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軍進犯雪隧1     

敵軍進犯雪隧 

2016 漢光演習獎 最佳道具+最佳劇本+最佳業餘演員
發佈日期:2016年8月29日
https://youtu.be/a2YbAKl8Udg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Allen Lin
台灣台北人,17歲入美國陸軍預備役,2003年2次入伍,參與OIF3駐防伊拉克,2006年初 下士退伍。軍中經歷為經理士、軍械士、副職是通訊士與民政士。
 


共軍要如裡頭這般兩光,連宜蘭都上不了,但現實之中的共軍步兵會這麼差嗎?怕是低估敵人了吧⋯⋯

而且就算是登陸後要擴大縱深,至少會有兩棲甲車還有戰鬥工兵伴隨,一路破除障礙。成營成連的發起先頭攻勢,哪有這般小貓兩三隻的亂竄⋯

臉書網友留言:

演戲演戲
演給長官看的XD

那個陣地設置在距離導坑入口有一大段距離的地方,彈藥跟人員怎麼運輸補給啊?

這超蠢的是在辦家家酒阿

突破路障?先打一發戰車砲開路先

台灣製造的消波塊是很棒的
管它什麼戰車甲車 都過不來的

Allen Lin 直接炸藥爆破,不然用戰車砲的高爆彈一樣破障!

每年都看鄉土劇

上文承蒙 Allen Lin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彈藥3 

彈藥1 

為何一場大演習子彈的存量遠遜於其他?後勤輜重未能實際參演僅作秀!

美軍華裔退役士官Allen Lin有關美軍(國民兵、預備役、常備役)無論兵種兵科,每位新兵於十周新訓入伍期間,一次投擲二枚手榴彈實彈、新兵一人一天在靶場上至少消耗掉三百多發的彈藥量、每一位新兵的夜間戰鬥實彈射擊就打光了約三十個三十發連裝的彈夾受訓經驗。而國軍新訓中心新兵於受訓全程,最多只接受44發子彈射擊訓練。

彈藥 

國軍542 

從台灣的彈藥儲備能力看防禦作戰

漢和防務評論

自從2007年9月以來,同時從兩方面分析了中國和臺灣在一場高強度的戰爭中存在的相同問題,那就是高技術武器裝備數量不足、先進武器的獨立生產能力有限、戰略石油儲備不足的問題。在高油價的今日,大規模戰爭所引發的天文數字戰費將會極度地勞民傷財,沒有任何國家經歷得了這樣的興師動眾。從第一次海灣戰爭開始,即使是美軍也面臨高技術彈藥不足的問題。


每當臺海有事時候,我們嚴肅、認真地發表類似文章的苦心只有一個:不能再有戰爭!不能通過戰爭威脅的方式解決問題。在這一重大是非問題上,本刊過去、現在、今后都絕不妥協!過去15年來的經驗在于:更多的軍事威脅,只會加速臺灣的離心力。冷戰年代蘇軍在中蘇邊界陳兵百萬,今日衛星圖片依然看到當年的蘇軍基地(參看漢和相關報道),可怕的規模!中國屈服了嗎?為什么?因為中國知道當時的蘇聯不敢真動!中蘇關系的根本改善,是建立在蘇聯完全履行了克服“三大障礙”的基礎之上。朝鮮戰爭年代美軍叫囂要對中國動用原子彈,志愿軍還是跨過了鴨綠江。為什么?因為中國知道當時美國也不敢真動!

臺灣為何也不怕中國的軍事威懾?因為臺灣也知道今日中國不敢真動!那么還要露骨的威懾干什么?這符合合理的思維方式嗎?

對于臺灣,只能無條件地推行徹底的懷柔政策。她怎么會“走”呢?戰爭意味著即使占領,隨后所付出的代價、犧牲和成本比戰爭期間更大,而且將是百年的仇恨。看看今日的阿富汗、伊拉克。還不夠嗎?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外部世界,而是自己內心對外部世界的“仇恨、歧視、自滿與猜疑”,一旦削除這種“自滿、猜疑與仇恨”,施之以“慈善與仁愛”,臺灣會獨立嗎?“西方敵對勢力”還會存在嗎? 
 


