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英美遙控戰車集中亮相 未來戰場機器人無處不在

2018/04/08 hawk26講武堂

4月6日,美軍在德國格拉芬沃爾訓練場進行戰術演習。

此次演習旨在展示新型機器人系統,如遙控裝甲車、遙控工程車、無人機等先進武器裝備。這是一名美軍士兵,正在檢查剛剛配發給第1步兵師第2裝甲旅戰鬥隊的直瞄/間瞄自動迫擊炮系統(ADIM)。

photo
該系統可以對目標進行快速瞄準射擊,大幅提高了反應速度,並可用直射火力打擊敵方目標。

photo
從外形上看,這種新型迫擊炮已經完全沒有了迫擊炮的樣子,更像一門榴彈炮。

photo
一名美軍士兵正在組裝微型巡飛彈武器系統(LMAMS) 。

photo
發射時類似小型迫擊炮,巡飛彈在空中展開彈翼向目標飛去。

photo
士兵通過遙控器接收巡飛彈傳回的圖像信息,進行精確打擊。

photo
這是英國陸軍裝備的「梗犬」裝甲挖掘機,可以在遙控和有人操縱的情況下進行工作。

photo
由於很多必要的戰場施工必須由這類裝甲工程車來完成,為了減少人員傷亡,會採用無人駕駛車輛,通過遙控來進行操作。

photo
這種「梗犬」遙控工程車已經配發給英軍第8工兵旅第22工兵團。

photo
「梗犬」有多種配套設備,可以執行多種任務。

photo
英軍在此方面有特別的「天賦」。

photo
危險的掃雷工作,有條件一定要用無人車輛。

photo
只不過還保留了人工操作的駕駛艙。

photo
M58「狼」式煙霧發生車正在施放煙霧。

photo
這輛煙霧發生車同樣也是遙控車輛。

photo
這些無人遙控車輛,將大幅減少美軍戰場傷亡。

原文網址: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ETC0JSU0515974E.html

photo

59坦克煥發第二春?中國無人坦克亮相備受關注 

2018-03-20環球時報-環球網(北京)

中國的無人駕駛坦克來了!最近網上熱傳的視頻顯示,一名解放軍士兵在操作臺上轉動方向盤,身旁的坦克隨之靈活轉動行進。俄羅斯衛星網18日稱,中國無人坦克的視頻近來在互聯網上引發熱議,老式坦克在電腦終端的控制下實現無人化運作,這是否意味著無人坦克時代的來臨?  

老坦克+黑科技 

《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中國無人坦克的視頻,最早來自於中央電視臺的軍事新聞報導。相關視頻揭開了國產“無人作戰系統實驗室”的神秘面紗,展示國產無人機、水下無人潛航器、無人艦艇等一系列無人裝備。俄羅斯衛星網稱,頗為吸引人的是在老式59坦克基礎上改裝的無人坦克:一名解放軍士兵坐在電腦操作臺前,如同打電玩遊戲一樣轉動著方向盤,不遠處的一輛59式坦克就自己開動起來。在操作員的熟練操作下,這輛59坦克能夠輕鬆完成前進、後退動作,看上去科技感十足。 

俄衛星網稱,59無人坦克的原型車是蘇聯的T-54A坦克,於上世紀50年代引入中國,通常需要4名乘員操作。從視頻中可以看出,中國59無人坦克已經進入測試階段,這預示著中國把最先進的軍事黑科技嫁接到老式坦克上,在世界無人坦克發展潮流中處於領先地位。 

《坦克裝甲車輛》雜誌主編劉青山告訴《環球時報》記者,59坦克作為我國第一種大規模生產的中型坦克,服役數量最多、改型升級最多,現役的部分59坦克保養維護狀態良好,還可以繼續服役相當長時間。如果能借助智慧化技術實現無人化操作,意味著大量面臨退役的59坦克可以改造成無人裝甲兵團,在解放軍的戰鬥序列中發揮餘熱。  

各國競相研究無人坦克 

世界上發展無人坦克的國家,中國不是第一個,也不是唯一的一個。最早的無人坦克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世紀20年代,但由於當時的遙控技術不夠成熟,這些無人坦克的遙控距離和可靠性並不理想,很快被淘汰。 

