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軍售訓練人員返國報告表
美國陸軍指參學院受訓心得報告
服務機關:國防大學陸軍學院
姓名職稱:少校教官蘇志軒
派赴國家:美國
出國期間:民國103年01月03 日至103年12月12 日
報告時間:民國103年1月5 日
摘要
筆者於民國103年1月03 日奉國防部命令,以軍售訓練(Foreign Military Sales Training )之名義前往美國堪薩斯州(Kansas )李文沃斯堡(Fort Leavenworth )之陸軍指揮暨參謀學院(United States Army Command and General Staff College ,USACGSC ),接受為期一年46週之軍事深造教育。美國陸軍指揮參謀學院為美國陸軍少校階軍官晉升中校前必須具備之學歷,亦為美軍中階軍官軍旅生涯最重要之里程碑;該校教育創新前瞻、學風自由,有軍事哈佛及陸軍智庫中心之美稱,教學環境首重科技第一,故其教學區均備有最優良之軟硬體,以發揮最大教學效益。本篇報告為筆者於進修期間學習所見之心得與建議,以供參考。進修期間,感謝各級長官與駐美軍事代表團之指導與協助,使筆者能順利完成學業,亦感謝美國陸軍指參學院授課老師與教官 (LTC McKinley, Matthew and Mr. Bruce Rider )於課中之指導與啟發、無私奉獻的教學精神,並時常提醒讀者及其他學員們,活用及挑戰現有準則,與時俱進與打破傳統才能創新思維,在非傳統與不對稱戰爭中的現代戰場環境下克敵制勝,讓筆者在瞭解課程之餘,對於美國陸軍指參學院在高階作戰指揮與參謀作業訓練方式與目的有更深刻之體認。
目次
壹、美國陸軍指參學院簡介
一、沿革及目的
二、組織與架構
三、教學單位簡介及師資素質分析
四、學員素質分析
五、訓期及課程區分
貳、進修過程與課程規劃
一、學前準備課程
二、教學編組
三、中階教育課程
四、進階軍事任務課程
五、軍事科學碩士課程
六、學者計畫
七、學術交流
八、選修課程
九、校外參訪
十、社交活動
參、受訓心得
肆、建議事項
伍、結語
壹、美國陸軍指參學院簡介
一、沿革及目的:美國陸軍指參學院(United States Army Command and General Staff College )前身為「步兵及騎兵戰術應用學校」(School of Application for Infantry and Calvary ),創立於1881年,其創辦人為聯邦政府軍(Union Army )總司令雪曼將軍(William Tecumseh Sherman )。因有感戰爭型態日新月異,日漸趨複雜,有鑑於此,特成立步兵及騎兵戰術應用學校提供校級軍官高階戰術課程及參謀作業訓練,期學員能夠藉由過往戰史學習,瞭解軍事事務革新(RMA, Revolution of Military Affairs )進而結合軍事科技演進與應用,三者相輔相承以因應未來戰爭之複雜性與不確定性。1946年,該校更名為「陸軍指揮參謀學院」,成為美軍培養中階幹部的搖籃,素有「軍事哈佛」之稱的軍事院校。迄今已培育無數卓越軍事將領;另其校徽之3盞油燈象徵學員日以繼夜、焚膏繼晷及孜孜不倦之學習精神,致力於軍事事務革新,進而創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無敵之師。
二、組織與架構:
陸軍指參學院隸屬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指揮部,其從屬關係如下圖。
三、教學單位簡介及師資素質分析:
美陸軍指參學院師資以軍職教官與文職老師編成,比例概為1:3 ,近年因美軍因執行反恐行動及非傳統戰爭,格外重視實戰經驗,故已開始規劃在未來將軍文職教官比例調整為1:1 ,以補強實戰經驗教職不足缺額。指參學校下轄六個教學組,從屬關係如下圖。
四、學員素質分析:
