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  

本文乃舊文新貼,係因神仙、老虎、狗」網站全面關閉,不提供網站(非部落格)功能的服務。導致六個經網友同意分享的PChome新聞台專欄文章無法瀏覽之外,再加上PChome新聞台歷經多次當機重組系統後,這六位網友的PChome新聞台文章也無法瀏覽。因此基於道義與責任,而於本部落格重新張貼。

組織文化與軍事組織之變革 
 

近年來國軍推動了許多的改革措施,期能藉由各項革新措施,增進組織效能。不過就我個人的實務經驗來看,這些革新作法通常都常都推展的不是很順利,甚或最後流於形式、無疾而終(如精進士官制度、伍長制度)。其原因難以一言以蔽。不過我認為軍事組織缺乏對自身組織文化的覺察與反思,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組織文化對一個組織的重要性及影響力不言可喻,然而軍隊在進行各項變革時,常常並未考慮此關鍵因素。 
 

筆者僅以近年來國軍所推行的「業務簡化」政策,簡述組織文化如何影響此一政策的推行。近年來軍隊為了提昇其運作效率,大力推行「業務簡化」政策,這是由於決策單位鑑於各級業務表報繁雜,造成許多工作流於形式,推展困難,因此研擬各種作法,進行業務精簡,要求工作以「務實」為主。這原是一個對組織、對工作人員而言都是有利的政策要求,但是推行初期遇到相當大的阻力,甚至很多人說「業務簡化」本身,反而成為另一種業務上的負擔。如果深思此一現象,即可發現這與軍隊文化的深層假定(從 schein 的角度來看,組織文化的核心正是組織成員的深層假定)有很大的關係:業務表報之所以繁雜,是由於組織要求各項工作均需有執行概況的「佐証」資料,而之所以需要「佐証」資料,是由於軍事組織對人的管理傾向於X理論的假定,亦即從Schein的觀點來看,軍隊對人的基本假設是性惡的,所以必需不斷的督促、督導,才能促進工作效率。也因此,未能深入理解或改變此種基本假定的情況下,要推行業務簡化,就會有一定程度的困難與阻力(在原有業務報表簡化後,為了應付督導,業務報表仍會以另種形式出現,故業務便難以簡化)。如果能看清這樣的組織文化深層假定,再據此研擬與主體文化相容的政策或配套措施,那麼我相信軍隊的許多政策革新,將更具實質意義與效率。  
 

※※※※※※※※※※※※※※※※※※※※※※※※※※※※※   
 

從組織文化談軍隊的心輔制度 
 

軍事組織的某些制度結構或法令政策,其運作上的困難導因於與組織文化的衝突。此一現象最明顯的,表現於心輔工作的推行。心理輔導的精神,與軍隊的組織文化在許多方面是相互衝突的。例如心輔相信人有自我覺察及自我實現的潛能,而軍隊則傾向性惡的人性觀。心輔以人為本,將案主視為輔導工作的中心,而軍隊則以任務達成及組織目標為優先。心輔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個別差異,而軍隊則以各種訓練方式及紀律要求,期能消弭各種個別差異…. 
 

由於心理輔導的許多理念,與軍隊組織文化的衝突,因此軍隊的心輔工作在推展上,就有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在實務工作上,當個案的狀況需求與部隊任務要求有所衝突時,該如何求得平衡?部隊的心輔工作究竟是為個案服務還是只是個部隊用來「達成組織目標」的工具?如何能夠保護個案,在離開心輔中心回到部隊後,不受到連隊中強勢文化的排斥與影響。此種現行部隊結構體制(心輔制度)與組織文化的衝突,是亟待解決,但卻未曾有人加以深思的。
 

從軍隊的角度來看,要改變軍隊的組織文化來配合心輔工作似乎較不可能。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由於部隊的主要成員都是男性,而且非常強調「艱苦卓絕」、「克服困難」的傳統,因此部隊很容易就把士官兵的問題歸因於「畏苦怕難」、「裝死」。這種對人的觀念和歸因常造成輔導成效不彰,也衍生了很多官兵適應上的問題。誠然,部隊的士官兵主要來自於多元變遷的社會,目前的士官兵其挫折容忍度也許不如以往,但是這並不代表將適應不良歸因於士官兵是合理的。相反地,它反映出目前的軍隊文化或制度並未隨著整個大環境作調整,或是調整的步伐跟不上社會的變遷。由於軍隊所處的環境脈絡是多元變遷的社會,為了能隨著環境而作彈性的因應與調整,軍事組織的文化再造,制度結構的變革是非常迫切,也非常重要的。
 

另外,從結構層面來看,部隊的心輔制度並未獨立於整個軍事體制之外,事實上部隊的心輔官不只是輔導者,他同時也扮演著「長官的部屬」、「政戰參謀」等多重角色,這些不同的角色有可能會相互衝突,而造成了心輔制度在軍隊中運作的困難,特別是在軍事組織階層分明與階級服從的體制特性下。因此除了組織文化因素以外,在組織結構層面上部隊的心輔制度是否應獨立於軍事體制之外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延續此一思考,若心輔制度有無法獨立於軍事體制的現實因素,那麼大量外聘專業輔導人員,可能也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方向。 

 

※※※※※※※※※※※※※※※※※※※※※※※※※※※※   
 

心輔制度在軍中的角色與定位
 

在軍隊中心輔制度之所以受到重視,是由於它被視為「防杜危安」的有效機制,也就是說心理輔導被視為一種「預防」的手段。然而筆者認為與其說心輔制度是一個預防機制,不如說是一個補救機制。軍中的心理輔導其實是在補救部隊某些現實問題及功能上的不足。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將目前軍隊個案的問題根源歸納為個人特質因素、環境因素、以及個人與環境互動因素。就組織心理學而言,個人特質因素與人事的甄選、安置作業有關,環境因素與主客觀文化有關,個人與環境的互動因素,則涉及了人與組織的契合及組織社會化的歷程。所以上述的這些甄選、安置、主客觀文化、人與組織契合及組織社會化歷程,才是真正的「預防機制」。軍隊的心輔工作其實只是在「補救」上面這些機制功能上的不足所造成的問題而已。 
 

