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汙  

【木魚微劇場】幾分鐘看完《走向共和》(Part 5)袁世凱練
發佈日期:2017年3月22日

https://youtu.be/Sg1hn1AgwVE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YouTube觀看。


筆者自民國59年進入官校預備班,直到民國87年退伍,在軍旅生涯28年中的校級軍官階段,每當「利委」諸公們為了轉移利益焦點而圍剿軍購案的不當得利者為軍中黑幫時,軍方的政戰部門一定會要求三軍官兵全面書寫「幫派自我調查表」來敷衍了事


軍方的政戰部門為何要如此大張旗鼓地搖旗吶喊後卻又敷衍了事?而軍方到底有無黑幫?恕筆者賣個關子,答案就在此一講演中,請聽主持人娓娓道來之外,並請參考影片下方的講演文字稿。

羅輯思維 53 反腐到底反什麼
發佈日期:2014年9月11日
https://youtu.be/qjvzHGMjBI0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YouTube觀看。


歡迎各位到《羅輯思維》來捧場,今天我們要談的話題是反腐到底反什麼。那邊有一個好心人提醒,羅胖啊,不作就不會死啊,何必談這麼敏感的話題呢,不怕查水錶嗎?我們《羅輯思維》開播到現在五十多期了,談到的話題不算少,但是我用人格來擔保,從來沒有遭遇過查水錶,所以你想多了。

我們中國現在正是一個轉型開放過程進程當中的國家,很多話題已經是上上下下的關注,方方面面關心聚焦的這個中心點,比如說今天我們要談的反腐,它不僅是民間的希望,它也是國家的一個期待,所以談這樣的話題,其實沒有太大的風險了。

但是今天這個題目有點奇怪,叫反腐反什麼?那能反什麼,反貪官唄,對吧,那繼續追問,那請問反貪官的什麼呢?通常的答案是這麼兩條,第一,反貪官的不道德,從道德的層面入手,因為你貪官嘛,你肯定都是壞人;第二呢,你既然能貪污,那肯定是製度有問題,所以從另外一個方向,我們應該進行很強有力的製度建設。

這兩個答案都沒錯,但是我今天想說的是,
如果不進一步往底層去挖腐敗的根子,僅從道德和製度入手,也許並不解決問題。

我們舉個例子,1585年的時候,那是大明萬曆十三年,那個時候萬曆皇帝好不容易把張居正給盼死了,終於大權獨攬,那也得擼擼袖子,掙一把,所以他乾了一件事,顯得自己是一代明君,所以他乾了一件事,起用了一個人,這個人不僅在明朝,在整個中國的五千年曆史當中,都是大名鼎鼎的人,大清官海瑞。海瑞就是道德表率,起用他就是要澄清天下吏治,你看,這是在道德這一邊入手了吧。

海瑞這個人在道德上已經到了什麼程度?就是他們家要買塊肉吃,因為他老娘過生日,全省城的官員都轟動了,海瑞他們家吃肉了!但是海瑞這個人在道德上已經就是不正常到一定程度了,你比如說他一生中乾過一件非常奇葩的事情,有一天他在家坐著,他五歲的女兒拿著一塊餅在那兒吃,海瑞一看,說那餅哪兒來的?那小女孩說,隔壁一個小哥哥送的,門口一個童子送的,海瑞說,你一個女孩子,你怎麼能拿人男孩子送的東西吃呢,如果是我的女兒,你就應該餓死。最後結果呢,結果就是七天之後,這個女孩就活活被他餓死了。

按照今天的價值觀,就是禽獸,對吧,禮教禽獸;但是按當時來說,這就是道德標杆啊,海瑞已經不惜把自己變成一個不正常的人,給這個社會立一個道德標杆了,但是又如何呢?海瑞的存在對大明官場的整個腐敗,實際上沒有任何作用。道德教育是中國自宋明理學之後,一直深入人心的一種道德體系,又該如何呢?

而且,海瑞也重視制度建設,他講了一句話,就是這次起用他之後,他這個時候已經賦閒在家十幾年之後,又被皇帝啟用,皇帝就問他,怎麼澄清天下吏治啊?海瑞講了一句話,說無非是起用太祖之法,就是朱元璋的法,什麼法?叫貪髒八十貫論絞。

你聽明白這個意思了吧,就是貪八十貫錢就絞死。八十貫錢什麼概念?在明初的時候,一貫錢就是一兩銀子,但是到萬曆年間,早就貶得一塌糊塗了,沒有一兩銀子,大概也就兩三萬塊錢人民幣,合購買力來說。說貪污兩三萬塊錢就絞死。

那太祖是不是這麼幹的?真就是這麼幹的,這就是製度建設,但是太祖到晚年,朱元璋說了這麼一句話,說我欲殺盡天下臟官,但是奈何朝殺而暮犯,早上殺了,晚上他又犯罪,所以以後不管了。但凡貪髒的全都殺,你可以看到,老皇帝到晚年的時候,已經開始講一句氣話了,你都殺,你都殺誰給你幹活。

雖然到明太祖晚年的時候,很多官員犯罪帶著鐐銬,自己在堂上帶著鐐銬辦案,已經出現這樣的景象。但即使是這樣的嚴刑峻法,包括還有什麼皮場廟之類的事,今天不細說了。總而言之,無論是樹立道德標杆,還是嚴刑峻法,至少在明清之際的官場文化當中,事實證明是沒有辦法治理腐敗的。

那你說這些不管用,什麼管用呢?我們再舉一個,也是中國古代官場的例子。在大清王朝的後期,整個官場當中出現了一朵奇葩,這個官職叫做大清國總稅務司,相當於今天的海關總署署長了,這個職務在晚清的將近五十年時間,一直是由一個英國人,叫赫德來擔任的。赫德這個人,十幾歲來到中國,二十多歲就當了這個總稅務司,一直幹到1908年,實在太老了,幹不動了,退休回英國老家養老。但是大清國很仁義,把這個職務一直保留到他死,死的時候還贈給他一個太子太保的榮銜。