2014 年冬季班招收美軍各軍種軍官、政府部門文職人員及國際學員共336人,其中國際學員(International Military Student )計有47 員,分別來自53個不同的國家,國際學員約占學生總數的百分之7.1 ,全體學生來源詳如下表。
五、訓期及課程區分:
美陸院本年共招收2個梯次,分別為夏季班及冬季班,自2015年起因應美軍員額精簡,改為每年僅招收1班次(夏季班) ,筆者進修班次為冬季班。指參教育學程實為46週,國際學員之訓期為52週,前2個月參加為指參教育準備課程(Preparatory Course )。另指參教育共區分3個階段實施,依序為中階教育課程(ILE, Intermediate Level Education )、進階軍事作戰課程(AOC, Advanced Operation Course )以及選修課程(Electives )。簡要課表如下:
貳、參訓過程與課程規劃
一、學前準備課程(Preparatory Courses ):
依其內容區分為3個科目
1. P910(國際學員準備課程):為使國際學員於6月15日完成報到手續後即開始學前準備課程,其內容包含國家與文化差異、學官國情簡報、英文寫作、簡報技巧、美軍簡 介、美國憲法簡介、美國政治制度、美國司法制度美國社會福利等。
2. P920(全體學員線上準備課程):學員須登入學校教學網站完成互動式的線上課程並參加測驗,其內容包含陸軍部隊模組化編裝、軍隊符號、陸軍準則、指參作業程序以及後勤簡介。
3. P930(國際學員及非美陸軍戰鬥兵科學員準備課程):包含陸軍部隊模組化編裝、陸軍準則、指參作業程序以及後勤簡介等。另外,為強化學校教學內容及增廣學員見聞,校方亦安排國際學生於此期間進行部分校外參訪,行程包含拜訪堪薩斯州州政府、李文沃斯市政府及參觀當地著名之公、民營企業(Cessna 西斯納飛機製造公司等),有關校外參訪部分將在後續詳細報告。
二、教學編組(Staff Groups ):
指參教育以16名學員編成一個教授班(Staff Group ),每四個教授班編成一個教授組(Section );每個教授組均有一名主任教官,負責該組各項事務協調與訂定教學目標;各教授班均固定指派聯戰及戰術教官各乙員,負責相關課程教學、學員輔導與評鑑;教授組並有共同的戰史、領導統御及後勤教官各乙員,負責受訓期間相關課程教授。每一教授班人數依旅、營級參謀作業訓練編組所需人力規劃,而旅級以上的演習作業與參謀訓練則由教授組區分編組賦予演習職務實施。
三、中階教育課程(Intermediate Level Education ):
為指參教育正式課程之第一階段;整個學程以核心科目(著重於建立觀念)、 進階課程(著重於討論問題及實際運用)及選修課程(專著重於專業課程及生涯規劃)為主軸,分別為重要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 )、戰略環境(Strategic Environment )、聯戰能力(Joint, Interagency, Intergovernmental and Multinational (JIIM) pabilities )、聯戰準則與計畫作為(Joint Doctrine and Planning )、陸軍準則與計畫作為(Army Doctrine and planning )及兵力整建(Force Management )等。其中戰略課程,包含美國國防戰略(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國家安全戰略(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軍事戰略(Military Strategy )等科目,以及美國政府支援軍事任務相關部門簡介及各軍種任務特性與限制等。