從目前軍隊所推展的心輔工作來看,部隊的心輔作為確實非常積極,國軍的心輔人員並不是被動地在辦公室等個案上門,他們作了很多主動出擊的工作。包含了定期對官士兵作心理衛生教育、辦理輔導研習、主動到下級輔訪、全面性的對部隊中的新進人員作量表篩檢等。這些主動積極的作為確實發揮了很大的功能,也深獲外界的肯定。不過在觀念上若不能透析上述的「預防」與「補救」機制之差異,則部隊中的問題並不會因為心輔工作的努力而有太大的改善,反而可能流於治標未治本、本末倒置之弊。   

 

※※※※※※※※※※※※※※※※※※※※※※※※※※※※ 
 

人事心理學在軍事組織之應用 
 

人是組織最重要的資源,然而就我的經驗來看,目前國軍的人事作業似乎仍未能結合現有的人事心理學系統理論。以人事甄選為例,甄選必需以工作分析為基礎,選取與工作有關的甄選條件或預測指標,如此組織才能真正選用所需人才。然而目前軍隊在這方面的作法上,仍有許多可以改善的空間。例如預官的甄選長期以來以一些共同科目(國、英文)來作為考試科目,卻從未曾深思此種考試所甄選出來的人員是否符合軍隊所需?國、英文與應甄者未來所擔任的工作(領導幹部、參謀人員)間的關係何在?而預官的甄選對象為大專以上程度青年,那麼考國、英文的意義又何在? 
 

除了此種共同科目考試外,另外一個常用的甄選條件是「智力測驗」。智力測驗普遍的運用於軍事組織的各種甄選,包含軍校聯招、指參考試、研究所進修考試。以研究所考試為例,報考碩士者,智力測驗成績需達100分,報考博士者,智力測驗成績需達110。所以國防部辦理各項入學甄選時,都會先辦理智力測驗的「補測」,好讓那些原本智力測驗成績不符標準的人,能再作一次智力測驗,以符考試資格。姑且不論國軍所使用的智力測驗信效度如何,這種以智力測驗為甄選條件的作法,在邏輯上就有很大的問題。首先,在應甄者都是「軍官」的甄試中(如研究所考試、指參考試),既然國家賦予這些人法定權力與階級,將保國衛民重任交在這些人手上,這些人當然具有一定、或至少正常的智力水準,那麼為什麼還要以智力測驗來作為甄試的條件?另外,如果這個人的智力測驗成績不符這些考試的甄選標準,那麼是否也同時就意味著他的智力水準不符合當軍官的標準,應該予以強制除役?其次,對成年人而言,智力本身應該是穩定而不會有太大變化的建構,那麼智力測驗「補測」的意義又何在?其實這都是可以深思的問題。
 

 除了甄選之外,部隊的訓練也是一個亟需改變的人事議題。訓練是部隊平日最重要的工作,對部隊成員而言,他每天的工作其實就是「被訓練」。然而在部隊中、甚至軍事教育體系中,真正職掌訓練的參謀,常常並未具備教育或是學習領域專長,因此絕大部分的訓練主導者,都是經由經驗法則來主導訓練。雖然經驗有一定的價值存在,但是如果能結合專業的訓練、學習領域人才,應該可以使得國軍的訓練更加的有效率。
 

我認為以上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軍隊中欠缺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的人才,或是這樣的人才並未受到重視。這導致許多政策缺乏學理依據,而僅以傳統的直覺或判斷來作決策。因此,人事與組織心理學的許多基礎觀念根本就尚未引進軍事組織,這個領域在部隊中仍有莫大的發揮空間。   

 

※※※※※※※※※※※※※※※※※※※※※※※※※※※※   
 

部隊特有的次文化—老兵新兵文化
 

另一個軍隊中有趣而重要的現象,就是老兵新兵的問題。基本上我認為它是一種「強力的」次文化,此種次文化普遍的存在於各種性質的部隊中。雖然非軍事組織可能也有資深與資淺的差異與問題,但是其對行為的形塑力及影響力顯然並不像軍事組織這麼強。很多服過役的人甚至會感受到此種體制外的影響力強於幹部的體制內權力,而老兵新兵的問題也常常是軍事組織新進成員適應上的一個重大課題。此種次文化確實對軍事組織成員有很大的影響。 
 

大部份的新兵來到軍中,都會「怕」老兵,或是非正式的服從老兵。就這個問題,我曾經試著以權力基礎及影響力的角度去分析,基本上老兵本身似乎並不擁有強制權、獎賞權、合法權、也不一定擁有參照權。但是在新兵來到軍中的一段時間內,老兵確實擁有專家權及資訊權。因此在這段時間內由於老兵對於工作的專業性較高、對於軍隊的訊息較為瞭解,他對新兵也較具影響力。但是讓我覺得不解的是,如果老兵只擁有這兩項權力基礎,那麼等到新兵適應部隊後(約一至三個月),對軍隊熟悉了,老兵對新兵的影響力應該就不再了才對。然而事實不然,資深人員對資淺人員的影響力是相當長久的。士兵之間非常重視所謂的「梯數」的倫理觀念。因此,對於這樣的現象,我認為老兵新兵的問題已經不是權力來源的問題,而是一種更深層的次文化。 
 

另外從社會化的角度來看,當老兵對新兵的影響力於邏輯上應該逐漸消失時,新兵卻已學習到「應該聽老兵的」這樣的深層假定,在未反省自己其實已經有充份的資源的狀況下,陷入了不合理而約定成俗的「迷思」,最終成為另一個老兵。
 

以上這個對老兵新兵次文化的看法,只是我的觀察與推論,並未經由進一步的嚴謹實徵檢視。不過由於我認為這個問題對於部隊的運作而言相當重要,因此它是相當值得進行進一步的系統化研究的(目前國內似乎尚無此類研究)。 

 

