著吃飽沒事幹,揪團去看一台有看沒有懂的阿帕契?到底是鄉民在亂、還是你們這些掛星星的再那裡爛?看不看直升機這根本不是重點!你對於權貴還有ㄧ般百姓的雙重標準現在要怎麼對納稅人去交代?!
上文承蒙 Allen Lin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軍隊與社會的疏離:美國募兵制的負面經驗 2013-12-15 吳怡農
長期以來我們似乎早已養成向西方看齊的習慣。許多國家軍事「升級」,例如美國訓練出時髦的菁英部隊,我們也希望模仿。可是美國跟台灣需要不同的軍人。首先,美國不像台灣,並沒有被鄰國攻擊的威脅。其次,美軍在世界各地有台灣軍隊沒有的特殊任務,例如反恐怖行動。因此,他們的軍事目標之一是建立行動快速、火力強大的特種部隊。如果台灣遭受侵襲,我們的最後一道防線不會是精英部隊,而是遍佈於社會各角落的平民。除了提高空軍及海軍的防衛能力,我們的陸軍需要一支龐大的公民軍隊、幾百萬可以及時動員的後備軍人。如果對岸只要發射數百枚飛彈,摧毀台灣的主要軍營、戰機跑道、及基本設施,就能癱瘓我們的防衛能力,那我們的國防事實上等於不存在。當全民都有足夠的軍事訓練、屬於固定的後備軍單位,不論哪個軍營受到打擊、什麼電子系統遭到摧毀,國軍仍然可以有效率地動員。這對入侵勢力才是實在的嚇阻。
目前台灣正由徵兵制改為全募兵制,我們或許可以從美國的經驗看到台灣可能邁向的未來。
美國:募兵制度的教訓
美國雖然享有世界最先進的職業軍隊,可是他們卻發現一個與民間隔離的軍事部隊對社會其實不是好事。退休陸軍上校、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現任波士頓大學教授的安德魯.巴塞維(Andrew J. Bacevich),在其新作《信任的斷裂》(Breach of Trust)中討論過去四十年美國軍事制度發展的教訓。自從革命創國,到內戰及兩次世界大戰,美國都是採用徵兵制,直到1973年才轉為職業軍隊。在1970年代,民眾對兵役制度有很多的不滿:部隊充滿沒有意義的工作,例如掃地、除草;許多人透過個人關係派到舒適的辦公室崗位,甚至直接免役,極不公平;軍營士官看不慣來自民間的服役青年,經常虐待、欺負他們。當時越戰已經接近尾聲,不只民眾反戰,連軍隊中也充滿異議的聲音。在那樣的氣氛下,軍事制度的改革是必須的。可惜的是,美國政府選擇政治上最便利的解決方案:廢除兵役、改為全募兵制度。從那個時候開始,抱怨的聲音就消失了;畢竟,從此當兵的人都是自願的。
可是事實並非如此。當職業軍人對制度或待遇感到不平,他們的聲音不夠大、力量也不足,無法爭取他們應有的權利。一是因為自願兵大多為貧困家庭的孩子,缺乏社會影響力;另一個的原因是,一旦國防不再和每一個家庭的子女高度相關,社會大眾就對軍事失去了興趣,而政府也就不再有社會壓力。過去十多年,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打了兩次戰爭,其中服役的軍人占總人口不到百分之一。華盛頓首府所做的出兵決策,社會多數人透過選票加以支持,承擔後果及代價的卻是非常少數的人,而且多為貧困家庭的子弟。也就是說:多數人送少數人上戰場,為大家犧牲。更為不合理的是,在為國家犧牲奉獻之後,退伍軍人發現社會沒有興趣接納他們。雖然全國在退伍軍人節慶祝、及感恩軍人的貢獻,但在現實生活裡許多退伍軍人找不到好的職業和醫療照顧。多年來軍營和軍校裡普遍的性侵犯問題,也缺乏社會動力來實施改革。
這段期間,軍隊的組成變得更極端,部隊的社會階級和政治立場與社會大眾嚴重脫節。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民調顯示,如今只有4.6%的士兵是大專畢業生;其在全人口中的比例則為29.5%。士兵中有41%屬於少數族群,是民間社會的兩倍。軍人的黨籍也與社會大眾相反,較多認同共和黨。六成的人從軍是為了教育福利,這顯示他們來自經濟條件較差的家庭。同時,愈來愈少的政府官員(總統、部長)與國會議員有當兵的經驗,但他們卻仍然負責重要的國防政策(而且似乎也很樂意刪減職業軍人的退休福利)。