戰史課程如西方戰法崛起(Rise of Western Wayof War )及平戰時期軍事革新(Military Innovationin Peace and War )等。該課程由18世紀的歐洲戰場開始涵蓋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止,從早期希臘人所發明之「步兵方陣」 (Phalanx )後,改變了軍隊的戰術、戰法及槍砲火藥的改良等軍事事務革新(Revolution of Military Affairs )以分析戰爭型態的演進;另再藉研讀素有「西方兵聖」軍事理論家克勞賽維茲(Clausewitz )之「戰爭論」(On War )探討軍事革命(Military Revolution )中政府、軍隊及民眾間三位一體對比之關係,以習得軍事作戰係政治目的之延伸。戰爭的種類包含以達成擊潰敵軍單一目的之「有限度戰爭」(Limit War )以及傾全國之力的「總體戰爭」(Total War )。除此之外,課程中亦引用孫子兵法與國家及軍事戰略之關聯性以及慎戰的精義;因應其戰略中心相關政策。
領導統御課程則以著名學者學術理論及戰史上著名案例研討為主,例如組織建立及領導者培養(Developing Organizations and Leaders )、指揮領導運用(Command and Leadership Applied )及道德規範(Ethics )。美軍除偏好援引領導統御失敗之案例作為課中討論核心,其中包含許多政軍商各界成功與失敗案例。另外,領導統御強調的是「人」的價值, 「領導」可以說是以身作則,但是「統御」是讓人發揮存在的價值;特別是美軍推行募兵制多年,領導統御不僅是要求服從的紀律,更應從訓練要求之餘用心建立優良和諧的工作環境以激勵團隊士氣。另外,美軍亦強調任務指揮之觀念(Mission Command )不僅限表面上的服從,長官與部屬間內心之尊重與信任更是重要。這樣的觀念,
方能使部屬全心投入任務執行,專心從事訓練。領導統御課程學習的不僅是管理部屬及團隊,更要學習自我管理,美軍期許所有的中階(校級)軍官都具備企業家或成功領導者的特質,能時時自我檢討並不斷提升自己的標準。另外,領導統御的諸多技巧中最重要的是表達技術,而軍中最常見的溝通方式不外乎公文與書信寫作及簡報等兩種,因此為加強學員寫與說的能力,於學程中安排多次的簡報及專題研究,也算作為課業繁重合理化的解釋。
四、進階軍事作戰課程(Advanced Operation Courses ):
在進入進階軍事作戰課程後,除了延續戰史、領導統御等核心科目外,重點置於戰術課程,如地面部隊計畫作為(Land Component Planning )、決勝作戰(Decisive Operations )、旅級作戰(Brigade Operations )、任務指揮資訊系統(Mission Command Information System )、及軍事合約商簡介(Operational Contract Support )等。各課程以軍事決策程序(MDMP, Military Decision Making Process)為核心,除訓練學員熟悉作業程序外,並運用多次的演習來磨練學員參謀作業的能力。演習的層級依序由聯軍地面部隊(CFLCC, Combined Forces Land Component Command )、師級(Division ),最後乃至聯兵旅(CAB, Combined Arms Brigade )/聯兵戰鬥隊級(BCT, Brigade Combat Team )的方式實施,演習的想定以東歐地區之某國為假想敵,依令實施三軍聯合作戰。演習層級排定的順序由層級高到低,參謀作業由淺至 深。其考量在於學員於結訓後即調任聯兵旅或師級單位,透過由高階單位至低階單位之教學規劃,結訓後對於調任單位階層之指參作業程序及步驟最為熟練,可滿足工作實需。