※※※※※※※※※※※※※※※※※※※※※※※※※※※※   
 

談軍隊的教育哲學--「為用而訓」 
 

目前軍中「志願役」的博碩士人才並不算多,此種現象與軍隊目前的教育哲學有關,此教育哲學即是「為用而訓」。所謂「為用而訓」就是說,部隊培訓的人,必須是未來對部隊的發展有效益的。基本上,這樣的想法並沒有錯,但是問題是在於「為用」的這個「用」字,目前被狹義地定義為「專長領域」。所以,假設軍隊認為在未來用不到外語人才,那麼在進修員額上,就不會開放與外語研究所有關的科系。於是不論某個軍事組織成員的外語能力有多好,他都不可能去唸研究所,這迫使許多人才在服役年限屆滿後,無奈退伍,從而降低了軍事組織的人員素質。 
 

從自己的學習經驗來看,我認為這種狹義的「為用而訓」作法有很大的問題。雖然學歷或所受的教育不見得代表人員的素質,但是基本上受過愈高等的教育,在思考上是較為多元的,在視野上是較為廣闊的。因此,不應該將組織成員的進修教育狹義地定義在組織需求上,而是應該將它視為提昇組織人員素質的一個方法。鼓勵進修,那怕是學習哲學、中文等我們認為對部隊可能沒有直接助益的領域,都有助於提昇組織成員的素質及競爭力,從而提昇組織整體的效率與運作。此種作法也有助於改變一般人對於軍人的刻板印象、提昇軍人的社會地位(畢竟學歷高低仍是中國人傳統社會地位的指標之一),從而帶來吸引高素質人才來到軍中服務的邊際效益。 
 

另外,軍事組織目前的進修教育政策是:軍校本身有的研究所,以軍校培養為主;國內有的研究所以國內進修為主。這固然是為了結省經費,然而我相信就整個國防經費比例來看,這種作法可能得不償失。當一切人才以軍校培養為主時,組織內本身便自成一封閉的系統,而造成缺乏彈性、缺乏創新與動力的情形。相反地,如果有許多來自民間研究所,甚或國外研究所所培訓的人才,這些人新穎、與部隊不同的想法,將為部隊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形成組織變革的契機與進步的動力。


此外「為用而訓」的想法,最大的問題之一在於它僅考量了組織本身的利益,並未考慮到組織成員的生涯規劃。由於大部份的軍人都沒有真正可以用以在社會生存的一技之長,因此在面臨軍事組織典型的階級「金字塔結構」的淘汰時,對於未來多有不確定感。此種不確定感造成了年輕的軍事組織成員必須為了避免中年失業,趁早在役期屆滿時(約三十歲左右,上尉階段)選擇人生的第二條道路,重新學習新技能或就業。這間接的造成了目前國軍年輕幹部的大量流失,進而造成人員不足的窘境。因此,組織在培養所需人才時,必需與組織成員的個人需求及生涯規劃結合,不能只以組織利益為考量。提供學習與進修的機會,並不是對組織成員的恩惠與施捨,而是組織要能長遠發展的重要策略。

 

※※※※※※※※※※※※※※※※※※※※※※※※※※※※   
 

真實工作預告(realistic jobs previews)與軍事組織的人事甄選 
 

在人事心理學中,一直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想法,是realistic jobs previewRJPs)。所謂RJPs,簡單地說就是在招募宣傳時,強調工作真實的一面,而不是單方面地強調工作的福利、好處。我個人認為這個想法運用在軍事組織的招募中,顯得特別重要。 
 

軍事組織的最大特性之一是,它不像一般的組織只強調組織本身的利益,除了軍事組織本身的利益外,它更強調的是組織之外的國家整體利益。軍隊的存在是為了國家安全,而非為了軍隊本身或某個人(如企業主管)的利益,國家安全是軍事組織的終極使命。所以我們可以說一般企業組織為利益性(utilitarian)組織,而軍事組織則為規範性(normative)組織。因此,基於這樣的特性,軍事組織比起一般組織更強調組織成員的道德價值、倫理、責任與忠誠。 
 

雖然目前對RJPs的效果及評估乃有一些批評,但是我認為,基於軍隊為規範性組織的特性來看,軍隊在人員招募時,提供工作真實的一面、工作所可能面對的挫折等訊息,就顯得非常重要。目前我們所見的軍官招生廣告,都不斷地強調軍人光鮮亮麗(如帥氣的制服、英挺的儀表)的一面,或是軍人優渥的福利。在未提供充份訊息的情況下,可能會造成很多進入軍中的人的認知失調,狀況比較糟的會有嚴重的適應不良情形。另一方面來說,有很多人即使能適應了,對於軍隊也抱持著負面消極或埋怨的態度。當這樣的人一多,整個組織的運作效率、整個組織的氛圍之糟,都是可見的。我曾經看過一個美軍的招生廣告,它所展示的是軍旅生活及訓練中最艱苦的一面,我相信這樣的招募宣傳所招募到的人,將比較可能是那些勇於接受挑戰的人及有榮譽心的人,而不是招募到那些只想著穿軍服很帥或是軍人褔利不錯的人。這種作法事實上是非常值得我們參考的。尤其是未來國軍大量的軍官將來自於指職軍官及大學預備軍官團(ROTC),這些人的軍事社會化時間較短,調適「認知失調」的時間也較短,而其「職業承諾」(career commitment)也不如正統軍校畢業生來得強烈,如果不在招募及甄選作業上審慎考量,未來這些經由多元管道來到軍中的成員,將會衍生出新的問題與挑戰。 

 

※※※※※※※※※※※※※※※※※※※※※※※※※※※※ 
 

質化研究、量化研究與軍事心理學 
 

在輔大就學期間,除了組織與工業心理修課所學以外,最重要的收獲應該是我接觸了方法學中一個嶄新的領域—那就是質化研究法。質化典範的接觸開拓了我研究的視野,也讓我對於學術研究有更深一層的體認。平心而論,我並不認為不同典範有優劣之分。每一個典範都有它適用的研究主題與範圍,重要的是研究者必須很清楚自己研究的成果是個「什麼樣的知識」。雖然我的碩士論文是以實証典範為主的研究。不過長久以來,我對於自然典範及質化方法一直是極為欣賞,興趣濃厚的。 
 