  
從台灣的彈藥儲備看防禦作戰能力

2007年11月號 漢和防務評論月刊
 

歷次戰爭經驗

還是從老話題入手﹐一旦開仗﹐台灣能夠獨立頂得住多久﹖這一命題除了軍隊自身的人為因素之外﹐至關重要的條件就是彈藥儲備能否跟上﹐能否獲得美日全力的彈藥補充。縱觀1973年的第4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的表現﹐在遭到突然襲擊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反敗為勝﹐最終轉而深入埃及領土﹐一大原因就是美國全力以赴地對以色列軍隊的作戰損失予以了補充。

即時的作戰物質補充﹐還成為心理戰﹑宣傳戰的重要環節。漢和防務評論在戰爭中于中東﹑阿富汗前線的調查發現﹐薩達姆﹑Omar的軍隊之所以沒有頂住二周以上﹐力量懸殊固然是主要原因﹐但是孤立無援﹑缺乏彈藥﹐進而喪失必勝信心是慘敗的關鍵。人在打群架時候的表現通常比一對一更為勇敢﹐就是這種本能的體現。

美方也有戰略專家存在"一旦開仗﹐台灣獨立作戰的能力只有二周"之說﹐立足的依據就是臺軍彈藥儲備不足。詹氏防衛週刊早期曾經報導說台灣只購買了不超過120枚AIM120空對空導彈﹐是槍多彈少(Wendel Minick當年報導)就是這一思路。當然美方的意思也有希望台灣購買更多彈藥的意圖﹐但是比較中國軍隊的備戰狀況﹐的確顯示台灣的彈藥儲備沒有中國方面計算認真。漢和防務評論不斷報導在中俄軍售的過程中﹐中國購買了比通常武器彈藥比例高出2-3倍的武器﹐由此可見中國軍隊所謂"真打真準備"的"準備"意圖。例如為Su30MKK多用途戰鬥機購買的R77/RVV-AE空對空導彈超過1000枚﹐每年以100-200枚的速度購買。此外H59ME﹑H31A等遠程空射導彈的購買數量都超過1000枚。為4艘956E/EM導彈驅逐艦購買的3M80E艦對艦導彈數量居然超過500枚。

未來的臺海戰爭中﹐中方非常顧及的問題是美方可能發動經濟﹑軍事制裁﹐進而影響到戰時彈藥的補充﹐因此在和平時期就儲備了相當的武器子系統。這還是在中國自己擁有非常強的相同標準彈藥生產能力的情況下﹐都尚且如此。  

毀傷比較

漢和防務評論認為未來臺海作戰無論本島登陸﹐還是外島登陸﹐甚至是臺軍實施大縱深的反制攻擊﹑彈藥消耗﹑損失的情況將是相當驚人的。首先看第4次中東戰爭﹐整個戰爭僅僅進行18日﹐以軍共消耗彈藥14.4萬噸﹐殺傷阿拉伯軍人8.8萬人﹐平均1.6噸彈藥殺傷一人﹗到了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美軍的彈藥消耗就更大。總共向伊拉克投彈88500噸﹐其中精確制導武器佔7%﹐但是卻只擊中了30%的軍事目標。科索沃戰爭中﹐整個北約對南斯拉夫開仗﹐共78日的大規模空襲﹐投放各式彈藥23000多發﹐只擊中了3%的坦克目標﹑1.5%的裝甲車目標﹑殺傷人員只有524人﹗

因此﹐依照目前台灣軍隊的規模和臺海戰爭的基本格局﹐漢和防務評論認為一旦開仗﹐類似的彈藥消耗比較應該是第四次中東戰爭情況最為接近。也就是說開仗18日前後﹐臺軍消耗彈藥至少高于14.4萬噸﹐考慮到中國軍隊的打擊規模﹑火力強度遠遠超過埃及﹑敘利亞軍隊﹐因此漢和防務評論總編輯平可夫認為臺軍實際彈藥消耗﹑損失可能更多。戰爭的第一日(73年10月6日)以軍損失戰鬥機30架﹑第二日損失戰鬥機20架﹑第3日損失戰鬥機15架。18日的戰爭﹐以10%-5%的中間值提取方式計算﹐以軍空軍每日損失戰鬥機接近7%﹐這是在以軍空軍實力搖搖領先阿拉伯空軍的情況下尚且如此﹐而中國空軍與臺軍相比﹐質量基本接近﹐因此開仗3日﹐中國﹑台灣空軍各自的毀傷狀況都會高出這一比例﹐尤其是台灣空軍﹐本身規模比中國空軍小很多。即使就以10%的每日消耗率計算﹐臺軍330架(不計算事故損失戰鬥機)第三代戰鬥機在三日的戰爭中﹐損失就會接近三分之一。漢和防務評論認為第四次中東戰爭中﹐美國的軍援是扭轉戰局的最根本性因素﹗如果沒有這樣的軍援﹐以色列能夠頂住二周﹖戰爭的第4日﹐美以就架起了著名的"Asur群島空中橋樑"﹐緊急補充以軍消耗﹐基本的援助精神是當日的消耗﹐次日補充﹗美軍彈藥甚至直接從歐洲倉庫調撥。僅僅5日﹐美軍援達到1.3億美元。此外﹐三艘航母奔赴中東。

