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雲豹30公厘鏈砲車:砲塔性能與武裝淺析
尖端科技 軍事資料庫
在雲豹原型車於2003年首度亮相後不久,軍備局就已經推出了一系列的雲豹衍生版,除了最初的運兵型(APC)外,還包括有105mm砲型以及鏈砲型(或步兵戰鬥車型),然而,理論上應該接著運兵型後推出的鏈砲型,卻因為採購Delco 25太貴(價格高達底盤的50%),且國人自研的砲塔太糟糕(不論是設計或火力),因此雲豹鏈砲型在這13年間可說是銷聲匿跡,毫無誕生的可能性,一直到30mm鏈砲版本於2016年首度對外公開後,雲豹的鏈砲型才真的讓人覺得有所著落,而本次航太展所展出的構型,更是比去年要成熟的多。
不過,這款國人自製的30mm鏈砲砲塔究竟性能為何?而內部的操作以及設備整合程度又是什麼樣的樣貌?筆者有幸訪問到中科院、軍備局以及當初提出建議的軍方人士,並將他們的專業意見和解說,一一整合到內文之中。
30mm鏈砲+兩挺機槍的火力
中科院所自行研發的30公厘鏈砲砲塔,採雙人砲塔設計、電力驅動,搭載的是自Orbital ATK採購的Mk44 30mm鏈砲,有效射程3,000公尺,可以發射訓練彈、穿甲彈以及高爆彈。相較於最初規劃的25mm鏈砲,甚至後來想拿T-75 20mm機砲濫竽充數的規劃,30mm鏈砲讓雲豹鏈砲版具備與國際步兵戰鬥車相當的火力水準,並能有效對付假想敵的裝甲車和步兵戰鬥車。在穿深數據上,Mk44發射的穿甲彈可以在2,000公尺處貫穿垂直100~110mm均質裝甲。
30mm鏈砲備射量為420發鏈砲彈,其彈道以鏈砲為中心,各自向左右往下垂,並沿著砲塔欄左右延伸,一邊裝載穿甲彈,另一邊則裝載高爆彈,共分裝210發。
除了鏈砲以外,砲塔也整合了一挺7.62mm同軸機槍以及車長所使用的TC74機槍,有趣的是,有別於一般戰甲車使用的滑環式槍架設計(例如CM11的裝填手機槍),該砲塔使用的是像直升機側門機槍一樣的搖臂式設計,可以讓車長自由調整射擊角度。
射控與接戰能力
在觀瞄系統中,該砲塔的射手觀瞄設備(面對砲塔右側)整合第三代640x512紅外線熱影像、高解析CCD、雷射測距機和白晝光學望遠鏡等,使之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而射控系統則已於南測基地中展示其動對動的射擊能力,並驗證主砲具備二維穩定的性能。
在操作介面上,雖然目前尚無非軍方人員可以拍攝內部,但經由口述,大致上可以得知,射手和車長各自有一具多功能顯示幕。射手可以自由切換熱像鏡和白晝鏡的畫面,而無須如傳統射控系統一樣貼緊目鏡(不過射手依然有備用光學瞄具),車長的多功能顯示幕則可以存取獨立的固定式也熱像鏡/白晝鏡,或者是切換到八觀全景系統的畫面。
(左邊為橫風感測器結合雷射預警器,右邊為八觀系統)
儘管在廣義上,車長可以操作八觀全景系統(Panoramic Vehicle Imaging System)上的遠場攝影機(最頂端的光電球),使之成為車長獨立熱像儀(CITV),但是這套系統不具備二維穩定的能力,當然也沒有達成獵/殲(Hunter-Killer,H/K)能力的「一鍵歸正」作用。換句話說,要有H/K能力,車長必須看到目標後,按下按鈕,就直接讓射手指向車長方才對準的目標進行接戰。
缺乏H/K能力意味著雲豹鏈砲版的接戰效率並不像國際上的同級產品一樣好,且中科院也把H/K系統想的太過複雜,顯然未與裝甲學校有良好的溝通,不過,目前中科院表示已經在規劃H/K的能力和所需的系統,因此未來是可以期待的。
態勢感知能力與預警效果
該砲塔構型為雙人砲塔,車長在右、射手在左,車長頂門蓋旁有6具潛望鏡、1具指向前方的光電觀瞄,而射手則有一具朝9點鐘方向的潛望鏡,並具備1具主要瞄準系統。此外,雲砲鏈砲車型採用八觀全景系統強化其態勢感知能力。
八觀全景系統主要構造為主桅杆、一具系統護罩、一具近場360度可見光/熱像環境監控攝影機和一具遠場旋轉式可見光/熱像融合攝影機,其中近場負責提供還車的無死角視野,而遠場攝影機則讓車長進行偵察之用。根據中科院表示,八觀全景系統的畫面會以分割畫面的形式,投射在車長的戰術螢幕之上,或者是讓車後步兵戴上AR頭盔,看到車外的影像,可提供更直接的態勢感知能力。
不過,中科院雖然是美意一樁,但看在前裝甲兵以及裝甲專業軍方人士的眼中,這樣的系統似乎在整合上有瑕疵,而難以具備實戰意義,因為八觀系統雖然可以提供近場的無死角視野,但是它所提供的解析度和更新率都不足,且在顯示螢幕有限的情況下,車長也可能被過度的資訊所淹沒,而難以對環境做出最迅速、最有效的決策。
此外,八觀系統的構型並不適合給會投入直接作戰的載具使用,因為集中、高聳的桅杆式設計,很容易遭到對方的武器或破片摧毀,因此國際產品若出現類似構型的設計,主要都是給偵蒐車輛使用,而不是步兵戰鬥車這種可能直接投入交戰的載具。因此,未來如果要改善這點,車長可能乾脆存取底盤周遭的環車影像比較快,或是將八觀系統的集合式設計打散到砲塔各處,降低一次被摧毀的風險。
最後,作為偵蒐用途,八觀系統又不符合實戰需求,目前八觀系統上的遠場攝影機雖然可以辨別數公里外的目標,但是同級產品通常要求是15公里的觀測距離,而這遠遠超過中科院可以提供的水準。
而本次中科院在砲塔的橫風感測器上方加裝了雷射預警系統,可以在敵人雷射測距機或者是雷射持續追蹤時發出警告,並且將360度切成12等分,告知車長威脅的來源,讓車長做出處置,包括命令駕駛手迴避和使用煙幕彈反制等。
砲塔防禦力
與雲豹搭配的雙人砲塔具備與底盤一樣的防禦力,在加掛外掛裝甲之後,都是正面60度防禦1000公尺外射來的25mm翼穩脫殼穿甲彈、側面防禦200公尺外射來的12.7mm彈,其防禦力優於Delco 25砲塔。至於外界相當關心的硬殺式主動防禦系統(Hard Kill APS),中科院雖然表示有規劃,但基於技術上的挑戰,短期內可能難以出現成品。
備註:雲豹30公厘鏈砲車的成員編制為3名車組員+6名全副武裝的士兵,總共9員。
本文出處:http://www.dtmdatabase.com/News.aspx?id=586
延伸閱讀:
雲豹二代車:各項性能淺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