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他山之石,美軍特種部隊最拿手的一項本領

2018-12-23 這才是戰爭
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敵後營救,是美軍特種部隊為救援死亡、負傷、生病或遭遇敵圍困的官兵進行的一項特種作戰行動。

美特種作戰部隊在阿富汗戰爭中多次成功遂行敵後營救任務:

2001年10月20日,在阿富汗執行特種作戰任務的一架美軍直升機,由於機械故障在阿南部坎大哈附近地區墜毀,機上3名機組人員受傷,而塔利班武裝的巡邏隊就在其附近活動,情況十分危急。美軍指揮中心當晚派出營救小分隊,搭乘2架MH-53J型直升機,利用夜幕掩護,直插營救地點,只用了幾分鐘的時間,就將受傷的3名機組人員救起,並安全撤回營地。

2001年11月2日,在阿富汗執行特殊任務的1架美軍武裝直升機,由於天氣惡劣在迫降過程中墜毀,4名機組人員受傷。美軍派出營救小分隊搭乘2架MH-53J型特種作戰直升機將受傷的4名機組人員救回營地。

2001年11月4日凌晨,美軍救援人員將1名生病的特種作戰部隊人員從戰區中救出。

2001年11月30日,美軍特種作戰部隊在喀布爾西南80千米的加茲尼地區,成功營救出被塔利班拘壓的8名盟國救援工作者。

2.jpg

2002年3月4日凌晨,當美軍試圖進入阿東部帕克蒂亞省加德茲市附近山區時,受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殘餘力量的襲擊,意外陷入長達18個小時的地面交火。參加軍事行動的1架載有「海豹」特種作戰隊員的MH-47型「支努干」美軍直升機被擊中後,因機體嚴重受損而迫降,1名美軍士兵從機上摔下後死亡。遇襲後,美軍立即派出2架直升機趕往實施救援。在此次行動中,由於對塔利班殘餘火力估計不足,以及複雜地形等原因,前往救援的直升機中的1架被擊落,機上6人死亡,11人受傷。

3.jpg

美軍特種作戰部隊實施敵後營救,一般採用的方法是,營救小分隊搭乘運輸機或直升機,以傘降或機降的的方式直接投送到目標區域,完成任務後迅速乘機返回。通常情況下,在10分鐘內就可將被求人員安全救出。

行動時,美軍通常採取多機種聯合行動的方式實施,營救力量分為空中指揮組和行動組。空中指揮組通常由一架HC-130救援指揮機擔任,一般在營救空域附近盤旋待命,及時接收營救對象發出的求救信號。之後,由機上救護協調員設法測定救援對象的方位,引導救援小組到達出事地點。空中掩護任務主要由戰鬥機、轟炸機來完成。每次救援行動前2小時,都有戰鬥機負責空中掩護,掃除地面障礙,消滅營救地區附近的塔利班武裝和「基地」組織人員。有時,還使用EA-6B電子干擾機對敵雷達實施干擾,並由高空預警機提供戰場情報,指揮營救行動。

行動組由3架A-10攻擊機和2架救援直升機及營救人員組成。當確認是己方人員後,一般由A-10攻擊機利用強大的對地火力壓制敵人,封鎖地面通道,阻止敵人接近營救對象。爾後,2架救援直升機飛抵出事地點,實施營救。營救時,2架直升機通常採用前後交錯,高低分布,相互支援的方式,飛行較低的直升機實施營救,飛行較高的直升機提供支援。如果營救的直升機被擊落,另一架直升機將接替完成營救任務。

美特種作戰部隊在執行敵後營救任務時,參戰的部隊不管來自什麼軍種,都統一由空中指揮組負責指揮,指揮組下達營救命令後,各行動小組按預先的任務部署,各司其責。情報、偵察、電子對抗、預警、火力打擊和地面營救人員在指揮組的指揮下,相互配合完成營救任務。營救的戰場遇險人員,主要包括作戰過程中遭襲擊和負傷的失散人員、失事墜機的飛行員等。美軍認為,這些人員時刻處於塔利班的圍追搜剿之中,依靠自身力量,難以脫險,隨時都有被抓的可能,及時組織戰場營救,不僅能減少戰場傷亡,而且可以鼓舞士氣,贏得軍心民心,增強部隊的戰鬥力和凝聚力。因此,美特種作戰部隊極為重視在阿富汗的敵後營救行動。在營救行動中,任務非常單一,目標就是營救遇險人員,決不拖泥帶水,好大喜功,去追求營救以外的任務,達到目的後,立即快速乘機返回。

原文出處: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3J0VNTU0523QLS6.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