因此﹐十分坦率地說﹐未來的臺海戰爭中﹐起到決定性因素的首先是臺軍自身﹐其次是美日軍援的力度和有效性。如何大規模地在封鎖環境下﹐補充臺軍的消耗﹖成為美日的課題。從第四次中東戰爭的經驗看來﹐臺軍在開始的前4-7日必須自己頂住。

第四次中東戰爭中美國的援助高峰是在第7日之後來臨的。僅僅這一日﹐整整67架C5A運輸機飛抵以色列﹐只是F4戰鬥機的援助數量就達到40架﹐它們由美國飛行員直接飛往以色列。一旦臺海開仗﹐美日的大集群運輸機如何突破封鎖降落台灣那個機場﹖戰鬥機的補充來源﹖型號﹖是否由美軍直接駕駛飛抵東海岸各機場﹖這是問題的關鍵。

在阿拉伯方面﹐戰爭初期之所以十分順利﹐也與蘇聯的軍援﹑彈藥補充密不可分﹗開仗初期﹐埃及﹑敘利亞軍隊依靠SAM2﹑3﹑6﹑7防空導彈﹑MiG21/23戰鬥機﹑AT3反坦克導彈創造了相當的主動地位﹐在敘利亞戰線﹐10月10日開始蘇軍提供緊急軍援﹐僅僅一日就出動An12運輸機80架。後期的轉折固然與指揮有關﹐但是更為直接原因的是阿拉伯世界並未得到蘇聯的持續鼎力相助﹐尤其對於埃及戰線﹐幾乎沒有實施大規模的彈藥補充﹐這是因為蘇聯希望戰爭處於超級大國之間的可控狀態。這是後來埃及﹑蘇聯分裂的導火線。

這次戰爭中同樣看到了"情報聯盟"的重要性﹐"軟件﹑與情報的支持甚至比彈藥的補充更具備決定性意義"﹗如果沒有美軍即時提供偵察衛星圖片﹐以色列軍隊根本不可能知道埃及軍隊第二﹑三軍團防區接合部出現的缺口﹐這才有後來的轉折。臺海戰爭的第二個命題是美臺日的情報合作能夠走到那一步﹖  

急需彈藥的種類

第四次中東戰爭關於彈藥補充的經驗可以看出﹐開仗4日之內﹐第一大類最為急需的彈藥補充項目包括空對空導彈﹑空對地導彈﹑戰鬥機﹑地對空導彈﹐由此可見彈藥補充始終圍繞爭奪制空權的命題。臺海戰爭在這一階段還必須加上艦對艦導彈﹑空對艦導彈﹑反潛導彈﹑反潛飛機﹑各式雷達系統﹑C3ISR指揮系統﹑電腦﹑甚至作戰軟件的緊急補充。基本的彈藥消耗可能每日以飛機的損失為衡量標準比較妥當﹐例如﹐如果出現平均每日戰鬥機戰損率為10%的話﹐那麼空對空導彈﹑空對地導彈的消耗率也會接近這一目標﹐當然如前所述﹐在實戰中﹐臺軍的損失會比以軍更高。依照這樣的消耗速度﹐130枚AIM120空對空導彈只夠用3-4日﹐這是最樂觀的估計﹐當然台灣已經追加進口AIM120 C-7。一旦美軍不能即時補充這種導彈﹐意味著臺軍F16戰鬥機在第4日之後自動降低性能﹐退回到不得不依賴半主動雷達誘導空對空導彈的時代。從而使臺空軍的技術優勢完全抵消。而中國空軍卻不存在這一問題﹐即使俄式R77消耗殆盡﹐還有類似的國產PL12可以使用。就這一意義而言﹐IDF戰鬥機和天劍I/II空對空導彈甚至雄風II空對艦﹑艦對艦導彈在維持戰爭持續進行的能力方面反而是臺空軍最好的。前提是台灣必須繼續保持獨立批量生產天劍I/II空對空導彈的能力。但是據說這一型導彈的硬體設備部份依然需要依賴美國。

