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青操演】新野戰口糧 營養美味兼具
2017/10/31 青年日報
此次操演,單位除模擬戰時進行野戰炊爨外,新口味蔬燴什錦「野戰加熱式餐盒」及新式野戰口糧也首度亮相,進行部隊試行驗證,調查保存實用性、便利性及口味滿意度。其中,野戰口糧一改先前口味單調問題,改良為牛奶口味餅乾;考量熱水供應,各式沖泡飲也改由能迅速補充熱量的能量飲、能量棒、巧克力醬取代;此外,口糧包還附加深受官兵喜愛的芒果乾、豬肉乾,兼具營養價值與補充人體所需維生素及膳食纖維,深獲好評。
Allen Lin
台灣台北人,17歲入美國陸軍預備役,2003年2次入伍,參與OIF3駐防伊拉克,2006年初 下士退伍。軍中經歷為經理士、軍械士、副職是通訊士與民政士。
這是什麼鬼啊,野戰口糧正餐不搞好,卻來搞這零食?世界各國野戰口糧不是罐頭就是真空包食品,這又不是什麼很高科技的技術,結果國軍偏要搞自己的「發明」,標準疊床架屋的做法,為的是節省成本。
就拿美軍的MRE來說,它不是最好的,但卻是最方便使用、口味選擇也最多的,也足以供給士兵在野戰任務時,一天所需的熱量與營養,其實國軍只要將內容物照抄,再將內容口味改良即可,這是連想都不用想的簡單事,結果非得要做拿零食當正餐這種事!國軍的這些東西在美軍MRE裡都是附餐的一部分,零嘴也一樣。若要說加熱的問題,美軍的加熱包是用加「冷水」的化學反應產生熱能來加熱主餐包,一次性用完即丟,哪有什麼加熱與水源的問題?差別在於要不要這麼做而已。
而官兵身上帶零食不是不可以,美軍士兵在執行任務期間身上也都多少會帶點零嘴,大約是糖果,牛肉乾,能量雜糧棒之類的東西,但這些都是官兵「自購」或是家人寄送,沒有人把這些當主餐在吃的,真正背負重裝執行戰鬥任務時,身體各方面的消耗十分驚人的,光靠這些營養跟份量都不足的東西來維持士兵的戰鬥能力絕對是不夠的,許多人以為國軍因為是守勢作戰就可以仰賴隨處可得⋯⋯的7-11或是小蜜蜂做補給,所以可以輕忽後勤,這種一廂情願又天真的想法是非常危險的事,輕則軍紀敗壞、劫掠百姓,重則士氣崩潰,無法作戰!
而大戰前夕,民眾囤積民生物資、糧食跟飲用水是屢見不鮮的事,當這些東西在店頭都被搶完時,還輪得到士兵嗎? 在戰爭的過程中,交通線被封鎖或是破壞,將物資從A點運送到B點得花上好幾倍的時間,也不保證能夠完整送到,這種狀況下,民間的力量還能夠仰賴嗎?怕是老百姓還得要靠軍方的人道援助吧?軍方若不能在後勤支援上自給自足,戰爭還沒打,就注定要敗了!
一個小小的口糧可以看出很多事,要覺得是我過度延伸,危言聳聽,那也是諸位的自由,但我想,全台灣應該不超過一千人有過在戰地生活的經驗,戰爭時期物資缺乏的實況是憑空想像不了的。
附上美軍MRE 營養成分供大家參考(英文)
https://www.hprc-online.org/…/Combat-Rations-Database-ComRaD
臉書網友留言彙整:
這樣就沒的撈了咩
上文承蒙 Allen Lin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
Casey Chao
國內兩大軍事雜誌《尖端科技》與《天生射手》專欄作家。
基於公平立場,部分內容物換成能量飲或能量棒,這點要給肯定
但甚麼牛奶餅乾,則又是胡搞瞎搞,真不得已,應該發給士官兵以前外軍配發給狙擊手,類似鳳梨酥的濃縮食物,然後水袋或水壺以及新鮮潔淨飲水的補給,是不可或缺的
軍方讓人覺得很扼腕的一點就是,每次改革都做一半,每次推動改革前,都缺乏深入透徹的研究來輔助決策...
臉書網友留言彙整:
上文承蒙 Casey Chao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