在過去的近代史的敘事當中,一直把這件事當做大清王朝喪權辱國的一個標誌,你怎麼能寧與友邦,不與家奴呢?這個慈禧老太婆太壞了,任用英國人來把持中國的財政,可是要知道,大清王朝幹這件事情,不僅是心甘情願,而且因禍得福。

什麼叫心甘情願?當年1861年的時候,英國人說,你有點靠譜的嗎,對吧,打仗老打輸,然後賠款的銀子,你那兒又沒有穩定的財源,這麼著吧,英國人說,我給你指定一個財源,就是你大清國的海關稅收,再派我們英國人來管這件事,那我們就放心,你能還我們穩定的戰爭賠款。

對大清王朝來說,這叫巴不得呀,本來就不愛跟你英國人打交道,你想,什麼叫海關稅收啊?英國人負責進口,英國人負責出口,我們中國人又不出去招災惹禍,又不做這種生意的了,所以你們英國人進口,英國人出口,然後再派英國人給收稅,然後這部分錢一部分交戰爭賠款,然後我政府還能落著點,我何樂人不為呢?所以這件事情根本就不是被迫的,根本就談不上喪權辱國,那叫正中下懷。

那為什麼又說他始料未及呢?是因為這個系統一旦運作起來之後,朝野上下那小伙伴們全都驚呆了,因為這居然成了大清國晚期最高效、最廉潔的一個系統。

赫德在1861年接任的時候,全年的海關稅收,不過500萬兩銀子,還不到;但是他卸任的時候,已經每年可以給中央政府穩穩地創造3000萬兩銀子的稅收,而且還穩步增長,而且這一點還不只是大清王朝期間,到民國初年,都一直是這樣,這成為中央的一個重要的財源。

那就奇怪了,如果按照我們剛才的反腐敗理論,如果腐敗的癥結在於道德問題和製度問題,你會發現大清總稅務司好像都不搭調。你要說道德問題吧,你可以說赫德這個人道德不錯,可是你底下用的人不還是中國人嗎?聘用了一千多名華人,那這些人的道德水準比這個系統外的這個人要高到多少?其實他們跟英國人打交道,反而不講什麼聖人的程朱理學、聖人心性,對吧,所以道德水準高好像解釋不通。

如果你說制度建設好,請注意,那是大清國的一個官僚的分支機構,那可沒有民主,那是地地道道的皇權專制系統,而且赫德這個人他有沒有什麼審判權,他又不能派御史去查案,又不能把底下人脫光了馬上打屁股,所有的嚴刑峻法他也都用不上,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個高效且廉潔的系統呢?所以有一個解釋就能出來,就是因為赫德這個人的存在,因為他引進了當時在世界上比較先進的英國式的行政管理系統,所以導致海關稅務司這個小系統和大清的官場發生了隔絕。

說到這兒我不知道你明白我的意思沒有?腐敗它不是一個個人現象,它不是一個個人道德和個人在嚴刑峻法面前到底是膽子大發生膽子小的問題,它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只有在這個系統中隔絕出一個局部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個局部的情況改良了。所以研究腐敗,也許我們要用一種系統性的思維來重新審視這個源遠流長的現象。

好了,那我們就回到中國古代官場的系統,我們來看,它到底是一個什麼系統現象。那既然講到系統,給大家推荐一本書《道咸宦海見聞錄》,道指的是道光,咸指的是鹹豐,它的作者叫張集馨,是在道光,咸豐年間,在清代的中層官場混的一個官員。這本書是用淺近文言寫的,如果文言底子還可以,而且是一個公務員,強烈建議你讀一讀這本書,很多中國古代官場的底色,在這本書當中有大量的案例的描寫。

今天我們講他身上發生了一件事,在1845年道光年間,鴉片戰爭剛打完,這個張集馨在北京,突然一下天上掉一個大餡餅,朝廷任命他為陝西督糧道,這是不得了的肥缺,相當於陝西軍區的後勤部主任兼陝西省糧食廳廳長,當時基本上是最大的財源,肥的不得了,一年好幾十萬的糧食從他手裡過。

但是得到這個肥缺之後,這哥們兒立馬犯了愁,為什麼?京城這一關不好過,因為他到京城已經四個月了,所有錢花得差不多了,但是你得了一個肥缺,你要去上任,那對不起,得拔點毛嘛。京官從來都是這樣的,京官又不好撈錢,在北京你撈誰的錢去?全部靠地方官孝敬,因為我京官,對你的前程我有影響,大家做個交易嘛。

所以平時送個炭敬,冰敬,炭敬就是冬天送的,冰敬就是夏天送的。可是你這要赴任的地方官,又得了一個肥缺,那你就要送一種特別的敬,叫別敬,相別時表達一點敬意,意思意思。因為你是一個肥缺,所以你又不能把這個意思意思搞得不好意思,對吧?規定的章程,要送多少錢。

所以他沒辦法,又沒錢,所以到處借債,借什麼廣東洋行的錢,山西錢莊的錢,又找親戚朋友攢了一大堆,攢了大概一萬七千兩銀子,幾天之間散盡,什麼這個軍機處的軍機大臣,這相當於政治局委員了,一人得四百兩,然後軍機處的章京,相當於秘書處了,一人十六兩,然後尚書一百兩,侍郎五十兩,這就是規矩了。一步步送完,最後他一算賬,借了一萬七千兩銀子,到上路的時候連盤纏都快不夠了。