在這樣的情境下,軍隊與社會的關係更加疏離,加強了四十年前就存在的互相不信任。民間對軍人保持冷漠的態度;軍人看不起民間要求權利卻不願犧牲的「自私文化」。雖然民眾中有91%的人宣稱他們為美國軍人感到驕傲、也有84%的人認為美國軍隊對國家有貢獻,但不到一半的民眾表示他們會建議年輕人從軍,而且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對進行十多年的戰爭表示關心。雖然83%的民眾認為軍人與其家庭為社會作出極大的犧牲,可是只有26%認為軍人比一般平民多付出的犧牲是不公平的,其餘七成認為從軍本來就應如此。另一方面,則有六成的軍人認為他們比社會大眾還要愛國,而且84%的軍人認為社會不了解他們所面對的問題及困難。
退休上將,麥可•馬倫(Michael Mullen),美國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2011年在西點軍校的畢業典禮演講,討論軍人與社會大眾之間的關係。他提醒畢業生,他們雖然是軍人,但也是公民,而且公民身份先於軍人的身份。在美國的民主憲法下,人民決定軍隊的走向。人民是國家最高的權力;軍隊必須服從人民的決定。然而,他接著說:「可是,我擔心他們不認識我們。我擔心他們不了解我們沉重的負擔、或我們在戰場上付出的代價。這很重要,因為當人民不了解他們要求軍人所做的忍耐或犧牲,他們也不可能完全履行、落實憲法所給予的責任。」
這四十年美國的軍隊演變成為一個更加獨立的機構,愈來愈和社會脫節。當時從徵兵至募兵的「改革」,忽略了國防、軍人和民主政治之間的密切關係。
其實,美國連經濟效應也評估錯誤。當初推動募兵制的官方理由之一是效率。他們錯以為不需每年重複訓練新兵,職業軍人的作戰能力也應該更高,所以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創造更強的軍隊。著名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在1966年保證:「職業軍隊的成本絕對低於徵兵制的軍隊。」結果,招兵成本和職業士兵要求的待遇都遠遠高過預期。美國軍隊發現,不是宣布募兵制就會有年輕人自動上門報到;急需的全職招兵隊伍,也是昂貴的行銷人才。同時,為了吸引新兵,不只薪資需要調高,軍隊還需提供其他福利、並調整工作性質。之前徵兵時代一起分擔的雜事,開始需要外包給承包商,包括伙食、打掃、甚至軍營的保全及後勤。根據統計,現在被派到戰區的每一名士兵的總成本高達每年五十萬至一百萬美元。台灣募兵化現在所碰到的「招兵不易」,其實應在預料之中。往後會增加的其他巨大花費,仍然沒有被仔細評估。
職業軍人是否能帶來作戰能力的提升,答案也不明顯。退休陸軍上校安德魯.巴塞維表示,陸軍作戰的基本技能畢竟不是「火箭科學」,一般人其實一兩年就可以很熟練,根本不需要職業化。美軍1993年在索馬里亞的痛苦經驗是一個例子。公認為世界最先進的特種部隊,享有最職業化的訓練及最新的武器,卻慘敗在一個非洲小軍閥和他的民兵手上。美軍屍體在摩加迪休街上被暴民展示的驚人畫面,是美國人永遠忘不了的。這個事件後來被拍成電影:《黑鷹計劃》(Black Hawk Down),於2001年上映。
我們的國防走向
台灣其實沒有資源支撐一支具有足夠阻嚇力的龐大職業軍隊。而就算我們有這個本事,從以色列、新加坡和美國的經驗看來,那也不見得是最好的選擇。
台灣教育界近年對芬蘭模式非常著迷。可是芬蘭的軍事制度卻為我們忽略。芬蘭的人口只有五百萬,它的鄰居則是強大的俄國。芬蘭的國防依賴的是義務役及後備軍人。瑞士的國防軍也是由義務役及平民後備軍人組成,職業軍人只占5%。他們積極參與國際維持和平行動。瑞士身為中立國,沒有任何國防的威脅,而且將近兩百年從未參與國際戰爭,但仍然重視義務役的社會價值。瑞士人民在1989年、2001年和2013年的三次公民投票,都堅決反對廢除義務役;今年九月的公投,73%的選民選擇保留義務役及後備軍制度。瑞士人認為從軍的共同經驗及責任是社會的「黏合劑」,應當加以珍惜。
在台灣,我們都同意軍隊的文化需要改善、過時的制度必須改革。可是,我們必須回答:到底要把軍隊進一步地和社會隔離及邊緣化,還是讓軍隊和民間社會做徹底的結合?何者才是我們需要的?