對我而言,在軍事心理學的研究及發展上,不同典範各自有它的意義。量化典範及方法,在軍事組織中具有相當直接、立即的實用性。例如量表的發展與運用、問卷調查及分析、人事甄選、績效評估策略的提供、訓練的回饋與分析等,這些技術是相當便捷而實用的。而質化研究則提供了我們瞭解軍事組織—尤其是瞭解軍事組織成員的豐富訊息。另外,我個人認為質化研究(尤其是敘說心理學)還提供了一個讓軍隊中非心理學專業背景的成員(如高階決策長官)一個瞭解心理學及瞭解研究成果的捷徑。由於敘說心理學在表述上比較具親和力,不像量化研究成果中充滿了非專業人員無法理解的數據及分析,因此在軍事心理學萌芽發展的階段,質化研究法的運用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於將心理學引介進入軍中,使決策單位更能接受並認同心理學對軍事組織的重要性(就如同要企業瞭解什麼是好的領導,與其說一大堆理論,不如寫一本《總裁獅子心》給企業老板看) 

 

※※※※※※※※※※※※※※※※※※※※※※※※※※※※   
 

本土心理學與本土軍事心理學 
 

近年來國內學界力倡本土心理學,期能擺脫西方心理學思考模式及理論模式,讓心理學研究能更貼近現象,並更真實地詮釋中國人的心理行為。軍事心理學亦應朝此方向而努力。我國的軍事組織有其建軍歷史與脈絡,這些歷史與脈絡形塑了當前軍事組織的組織文化、決策模式及組織成員行為表現。由於自己身為一個軍人,加上為心理出版社撰寫《軍事心理學》的部分章節,因此我對美軍軍事心理學的一些文獻研究略有涉略。我對美軍的軍事心理學淵遠發展的歷史、強調實証的精神,非常的激賞與感動,學句楊國樞先生的話:「美軍的軍事心理學,真是發展最好的本土軍事心理學。當然另一方面,我對於目前我國軍事心理學的貧瘠也感概良多。不過西方軍事心理學固然有其參考價值,但是直接套用西方理論則失之矯往過正。理論的直接移植或套用,將使得國軍的歷史文化脈絡、組織特性及中國文化對軍事組織的影響隱而不見。強調「本土」軍事心理學,並非刻意的迎合潮流,而是我認為要真正的深入瞭解我國的軍事組織,就不能不考慮到其文化脈絡及歷史淵源,否則對軍事組織的瞭解將會膚淺而表象。 
 

在這一點上,具有軍人身份背景的學者將會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基本上他們在軍事心理學的研究上,是非常具本土心理學中所述的研究者與被研究者及被研究現象間的「契合性」的。長期的軍旅實務經驗,固然會造成這些人在從事軍事心理學研究時的某些視角限制,但也使得他們更易於融入研究現象與場域,有利於對研究所得訊息的同理與詮釋,同時,更有利於去判斷、選擇那些對軍事組織而言是重要的研究主題。

※※※※※※※※※※※※※※※※※※※※※※※※※※※※  

網友迴響  

 

2002/02/06 21:49 

 

布希和鮑爾坐在酒吧裡,

 

有一個人進來,問酒保:"那不是布希和鮑爾嗎?"

 

酒保說:"對啊!就是他們."  

 

於是那個人走過去,對兩人說:"哈囉!你們最近在忙些什麼啊?"

 

布希說:"我們在計劃第三次世界大戰."

 

那人問:"真的?那會發生什麼事?"

 

布希說:",我們會殺一千萬個阿富汗人,和一個修理腳踏車的"

 

那人驚呼:"為什麼你們要殺一個修理腳踏的?!!!"

 

布希轉身對鮑爾說:"看吧!我就說沒人會擔心那一千萬個阿富汗人嘛!"  

 

這是前幾天在網路上看到的一個笑話

 

在全球一片撻伐恐怖份子的聲浪中,我們就像大多數國家一般,沒搞清楚狀況就跟著美國起舞,被灌輸對回教民族錯誤的資訊,也默認屠殺阿富汗人的「合理性」… 

 

有幸透過這部影片,看見了背後為帝國主義所掩飾的辛酸無奈。這一切固然令人痛心令人憤慨,雖然大可說是發生在不相干的地區,但反觀我們自己,拉得回被收編的意識型態,拯救得了被吞蝕的台灣文化嗎? 

 

*****************************

 

2002/01/14 23:40   

 

最近我有一些關於士氣研究的想法:

 

首先要問的第一個問題還是,什麼是士氣?這似乎是個大家都理解,但卻說不出來的東西。我想最傳神的,應該是孫立人將軍所說的「團結之氣、勇壯之氣、肅殺之氣、榮譽之氣」。然而,即使這個描述是如此傳神,它卻難以加以研究。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我們無法測量這種「團結之氣、勇壯之氣、肅殺之氣、榮譽之氣」。在心理測驗中,能加以測量的可能是「團結」、「榮譽」。但是對於所謂「勇壯之氣、肅殺之氣」則非常難以測量。而這似乎才是士氣的真正核心本質。

 

為什麼這種對於士氣的研和測量是如此重要?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在於如果我們無法測量或理解士氣,我們就無法運用它。例如無法測量或理解士氣,我們就無法以科學的方式去理解什麼樣的領導者,能鼓舞部隊的士氣。

 

關於這種「勇壯之氣、肅殺之氣」,我目前想到一個可以加以研究及測量的方法。那就是以「分貝計」去測量一個團體在表現出士氣時所發出的音量。就如同以軍事的歌聲大小來作為一個團隊士氣的指標。

 

建基於此種測量的一個假設,和我對士氣的定義有關:「士氣是一團體成員在企望達成共同目標時所表現出的情緒喚起狀態(emotional arousal),且此團體共同目標的達成,是自外於團體成員個人自身之外的」。

 

這個定義有幾個特點:

 

