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車  

在伊拉克被擊毀的M1,衍生了後來的城市戰防禦套件加快列裝。(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紀永添專欄:喪失制空權時 台灣需要哪種裝甲車

紀永添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

2017年07月06日 上報 

近來因為要不要外購新型主力戰車的議題,在國內引起了一些討論,特別是支持者常常強調主力戰車的裝甲防護力無可取代,更常將討論的焦點集中在裝甲與反裝甲武器的發展與性能上,而或許趁這個機會,稍微介紹一下這場矛與盾的精彩對決,可以讓大家對這個議題有比較深入的瞭解,說不定更能凝聚共識。
 
戰車與反戰車攻防百年
 
戰車被投入戰場中使用其實剛好滿一百年,在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索姆河戰役中第一次登場。戰車主要的任務,就是以厚重的裝甲與機動力,突破血腥又僵持不下的壕溝戰,從此這種裝甲猛獸就主宰了近代的地面戰場,在此同時,尋求反制戰車的努力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反裝甲武器不只是越來越精確與厲害,還小型化到讓普通步兵可以在戰場隨身攜帶與操作,讓戰車面臨到極大的威脅,而必需不斷加強其裝甲性能,雙方攻防百年,仍未有勝負。
 
在戰車一開始出現在戰場上時,這世界上並沒有專門的反戰車武器,野戰炮被臨時充當成反戰車用的火炮,想當然耳效果很差。但很快的,第一款專門用來貫穿戰車裝甲的反戰車炮馬上問世,並且投入實戰,而戰車也因為反戰車炮的出現而開始加厚自己的裝甲防護。於是為了貫穿越來越厚的裝甲,反彈車炮的口徑變的越來越大,沒多久反戰車炮就已經重到超出一般人力負荷的極限,非常不易在野外操作。而解決的方法有三個,一是以車輛拖曳,但越野性能差,到達定點以後以人力展開到可以作戰,還需要一段時間,有時緩不濟急且易遭攻擊。另一個是將反戰車炮自走化,也裝上履帶底盤,專門用來對付入侵的敵方戰車,故又被稱之為「驅逐戰車」,但這成本相對昂貴。最後一種方法就是直接承認大口徑反戰車炮的運動性能很差,只部署在重要地點與要塞防線之中。

甲車  
由俄羅斯的伏爾加格勒公司為俄羅斯空降軍所設計並生產的2S25「章魚-SD」自行反坦克炮。(摘自維基百科)
 
在反戰車炮快速發展的同時,在戰車上的戰車炮也同樣突飛猛進,除了口徑不斷變大,讓使用的彈頭也跟著變大,還發展出專用的穿甲彈,而不斷進步的冶金能力也讓炮管能承受更大的壓力,可以使用更具威力的炸藥來發射,使炮口初速越來越快。當彈頭的質量越大、炮口初速越高,戰車炮的貫穿能力就越強,再加上戰車本身的防護力與機動能力,讓很長一段時間裡,認為反制戰車的最佳武器就是戰車,這也讓各國瘋狂地研發生產戰車,戰車部隊成為地面作戰的王者。同時為了追求更大的殺傷能力,還將過去炮兵所使用的榴彈炮技術,也就是在彈頭內裝入炸彈以提升攻擊威力的方法用於戰車炮上,發展出戰車炮專用高爆彈,進一步威脅戰車的裝甲防護。但就在反裝甲武器突飛猛進時,各國戰車的裝甲厚度卻已經瀕臨當時動力系統可以負載的極限,而限入困境之中。
 
裝甲傾斜度決定炮彈貫穿效率
 
就在這時有工程師發現,炮彈以九十度垂直擊中裝甲時,貫穿的效率最好,但如果炮彈不是以九十度擊中裝甲,效果就差多了,而且裝甲的傾斜度越大,炮彈的貫穿效率越差,甚至當傾斜度大到一個程度時,炮彈很有可能直接被戰車的傾斜裝甲彈開。於是聰明的工程師們想到一個方法可以不用繼續增加車重,但又能增加防護能力,那就是重新設計戰車的外型,讓戰車最容易遭受攻擊的正面,儘量不要出現容易被九十度貫穿的地方,而這樣的裝甲方式就被稱為傾斜裝甲。傾斜裝甲的出現,不止讓防守方扳回一城,也全面改變了現代戰車的樣貌。但當傳統的戰車炮,甚至是使用內含高爆彈藥的高爆彈,也已經無法有效貫穿當時主力戰車的正面傾斜裝甲時,又陷入苦思要如何突破的攻方,開始發展出完全不同的解決方案,而這也主導了後來反裝甲系統的兩大發展方向。
 