直到21世紀初,隨著智慧化技術的高速發展,無人坦克重新受到重視。作為陸軍主戰武器平臺,坦克面對日益複雜的戰場威脅,幾次局部戰爭中裝甲部隊的慘重損失令人觸目驚心,但目前還沒有其他武器能取代它的地位。各國軍隊都在期盼,如果坦克能實現無人化操作,不但可以有效減少人員傷亡,而且可大大提高火力突擊能力和作戰效率。 

美國很早就開始研製無人坦克。2004年,美國發展了XUV無人偵察坦克、無人掃雷坦克、“未來戰鬥系統”等多個型號。2009年美國《大眾科學》網站披露了一種時速97公里的“快跑坦克”——MSI“粗齒鋸”無人地面車輛。它的樣車在亞伯丁試驗中心進行野外演示試驗時,曾爬上9米高、45度的山坡,展示了通過植被地帶和原地轉向等出色的機動性能。 

美國海軍陸戰隊已擁有200台“機器戰士”戰術無人車。該車可視為微型無人坦克,採用履帶式行進系統,裝備有車載煙霧施放系統、障礙突破系統、催淚彈、閃光手榴彈很多非致命武器,能夠在任何天氣與地形下,執行偵察、核生化武器探測、突破障礙、反狙擊手和直接射擊等任務。 

俄衛星網稱,俄軍已研製出多種無人戰車,包括偵察、排雷、武裝巡邏等不同種類,其中部分型號還經歷過實戰檢驗。2016年俄軍“阿爾瑪塔”新型坦克亮相時,一名俄國防部官員就曾透露,俄羅斯計畫在該坦克基礎上開發無人坦克。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也曾宣佈要發展無人駕駛坦克,在國防技術上“領先一步”。  

何時能上戰場? 

無人坦克的發展,是大國軍事科技的前沿較量。美《國家利益》網站18日稱,要想在戰場上打敗中國和俄羅斯,美國就必須把人工智慧技術和機器人技術結合起來,發展小型化、網路化、智慧化的機器人兵團。  

中國改裝的無人坦克將在戰場上發揮什麼作用呢?有網友猜測,它或許可以充當分散敵軍注意的戰場誘餌,掩護主力突進,或者是作為戰場步兵的伴隨火力。劉青山對此表示,坦克是機動力、火力、防護力高度融合的陸地作戰平臺,當代無人坦克是以自身程式控制為主的無人化履帶式裝甲平臺,其實質是以遠距離攻擊型智慧化武器、資訊化武器為主導的“非接觸性戰爭”的進一步發展。未來技術成熟後,可以融合來自偵察衛星、飛機、艦艇、潛艇和地面偵察部隊等獲得的各種目標資訊,與其他無人化平臺互相協同,以更快的反應速度、更高的殺傷概率實施連續作戰。 

劉青山認為,59無人坦克目前還處於概念論證和技術探索階段。央視報導證明我國已經解決坦克無人化行進操作的問題,但要想達到與有人駕駛坦克一樣的戰鬥水準,還有很多技術難題需要克服。據介紹,由於地面戰場環境複雜多變,想要讓無人坦克像有人駕駛坦克那樣衝鋒陷陣,或及時提供火力支援,需要提供大量的即時戰場資訊,並快速識別判斷敵方目標,所面臨的技術難題還超過了無人機。不過劉青山建議,國外無人坦克的部分概念性技術,可以在59無人坦克上先行試驗,發展掃雷、反恐、排爆、偵察等專用特種車型。

原文網址:http://war.163.com/18/0320/10/DDB7S96G000181KT.html

無人戰車  
資料圖
;“天王星”-6無人戰車

新聞分析:俄軍加速進入地面無人作戰時代

2017-10-09 來源: 新華社新媒體專線(廣州)

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報導,俄羅斯軍方已在敘利亞部署“天王星”-6無人戰車,主要用於戰場掃雷。分析人士認為,俄羅斯在無人作戰平臺領域雖然起步較晚,但研發速度很快,可謂後發先至。俄軍加速進入地面無人作戰時代,或將改變未來戰爭格局。