但這就算完了嗎?沒完,你得了一肥缺到地方上,尤其他這個督糧道,要跟軍隊系統打交道,將軍那兒呢,副都統那兒呢,八旗的協統那兒呢,照樣得送,都有規矩。跟地方官這兒也有規矩,總督老爺,巡撫老爺,下面的同樣都是道員的這些官員,你都得送,而且你是督糧道,你是遠近聞名的肥缺,所以巡撫老爺的所有接待任務,又落到你頭上了。

巡撫反正見著客人,你好你好你好,謝謝光臨本地,然後巡撫老爺後堂休息,你得辦宴席啊,而且西安是一個地處東西交往的孔道,客人還特別多,而且每一撥客人來都有規矩,比如他這書裡寫的,來一撥客人,我就得讓師爺算,通常一撥客人上席五桌,中席十四桌,這都有規矩的,上席上什麼菜,必須得有燕窩燒烤,中席必須得有海參魚翅,每個桌子必須有一尺大活魚一條。

尤其西安活魚又貴,沒水嘛,所以大概四千文一條的魚,都得上。如果一道菜感覺今天沒有備辦好,大家就會說這麼一句閒話,說我倒不是為這口吃的,就是這個陝西這個督糧道不上道,太摳!
就這一句太摳,一旦傳揚出去,這是對整個陝西官場名聲的傷害,你這個督糧道就乾不長了。

在這裡面我們發現一個什麼規律,就是跟你的私人道德其實沒什麼關係,貪污腐敗這個事在清代其實就叫陋規,你別看這兩個字,有學問。什麼叫陋?就是不合法,醜嘛,不能見人嘛,醜陋嘛,什麼講規?就又是規矩,是上上下下心裡都默認的,共同遵守的一個規矩,所以合起來才叫陋規

什麼叫貪污腐敗?有的時候就是收受陋規啊。可是你說,張集馨能不收嗎?不收不行,不收你這些花哨從哪兒來,京官的別敬,夏天的冰敬,冬天的炭敬,包括中國巡撫、總督、同門官員、將軍的那些好處從哪兒來?沒有。而且你不要以為只有他向上討好,不是,下面的官員照樣可以製約你。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實際上這個時候的官場已經不是什麼貪贓枉法的問題,事實上它已經形成了一個有著良好的製度,甚至有著清晰的價格規則的一個市場。那麼主導這個市場的是兩種力量,一種是造福你的力量,比如巡撫老爺,年終給你考評的,向皇上那兒報事,你得送吧?這是一股力量,能造福你。

還有一種,能禍害你的。所以在張集馨的這本書裡他就講,其實何止是那些當官的呀,連當兵的他也得送,尤其是那些八旗兵丁,他就得有這個眼裡見兒,能把其中分出來,誰是大V,誰是公知,誰能帶頭鬧事,誰有一點在當兵的當中有些話語權。所以年終要把這些人分門別類地請來,然後叫送倉,要連請他們吃八天的酒席,這幫人才混得過。如果你不請這個,他覺得你不講規矩,哪天領糧食的時候,在糧倉門口鬧起來,很多當兵的跟他起哄,你這個督糧道也吃不了兜著走。

而且你說這是不是一個道德問題?也不是一個道德問題。尤其我們剛才講,他得送巡撫吧,請問1846年,就是這個張集馨上任的時候,陝西巡撫是誰呢,說出來嚇死你!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林則徐。中國歷史上晚清著名的好官,不是寫那句話嗎,叫'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就是他。

林則徐也收紅包啊,也收陋規啊,那你說林則徐是不是你今天又要做翻案文章,又要把林則徐醜化?真不是,林則徐也沒辦法,因為他作為巡撫,他也要往京里送,如果他不收下面的,他拿啥往上面送?所以他即使是一個清官,是一個道德上無可挑剔的人,進入這個網絡,進入這個貪污腐敗的市場,也是他唯一理智而可行的選擇。

那你可能會說,那有沒有這個市場,既然是市場,我渾水摸魚,我們搞一點變動市場規則的玩意兒,可不可以呢?不可以!你以為你想多送就可以多送嗎?不能多送。你比如這桌菜,你多上了一條魚,行了,下一撥來的客人說,聽說你們這兒督糧道很大方啊,一桌上了兩條魚,憑什麼我這桌沒有呢?你在任何地方多使了一兩銀子,多請人吃了任何一口飯,對不起,都是導致這個市場的局部價格的紊亂,你這個哄抬物價的行為,最後會把你害死的,因為所有沒多吃上一條魚的,最後都認為你小氣。

所以這個價格就得把死,既不能漲,也不能跌,所以在清代官場上,上下兩任老爺交接的時候,這本名冊,就是這個賬本特別重要。很多下一任官員願意用幾十輛銀子,甚至上百兩銀子買這一本賬單,就是要送多少,每個官職這麼送,一年送幾次,得有一本賬冊,下一任何上一任一定要把這個對口接好,否則你這個官是當不好的,這本賬冊都很值錢。

那你可能會說,那能不能藉機多貪呢,也不行,什麼叫陋規?它是規矩。這個張集馨上任的時候就遇到這麼一個事,他那個前任也是個督糧道,一看自己快要卸任了,這麼的吧,貪污點吧,到大雁塔下買了四千石,大概是多少,用今天的三噸卡車,一百卡車。買了四千石那個麥皮子,然後摻到糧食裡,然後就卸任,就走了。

這個張集馨一來,民間這個事都明的呀,就說這事,說這事我不能簽,我不能接任。中間署理的這個官員就勸他,我勸你還是接了吧,人家之所以摻四千石,不摻五千石,也不摻三千石,人家是算好了的。

我給你算這麼一筆賬,三筆賬。第一,他現在已經走了,那個人前任叫方用儀,他已經走了,回老家了,你現在一封文書告上去,上面說調查,把他召回來,跟你來辦交接,讓他補虧空,你自己算要幾個月?這幾個月你要上任了呢,你收陋規,你這早就撈回來了,你何必呢,對吧。而且如果加上你得罪人的損失,加上你在官場裡一個不通情理,這麼一個名譽損失你賠大了呀。所以我建議你這個字還是得簽,現在就辦交接。張集馨一想,一算還真是這麼回事。