民主國家需要公民組成的軍隊。當全民都是軍人,政府才有社會壓力、對軍人負責。當軍事任務依賴家家戶戶的後備士兵來執行,軍隊不可能違反民意、也不會做出對不起社會的事。更重要的是,當每個公民為了集體的理想及目標做出共同的犧牲,健全的社會意識才會開始形成。
如果我們堅持廢除義務役,政府最起碼的責任是改善軍隊制度,還給軍人他們應得的尊敬。這不是靠調整薪資、或提供單人冷氣宿舍就可以達成。如果我們堅持廢除義務役,我們也要承認這代表社會的集體決定:讓少數人替我們做自己不願意的犧牲。可是這種制度顯示我們是什麼樣的社會?這種制度真的符合一個以志工文化為傲的國家嗎?是否有另一個選擇?
我們是否能想像:一群不同背景的青年,到了十八歲就同時開始一或兩年的義務役。這個共同的責任絕對不分階級、學歷或專業能力;無論體重、視力或雙重國籍;它與單親家庭或是否為獨子也毫無關係;在現代社會,這個公民義務也許甚至不分男女。除了軍訓,這群青年們巡邏國家公園,保護林地。或許他們守護河川、監督污染。或許他們接到其他任務,迫使他們發揮應變能力、解決部隊或社會的某些實際困難。這些青年退伍後納入同一個後備單位;有的選擇繼續唸書,有的直接進入職場打拼。想像這群隊友,有人成為老師或醫生,有人當廚師或司機,也有人是公司董事長。雖然走在不同的人生路上,到三十多歲還是定期回到同一個部隊受訓,一起生活,甚至一起出任務、協助救災。這些不同背景的人一起成長,為共同的家園付出;也培養對不同行業、不同階層同胞的理解和同理心。
義務役和國防預算不必然是浪費。我們看到的許多例子提醒了我們,一個合理的體系有太大的潛能。如果我們真正重視教育與創新、真正珍惜我們的民主,即將改革的國防制度或許也應該反映這些價值。
上文引用網址: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199/article/828
筆者於2000年11月30日PO文提及:
台灣有全世界最爛的「後備動員擬案 (無制度可言故稱擬案)」
2002年元月2 日午間新聞中看到軍管部將「後備營」擴編成「後備旅」的新聞,畫面中「受閱部隊」在過來人眼中一看就知道,又在拿服兵役的「義務役」弟兄出來「作秀」,跟「後備軍人」完全扯不上關係。只不過是從一個在「保險櫃」裡幹空殼營長的官,擴編成在「保險櫃」幹空殼旅長的官而已。
在「警備總部」的年代是白色恐怖的化身,而今更名為「軍管部」,做的卻是「美其名為義務役的後備軍人聯誼」工作,實則為國民黨的樁腳。而今國民黨喪失政權後,就端出個「後備旅」來應付一下新政府,反正新政府也沒這個閒功夫去過問「作戰動員事宜」。
此事讓筆者想起 2000年11月30日在陸軍官校「部隊經驗談」網頁內所張貼的短文:
前些日子,接到一通自稱是『團管區參謀』的電話,詢問筆者是否有意願以『備役身份』擔任『動員職務』?而問其詳情時,只告知:『正計畫中,所以詳情不知,但先行調查參與意願……而一語帶過』。
我若猜的不錯,應該是拿著退伍名冊逐一電話詢問罷了!…當初筆者任職『動員旅』上校旅長一職時就曾建議過:『常設之動員部隊』的幹部必須結合軍階與民間的社會地位,因此所『徵召』的各層級軍官,必須是退伍後任職『民間企業』相關之管理階層的工作。一方面為了讓領導統馭工作容易推行,一方面也讓該動員職務成為『榮譽職』,而非退伍後找不到工作的護身符
現今世界各國的動員部隊或國民兵,所扮演的角色與任務中,有一點是各國在創始之初所未想到的,那就是『軍事改革與創新』。因為這批民間精英將『企業觀念與科技』結合軍事,漸進而成功地顛覆了傳統的軍事理念與做法。試想,一批週修二日纔上班的『死老百姓』,於對抗演習中成功的擊垮了『正規』的野戰部隊時所帶來的衝擊!不要認為不可能,新加坡的軍隊就做到了,因為有誘因〈出國對抗+渡假+雙薪〉再加上有經驗。
這些都是別的國家『精挑細選』,並至各大企業拜訪後所得來的,決不會是一通電話『就成功』!