“天王星”-6無人戰車是俄軍列裝的首款多功能無人掃雷戰車,由俄羅斯國防工業公司在克羅埃西亞“道金”MV4型掃雷機器人基礎上,根據俄軍使用需求設計製造。“天王星”-6的操作控制單元僅包括一個資料通信背包和一台軍用筆記型電腦改裝的視覺化操縱設備。在戰鬥中,操作員可以使用特製的背帶將筆記型電腦挎在胸前,根據平臺傳輸回來的視頻資料、通過遙控手柄和各種按鈕操縱戰車。由於“天王星”-6的最大遙控距離為1500米,完全可以避免對操作人員的傷害。

“天王星”-6採用改進的六缸水冷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每小時燃料油耗為1525升,能夠連續工作16個小時,每小時可以掃除2000平方米的雷區,相當於20名工兵的工作量。戰車配備全套工具,除掃雷輥、推土鏟、夾爪、叉車和機械臂外,還配備了高壓水槍、噴射水炮等,可執行掃雷、排爆、滅火等多項任務。

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外軍研究中心副主任方曉志說,“天王星”-6未加掛掃雷工具時長僅3米、重僅5噸左右,由於尺寸小、重量輕,可以很方便地使用普通軍用卡車、集裝箱或中型戰術運輸直升機運送,具有極佳的戰術和戰略機動性能。

方曉志說,首批“天王星”-6量產戰車於2015年入列俄軍,在俄高加索地區和敘利亞帕爾米拉古城開展的排雷工作中表現出色,隨後俄決定將“天王星”-6的大量列裝時間從2020年提前到2017年,這大大加速了俄軍進入地面無人作戰時代的步伐。

美國海軍分析中心研究員撒母耳·本代特表示,“天王星”-6可能是未來一系列無人戰車的試驗平臺,體型更大的“天王星”-9無人裝甲車可以勝任多種戰場任務。根據俄軍方理論,未來戰場上應該沒有士兵和指揮員,只有武器、軍事謀略家和武器操控手。俄加強無人作戰武器研製的目的就在於通過使用機器人代替士兵上戰場,以減少戰場人員傷亡甚至實現“零傷亡”。

根據這一指導思想,近年來俄正緊鑼密鼓地研發遠近結合、輕重配套的無人系列產品。雖然俄羅斯在無人作戰平臺領域起步較晚,從本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開始時才集中科研力量和資金進行攻關,但是借助在地面作戰車輛領域的雄厚技術積累,俄方研發速度很快。

方曉志說,目前俄不僅在技術上已經追趕上了西方國家,而且率先實現了地面無人車輛的批量生產和裝備,並形成了從無人地面戰車、無人機到無人潛艇的立體化無人裝備體系,可謂後發先至。 

目前,世界各國無人裝備發展迅速,已達上百種之多,主要應用於偵察、排雷、防化、進攻、防禦以及保障等各個領域。除俄羅斯外,目前美國、德國、以色列、英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家都十分重視地面無人作戰系統的研究。如德國研製的數位化“鼬鼠”裝甲車、以色列研製的“守護者”無人車以及英國研製的自主式運動偵察演示車和爆炸物探測機器人等,都在世界上處於領先水準。

方曉志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無人裝備廣泛運用於戰場,必將引發軍事領域新的變革,無人戰也將成為一種顛覆性新型作戰樣式,成為未來戰場的主要形態。

本文出處:http://war.163.com/17/1009/10/D0A3ICOP000181KT.html

作戰機器人  
資料圖:天王星作戰機器人

俄軍加速發展無人作戰系統推動軍隊轉型

王鵬 作者單位:空軍工程大學 

2017-10-18來源: 中國青年報(北京)

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近日報導,俄羅斯軍方已在敘利亞部署“天王星-6”無人戰車,主要用於戰場掃雷。918日,該網站還以《俄羅斯的無人戰隊出現了》為題,關注今年俄羅斯“軍隊-2017”裝備展覽會上展示出的俄羅斯軍用無人系統。分析人士認為,俄羅斯在無人作戰平臺領域雖然起步較晚,但研發速度較快,可謂後發制人,成為近年來俄羅斯軍隊發展建設不可忽略的一個亮點。 