一、士氣的本質是一種情緒喚起狀態,因此我們可以籍由團體成員情緒喚起狀態的測量,來觀察士氣的變化。

 

二、士氣與團體的共同目標有關,而且此共同目標是自外於個人的。也因此,一群人在pub跳舞,或是跨年倒數那一類「共同的情緒喚起」,並不是士氣的表現。因為它們的目標並非自外己身。

 

三、士氣是團體而非組織的狀態,也就是說並不是一定在有組織的情況下,或是團體成員彼此認識才會產生士氣,士氣有可能產生於團體成員彼此根本不認識的狀態,如球場上的觀眾,重點在於這些成員彼此在士氣產生的當下是具有彼此為同一團隊的感覺。

 

這個定義非常重要,因為它將牽涉到我對於士氣研究的想法。

 

***************************** 

 

大部份的軍人都是「外派人員」 

 

2002/01/14 23:21 

 

 

最近上「人力資源管理」這堂課時,開始談了一些關於外派人員的管理及規劃。在企業界,外派人員通常都有很多福利,包含了加給、房屋津貼、甚至是子女教育補助。

 

在課堂上,當我說到在去年前,我們的外島加給只有兩千二時,所有人都嚇了一跳,覺得不可思議。

 

大部份的,包含我,都覺得軍人的待遇不錯。也許也有少數人覺得養這些「米蟲」,那麼高的薪水並不合理。可是有多少人想到「大部份的軍人都是『外派人員』」,而和許多企業相較之下,這些外派人員的薪資其實並不合理。

 

我想說的並不是要為這些軍人加薪,畢竟這對國家而言是一種龐大的負擔,我想說的是從目前的軍中薪資結構來看,軍人領這樣的薪水並不為過。 

 

*****************************

 

請問一下~ 

 

2002/01/16 12:33 

 

我是高職畢業的學生,但我想報考軍校~~卻又無人告訴我,我應該怎麼去做~

 

請給我答案 

 

***************************** 

 

re: 請問一下~  

 

2002/01/16 13:50  

 

您可以到國軍人才招募中心去查,在北中南東各地都有相關的服務中心。

 

以下為人才招募中心網址:

 

http://www.mnd.gov.tw/rdrc/index.html

 

另外,學校的教官應該也可以提供您相關訊息。

 

另外我想提醒您的是,當個軍人是個不容易且辛苦的工作,需要很大的毅力和決心。軍人是一輩子,而非一時的職業,希望這些話有助於您作決定時的參考。

 

祝您順利!

 

版主 

 

*****************************

 

他山之石

 

2002/01/02 21:50 

 

很久沒有好好整理網站。

 

在課業繁忙之餘,上網查了一些資料,如同以往,輸入「軍事心理學」,還是只看得到自己的網站。以其他關鍵字查詢,則找到了一些來自對岸的報導與資料。

 

於是我將這些資料放入「相關文章」中。這樣的作法絕無什麼「媚外」的天大陰謀。純粹是「他山之石」的用心,期望這樣的資料蒐集,能有助於國軍的建軍備戰。

 

就心理學而言,大陸由於經過文革等運動,所以他們的社會科學發展是落後我們十至三十年的。這是軍事心理學的優勢。然而如同他們的經濟一樣,他們急起直追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期望這些「他山之石」,能剌激國軍的軍事心理學發展,別被人家追上了。 

 
*****************************

 

 神仙、老虎、狗

 

re: 以敵為師的情蒐運用

 

2002/01/03 09:21

 

此乃「以敵為師」的「情蒐運用」,有何不可? 

 

在我看是大功一件。 

 

***************************** 

 

借用您的一段話

 

2002/01/02 13:28 

 

謝謝你!「張老師、諮商師、資策會、中央大學、卡內基」: 

 

筆者任職連長後因高級班受訓表現不錯,而奉命由外島調至兵科學校擔任軍事課程「教官」一職。一下子從 24 小時待命的「外島野戰部隊」回到「錢多、事少、離家近」的教育單位「上、下班」時,那真是人間一大樂事啊!然而也正因為如此,整個人方纔有時間靜下心來「檢視」軍旅生涯的過往。這期間我開始嘗試尋求「救國團」張老師的「

 

諮商輔導」,在諮商輔導結束前,我曾經問過予我諮商的張老師:「為何在電話的諮商過程中,有多次沉默不語?」該位張老師的回答為:「她無法想像一位陸軍上尉的價值觀與標準遠超過........。當我榮昇上校軍階的時候,除了親人之外,我最想告知的人就是那位「張老師」,可惜我從不知道她的名字。謝謝你,張老師!我已經從當年的上尉成為一位上校了。 

 

其後,於少校軍階時也曾於台北接受過「付費諮商」,在幾次的諮商中方纔將「童年的垃圾」從潛意識中逐步的清除了,而在諮商師的誘導下纔又瞭解「人」內心的「善與惡」。 

 

成為資深中校後因為一個機會而到了「中央大學」接受「資策會」辦理,為期三個月的「系統分析班」訓練。借用「軍事心理學」專欄作者 Irish先生所說的一段話:「對於一個十五歲就獻身軍旅的人而言,○○大學無疑是一個截然不同的環境。在這兒我如同一個新生的嬰兒一般,張開眼看這個世界,事事皆讓我感到新奇。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強烈地感受到學術自由及多元開放的學習環境,這讓我充份地體會到:開放而自由的學術環境,正是知識進步的原動力」。 

 

受訓期間我運用每週五晚上慕名前往台北「卡內基」自費接受了「溝通與人際關係」訓練,當時萬萬沒想到卡內基訓練會在我往後的工作上產生了莫大的助益。因此退伍後任職民間企業時,我又自費參加卡內基的「經理人班」與「激勵領導班」,以期結合工作上的需求。而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申請回到卡內基擔任「學長」,如此就可再次充電乙次。也因而有幸「自費協助」卡內基,成為登陸上海的第一批學長之一。當然,卡內基訓不是沒有缺點,但是我自信從來沒有「利用旁人的熱誠」! 