再看MICA系列法制空對空導彈﹐問題就更嚴重﹐將近960枚同型導彈(一說1200枚)依照每日10%的戰損率﹐只夠用10-12日﹗其後如何得到法國的緊急補充﹖從何處補充﹖無論從政治上﹐還是從客觀環境而言﹐都比美國彈藥的補充保險度低﹐因此第10日之後﹐Mirage2000-5的作戰資源將開始出現問題。結論是當初購買的數量並未考慮到台灣所處的特殊嚴酷環境﹗至關重要的當然是地對空導彈﹐一旦得不到即時補充﹐台灣的"以地制空權"就會出現危機。從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埃及軍隊運用SAM6﹑SAM7﹑第一次海灣戰爭中伊拉克軍隊使用各式地對空導彈的消耗來看﹐地對空導彈的消耗量是各式武器中最大的﹗最值得台灣借鑒的是伊拉克地對空導彈的使用情況。海灣戰爭期間伊拉克防空軍裝備接近1500部各式防空導彈﹐戰爭結束後只剩下600部﹐因此戰爭中共消耗900枚地對空導彈﹐擊落34架固定翼飛機﹑直升機22架﹐總共56架作戰飛機﹐平均16.7枚導彈擊落一架飛機﹗據稱臺軍總共生產了500枚"天弓I/II"型地對空導彈﹐依照伊拉克防空導彈的損耗率﹐天弓系列導彈的有效使用可以最大程度擊落29.9架中國空軍戰鬥機﹐即使以5枚地對空導彈擊落一架飛機的計算方法﹐"天弓"系列導彈只會讓中國空軍損失100架飛機﹐還有持續發動空中打擊的能力。這裡還必須考慮相當數量的"天弓"導彈陣地在使用之前可能被巡航導彈和諸如YJ63遠程空對地導彈擊中﹐從而失去戰鬥力﹐據說"天弓II"的零部件也需要美國提供。至於大量的"鷹"式地對空導彈﹐則需要美軍直接補充。

戰爭進入抗登陸第二階段後﹐以飛機﹑艦船﹑反艦武器為主的彈藥消耗還會更高﹗這是海灣戰爭﹑中東戰爭中沒有的狀況。此外﹐陸軍裝備的補充將成為第二批緊急需要的物資。這些裝備包括武裝直升機﹑反坦克導彈﹑主戰坦克﹑主戰坦克彈藥﹑各式火炮等。陸軍裝備的補充﹐尤其是裝甲武器的補充﹐比第一批急需彈藥還更為艱難﹐因為數量更大﹐單位重量更重﹗但是對於扭轉戰局似乎沒有決定性的意義。好在主要的火炮﹑裝甲車﹑主戰坦克和相關輕型彈藥台灣基本能夠自己生產﹐這是維持戰爭繼續進行的關鍵。因此﹐戰爭中彈藥生產部門﹑工廠﹑研究所勢必成為中國軍隊反復攻擊的主要目標﹐以便阻斷台灣持續進行戰爭的能力﹐這是為何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從60年代開始推行全土要塞化﹑地下化的四大軍事路線的主要意義。相比之下﹐台灣沒有經歷中國60年代"大三線"建設的經驗﹐缺乏必要的作戰縱深。現在還未意識到把軍事工業基地遷移至地下和東部地區的重要性。維持主要彈藥的自立生產能力是頂住更長時間的重中之重。 


 
漢和防務評論專稿:

爆發大規模臺海戰爭時,中國軍隊有多大的耐力把戰爭持續進行下去,除了戰備用油的儲備規模之外,先進裝備,尤其是最新一代裝備的生產、補給能力有多強?也將起到決定性作用。