所以你看,多貪行嗎,多貪不行,你得在這個官場系統,大家都能認可的這個市場價格當中去貪,說到這兒我不知道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嗎?在這樣的一個官場當中,不是你道德好,你就能擺脫這個規律,這是一張網,你就在網中央。

剛才我們說到,貪污腐敗本身是一個系統性現象,它是一張網,它甚至是一個有著明確的價格,和交易規則的市場。那你說我道德高潔怎麼辦?那請退出市場,你去當你的正人君子,願意跟我們沆瀣一氣,接受這些潛規則的,那請到網中來,繼續我們的和諧官場。

但是誰看這個不爽呢?最不爽的當然是黎民百姓,但是還有一個人不爽,那就是皇帝。因為對皇帝來說,率土之濱,莫非王土,都是我的,憑什麼你們要分一杯羹呢?所以歷代反腐積極性最大的就是這個皇帝,可是你看,皇帝他也在網中央啊,他對付這張網,他有什麼辦法呢?我們不妨一條一條地替皇帝來推算一下,他對付這個網,他的幾個辦法能不能湊效。

第一個辦法,就是依靠官僚系統自己的自查自糾效應,我們現在反腐不也這樣嗎?各部門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自查自糾,有用嗎,沒有什麼用。為啥呢?很多人是這叫官官相護,那倒不盡然,官大一級壓死人嘛,我憑什麼護你呢,但是對於每一層官僚來說,他最大的政治利益不是說我清查了多少弊案,而是最好在我的治下安穩,什麼事都不發生。因為官員最害怕的就是不確定性事件,我下面管理出點小事,我就生怕吃瓜落兒,對吧。所以官僚他會衍生出一整套辦法,來對付這個自查自糾系統。

在這本《道咸宦海見聞錄》當中,他也講了這麼個故事,他說要來有一任在山西當官,山西有一年介休縣就出了一個縣官,這個縣官不講規矩,就到處亂捅,雖然這個事後來被平復了,但是對巡撫來說敲了個警鐘。巡撫一想,這官員到處亂捅,說什麼欽差大臣吃拿卡要,什麼藩台收他的禮等等,這種事亂寫,不講規矩嘛,對吧,山西官場怎麼能出這樣不講規矩的人呢?不讓同僚笑話我嘛,丟人嘛,對吧。

所以巡撫大人想了一招,把這件事平復之後,他就在山西全省,讓所有縣官以上的官員,你們自己說,我們巡撫衙門,我們可是要整飭吏治的,你們誰送了誰的禮,收了誰的禮,馬上寫清楚,有沒有收,有沒有送?那你說底下官員能怎麼辦,那一個一個都寫,我沒送禮,也沒收過禮,到巡撫大人衙門備案。巡撫大人拿著這一沓紙條,放心啦,都是你自個兒說的,你沒送過,你沒收過,對吧?以後你再捅這種事,我先問你一個不誠實,先問你為什麼翻供這件事。

你看,多麼高超的官場技巧,他不是沒有查,查了,但是結果跟沒查一樣。這件事我在生活當中也遇到過,我有一個朋友,不說哪個,反正是一個電視台的,法制欄目的製片人,他就有一天跟我聊天,他就講,他說他知道底下有些記者,在底下查案子的時候,吃了原告吃被告,有這個現象。

他說你說我作為製片人,我怎麼辦呢?首先我沒有能力管這件事情,因為往往收錢都是秘密的,我查清楚了,覺得也不落忍,記者嘛,小記者願意要這種錢的,通常收入都不高,補貼點弟兄,他說我也能理解。但是我怕的是他們給我惹事,但是我後來就想了一個招,什麼招呢,我在欄目組買了一個錄音電話,往那兒一擱,專門派一個人,所有的記者一旦採訪回來,這個人就找他要,你採訪了誰,把名片交出來。

然後按照這個名片,拿著這個名片,拿著錄音電話挨個打電話,我們記者到你那兒採訪,有沒有要你錢啊?有沒有吃拿卡要啊?這個採訪態度怎麼樣啊?你想嘛,記者剛回來,對吧,即使送了錢,那人家還指望記者給他辦事呢,這個時候不會說的,但是這個錄音電話就過去了,有沒有找你要錢,你只能說沒有,這記者,王記者,李記者特別好,好,請注意啊,錄音電話在案,是你說的他們沒有要錢,你看,他作為每一層官僚,他既推卸了責任,對上看,我整治了,我管理了,所以用官僚系統解決官僚系統的腐敗問題,那是一句笑話。

皇上能想出的第二招是什麼呢?就是監察系統所以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當中有一招非常重要的創新,就是御史台製度,我專門設立一套系統,這套系統和官場是獨立開的,而且用一些低層級的官員在裡面擔任職務,他們有上書言事之權,監察整個官僚系統。可是有效嗎?當然無效,用大腳趾頭想想也無效啊,因為御史老爺也是京官啊,京官也要收地方官的炭敬,冰敬,別敬,節敬,對吧,他早就在網中央了。

你去派御史去查案的時候,且不說他到查案現場被收買,他可能早就被地方這種盤根錯節的網絡,早就在收買期間了。所以中國古代經常會有這樣的現象,就是皇帝不放心地方官,派員工監察御史巡迴,但是監察完了之後呢,又變成地方官。所以一個巡迴官不斷地變成地方官,這是從秦漢一直到明清,一個政治體制演變的一個大趨勢。