 

任職民間企業一年左右,我又自費12萬台幣參加了資策會的「網際網路資料庫班」的訓練,原因無它,只因為又可回到中央大學受訓五個月。五個月的受訓生活印證了一句話,那就是:人到中年以後,能到「大學」生活一段時間,那可真是享受啊! 

 

當此「歲末年初」回首往事時,不經深深感謝人生旅途中的張老師、諮商師、資策會中壢訓練中心、中央大學、卡內基等單位與個人,因為你們不但豐富並強化了我的軍旅生涯與成功的中年轉業外,更重要的是為我開創了一道嶄新的「人生視窗」。特此致謝! 

 

~寫於 2002 0101 日~

 

神仙、老虎、狗 

 

 

***************************** 

 

re: 借用您的一段話

 

2002/01/02 21:42

 

看完您的文章,讓我深有感觸。

 

不知道部隊中的長官那一天才能瞭解,「心理輔導」並不是針對「有病」的人,而是讓健康的人更健康,讓追求成長的人更「成長」的方法。它就像維他命一般,不是「病人」吃的。 

 

我相信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有三個要素—道德、智慧與理想。而在三者之中,有一種核心的動力,那就是熱忱。智慧、道德、理想、與熱忱這四者似乎剛好代表宗教或哲學上的真、善、美、聖。對我而言人生至真莫過於智慧、人生至善莫過於道德、人生之美莫過於理想,而這三種要素的動力來源,則是人生至聖—熱忱。 

 

看到您的心路節錄,我深深地對您追求自我成長的勇氣毅力感動,而這也是我一直欠缺的。在我的人生旅途上,過度強調智識的追求,而忽略了人格的培養一直是個很大的盲點,我期許自己有天有像您一樣追求成長的勇氣。 

 

***************************** 

 

透過「神仙、老虎、狗」網站拜讀了你的大作 

 

在《潛龍勿用之卷》—年少:浮雲赤子初生犢你說到......如同現代大部份的年輕人一般,對於我的家族淵源與歷史,我並不是很瞭解。據我所知,家族世代無人為官

 

,也非書香門第;基本上我和顏回、顏真卿這些名人應該沒有什麼關係,我的是我是不是跟顏思齊有關係(他好像是鄭成功還是誰的某個叛將)............. 

 

顏思齊的確是鄭成功門下的一位將領,據個人所獲資訊,他不是一位叛將,而是一位悍將,後人感念他英勇事蹟,還特地為他修築墓園,座落在台南縣白河將軍山名為「顏思齊墓園」,或許這將軍山因顏思齊將軍而得名吧。 

 

其次,你在文中談到........有一次班上的小女生(常被我拉辮子的那個)向父親告狀,說我在學校都不寫功課;回家之後,父親叫我頭頂著大西瓜(當時我家賣水果,所以西瓜多得很),跪在電影院前人來人往的馬路上懺悔。父親就是以這樣子的方式來教育我,所以雖然他書唸的不多.........我的父親也曾是水果中盤商,小時後只要跟兄長打架或是不寫功課,所受到嚴格的庭訓也同你一樣,頂著大西瓜﹝有時是挖空一半的大西瓜,父親常常帶回收盤後品質不良的西瓜﹞跪在家門外,誰說情也不准進家門,父親望子成龍,但我卻沒同你一樣立志成為一位博士。 

 

那時我立志這輩子絕不要像父親一樣在市場賣西瓜,絕不讓我的兒子「他的孫子」受到這種酷刑。你的這段文章令我憶起兒時的天真以及再也得不見的父親慈顏。

 

女友的弟弟現正在陸官校裡就讀,得知他英文成績特優名列前茅,我特別將《見龍在田之卷》—軍校:大屯蒼蒼臥龍深這段文章轉寄給他,希望他以你這位老學長為榜樣,一定能與你一樣出色。 

 

在細讀你的大作後,必能給我個人多所啟發。感謝你。 

 

附上在特有的機緣下造訪之顏思齊將軍寢墓照片照片兩張,或許能為你的「唯一擔心」有所頓悟及解惑。 

 

網路讀者

*****************************
 

 

 Re :謝謝您的建議與指正,已根據您的意見加以修改。謝謝!

Irish

 

***************************** 

 

您好:

 

多次拜讀貴站大作的感覺為,版主係「『分享』軍事實務與學術經驗,而非炫燿自己,且不帶說教與批判口吻」。令筆者汗顏與佩服。因此個人一直有個構想,然復又怕傷及站長您的「仕途」而作罷。然考慮「多月」後還是決定提出與站長討論,畢竟「決定權」在站長您!

 

站長是否同意讓「神仙、老虎、狗」網站為您開設「專欄」,全文轉貼貴站的「版主文章、學思路、網址」,就如同「神仙、老虎、狗」站內的「驗證經實」轉貼與版面設計模式? 

 

此舉可讓你我兩站不但能夠「相得益彰」,且可一起共同來耕耘這塊園地,並讓這條「坎坷」的路不再是孤單的! 

 

不情之請,尚請見諒!

 

***************************** 

 

Re :學長好:由於近日課業繁忙(期中考),很抱歉現在才回信給您。對於您說我是「『分享』軍事實務與學術經驗,而非炫耀自己」一語,學弟深覺感動。在我的文章中可能有很多讓人覺得是在「炫耀」之處,這一點也是我著筆時最擔心之處,其實這樣的筆風意在讓人覺得文章活潑、不致乏味而已,我真的並無炫耀之意(我的學思錄曾幾經修改,希望儘可能活潑而又不致令人覺得狂傲)。對於學長的錯愛,學弟深自感激。目前版主文章中有四篇已經收錄於近日心理出版社出版之《軍事心理學》中,為顧及版商權益,學弟已經把它們的連結自網頁中移除,所以能再讓學長轉載的文章似乎不多,也不足以成為專欄。不過如果學長有需要,學弟對於我自己其他文章的轉載並無意見,您可自行從我的網頁中複製轉載。如同您所說:「可一起共同來耕耘這塊園地,並讓這條『

 

坎坷』的路不再是孤單的!」祝福您事事順心!