美軍在實施參謀作業訓練時多以固定格式之簡報作為輔助工具,而在進行兵棋推演(War-gaming)時,則利用名為「未來指揮所」(CPOF, Command Post of Future )的電腦兵 棋系統作為驗證參謀作業的平台。此套兵棋系統內建置了高畫質的二維及三維地理資訊,並有完整的作戰參數供兩軍對抗時使用。在進行兵棋推演前,主課教官將指定2至4個學員擔任假想敵(Red Team ),並由教官提供敵軍攻擊想定及主導兵棋推演的節奏。
五、軍事科學碩士課程(Master of Military Art and Science ):
美國陸軍指揮參謀學院課程設計為碩士班之課程,然而欲想取得碩士學位之學員必須於畢業前完成軍事碩士論文;欲進修碩士之4個學分,進修碩士人員於第3階段選修課程期間可折抵4個學分(未進修碩士者須修滿8個選修學分)。然而,攻讀碩士並非想像中容易,尤其是指參學院的課業已經相當繁重,平均每天指定閱讀的書籍或資料高達250至300頁,據了解,有將近百分之五十的學員在過程中放棄繼續攻讀碩士,專注於指參學院的課程,畢竟這些核心與專業課程的內容與爾後軍旅生涯的職務息息相關。
六、學者計畫(Scholars Programs ):
由美陸院教官組遴選,針對各專業領域優秀人員,美陸院規劃相關課程以供其發揮所長。計有戰爭藝術(Art of War )、戰場現地動態(Local Dynamics of War )、才能發展(Capacity Development )及現今情報議題(Intelligence Contemporary Issues )等四項課程,納編學術或專業領域具特殊專長之進修學員實施集中授課,課程以研討會方式實施,以增進美軍參訓學員間之學術與專業交流與集思廣益,各不同之課程可折抵選修學分或代替進階軍事作戰課程。
七、學術交流(Exchange Program ):
美陸院每年定期與盟國陸軍指參學院進行交流,其中與英國陸軍指參學院之交流較具規模,英國陸軍指參學院每年派遣應屆學員(約100人)至美陸院進行交流,雙方以代號為「鷹鴞演習」(Eagle Owl Exercise )之指揮所演習(CPX, Command Post Exercise )進行對抗訓練,藉此機會比較英、美兩軍間指揮與參謀作業程序之差異;其中美軍以其著 名之「軍事決策程序」對決英軍的「七大核心問題」(Seven Questions ),其較勁意味頗濃。整個演習共歷時2週,以美軍所提供之非洲之角戰場想定進行參謀作業訓練及兵棋推演,演習結束後並實施訓後檢討(AAR, After Action Review ),作為雙方精進指參作業程序的參考依據。
八、選修課程 (Electives ):
美陸院最後一個階段為選修課程,按照學校規定,所有學員(進修碩士人員以外)必須選修8個學分(192小時),選修的科目包含戰史研究、外語學習、軍事專長分流教育、領導統御個案分析、各區域衝突研究、亞太及歐洲區域安全評估等等,內容包羅萬象,目不暇給。美軍學員大概於二月份將接到調職的人事命令,確定畢業後將擔任的職務,而絕大部分的學員需要利用選修課程的時間,加強各專業領域的參謀作業研究,以確保畢業後能勝任下一階段的工作。另外,所有國際學生必須選修研究美國南北戰爭的戰史課程,並且由學校安排赴賓夕尼亞州(Pennsylvania )的蓋茲堡(Gettysburg )實施古戰場現地戰術,所有國際學員均擔任指派演習職務,以美國內戰蓋茲堡戰役為景況。除此之外,美陸院亦提供網路線上語言學習課程,使參訓學員可以照自身作息修習語言,筆者選修以亞太關係及解放軍研究為主並利用課餘時間學習韓文,培養與國際接軌之技能。
九、校外參訪 (Field Trip Study Program ):