你比如說西漢我們都知道,地方官員叫刺史,對,西漢的刺史還只是一個巡查官,他是一個監督的官僚,但是漸漸地做著做著,他就變成地方官了。然後皇帝不得不又創造一套監察系統,來監察這些刺史,這些監察官又變成地方官,所以後來我們知道的明清的巡撫,聽著像地方官,可是你聽這名,巡撫是巡迴,撫查,對吧,它實際上是一個檢查制度,是一個監察系統,但是最後也不得不當了地方官,跟原來的官僚系統合而為一。所以這套系統也不管用。

那你說,那就不存在官場當中有特別的像海瑞這樣的人嗎?他突然有一天良心發現,我實在受不了了,烏煙瘴氣,這PM2.5太高了,我來檢舉!有沒有這樣的現象?有,有一個例子,崇禎皇帝剛上台那一年,那個時候他十七八歲,上台非常年輕,而且朱由檢這個皇帝,說白了還真是想勵精圖治,把這國家改好,所以他上台之後說這個,你看我們大明王朝,現在被折騰到這個份上,真的,你們文武百官要激發天良,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這個國家才治得好!

所以他剛上台的時候,這個執政方針就這麼十個字: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怕死。結果有一個小官,大概是六品,叫戶科給事中這麼一個人,給皇帝上了一個折子,甭說那個,那不是扯嗎,哪有當官不愛錢的呢?關鍵是不要太過分,所以你這個皇帝要改一改你這個口號,文官都是要錢的,沒有錢怎麼混下去啊,俸祿這麼低,對吧,然後這個系統,你看我這樣的,你看他好死不死的最後加了這麼一句話,他說你看我這樣的人,我交往很少,我這個人非常廉潔,前不久還有人給我送了五百兩銀子呢。

這封奏摺一上去,崇禎皇帝高興得鼻涕泡都出來了,你看,終於逮著一個忠臣第二天,朝堂文武聚會,崇禎皇帝說,那個韓一良,這個人戶科給事中韓一良,你出列,你自己把自己的奏摺你念一遍給大家聽,我來給你樹立一個典範。

韓一良哆哆嗦嗦把這封奏摺念完,崇禎皇帝說,你看怎麼樣,我就說大明王朝還是有這樣忠君愛國的臣子,那怎麼辦呢,後來這個禮部尚書在旁邊說,他這個說得特別好,你看他不是說有別人送他五百兩銀子嗎?我們就從這個地方打開一個突破口,我們來查一查貪污腐敗,請韓一良先生告訴我們,誰送了你這五百兩銀子啊?韓一良萬沒想到,這個結果最後一個迴旋球打自個嘴巴子上了。

他說沒有,這個事情我不知道,我不能說,別人送我,我這個給人揪出來,我不地道!崇禎皇帝說,你說得有道理,確實不能當這種不地道的人,這樣,不要在朝堂上說,你回頭秘奏給我好不好?可把這韓一良給愁坏了,回家寫了多少封奏摺,都是這個語焉不詳,往舊事上扯,等過了幾次朝堂再聚會的時候,再逼他說這個人,韓一良乾脆就改口了,說沒有,沒有人送,我是風聞到有人要送,我就把這個事說出來了。

最後崇禎皇帝很沒面子嘛,原來準備樹一個正面典型,甚至給他封一個官,叫金豆御史,就是御史台的這個副長官,相當於這個正局級高一點,副部級低一點,大概這麼一個位置,說你只要說了,給你當一個大官做。韓一良想了一想,一咬牙一跺腳,就是不說。

你看,最後這韓一良也是被崇禎皇帝罷官了,你看,這個官員,他為什麼要冒那麼大的風險,說寧願罷官,我政治前途不要了,我都不能說,因為說出來,這可不是說你得罪哪一個人的問題,按照我們剛才的分析,他是在違反整個網絡的規矩,你會成為整個這個系統裡面最不講道義,不講規矩,不懂規矩的一個混人。

你就算當上了這個副部級的大官又待如何?整個官場與你為敵,到最後你連死都沒有下場,你都根本不知道自己葬在哪塊。現在僅僅是給你一個革職,所以韓一良打了打算盤,想想還是不說划算。所以你想,所有的有良心的官員,都是這樣,他能夠承受我自己出來承擔後果,我也能夠承受把我的敵人指認出來,可是你讓他觸犯整個官場的這個系統,給他一百個膽子他都不敢。你看,這是第三招。

好,皇帝還有一招,稍後繼續!

好,皇帝還有一招,說我監察系統不管用,自查自糾不管用,指望能人異士也不管用,那好,你們不是貪污嗎?你們貪污完的錢我也來一堆得了,我也分潤。那這件事情幹得最多的,在歷史上大概有兩個皇帝,一個是明代的萬曆皇帝,那個一堆爛事,我們懶得說了,還有一個呢,就是乾隆皇帝。

乾隆到晚年的時候,因為乾隆這個人,你不能說他愛財,但是他確實生活非常精緻,而且為人呢,我估計是處女座,沒查過,凡事都做得特別的就是有精氣神,有個講究。這個皇帝,因為他文學水平也很高嘛,所以他特別喜歡臣子向他表達一種,叫小狗對主人那種叫拳拳的忠愛之情。

他到晚年,他有兩個毛病,第一個毛病,就是特別愛讓臣子進貢,尤其他多次下江南嘛,沿途到哪兒,地方官說,哎呀,這是我家傳的寶貝,這可不是俸祿來的,這也不是貪污腐敗來的,這是我家裡的,我敬獻給皇上。皇帝摸著頭,好官員,你看,忠君愛國,收了!

這幾次南巡之後,這乾隆皇帝就落下了這一毛病,特別喜歡臣子給他送東西,其實你要說他沒算過賬,他也算過賬,他也知道陋規,你說當皇帝的,有幾個心裡不明白的?明白。但是皇帝會有一個想法,就是我這兒也缺錢用,對吧,我隨手賞個人啊,給皇太后辦個壽啊,我也缺錢,那怎麼辦呢,你們天天在外面撈,我心裡清楚,你心裡也清楚,撈的都是我們家的,那我從你撈的那裡面,我能不能割一塊出來?