繼續走「硬碰硬」思路的這一派,仔細研究穿甲彈的貫穿結果後發現,材質越硬且外型越細長、越像長釘型的彈頭,貫穿效率越好(註一),於是在傳統穿甲彈的基礎上發展出了「脫殼穿甲彈」。脫殼穿甲彈的特點就是仍然使用大口徑的戰車炮發射,擁有高初速的優勢,但是炮彈在發射後,穿甲彈外殼會自己脫落,剩下中心呈長釘型的高硬度金屬彈頭,以高速自轉穩定彈道的方式朝目標飛去。脫殼穿甲彈的貫穿效率遠勝傳統穿甲彈,即使是遇上大角度的傾斜裝甲,也有很高的貫穿率。但隨著脫殼穿甲彈的彈頭越做越細長,卻發現只要超過一定比例,太細太長的彈頭會無法靠自轉穩定,因晃動而影響貫穿能力,於是又發展出不靠彈頭自轉而以尾翼穩定的彈種,並以鎢鋼等超高硬度金屬為彈頭材料,稱之為「脫殼翼穩穿甲彈」,是目前世界各國戰車最主流的戰車炮彈種。

甲車  

德國豹1型坦克所使用的英國製L7105毫米口徑的脫殼穿甲彈(左起第一個)。(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甲車  

日本自衛隊翼穩脫殼穿甲彈(德國萊茵金屬公司授權生產)。(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而選擇繼續發展高爆彈頭的人,則發現在彈頭中填裝炸藥的方式,會影響爆炸的方式,進而影響貫穿能力,因此發明了「錐形裝藥」這種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將彈頭中的炸藥以特定方式填裝,在引爆時爆炸的力道會被集中,形成一道朝前方集中的超高熱度噴流,以類似「焊開」的方式破壞敵方戰車的裝甲,超高熱度的噴流在切開裝甲後,更會重創內部的乘員。而這項技術最令人激賞的是不需要大口徑戰車炮提供彈頭高初速,只要能將錐形裝藥的彈頭,推送到敵方戰車的裝甲表面,並成功引爆即可,這代表可以使用火箭或其它低膛壓火炮來發射。這種被稱為「高爆反坦克彈」的彈種,在後來發展出一系列可由步兵攜帶操作的反裝甲火箭,如最著名的俄製RPG(Rocket-Propelled Grenade,火箭推進榴彈),並在這個基礎上研發出有精確導引能力的各種反裝甲飛彈。

甲車  
手持RPG-7的中非叛軍。(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動能彈」與「化學能彈」的差別
 
脫殼穿甲彈、脫殼翼穩穿甲彈這種彈種,是靠超硬彈頭、超高初速所產生的巨大動能來貫穿裝甲,因此被歸類為「動能彈」,而高爆反坦克彈與各種反裝甲火箭與飛彈,靠的是炸藥引爆後的化學變化,產生超高熱度噴流來貫穿裝甲,因此又被歸類為「化學能彈」,兩者的發展邏輯與彈藥特性完全不同。戰車裝甲為了要對付動能彈,開始研發出所謂的「複合裝甲」,因為科學家發現硬度一樣的鋼板裝甲並無法有效抵禦脫殼翼穩穿甲彈,但只要在裝甲中間夾入一層硬度不同的超硬物體,如特殊的陶磁或衰變鈾,就能讓長釘型的彈頭在貫穿過程中粉碎,而貫穿失敗。只是複合裝甲的問題在於超硬物體通常也超重,大量使用會影響戰車的機動力,同時超硬物體也代表不易塑型,因此採用複合裝甲的戰車,其外形設計會受到一定限制,而且也往往無法防護到戰車上的一些小死角。
 
甲車  
廣為採用的RPG反坦克火箭筒,其彈頭就是反戰車高爆彈。(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複合裝甲在對抗動能彈與化學能彈上,雖然都有優異表現,但又重、又貴、又不易塑型的問題,讓高階的複合裝甲通常只會使用在昂貴的主力戰車上,一般的輕型戰車、步兵戰鬥車或輪型裝甲車上,最多只能重點防護。再加上從實戰經驗中發現,多數在中、低衝突環境中作戰的裝甲車輛,最大的威脅是來自敵方步兵所攜行、使用高爆反坦克彈頭的反裝甲火箭或飛彈。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誕生了專門對付高爆反坦克彈頭的「中空裝甲」。因為高爆反坦克彈頭是利用錐型裝藥爆炸時產生超高熱噴流,集中於一點上,切開裝甲,於是中空裝甲就在裝甲的中間設計一層中空部份,超高熱噴流在切開第一層以後,遇到中空部份會自然地向四方擴散,導致其威力減弱,而無法再有效破壞第二層裝甲。簡單來說就是誘使高爆反坦克彈頭提前爆炸,而讓超高熱噴流無法聚焦貫穿裝甲。
 