指參學院於學程中安排數次校外參訪,以拓展國際學員視野及具體了解美國社會現況。可區分為兩類:第一類,按照美國政府對外軍售(Foreign Military Sale )及軍事援助之教育訓練(International Militar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規範中明定,所有赴美國接受軍事訓練之學員,必須於受訓期間由接訓單位安排赴美國各政府機關參觀,藉此了解美國獨立開國精神,推崇民主法治制度以及社會福利政策。其中以選修課程第一週,全體國際學員赴美國政軍中樞—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 )之參訪並結合蓋茲堡古戰場巡禮的行程最為重要。參訪期間,學員除參觀美國國會山莊、國家檔案館、五角大廈、參議院等政府機關並拜會堪薩斯州參議員。嚴格說來,是類活動頗有宣揚國威(Propaganda )意味,因為受訓學員中有多數來自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未開發之國家,因此藉由此種宣傳方式,以建立各國學員對美國之深刻印象。但並非所有的政府機關參訪都是正面的影響,例如院方安排國際學員參訪州政府時,由專人解說美國的社會福利政策及教育與健保制度。第二類的參訪活動係由學院安排聯繫駐地附近的民間機構及私人企業實施參訪,此類參訪美其名是贊助(Sponsorship ),事實上是營利機構節稅的一種方式。雖說如此,此類互惠的作法倒蠻值得國軍效法與學習。在學院的安排下,國際學員參訪了堪薩斯州立大學、派克大學(Park University )及全球經濟發展趨勢座談,以瞭解美國教育制度與世界經濟發展;民間機構則參觀了西斯納(Cessnar)飛機製造公司、退伍軍人協會堪薩斯州分部、艾森豪總統紀念館、杜魯門總統紀念圖書館等。由於堪薩斯州位於美國本土的中心,加上該州以畜牧及農業為主,難以安排更多或更有指標性的參訪活動,不過仍要感謝院方在有限的資源下,盡力的協調各項活動。
十、社交活動(Social Activities ):
為敦睦邦誼及增進學員情感,院方依節令為國際學員安排社交活動,例如烤肉、各式球類競賽、國際美食節、聖誕節舞會等等,藉此會增加國際學員及眷屬互動頻率。除此之外,全年度有五次國家簡報(Know Your World)的機會,向全校師生介紹自己的國家,以簡報搭配著當地的美食,提升國家能見度。
参、受訓心得
一、美陸院於課程初期排定人格特質分析系統方式衡量課程,目的在於先了解自我人格特質進而發現人格優、缺點,以至潛在領導風格,期能達成領導一個團隊先看清自己、認識自己,才進而認識部屬的目標,在領導統御上才能檢視、修正及改進。
二、美陸院教育重點在於培養學員具備「逆向思考及創意思考」能力以檢視甚至挑戰現有教學模式、作戰環境、戰術戰法與準則,學校目的不希望僅有教官教學更希望具有實戰經驗學員更能依自身作戰經驗於課中討論產生更多不同想法相互回饋,避免陷入主觀的思考框架中。除此之外,亦希冀學員師法或參考國際學生之觀點,瞭解其文化,期能排除在全方位作戰中因認知與價值觀差異所衍生出之問題。
三、美陸院課程以戰區戰略與聯合作戰為主,師旅戰術為輔,教導學員從政治、經濟、軍事、情報等角度深入,並由國家安全決策階層,逐步向下依次探討國家戰略、軍事戰略、區域安全、戰區作戰、聯合作戰、及維和作戰等,磨練並強化學員思維理則與各業參作業能力。
四、美陸院強調媒體在平戰時之重要性,每位學員須完成戰時媒體應對實施計畫,亦於選修課程開立軍民關係研究,廣邀媒體從業人員到校實施座談,期使增進雙方對彼此的瞭解,降低認知的差異;另學官可自願參與模擬媒體接觸課程,由多位教官擔任媒體,提問尖銳問題,以磨練學官臨場反應與對答技巧。
五、課程強化各國民俗風情分析研究,因應現今戰場環境複雜性,美軍十分重視在執行軍事行動時對作戰區及利害區之民情文化之了解(Cultural Awareness Civil Affair )。在強化文化教育的具體作為上,美軍亦於國家訓練中心(National Training Center, NTC )內設計特定景況磨練輪訓單位官兵如何與作戰地區內民眾應對處置。
六、美陸院各教授班採電腦化教室,裝置智慧型電視公教學使用。教師及學員可經由教室網路實施簡報並查詢最新資訊;另國際學員在報到後即給予個別AKO(Army Knowledge Online)帳號,以連結美軍網站,提供期刊、準則研讀及研究報告準備。除此之外,教室內半數電腦可直接與陸軍及聯戰電腦兵棋系統連線,支援兵棋推演期間所需。