獨闢蹊徑的俄羅斯無人作戰系統發展之路 

科學的總體規劃和富有特色的發展重心使俄軍的無人作戰系統發展之路與西方國家並不相同。2014215日,俄羅斯聯邦總理梅德韋傑夫簽署命令,宣佈成立機器人技術科研試驗中心。該中心隸屬於俄聯邦國防部,主要從事軍用機器人技術綜合系統的試驗。 

20151216日,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又簽署總統令,宣佈成立國家機器人技術發展中心,主要職能是監管和組織軍用、民用機器人技術領域相關工作。 

這兩個機構的成立意味著俄羅斯已經開始在國家層面對無人作戰系統的建設發展進行總體規劃。其中,重點關注的是無人機和地面戰鬥機器人的發展。 

俄羅斯在無人機方面特別注重重型無人機的研製。今年718日,俄羅斯國防工業集團在莫斯科航展上展示了其研發的“獵戶座”無人機,這是俄羅斯重型無人機的首次亮相。該型無人機有效載荷為200公斤,遙控距離可達250公里,基本與美國“捕食者”屬於同一級別的重型無人機。 

同時,俄羅斯正在加緊研製的“巡邏哨-600”無人機,性能也與“捕食者”相似。而由喀山“雄鷹”設計局與“特蘭紮斯”公司聯合研製的“阿利基烏斯”重型無人機則可攜帶幾乎俄軍現役所有類型的電子偵察設備。 

俄羅斯航空新聞網今年822日報導,米格設計局正在研製重量為15噸的重型無人機。不僅如此,米格設計局還將研發包括輕型、中型和重型,重量從100公斤到15噸的全系列無人機,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無人機體系。 

在地面戰鬥機器人方面,俄羅斯則有著不容置疑的底氣。俄羅斯聯邦國防部機器人技術科研試驗中心主任謝爾蓋·波波夫上校介紹,在戰鬥機器人的研發和使用上,俄羅斯並不落後,某些方面還處於領先地位。在俄羅斯軍工企業已經研發出的11種履帶式地面戰鬥機器人中,包括技術成熟度很高的“平臺-M”、“旋風”、BAS-01G BM“戰友”,以及“天王星”系列履帶式地面戰鬥機器人。特別是“天王星-9”配備了包括12A7230毫米自動炮、49M120“突擊”反坦克導彈、6枚“針”式可擕式防空導彈,以及1PKT/PKTM7.62毫米機槍在內的強大武器系統。俄羅斯還在BMP-3步兵戰車底盤基礎上加裝新一代Epoch Almaty通用無人炮塔,將其改造成為UDAR遙控機器人戰車。 

除此之外,俄軍在水下無人作戰系統領域也有獨特的發展思路。2016126日,美國《大眾機械》雜誌披露,俄羅斯著名的紅寶石中央海事設計局正在開發一種名為“代用品”的無人潛艇。該艇特殊之處在於攜帶了一個拖曳天線,可模仿現役各國核潛艇特徵的聲波和電磁波信號,從而讓敵方聲呐上當,使己方潛艇躲避打擊。報導推測,俄羅斯海軍可能在戰時用這種無人潛艇模仿俄軍戰略核潛艇的特徵信號,引誘北約的獵殺潛艇出動,從而落入俄攻擊核潛艇設下的伏擊圈。 

俄軍對無人作戰系統的廣泛運用有著不俗表現 

近年來,俄羅斯軍隊裝備了越來越多包括無人機、地面戰鬥機器人在內的多種無人作戰系統。早在2016年年初,俄羅斯國防部新聞與資訊管理局就曾表示,俄羅斯武裝力量近4年已經接裝1500多架無人機,總計裝備了1720套各種用途的無人機系統。從2011年至今,俄羅斯武裝無人飛行器的數量提升了8倍,地面機器人數量提升了2倍,海上機器人的數量提升了3倍。這些裝備先後在烏克蘭危機和敘利亞戰爭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4年的烏克蘭危機中,俄軍裝備的“海雕-10”戰術無人機成功發現了烏克蘭軍隊在俄羅斯邊境的動向。而據烏克蘭情報部門稱,從2015年至今,俄軍多次使用無人機向烏克蘭瓦特沃夫地區和巴拉克利亞地區的彈藥庫投擲ZMG-1鋁熱劑手榴彈,引發彈藥庫數千噸彈藥發生大規模爆炸,造成數億美元的損失。20161224日,據烏克蘭新聞網站報導,烏克蘭軍隊的電子戰分隊截獲了一架在烏克蘭頓涅茨克地區對烏軍地面部隊進行偵察的俄羅斯無人機,表明俄羅斯始終沒有停止在烏克蘭地區使用無人機。 