但是你會發現,皇帝在這個時候就陷入了一個邏輯誤區,他老覺得,他跟官僚系統是對立的,你貪污腐敗,我從你的既得利益的存量當中我切一塊,讓這個公平的天平往公平這一邊稍微再擺回來一點。可是他忘了一件事情,正是因為你想切一塊這個行為,引發了更大規模的貪腐。

乾隆朝最著名的就是那個李侍堯,李侍堯這個官當得非常大,軍機大臣,什麼雲貴總督等等,這都不細說,他是乾隆皇帝的寵臣,而且這個人是最叫優於辦貢,就是在辦給皇上的貢品這一點上,那真是手筆特別大,經常那個單子一列列好幾頁,給皇上上貢。可是皇上上貢他有一條,皇上不能說臣子送什麼就全收,現在領導幹部也是嘛,對吧,兩瓶酒,兩條煙,哎呀酒我就收了,當我們倆有感情,煙就不要了,就退回去了。

皇帝也有這一條,叫什麼,當時的規矩叫進九回三,李侍堯貪污怎麼貪污?就用這個方法貪污。給皇帝辦貢,表現我們臣子的拳拳忠愛之心,沒有錯吧,但是總不能我一個人表現啊,那也對不住兄弟們哪,大家都來吧,把我要給皇帝上貢的這個錢,你們全部都給分攤掉,我還不貪污。李侍堯掙的是什麼錢呢,就是我給皇帝進九樣,皇帝回來三樣,這三樣我得著。

所以後來李侍堯把這個乾隆皇帝得罪了之後,一抄家,家裡滿屋子金銀財寶,一點數全是退回去的貢品。所以李侍堯最後貪污腐敗的核心證據,其實就是辦貢過程中利用進九回三這個差額,得到的大量的利潤。在這裡我們就要分析,官僚制度有一個特徵,就是頂層信息的放大作用,在以前的節目裡我們講過這個作用,對呀,你想想看,皇帝貪一點點,他可能是一萬兩銀子,到了總督大人向下勒索,可能就變成了十萬兩。

可是總督大人的十萬兩又是怎麼來的呢?當通過那些衙役們,那些胥吏們,從民間搜刮的時候,那可加派就不是十萬兩的問題,至少民間要搜刮到一百萬兩。所以在這裡面,你會看到英國特彆扭曲的公式,在皇帝眼裡看來,這是你們貪的,我拿一塊而實際運行效果是什麼呢,當你想拿一塊,這個作用會對應官僚系統的放大器作用,在民間造成更進一步的洗劫性的搜刮。

所以皇帝這種反貪的最後不得已的步驟就是,跟官僚系統分潤貪污所得,最後又變成了一個貪污的理由。當然這件事情運行下去就更可笑了,比如說在乾隆後期,和珅做了一項天才的製度發明,叫議罪銀。什麼意思呢,就是官員犯法,犯法呢,有點錯誤,那就別降職了,也別砍頭了,交點錢就把這事糊弄過去了。

地方官多聰明啊,一看就明白,這是皇帝在國家的正常的,叫天庚正供之外,然後開的一個小金庫的一個涓涓細流,所以聰明的地方官馬上就明白了。當時有記載,河南巡撫畢沅,這也是一個著名的官員,當時馬上一看國家開始收議罪銀了,他就給皇帝寫了一個奏摺,哎呀說我這個地方,皇帝讓我這個搜查大盜,但是到現在還沒有搜著,我自己罰自己三萬兩銀子。

這封奏摺一上去,皇上非常高興,聰明,小畢真聰明!各地方官員都這麼來啊,最荒唐的是畢沅後面的有一任河南巡撫,他寫了一封什麼奏摺,我看到真是笑噴了。他說那天晚上我在家裡寫奏摺,但是我特別不敬,我把香灰弄到這個奏摺上,我就惶惶不可終日,我怎麼能對皇上這麼不好呢,把香灰搞到奏摺上,我罰銀三萬,行不行?皇帝一看,這個錯誤實在是太小了,這樣吧,寬免兩萬,罰你一萬算了。

你看,君臣之間通過這一萬兩銀子的眉來眼去,互相之間心裡有一個默默的愛意油然而生,原來你是這麼的忠君愛國,這麼懂我的暗示。你看,當皇帝想要分潤官僚系統的這一筆不義之財的時候,到最後實際上他已經成了一個共謀者。他又被捲進了我們剛才描述的這個大網之中。

乾隆王朝里面最可笑最可笑的一點,也是一件事,就是他曾經因為甘肅有一個冒娠案,他殺了一個官員,叫王亶望。這個人呢,原來也是個優於辦貢的,給他送了很多東西,但是剛才我們不是說了嗎,有進九回三之例啊,他正好送了九樣東西,哎呀,這個乾隆皇帝這一看,這九樣東西個個都好,回哪一個呢,想半天,忍痛割愛,回了大概三樣這個玉器。但是一回之後,心裡就不落忍,天天就坐在龍書案上就想,後悔,什麼時候再能把那個弄回來。

結果果然王亶望出事了,這個處斬,要抄家,乾隆皇帝說,去,到他們家,把東西給我看好了,全部給我弄回來,我倒要看看那幾樣東西還在不在。過了幾個月之後,幾十輛大車運到紫禁城,皇帝說不要在外面擱,全部弄到皇宮裡來,內務部,皇帝親自開箱驗貨,說那幾樣東西在不在,可是把大箱子一打開發現沒有,不翼而飛,然後箱子裡的是一堆爛貨。

皇帝就說,查,給我查!把當時正在黃河上修河工的他兩個最親近的大臣,一個是福長安,好像還有一個誰忘了,把兩個河工都不修了,給我倒浙江去查。當時閩浙總督還配合查案,可是查了半天最後發現,就是這個閩浙總督幹的。為什麼出這個案子呢?就是閩浙總督根本就不知道皇帝原來想要這兩樣東西,所以他就中飽私囊了,中間掉包把這個好東西給留到自己這兒。

所以你看,當這個案子出來之後,這個大清王朝上下已經成什麼了?賊窩了就是。為了從老百姓搜刮那點兒陋規,然後整個官場在那兒分,分的時候瞞著皇帝,可是皇帝也不傻,皇帝也要鑽進來分,然後跟大臣之間還鬥這個心眼,你說這個腐敗還有得治嗎?依靠整個官僚系統自己能夠發明的那些反腐敗機制,還能夠治理這些腐敗嗎?