在11月號漢和月刊討論戰時臺軍面臨彈藥不足問題的撰文中,通過1973年第4次中東戰爭的經驗,證明臺海開戰第7日之后,臺軍將會面臨相當嚴重的彈藥不足問題。中國方面彈藥儲備比臺軍高許多,但是在一場持續的戰爭過程中,也將面臨相同的問題。

首先,依然以第四次中東戰爭為例,不僅以色列彈藥不足,阿拉伯國家,尤其是埃及、敘利亞同樣面臨相當的彈藥不足問題。這事實上是阿拉伯國家不能把戰爭繼續下去的一大主要原因。而對比以色列,臺灣的面積更大,軍事設施更加地下化,同時地形多數為山地,因此,作為攻擊一方要做到能夠全殲臺軍C4ISR有生力量、全面破壞海空軍基地,彈藥需求勢必遠遠大過當年的埃及和敘利亞。1973年戰爭中,以色列平均使用1.6噸彈藥殺傷一名阿拉伯士兵!

首先看以第三代主戰飛機、作戰艦艇為主的主要裝備。1958年的空戰,臺軍曾經創造一日擊落30架MiG戰斗機的記錄,這場空戰事實上并非是在全面戰爭的前提下進行的。在一場全面的臺海戰爭中,每日作戰飛機、艦船的消耗量勢必大增,而且是持續性消耗!對雙方戰斗機的主要威脅不僅包括對手相當先進的同類作戰飛機,同時還有體現俄美最尖端科技的不同射程的地對空導彈。正如漢和防務評論月刊相關文章所述,中國空軍的第三代戰斗機由281架Su30、Su27SK、J11A/B、64架J10A構成,轟炸力量包括大約48架JH7A、117架H6!在臺海全面戰爭中,假定戰斗機以每日20-30架的消耗量,中國空軍現有的344架第三代戰斗機能夠持續作戰的時間大約只有11-17日。與美俄所不同的是,中國依然缺乏獨立生產第三代戰斗機的能力。J11B的生產目前在發動機、光電探測儀等子系統方面還在依賴俄羅斯進口。換句話說,J11B的生產并未完全獨立走向正軌。即使過去在J11系列的生產過程中,沈陽飛機公司的年產能力也十分有限,每年產量平均不超過17架。至于J10,眾所周知其生產依然依賴外部世界。發動機由俄羅斯提供,大型鍛造件由某個西方國家提供,因此,一旦開戰,在全面實行武器禁運的現實環境之下,中國空軍第三代戰斗機數量不足的問題即刻會暴露。

至于海軍艦船,幾乎主要的大型、新型水面艦都依賴瑞典、俄羅斯、烏克蘭的技術,尤其是動力系統。這一點,漢和防務評論過去的報道已經反復說明。

作戰平臺如此,彈藥的補給也完全相同。的確,中國軍隊在彈藥的自給生產、購買數量方面遠遠超過臺軍,但是一場高強度的攻擊作戰,彈藥消耗量也會超過防守一方。同樣面臨嚴重困難的是中國軍隊的高性能武器彈藥也主要依賴進口,中國產高性能彈藥也有相當的零部件依賴進口。而且各種彈藥并非完全通用化,在作戰平臺消耗,出現數量不足之后,專用彈藥就毫無用武之地。例如J11B除外,全部蘇式戰斗機是不能攜帶中國產PL12空對空導彈的,而J11B的生產數量非常有限。反之J10A也同樣不能攜帶主要的俄式空對空導彈和空對地打擊武器。中國空軍至少進口了1000發以上RVV-AE(R77)型空對空導彈,但是考慮到臺空軍Mirage2000-5、F16Block20擁有相當先進的機動性和電子對抗、反制系統,戰時1000發AVV-AE如何表現不得而知,臺軍的330架第三代飛機,每架面臨3枚同型導彈的打擊。在埃塞俄比亞與厄立特里亞于1999-2000年代爆發的空中沖突中,雙方使用Su27與MiG29,使用相同的R27空對空導彈,大量發射卻無一發命中!空戰中后者的損失主要是被短程的R73空對空導彈擊中。在1999年美軍F14D戰斗機追擊進入禁飛區的伊拉克MiG25的過程中,一共發射了8枚AIM-54C空對空導彈,卻無一發命中,1991年1月的一場美伊空戰,F15一共發射了7枚與R27同類的“麻雀”型半主動雷達誘導空對空導彈,無一命中。至于中國產的PL12空對空導彈,漢和防務評論已經報道過在設計過程中,全面得到了俄羅斯的協助,目前是否已經能夠全面獨立生產,還是零部件需要從俄羅斯或者烏克蘭進口?不得而知。其他的對地攻擊彈藥也完全如此,H29T、H59T空地導彈的進口數量都超過1000發。多嗎?不多。現代空襲作戰的概念是投入超過萬枚數量的空對地武器,而且收效可能甚微,這是因為臺灣是山地國家,而且還必須考慮戰時偽裝的問題。科索沃戰爭共78日的大規模空襲﹐投放各式彈藥23000多發﹐只擊中了3%的坦克目標(戰后南斯拉夫對外聲稱)。而中國國產的KD88電視制導導彈,尋的器也獲得了俄羅斯的技術支持,現階段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國產化?不得而知。KD88只能用在國產的JH7A或者其他國產多用途飛機上。由此可見由于武器整合能力的不足,中國空軍的實際空中攻擊能力比擁有同樣數量作戰飛機、同樣數量彈藥的美軍、北約軍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