在敘利亞戰爭中,俄軍則是首次大規模、大範圍地使用無人作戰系統。正如俄軍無人機應用系統開發和製造管理局局長阿列克桑德拉·諾威科夫在2017年軍事技術論壇上所表示的,俄羅斯空軍在敘利亞戰場上最初使用無人機只是用來晝夜持續監控地面局勢,後來發展到監控軍隊動向、停火協定的遵守情況、人道物資的運輸情況以及搜救行動等一系列行動。 

更為突出的是在敘利亞地面戰場,俄軍201512月在圍攻拉塔基亞省一處由“伊斯蘭國”武裝分子據守的754.5高地時,首次整建制地使用地面戰鬥機器人進行攻堅作戰。戰鬥中,俄軍操縱配備有7.62mm口徑輕機槍、RPG-26反坦克火箭筒和RshG-2榴彈發射器的6部“平臺-M”履帶式戰鬥機器人、4部“暗語”輪式戰鬥機器人,以強大火力支援敘利亞政府軍對200名武裝分子展開進攻,最終擊斃70余名武裝分子並佔領陣地。此次戰鬥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巨大轟動,被視為有人與無人作戰系統協同作戰的典範。 

不僅如此,大量的無人作戰系統還在俄軍日常戰備任務中得到廣泛應用。201510月,已經裝備俄軍太平洋艦隊海軍陸戰隊的“平臺-M”戰鬥機器人開始部署在軍港和重要的核潛艇基地,用於巡邏、偵察和防衛。 

2016年起,俄軍開始接收新型超遠端無人機,投入東部軍區服役。該型無人機可掛載數枚炸彈和空對地導彈,航程達1000公里。今年523日,俄軍東部軍區透露,已經為駐守在南千島群島及千島群島的師團列裝無人機,從而強化俄軍對這一地區的警戒監控能力。 

俄羅斯通過發展無人作戰系統擴大戰略影響和推動軍隊轉型 

從根本上來講,俄羅斯之所以對無人作戰系統的發展如此重視,主要是想通過搶佔這一新技術高地,來擴大戰略影響和推動軍隊轉型。

 在擴大戰略影響方面,隨著無人作戰系統與人工智慧技術的深度融合,無人作戰系統已經成為軍事技術領域的發展前沿和戰略高地。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一次面向學生的演講中曾明確表示,人工智慧技術將成為改變遊戲規則的東西,俄羅斯將在這個方面投入資源,“這個領域內的領導者將成為世界的統治者。” 

由此可見,俄羅斯在常規武器裝備與西方國家存在一定差距,且在短期內無法彌補這一差距的情況下,不僅將無人作戰系統視為能夠降低人員傷亡、提高戰鬥效率的戰場武器,更是將其看作能夠產生戰略影響的戰爭代理工具和戰略平衡工具。  

在推動軍隊轉型方面,俄軍試圖通過大量裝備先進的無人作戰系統改變軍隊傳統的兵力結構,通過在戰場上對無人作戰系統的高效運用改變軍隊傳統的作戰模式,特別是無人作戰系統與俄羅斯軍隊當前正在進行的資訊化、小型化、模組化轉型趨勢高度吻合,非常符合未來戰爭對俄羅斯軍隊的改革要求。近年來俄軍在無人作戰系統開發與運用上的重大突破,也必將成為俄羅斯軍隊整體轉型的強勁動力。俄軍對無人作戰系統寄予厚望,正全力發展這種全自動化戰鬥系統,俄軍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表示:“我們將很快見證機器人軍隊獨立進行戰鬥!”

本文出處:http://war.163.com/17/1018/10/D11AIFR9000181KT.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