剛才我們講了,腐敗現象它不是一個個人道德的問題,它是一個系統性的,在官僚系統當中的集群性的病灶,所以切除它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但是你可能會說,那也不一定啊,如果明君在位,又痛下決心,利用自己至高無上的君王權力跟整個官僚系統作戰,有沒有可能成功呢?那我就再給你講兩個來自清代的故事。

第一個是發生在1790年,這一年乾隆皇帝八十大壽,他特別一輩子就重視這個辦壽,八十大壽,尤其是整壽,就在北京城熱熱鬧鬧了三個月,辦完之後,有一個人開始給他找不痛快。這個人是一個內閣學士,叫尹壯圖,尹壯圖給他上了一封奏摺,說你搞這個議罪銀,我們剛才講,現在天下騷動,這事不好,然後民間貪污腐敗官員也特別多,你應該注意點。

乾隆皇帝說,哎呀,我是個明君,要納諫。你說貪污腐敗多,好吧,你指實一件,我去查案,你看,這就是給他為難,你指實一件,尹壯圖說這個,指實倒指實不了,人家私相授受,都是燈下,在密室,對吧,我哪知道呢?都是我這次丁憂回家,往返路程上確實看到老百姓蹙額長嘆,皺起眉頭罵朝廷,而且很多的官府虧空都很大。所以你要注意了。

這句話一說不得了,對乾隆皇帝來說,就觸犯了他的底線。因為皇帝是這樣,他不怕你指實說哪個人貪污腐敗,但你不能否定我的大局,我坐天下快六十年了,你說我搞得天下民窮財盡,然後貪官污吏遍地,你這不是否定我的整個皇帝生涯嗎,對吧。要搞得清楚九個指頭和一個指頭之間的關係,主流是好的嘛,對吧,貪污腐敗的官員是一小撮嘛,乾隆皇帝就勃然大怒。

但是他的這個性格當中的戲劇化因素這個時候就出來了,你不是說嗎,那行,咱倆打一個賭,你去查,你如果查出天下府庫虧空,算我這幾十年皇帝白乾;如果查吧出來,你可是欺君罔上,咱倆打賭,你看要正常的賭局嘛,那就賭啊。

乾隆皇帝怎麼會跟你公平地賭呢?乾了這麼幾件事,先對人家尹壯圖搞人身攻擊,說你這個人,你當封疆大史你也當不上,你當尚書侍郎你也當不上,你外放學政你也不夠資格,你就想靠譁眾取寵,然後你告人,然後我讓你下去查案子,你就好收受賄賂,你就是一壞人。他在諭旨這麼長篇大論對人搞人身攻擊。

你看,這就不地道,我們在微博上比如說吵架,對吧,不能人身攻擊,咱們有理說理。乾隆皇帝先乾這事,先人身攻擊,告訴大夥兒,壞人。

第二條呢,你不是下去查嗎,行,這尹壯圖說,我能不能密查?門都沒有!朝廷無此體制,要查就明查,你走到哪兒要提前五百里告訴地方官,準備好讓你查。老天爺,這還能查出什麼?毛你也摸不著嘛,對吧。

乾隆皇帝還有第三招,說你可是自己要出去查,對吧,我派人陪著你,讓戶部侍郎陪著你,但是要注意,戶部侍郎那是出公差,所以盤纏由國家報銷,你可是自己願意去查的,自己出錢!羞辱他。

所以尹壯圖最後上路查案子,這一路大江南北走了一圈,真的去查案,可是你想,怎麼可能差得出來?皇上明明告訴大家這是一個壞人,就是要惹事,現在來查,要給他樹一個反面典型,你說地方官能給他查出任何問題嗎?

所以他跟著大隊伍,人家有公家報銷的車票,他自己騎一匹騾子,叮噹叮噹叮噹,跟著後面,然後每到一處,找一個破旅館,然後就鋪下紙就開始寫奏摺:查過了,確實神馬也沒有,老百姓安居樂業,沒有蹙額長嘆這回事,都是我老了,胡扯呢,然後懇請皇帝不要讓我查了,把我調回北京,該怎麼懲處就怎麼懲處。

乾隆皇帝說,哪有那麼便宜,開什麼玩笑,你放心,我現在還擔心你自殺呢,沒事,沒有死罪,好好回來當反面典型。反正這個事後來就不了了之,最後尹壯圖也是辭職了,然後回老家侍奉老娘去也。

這是發生在1790年的一件事情,但這件事情你會發現,所有歷朝歷代的統治者,他在反貪污腐敗的時候,是有一個底線的,就是你可以指具體的人,但你不能否定我整個的,叫主流是好的這樣一個大好局面,這是他的底線。所以你看,在電影裡蔣介石不是說過那句話嗎,如果反腐就亡黨,如果不反腐就亡國。

總而言之,反腐這件事情對於最高統治者來說,他有一個分寸的底線,就是你不能通過這件事情否定我執政的合法性,這是發生在清代的一件事。

發生在清代還有一件事情,這又翻篇了,又時光荏苒,三十年後,公元1821年,這一年道光皇帝上台,道光皇帝很年輕嘛,然後這個人你說他懲治貪污腐敗最有條件了,因為他摳門,以前我們節目講過,你出門左轉,我們此前有一期節目叫做《官僚為什麼當騙子》,就提到道光皇帝摳門這件事,一文錢看得比磨盤大,就這麼一個主。所以他反對貪污腐敗應該有條件吧,性格如此嘛。

他上台之後,就跟天下臣民下了一道諭旨,說這樣,咱們開始查清陋規,你們各地的官員送誰錢,收什麼錢,你們把陋規都寫出來,咱們組織有關專家委員會咱們評估,什麼陋規該存,該你得的歸你,不該你得的咱們革除。以後咱們明明白白做人,橋歸橋路歸路,行不行?