至于中國海軍,西方的軍事評論家將其比喻成“14條船的海軍”,意思是只有14條船具備現代意義上的實戰能力,其他都是破銅爛鐵。這14條船包括2艘051C、1艘051B、2艘052B、2艘052C、3艘054A、4艘956E/EM。這14條船,戰時勢必成為臺灣海空軍尋戰的主要目標!

于是可能出現下屬結局。在持續的消耗戰過程中,上述第三代先進兵器平臺和彈藥出現告急的時候,中方的舊式裝備,諸如J8F、J7G和海軍的破銅爛鐵艦船就會派上用場,這樣在21世紀打一場上世紀70年代水平的戰爭。由此可見,中國軍隊提出“速戰速決”的現實性。這里顯然已經了解到無論從國際政治需要還是石油的庫存、先進彈藥補給等方面都不允許拖延戰爭的現實。

因此,一旦有朝一日最后徹底攤牌開戰,中國軍隊如何及時補充俄烏彈藥?可能的狀況如下。開戰如果持續3日以上,美日勢必在聯合國出現動作,逼迫安理會通過對華武器禁運。但是由于中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類似決議獲得全面通過的可能性甚微。因此,美日只有通過外交渠道對俄羅斯、烏克蘭施加單邊壓力。對于基輔而言,其一再向北約靠攏的政策可能促使其采取武器禁運的措施。就航空彈藥而論,R27系列空對空導彈、H59TE、H29T電視制導炸彈的尋的器、RVV-AE的安定翼都在烏克蘭生產。因此,主要的影響將是R27,結局是迫使中國轉向俄羅斯進口更加昂貴的R27空對空導彈。

更多問題出來了。飛機和彈藥的生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幾次阿以戰爭中,美軍的補給是直接從現存倉庫中調運,而且部分彈藥甚至是美軍現役裝備。對于臺灣而言,一旦政治上美軍決定實施補給,可能的模式有三。
之一:首先從關島、日本儲備的“前置后勤”倉庫中向臺灣緊急空運AIM-120C、“麻雀”、“響尾蛇”空對空導彈和大量的空對地、空對艦、艦對艦導彈。
之二,基于美日“物資互換協議”,理論上,美軍可以提取日軍的戰略物資,包括彈藥支援臺灣。對于臺軍而言,最大的利點是現役主要的航空彈藥也都裝備美日軍隊。


但是對于俄中而言,出售給中國的先進裝備,諸如RVV-AE空對空導彈在俄軍現役倉庫中的儲備量非常之少,除此之外,H59TE空對地導彈多年來主要是出口專用,俄軍自己并不批量裝備Su30系列多用途戰斗機,改良的Su27SM數量不超過一個團。因此,要指望俄軍成批地在開戰初期緊急向中國調運大量的Su27改良型戰斗機、先進的空對空導彈的可能性非常低。至于遠程地對空導彈,S300PMU2僅僅出口中國4套,俄軍自己都不裝備,S300PMU1的裝備數量依然非常至少。過去將近15年來,主要的先進裝備主要用作出口。