2000年 十一月 30日 星期四 神仙、老虎、狗
改革後備武力體制,刻不容緩 [民國90.03.03 中國時報/陳新民/戴政龍]
監察院國防委員會於日前通過對國軍後備部隊戰力的調查報告中指出,後備部隊作戰能力不足,戰時無法有效銜接,並對國防部提出糾正案。此暴露出目前後備部隊制度與政策規劃未能順時應變、調整思維,已達不容忽視的程度。
我國目前後備部隊制度的基本精神,乃是延續十九世紀歐洲傳統的後備動員制度。其後備部隊的編組與訓練都是為了戰時的「備用」而設,功能在於補充正規部隊兵員的不足、擔任地方的守備任務與補充戰場耗損的兵力。且傳統戰爭的發動,亦大多有跡可循,自然也有較充分的時間事先動員人力、物力,為戰爭的進行做好必要的準備。
二十世紀以來,戰爭的型態已經有了極大的轉變,講求快速化、機動化、科技化、資訊化的現代戰爭,勝負在極短的時間內即可拍案定論,甚至是決勝敗於千里之外,這是科技時代與環境的發展所帶來的變革。在這種條件之下,封建式的傳統後備武力制度,當然無法因應戰爭型態的快速變化。
根據民國八十九年的國防報告書指出,我國現有後備軍人約三百四十八萬餘人(佔全國總人數百分之十五),編組為三軍動員部隊、管區後備部隊、後備軍人小組,而三軍後備部隊的戰時任務為擔任地區守備、要點防衛或基地防衛;兵役法亦規定以教育召集、點閱召集為訓練方式。然這樣龐大的編組及少許的訓練,果真能符合現代戰爭的需求嗎?人盡皆知,軍事行動是一項必須依靠武器裝備的性能、人員的密切協調合作、嚴明的紀律、充分的訓練及周詳的推演等相互配合的高度專業技能。若期望這些三百多萬好不容易解甲還鄉、汲汲於社會謀生、逐漸淡忘軍事技能卻又缺乏訓練的後備軍人們,人人都能有足夠的作戰能力,無非是一種苛求,甚者,根本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在國防預算有限的狀況下,常備部隊縮減將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卻又必須維持國家整體戰力於不墜,因此,善用民間力量充實後備武力是絕對必要的;尤其在近年實施精實案後,大量中、初級軍官提前退伍,這些可貴的人力資源,正可充分加以運用。我們主張採納美國實施甚為成功的國民兵(National Guard)制度、也是俗稱「週末軍人」體制的精神,建立一支立即可以快速動員、爭取救急時效的「兼職志願役後備部隊」。
這支「兼職志願役後備部隊」具備的特性如次:
(一)志願性:成員必須全部是志願役,通過服役條件檢定,且以近兩年內同職務退伍者優先,享有志願役軍人待遇,接受權利義務,役期採簽約制,圓滿服役期滿享有退休金。
(二)兼職性:平時從事各行各業,原有民間職業受到法律保障,每月利用週休假日入營接受軍事訓練四天,每年另參加十五天演習校閱與評鑑,每月按入營日數領取日薪與各種加給。
(三)草根性:有固定營區與建制,服役地區自選,以工作地或居住地為準,車程不超過二個小時,可以迅速應變、動員,並賦予地區性專屬任務,直接保家、保鄉。
這支後備部隊建構完成後,我國將擁有「常備部隊」、「兼職志願役後備部隊」、「後備軍人」三種層次的軍事人力:常備部隊負責打擊來犯敵人,兼職志願役後備部隊可以完整之編制部隊即時支援常備部隊或擔任守備,後備軍人則負責兵員補充。這樣的設計,並不會大幅變更現存之兵役制度,而且初步估算建置一支兼職志願役後備部隊所需的預算,僅及同樣編制的常備部隊三分之一左右,便可以獲得戰力相當、質量兼具的第二支可用武力,當可彌補現行後備部隊戰力的空洞,以及減少常備與後備部隊之間戰鬥能量的落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