你聽著挺好吧,就應該這麼辦呀,他太爺爺雍正皇帝也這麼幹過一回啊,火耗歸公,然後發養廉銀滅嘛,對吧。現在史學界對雍正皇帝這一套做法評價還是很高的,道光皇帝想再來這麼一次,結果呢,這道諭旨大概是九月份發的,結果各地的封疆大吏都給他寫信,上奏摺勸阻。

我看了這些奏摺,他還真不是說官僚集團為了衛護自己的利益,然後反對皇帝的這個澄清吏治的舉動,還真是為皇帝著想,這些奏摺大概講的內容差不多,核心意思兩條,第一條,既然是陋規,他就是暗著收的,他不可能擺在面上,讓你皇帝全知道,這要是全知道還得了?他能告訴你的就是一部分能告訴你的,如果能告訴你,他就不是陋規了,這是第一。

第二,如果你說,皇帝說你是陋規,那翻到面上,經過評估,能收的還是繼續收,那陋規不就到明面了嗎,那就叫奉旨收陋規了,那既然以前的陋規現在可以明碼實價的收,那我現在發明的陋規將來會不會也會得到朝廷的認可呢?所以就會在一邊讓陋規合法化,一邊創造新的陋規,最後誰吃虧,仍然是黎民老百姓買單,老百姓遭到進一步的搜刮,所以這件事情是萬萬萬萬不能幹。

道光皇帝一看明白了,所以九月份下的諭旨,十二月份緊接著又下了一份諭旨,這份諭旨看著真挺有意思的,它不是罪己昭,但是它整個的口氣簡直就是罪己昭。大概意思是說,當時大行皇帝升天,我這個辦喪事,然後心情非常不好,然後乾了這麼一件事,現在經過你們忠臣的提醒,我發現確實我年紀輕,不懂政事,所以下了這麼一道昏亂的命令,現在我收回成命。

這個詔旨的口氣看著讓人心酸,不是替道光皇帝心酸,這意味著,幾千年中國式的官場,皇帝和官吏就陋規,就貪污腐敗問題的搏鬥,皇帝在1821年這一年,通過這一份類似於罪己詔的諭旨,說從此以後陋規我不查了,我也查不了,我承認你們就在那兒,我就眼一閉,我當鴕鳥,我把頭扎沙子裡,屁股高高撅起,你們愛怎麼打怎麼打,從此以後咱們不提陋規的事49:05

這也確實是我在清代史料中看到的最後一次清查陋規。

剛才我說了那麼多中國古代的故事,而且給出了一個悲觀的結論,您肯定會問,那你羅胖啥意思呢,是說貪污腐敗就沒法根治了嗎?我還真不是這意思。你從我前面講的故事當中,不知道看沒開出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我們講的所有的故事,都是針對中國古代科層制的官僚系統,要知道這個系統的本質它不僅是一個權力系統,它同時也是一個信息系統。

權力系統,信息系統,是二者同構的。你看,皇帝想要了解民情,他得通過官僚系統,民情想要上達天聽,也得通過官僚系統,而官僚系統內部形成了一個有規則有價格的貪污腐敗的市場網絡,來隔斷上下政情,那你說這個貪污腐敗還怎麼治理呢?可是現代社會情況就不是這樣了,因為有廣播,有電視,有報紙,還有最先進的互聯網,它造就了更多的信息迴路,他就讓信息系統和原來的權力系統發生了剝離,它是一個獨立存在的系統。

所以說中國古代皇帝,臣子玩的那套心眼,在現代社會下,它就幾乎玩不下去。所以說治理貪污腐敗有很多種方法,有人說道德治理,這個當然不靠譜,也有人說嚴刑峻法,剛才我們分析了,也不靠譜。還有人說民主才有貪污腐敗的根治,哪有這回事?你去看看人家印度,好像有民主吧,但是貪污腐敗根據國際上的評估,比中國還要厲害。

所以貪污腐敗說到根子上是一個生態問題,是一個系統問題,說到更根本的根子上,是一個信息問題。只有我們有了更開放的信息通路,只要我們能夠把更多的事實放在新聞媒體面前,供大家監督,只要官僚系統內部敢於做類似於官員財產公示這樣的事情,把內部的信息,曝露在陽光之下,貪污腐敗當然就可以根治。

所以說關於這麼多治理貪污腐敗的理論,聽來聽去,分辨到最後,看來只有最後一句話是靠譜的,那就是,陽光是最好的殺毒劑。

那今天節目的最後呢,我們說點題外話,就是《羅輯思維》我們也經常白拿點東西,白送點東西,你說這叫陋規嗎?還真就不是。這是一套互聯網時代的新玩法,我們給會員帶福利,感謝商家給我們送羅利,《羅輯思維》福利,簡稱羅利。

延伸閱讀:

亟需軍事革新亦或軍事革命?

軍事革新者 和 酸民 的差異。

陸軍高層缺乏軍事基礎訓練的興革熱情與警覺和積極性

從國軍「金手指」談後備軍人戰備革新構想與作為

國軍將領不讀書無創意

杜絕造假 從教育「將軍」開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