 

 Irish

 

2001-10-14 09:41:15

*****************************
 

 

記得一單位提出了組織的四大願景,其為裡帽、真結等四大願景,怪哉!這也達願景層次嗎?什麼是vision,弄清楚了嗎?否則貽笑大方,也丟了大家的臉,真的,受不了了,不要提起四大願景了!! 

 

一位已退伍的小兵 

 

Re : 我個人的淺見是:其實心理學的術語被誤用,並不是軍中特有的現象。最明顯的例子是EQ或是所謂的「情緒智力(商)」,其實也被誤用。大部份學心理學的人應該都知道IQ中的Q指的是商數,這和早期智力的計算有關。但是用在EQ中,其實不合適,EQ這個term讓人把情緒與智力作了一些錯誤的連結。我想軍中有長官用願景來替代「要求」也不算是什麼很大的錯誤,重點在於這樣的「要求」合不合理。如果以在軍中應該要求「禮貌」來說,應該還算合理。也許我們應該體諒這些長官並非學心理學的,多從內涵來看,不必拘泥於專業術語。

 

人生是一種抉擇 

 

2001-10-09 16:12:01

 

*****************************

 

在外漂泊了九個月,如今我終於回歸連隊了.這樣說,龍爺,你應該知道我是誰了吧...........

 

軍旅生涯的六個月....得您照顧....是我的運氣..也是福氣......

 

現在的我..適應得很好...一切平安......有空多聯絡...........

 

如果順利的話...明年的六月份...就能在台灣見個面了..........

 

當然...在人生的跑道上...您也正處於新階段的適應期..........

 

面對自己的理想...儘管道路崎嶇..甚至佈滿荊棘...我想以您的大才

 

也都能一一克服....由衷盼望...您能順利完成學業...追求到自己真正想要的..... 

*****************************

 

心理學同好者..

 

2001-09-29 02:27:11  

 

看完「學思錄」後,不自覺的「深深的嘆了口氣」!

 

有些話以E-mail給你...........

 

Irish 

 

*****************************

 

2001-09-13 12:31:21

 

最近最讓人震撼的新聞,莫過於911事件了。

 

聽到這個消息有三個反應:

 

第一個反應是以為有人在開玩笑;接下來是無比的震驚與難過;再接下來是想到美國不可能因此被打倒,特別是知道美軍已經開始動員維護國家安全時。

 

說真的,我羨慕那些身為美國軍人的人,他們不論在那兒都可以引以為傲,因為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強的力量。他們的動員讓國民安心,讓世人注目。 

 

基本上我當然不希望國軍有全面動員的一天。但是我期望有一天國軍迫不得已必需動員時,也能讓國民安心,讓世人注目。期望國軍除了救災以外,也能在實質戰力上獲得肯定。讓軍事心理學為此一目標貢獻心力吧! 

 

*****************************

 

2001-09-06 16:24:24

 

我想尋找今年八月二十一日入伍,中心在北埔ㄉ人,或是有認識在這天、此地入伍ㄉ朋友ㄉ人。請盡速與我聯絡,謝謝!!

 

***************************** 

 

2001-09-06 02:32:17  

 

我想尋找今年八月二十一日入伍的人,或是有認識在這天入伍ㄉ朋友ㄉ人,請盡速與我聯絡,謝謝!! 

 

***************************** 

 

2001-09-05 11:12:24  

 

無痕春泥,再讀你的學思歷程,心裡仍然悸動不已,想你為了軍事心理學的努力與堅持,咬著牙挺過這麼多的身心煎熬,更包含了與人性向背的「絕對服從」!正如tim的留言,那是堅毅,也是意志! 

 

走在蒼蒼大屯的山嵐下、星空下,我在軍事心理學孕育之地,對一個一年前還不知心理學為何物的我而言,最想的是練習當隻九重天外的初行雁呢!正如你對復興崗學弟、妹的期許:「談軍事心理學,轉頭必見你身影」。我想沒有不動容的吧! 

 

*****************************

2001-08-31 17:35:56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流傳著--看一個人寫的字,就可以斷出他是怎麼樣的人----這樣的論點,在略讀了版主學思錄後,發現文章中所感覺到的個性粉剛毅、粉固執、也粉堅持自己的目標。

 

人的意志力是戰勝一切的根本,或許現在的努力與付出,相對於現實生活‘權’利’遊戲的結構中,是多麼的不值得,看起來是就如眾人所言的笨蛋,不過只要能滿足個人當下的需求,那又何必管別人的眼光呢?

 

軍事心理學的探討真如前述師大博士版友所言的一片天嗎?究竟有多少人可以一窺軍中上、中、下階層的組織文化?有多少持續性的研究可以獲得軍中高層長官的支持?會不會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人事大搬風,讓這條路走的坎坷!希望透過同好的努力,可以讓軍事心理學的路走的更好。

 

ps:期待各位長官的努力!! 

 

Re : 謝謝您的留言,您的每個字句都是版主動力的泉源!

 

其實軍中誠如您所說,限於威權體制及階級文化(這是必要的),在變革甚或研究上,確實有可能如您說的有點「坷坎」。不過至少就目前的趨勢來看,軍隊應該是愈來愈重視社會科學(尤其是心理學)的研究,前一陣子的「國軍官兵行為研究案」就可以看出軍隊對其重視的程度。

 

目前我個人認為最主要的問題並非在於是否重視研究,而是在於「對於研究成果如何運用」以及「對於研究的誤解」。

 

研究成果能否被運用,除了主事者外,我認為研究者要負部份責任。畢竟軍事組織需要的是應用性高而非理論性高的研究,但理論性研究似乎又是未來軍事心理學研究的基礎,因此,為能兼顧理論與應用的情況下,我的建議是:simple utilizingnoble theorizing

 

至於我所說的「對於研究的誤解」的部份,指的是目前軍隊很多長官還是將心理學對於軍隊的運用侷限在心理輔導上,然而誠如您所提的:組織文化以及其他很多心理學領域,目前在軍隊中發揮的空間不多,這是很可惜的。我期許自己外來能將這些其他領域逐一引介進入軍中。

 

最後,這條「坎坷」的路本來是有點孤單,但是有像您這樣的人留言給我,就再也不孤單了,謝謝您! 