一旦開戰,如果中國空軍自己的預警機表現不佳,甚至出現戰損,俄中可能簽署租借法案,租借預警機以及其他的大型戰斗設備給中國。俄預警機租借中國的談判過去也進行過個回合。然而漢和防務評論若干年前也報道過,目前俄空軍所擁有的A50U預警機數量僅僅勉強夠維持最低的國土巡航,俄國土縱深太大,而多年來沒有生產新的預警機。本刊記者平可夫在茹科夫斯基機場看到至少2-3架A50U已經處于廢棄狀態。 

本文出處:http://chingapore.com/archiver/?tid-2030.html

彈藥2  
美軍12  

遭逢敵人交火時,身上攜帶的子彈越多,越能夠有效的壓制敵人,每分鐘對敵人的造成的投射量,將決定戰場上的生死.現實就是被壓制的那方是幾乎沒有機會贏的.而彈藥的攜行量取決於個人裝備的優劣.多帶一個彈夾就多一分活命的機會. 這個其實是簡單的數學概率問題,先不說外購不外購這個熱門問題,光是看國軍基本配備的4+1就知道真的交火之後會有甚麼情況產生了.

臉書網友留言:
您一次最多用掉幾個彈匣

Allen Lin 回應:
每次上靶場都是幾百發~實戰中有1分鐘內消耗掉2個30發彈夾的紀錄

臉書網友留言:

這一箱、等於國軍全營步槍射擊的一年份
換算成美軍……10分鐘?
Allen Lin 回應:
可能喔~這一箱大概有4/5千發以上可能喔~這一箱大概有4/5千發以上





那得看是幾支槍



真是毒害人家的髒東西~哈哈
 

以下係彙整臉書網友留言:  

國軍只配5個... 上面的大概以為他配的是C-MAG...  

然後只有兩次震懾機會與十次殺傷機會⋯⋯你懂的  

5個裡面還有5發是空包彈
其他6發是實彈


總共才30+5空包彈~沒了
5個裡面還有5發是空包彈
其他6發是實彈

總共才30+5空包彈~沒了
  

大哥你們的比我們多欸⋯⋯(哭泣  

我是大門口衛哨兵阿..........  


可是從來沒機會打過超過6發....(打靶)
  

我們大門口衛兵沒帶這麼多。
就10+2而已⋯⋯
  

看單位吧.....XD
因為單位特性不一樣


我是oo大門口
  

我們是ATC...
不能講單位,那就說「oo的家」吧
  

我了XD
我單位解編了~陸戰拐拐旅
 
 

比看誰彈藥存量多,多的那方贏面就大。  

這一箱、等於國軍全營步槍射擊的一年份  

26人,一天,third phase training in San Clement Island. 食指第三節及拇指,痛啊⋯⋯  

全營單算三個連(不包括營部連)也有500來挺……  

國軍一年份彈藥都打不完,常常因為一堆狗屁事,靶場流錄就取消,當一年兵看看100發打不打的完,  

我新訓完下部隊後連一發都沒再打過了...

彈藥  

當年行軍的時候大背包裡有這個玩意,緊急狀況演練如臥倒的時候整個大背包會往前撞到鋼盔,然後鋼盔會在地上滾個好幾圈,然後排長就會跑來用槍托作勢要扁你~哪像現在的背包還有多做出來的左右護腰可以插卡在腰上,讓背包不容易位移說~  

小弟服役的真實狀況是大部分的槍撐不到4+1但匣的子彈量就都快散了~~~  

還不準用彈藥堆出射手,六發要訓練出像狙擊手一樣的等級!

Allen Lin 回應:
歸零都打不好吧....


以下係彙整臉書網友留言:

國軍會要你把箱子塗黑擦亮,重新印上清楚明亮的字體,打開箱子發現子彈凌亂,看你不爽的話可能會記你缺失~

大概開戰後10分鐘就因為沒子彈投降了
  

十分鐘你還拿不到彈藥...
鑰匙1在A長官那,2在B長官那,拿鑰匙前先鑰開一道鑰匙櫃的鎖,開了門1還要等開門2,光人到齊就10分鐘以上了...
  

哈哈我是指交戰開火以後~不過應該也不用10分鐘...有沒有人敢開槍還是個問題  

交戰才在領彈啊!而且彈還是一盒一盒在紙盒中等你裝進彈匣...  

