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官  

人渣文本專欄:​​​​​​害怕士官轉軍官的那些人

2017/08/06 蘋果日報

國防部近日提出士官轉任軍官的新方案,只要上士任官滿兩年,直接受訓10周後,就可回原單位任少尉,以彌補基層人力的嚴重缺口。此計一出,外行的嘲笑者雖然有之,但最主要的反對者,還是「官校派」的軍將官團,認為這種軍官訓練不足,恐會影響國軍戰力。

恐影響國軍戰力?還真敢講。國軍戰力有問題,不就是這些官校出身、尊爵不凡的正期軍將官搞出來的嗎?只看期別不看能力,只講關係不講道理的風氣,會是專科、專軍、預官出身者搞出來的嗎?不妨就來瞭解這裡頭有什麼玄機。

先來看對於士官轉軍官的幾種反對意見。最主要的批評,是只有十周的訓期就讓上士轉軍官,恐怕養成時間不足。但現在最後幾批預官,是七月入伍,新訓到九月底,接著二階段訓到十一月底,即掛階成為少尉,整個專長養成也是差不多十周,是差在哪?預官會比正期難用嗎?

更何況這次是由具大學學歷(和預官相同),任上士滿兩年者轉任軍官,這代表他們已在部隊至少待六年了,是還有什麼還需要「養」的地方?不懂排級領導?基層因為排長缺員,已由上士代排長職背值星多久了,當大家都不知道嗎?這次不過是給他們一個「補正」以「名正言順」的機會。

另一種反對意見,是以美國為例,說讓士官轉成軍官,恐影響士官的人力。但台灣不是美國,如果真有很多上士轉任,那卡不到缺的中士就可以去補。因為士官招募的狀況還好,就算人不夠,也可以把兵升成下士,人力沒那麼容易斷鏈。

但基層缺乏排長的問題,是沒辦法隨便找個兵就升上來補的。向官校要人,四年以後才會來,而且今年以後也沒預官這種年年補的人力。所以現在是要怎麼辦?因為不能缺乏士官,所以可以缺軍官嗎?這什麼邏輯?官校教的嗎?

正期的軍將官老是強調他們養成有多好,但我瞭解他們的期中課表與暑訓內容,其實也「還好」而已。他們花很多時間在「基本教練」,不過對於真正的軍事戰技,常是表演性質大於真實操作。許多正期生四年出來,各種戰鬥技術雖都學了點皮毛,卻也不見得比完訓掛階的預官要好到哪去。

真正的軍事專長培養,是在畢業後的分科訓,以及後續的專長與各階段指參訓練。所以,一個軍校正期少尉剛掛階之時,職能會比現役上士高多少?我本人是非常懷疑。如果要強調學院之中的軍人精神陶養,那也要看課程的內容。依我個人在軍校教學五年期間的觀察,加上個人服役時受訓的經驗,我認為現有課程內容很難有什麼「精神」養成效果。

軍校與各訓練階段的「文科」,如領導統禦、軍事倫理等等,常是發了講議(講議內容也是錯字連篇。想引進美軍教材,翻譯又多是google翻譯程度)後就閒聊,或是看電影加幾句說明。就算教師或教官想講正課,內容也不是學界主流,很可能是「兄弟個人獨獲之創見」。

武的課程呢?如果學生不質疑,多蠢的事都會年年操作下去,這種「精神」就是國軍高層要的嗎?當年筆者受步兵預官訓時,在步校後山的東山教練場旁上過一門野戰課程,科目名稱應該是「反裝甲獵殺隊」。名字很帥,在聽完教官講解後,更是帥到讓大家想和國軍「分手」。

這個課的進行過程如下。兩百多個步兵預官,每三人編成一個戰鬥伍,從五六十公尺外出發,朝前方戰車攻擊前進。現場有兩台廢戰車作為目標,教官已從車上用紅繩索向外拉出扇型的「射界」(就是戰車各槍枝的火力範圍),這三個人就分別走左、中、右三路,想辦法躲入戰車射擊死角,彼此交互掩護前行。若一邊被火力壓制,其他兩方就加速推進。

整個攻擊計劃呢,就是讓其中一人慢慢爬到戰車前,然後從視覺死角爬上去,打開上方入口,朝裡頭丟手榴彈。那為什麼不遠遠的射火箭彈呢?因為戰鬥想定是沒有這種東西,只有槍和手榴彈。可是講義明明寫是有六六火箭彈啊!但請你想成沒有。軍人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講這麼多幹嘛?

同梯們於是只好硬著頭皮,開始從出發點一波波前進。過程中教官會在另一邊的戰車上模擬敵軍火力,只要爬的時候頭抬太高,或跑的動作不準確,都會被「判定陣亡」。第一波的弟兄很快就全數判定陣亡,於是就躺在草地上。接著是第二波、第三波……。

記得直到第二十幾波,才第一次有人爬上戰車,但隨即也被判定陣亡。弟兄就這樣一直前撲後繼,我們座號比較後頭的人,就窩在出發點後方看戲。這戲越看越像二次大戰背景的「抗日神劇」。雖然當時還沒這名詞,但那種愚蠢程度,相信你懂。

炎炎日頭之下,我眼前的草皮慢慢躺滿了判定陣亡的弟兄,大家就一直躺在那不能動,曬得要命,也不能休息。眼看人「死」得差不多,再三四波,就要輪到我這最後一波了。但在此時,有一具「屍體」站起來,舉手對教官大喊:「報告教官!我快中暑了,可不可以去樹下休息!」

教官看看身邊,總共也才五六個人成功完成任務,又看看眼前近兩百人的「屍體」,於是拿起大聲公說:「好啦!今天就到這邊!這樣你們就懂啦!這種打戰車的方法行不通啦!」

所以剛剛大家是在做什麼?這就是軍官養成嗎?

我可以告訴你,這還是比較像樣的課程,因為真的有在跑,有在「死」。這教官算認真了,但他是在認真什麼?這種戰術在二戰以前或許還有用,但現在是二十一世紀,還是算了吧。

回到原來的上士轉軍官話題。要解決當前嚴重的尉官缺員,這算是可行的方法之一,也對大家都好。那還反對什麼呢?擔心這些人進來取代正期生的優勢地位?如果你真那麼有「軍人素養」,是在怕什麼?覺得這些人無法擔任領導?那現在私下用這些人背值星、帶一個排,又是怎麼回事?

當然,這個政策恐怕只能短期治標,無法帶來根本的改變。原因是國軍上士通常過得很爽,轉任軍官的意願可能很低。士官可以久任一地,佔山為王,兵當到比誰都老,但軍官要指揮參謀,本島外島輪調,「很不方便」。

要改善國軍人力問題,需要更根本的結構改造;高層應少講幹話,回歸現實,遠離精神勝利法。還有請記得,別再把有限的人力用來做蠢事,像是叫沒有穿甲武器的人去打戰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