七、美軍所謂的資訊作戰廣義的包括了電子戰、心戰、欺敵、作戰保密、文宣、民事、及相關反制及反反制手段,並整合至作戰計畫與命令中,以獲致全方位作戰的勝利,包括贏得人民與國內外輿論的支持來達成其戰略目的。在其最新發行之軍事刊物中,更新增第七項「民事接觸」,納入原本為運動行軍、任務指揮、後勤補保、部隊防護、情報、及火力等六項之作戰功能,由此可見民事工作對美軍之重要性。
八、美陸院邀請各方成功人士實施研討會或講演,如美國防部高階將領、政府部門官員、及民間學者針對各項經驗、時事、政策或戰略議題實施演說。此項規劃可補強或發掘學員之不足與研究興趣,對參訓學員有極大之助益。
九、美陸院強調效率,凡事科技第一,建立電子課程資料庫,蒐整各年班及遠距教學之課程資料,賦予學員個人帳號,依課程進度及教學需求,可下載相關課程資料、上傳簡報檔案、開立議題論壇、公告重要事項與規定、及繳交作業或考試答案等。另圖書館亦建置網路資料庫,其中綜整各屆學員學術作品;各軍事或智庫學者發表資料;各時段準則、教案與 技令電子檔,以供學員或教師參考運用。上述資訊系統,不僅便利學員學習方式,其無紙化亦有環境保護、減少浪費之功效。
十、美軍除平時戰備訓練及戰場執行任務外,特別注重家庭生活及休閒活動,其秉持「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之精神,於公餘時間妥善規劃家庭及休閒活動;另各級長官亦鼓吹「照顧家庭」之觀念,須知有健全之家庭,方能全心盡力奮勇執行並完成任務。
肆、 建議事項
一、建議將領導統御課程排入我國陸軍指參學院正規班學程中,從人格特質分析、各界著名學者對領導統御設計之分析方法與建立程序、談判與溝通技巧到結合戰役失敗案例分析,筆者認為,有團隊就有領導統御的存在,道德文化與繁文縟節有可能是領導統御的絆腳石,這些衝擊在課堂上討論,產生不同看法到取得共識,學員回到部隊服務擔任營(隊)長時 必能講所學發揮效益,改善部隊風氣與提升士氣,發揮有效戰力
二、增加與民間學單位互動及交流的機會,創造雙贏局面。降低學術講演頻率,與他國陸院簽訂交流協定,如新加坡、印度陸院等,邀請部分具有實戰經驗或參與過聯合國維和行動學員至本國陸院參與課程與研討,透過交流充實我學員國際情勢觀念及對於傳統與非傳統戰爭行動之比較與差異,避免陷入戰爭必定是傳統戰法及大軍作戰之錯誤觀念,同時建立學校教官與民間學院教師交流機制,健全軍事教學機能。
三、建議排定軍方媒體應對相關課程,使學官熟悉媒體運作模式,建立正確心態面對傳媒;並經由場景模擬與角色扮演,進一步讓學官體驗、學習如何與媒體互動,以強化軍職人員專業素養,建立社會大眾對軍職人員之良好觀感。
伍、結語
筆者本次能夠赴美國陸院參訓,感謝各級長官指導與提攜。為期一年之學習生活,除見證美軍對於其軍事教育的重視、對軍人及軍眷福利之強調外,更進一步瞭解美國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強國並處於領導地位之道理,在於對自我之要求,接受他人及下屬想法與意見,實事求是,注重科技與創新思維及破除傳統迷思,實為各級領導者努力不懈,朝向完善國防兵力整建之最終目標邁進之果。筆者認為,深造教育教學之目的:以培養能具有獨立思考,創意思維的領導者在現在及未來多變的戰場環境是必要且重要的,指參教育的教育方針、課程科目編排是否皆符合現代化軍官所需?以及在教學上的授課方式和學員互動是否能讓學習效果符合期望甚至大於預期,都是我國軍事院校需要一起集思廣義的。軍官深造教育,如同軍事研究所,思考、研究及表達能力是一位完成指揮參謀深造教育的國軍中階軍官所應具備的,使其在畢業後返回單位服務能成為國軍的中流砥柱,為國家國防安全發揮所長,貢獻心力。
本文出處:C10204741_44993.pdf
延伸閱讀:
約旦皇家國防學院2015年班受訓心得報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