話說每次看到待命班跑狀況時總有個人拿著彈藥箱跑來跑去就是沒有一個把裡面彈藥交給別人的動作就覺得很好笑wwwww  

國軍高層可能以為每個阿兵哥都 "ONE SHOT ONE KILL"  


六發………

那還不如給我栓式步槍、我說不定還真的六發全中!

Allen Lin 回應:

美軍為何戰鬥時,身著全身重甲,裝備、武器、彈藥一應俱全、國家該給的一樣不少?那是因為美軍把每個單兵視為個別的「武器系統」,既然是武器系統,單兵的防禦力與攻擊性就變得十分重要,所有的裝備上的邏輯就是以這個「哲學」開始延伸,並且因應情勢的變化,量身打造!同時給予單兵相應對的訓練,使其熟練身上的裝備,實戰環境下便能運用自如,發揮該有的戰鬥力。

美軍單兵防護力靠的是身上的那件裝有陶瓷抗彈板的第四級防彈衣,凱夫勒纖維製成的輕量化防彈盔,還有就是能夠順應戰場環境而模擬出近乎相同強度的訓練,然而美軍願意花大錢在單兵身上有幾個重要因素:

第一,美軍記取了越南戰爭的教訓,受傷與陣亡的官兵在戰後十數年間,為美國政府帶來了莫大的社會成本與照護的支出,這成本遠超過戰時投入的裝備軍費,與其後患無窮,倒不如先把風險降至最低。

第二,士兵的經驗與技術比裝備更為珍貴,一但士兵陣亡或受傷無法執勤,將大幅度的削弱單位的戰鬥力,而重新填補相同的人員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與金錢,這也遠高於單兵身上防護裝備的價格。

第三,良好的防護裝備更能激發官兵的戰鬥力與保存士氣,在面對敵人時,毋需過分擔憂傷亡的風險,所採用的戰術將更為大膽,增加戰鬥效率。

許多人總愛說「國情不同」、「軍費不足」這些理由,單兵作戰與防護裝備投資不應該、也不允許優先於添購先進戰機、戰艦等這些大型硬體。然而,難道操作這些機艦、甲車、火砲的不是那些辛苦訓練出來的血肉之軀嗎?沒有了這些活生生的子弟兵,就算再精良的武器是要誰來操作?廣大的海岸線要靠誰來防守?被佔領的島嶼又該是誰去奪還、重新插旗!?敵人的子彈可不會分辨國情,沒有合適的裝備,一顆子彈就是一條命。現在正發生在世界各地的戰爭裡,早已證明了單兵裝備投資的價值了。

遺憾的是國軍單兵裝備老舊、落伍只證明了上位決策者目光的短淺與長期以來漠視基層需求。平時就形同虛設的補保機制、在戰時能發揮多高的效率是難以令人期待的。

這次自購裝備事件,其實只是冰山一角,而國防部對內部官兵下達封口令、禁止參與討論這個眾所矚目的事件更是可惡與可笑。可惡的是這種欲蓋彌彰只想息事寧人,不願正視與解決事情的態度,可笑的是現在網路資訊如此發達,除非你把全台的網路全關了,所有人關在營區裡關到退伍,不然事實一樣存在,一樣能從官兵嘴巴講出來,一樣能在軍隊以外獲取新知來做比較,如此難杜悠悠之口,又何必多此一舉?

最後,曾有一位朋友說的好,觀念不變,就算穿的跟鋼鐵人一樣,也毫無意義。不過我始終相信「知識即是力量」,也許軍方事務我無能為力,但在軍隊以外的廣大世界,正有許多人覺醒,並力求改變,我能做的就是就是將經驗傳遞,分享,教育。如此而已。

上文承蒙 Allen Lin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美軍華裔退役士官Allen Lin:雪隧阻絕「驗證」的意義事實上並不大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4125340
2016漢光演習「反特攻」演練:「演戲」而非「演習」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4093048
美軍華裔退役士官Allen Lin:
從實戰經驗與角度檢視國軍2015年漢光演習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1715479
美軍華裔退役士官Allen Lin:
漢光演習po文被立委轉用質詢國防部長之感想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182719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仙、老虎、狗 的頭像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