 

***************************** 

 

2001-08-30 20:06:58 

 

盼軍事心理學網站能引發同好者的共鳴,有文章的奉獻文章,idea的也請不吝的提出來。國內的軍事心理學目前是一片荒蕪,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吾人與本網站負責人過去有將近十年的生命交會,是政戰及輔大的學弟關係,每談到未來軍事心理學的願景,心理常燃起衝勁及一份責任,願上帝保佑我倆能有為軍事心理學奮鬥的一天。

 

過去本板主是我一路走來的支撐、參照,但現在本板主準備要去政大唸博士班,吾人也將到師大,雖然,此時我無法繼續獲得依托,但是,經由異質性的心理博士班洗禮,將來對軍事心理學的貢獻是更大的,嗯!未來是充滿期待的。 

 

***************************** 

2001-08-30 13:29:29 

 

你好:

 

我想問一些關於軍事心理學的事,不知有誰能告訴我?!若你有此方面的資料,麻煩你E-mail給我.謝謝!*.*


*****************************

 

Re : 感謝您的留言。

 

目前軍事心理學的研究以政戰學校心理系及軍社所為主,《復興崗學報》中有部份資料可查(央圖有)。

 

由於您的問題並非很清楚,我無從回覆。

 

若有關軍事心理學的具體問題,也許您可直接告知,或許我能與您討論。或是將相關資料mail給您!

 

再次感謝您的留言,這是鼓舞版主繼續努力的動力! 

 

Irish 

 

*****************************

 

2001-08-29 13:54:17 

 

讀書分享:有趣的合作行為

 

「人們可能會認為戰爭時的敵人是最不可能成為互惠合作的對象,但亞歷山大在《合作的演化》(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一書中卻指出這不全然是事實: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英二同進行壕溝戰,戰況慘烈…雙方在壕溝裡進行經年累月的肉搏戰、消耗戰。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軍士的認知行為開始扭曲,最後終於出現詭異的互惠行為。英德雙方的士兵時常公然違背上級命令,在舉槍或架砲射擊時根本不去瞄準敵人,而是對著敵方陣地的外緣虛擊一番,旨在警告對方:我如果想打,隨時可以命中你們,所以千萬不要輕舉妄動。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戰壕裡困頓多時的士兵都知道,這場對峙不可能那麼快就結束,所以雙方心中有默契,何必天天冒著生命的危險,非得殺個你死我不可?能拖一天,就算一天。」

 

「某位英國軍官的回憶錄寫道:『當時我正和同僚在營帳裡一塊兒喝茶,突然聽見一陣喊叫聲,我們連忙出去一探究竟。這才發現,我們的人和德軍全都站在射垛上。還來不及了解出了什麼事情呢!猛然間,對方陣地突然響起一聲砲擊往我方陣地來,還好士兵們都毫髮無損。當然,那一刻裡雙方人馬全都趴了下來,以免平白喪命。當大家陸續起身後,我們的人馬立刻對著德軍痛罵一番。幾乎就在同時,有位英勇的德軍站上了射垛,大喊道:『實在很抱歉,但願你們沒有人受傷。可是那不是我們的錯,都是該死的普魯士砲兵惹的禍!』」

 

引自Lee Dugatkin2001)《狡猴與馴蜂》,高寶集團,賴志松譯。

 

Irish 

 

*****************************

 

2001-08-29 13:50:36  

 

讀書分享: 

 

「政府在控制軍方力量上........一些沒有力量的人能夠控制有力量的人…在我們美國,我們軍隊有某種程度的自律,因此他們永遠不會試圖直接控制國會。大家經常笑話軍方的領導者,不斷取笑他們,而無論我們要他們吞下多少恥辱,我們這些小老百姓還是能夠控制著軍方!我覺得軍方知所自律,意識到自己在政府中的位置,是我們其中的一項偉大傳統。」

 

引自《這個不科學的年代》費曼著吳程遠譯天下遠見(1999 

 

基本上,我們的國軍也有這種偉大的傳統。 

 

Ceafas  

*****************************
2001-08-11 13:29:46
  

 

辛苦了ㄚ.....歷經一段時間的痛苦..掙扎..這份成果值得驕傲.....

 

由衷盼望顏sir能繼續不斷加油................  

 

心理學同好者留 

 

Re : 看到自己網站的留言版上有人留言,真是一件有趣也令人感動的事。

 

雖然我的成果還不到你所說的「這份成果值得驕傲」的地步,

 

不過我相信有一天會的。 

 

素昧平生,萍水相逢,謝謝你的鼓勵! 

 

Irish

 

 

***************************** 

2001-08-03 15:14:35  

 

終於算是大致上完工了。也算是了了自己的一個小小心願。

 

選擇軍事心理學領域,一路走來不免會有點孤單。但是隨著慢慢的披荊斬棘,也漸漸會有成就感,而這正是學術的動力。

 

就我所瞭解的,心理學的發展雖可遠溯至哲學,但真正的心理學發展與臨床領域有很大的關係。而軍事領域則在心理學發展的中期,特別是一、二次世界大戰,扮演了關鍵的角色。事實上,正是這兩次戰爭將心理學從學術領域正式地帶向實用世界。尤其是測驗與工商心理學的發展。國內的心理學起步相當晚,所以心理學的研究與應用,直接指向了各個領域。軍事心理學的系統化研究與應用,應該算是起自於1986年政戰學校心理系的成立。那時候,我的老師們才真的是披荊斬棘。

 

如今雖然這個領域距離逐漸成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我相信,在政校學生逐漸羽翼已豐的未來,它的天空將會更廣闊!歡迎你一起與我耕耘這片園地!

(待續)

延伸閱讀:

軍事心理學博士之路(1/4):學思錄(中正預校~政戰學校)

軍事心理學博士之路(2/4):學思錄(任官~碩士~邁向博士之路)

軍事心理學博士之路(4/4):研究計畫,構想,論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