從「中空裝甲」到「鳥籠裝甲」與「反應裝甲」
 
中空裝甲因為製作容易、價格便宜、重量又較輕,且能有效防禦反裝甲火箭與飛彈而大受歡迎,這種誘使高爆反坦克彈頭提前爆炸的方式,發展到最後就出現了美軍裝甲車在戰區中所使用的鳥籠裝甲。這種價格極為便宜,且安裝非常容易的柵欄,其原理也是提前引爆來襲的反裝甲火箭或飛彈,如同中空裝甲一般,讓超高熱噴流無法有效地破壞車體裝甲。除此之外,在實戰中也發現,某些擊中戰車彈藥儲放區的高爆反坦克彈,意外沒有造成嚴重的傷害,研究的結果顯示,這是因為彈藥儲放區中的彈藥被擊中後爆炸,爆炸的力量反而抵消或破壞了原有高爆反坦克彈的超高熱噴流,使其無法進一步貫穿位於彈藥儲放區與戰車乘員之間的裝甲板,意外讓乘員們活了下來,而這也讓一直苦思如何才能更有效抵禦高爆反坦克彈的工程師們得到啟發,進一步發展出了所謂的「反應裝甲」。

甲車  
史崔克旅輪型甲車的鳥籠裝甲。(圖片摘自網路)


甲車  
T-72的傾斜反應裝甲。(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反應裝甲其實就是在設計成盒狀的裝甲內裝入炸藥,用一般的小口徑武器射不穿反應裝甲外面的裝甲板,但如果是被反裝甲火箭或飛彈攻擊,外層的裝甲板被破壞後,就會進一步引爆內裝的炸藥,爆炸的威力將會破壞反裝甲火箭或飛彈的超高熱噴流,使其無法進一步貫穿原有車體上的裝甲。由於每一個盒狀的反應裝甲單元,外型就像是磚塊的樣子,因此很適合以外掛的方式,重點加強戰車或裝甲車的防護。不過中空裝甲與反應裝甲雖然已經被廣泛使用,但兩者都有一個相同的問題,就是這是專門用來對付化學能彈的,若碰上動能彈,也就是目前主力戰車炮所最常使用的脫殼翼穩穿甲彈,則中空裝甲的防禦能力很差,反應裝甲的防禦能力也是大打折扣。同時外掛的反應裝甲重量較重,會影響戰車或裝甲車的機動力,更有可能在爆炸時炸傷在車旁作戰的我方步兵。
 
從喪失制空來思考台灣裝甲車部署
 
就在各種裝甲系統不斷推陳出新下,反裝甲武器陣營也有很大的進步,在動能彈方面,戰車炮的口徑不斷升級,美系的從105公釐升級到120公釐,俄系的從110公釐升級到125公釐,還從旋膛炮慢慢變成以滑膛炮為主流,好發射威力更強大的脫殼翼穩穿甲彈。在化學能彈方面,除了戰車炮所能發射的彈種變的更為豐富外,武裝攻擊直升機的出現,也讓空射反戰車飛彈成為現在最受矚目的反裝甲武器,如阿帕契直升機與地獄火飛彈的經典組合,就在實戰中以驚人的擊殺率證明了今日戰車的最大敵人是自來空中。而提供給地面步兵所使用的反裝甲火箭或飛彈也越來越先進,不止出現了攻頂模式,能從裝甲防護相對薄弱的戰車車頂攻擊,甚至還開發出所謂的縱列彈頭,也就是擁有前後兩個彈頭,前方彈頭先破壞中空裝甲或反應裝甲,好讓後方彈頭能成功貫穿車體的主要裝甲。

阿帕契  
陸軍阿帕契直昇機全武器掛載,除有機砲、地獄火飛彈、火箭之外,刺針飛彈也首次掛出展示。(攝影:葉信菉)

 
簡單概述了裝甲系統與反裝甲武器的攻防歷史,主要是想要說,兩方陣營其實都不斷在進步,沒有哪一種裝甲或哪一種反裝甲武器是能絕對佔上風的,應該是要仔細評估所受的威脅類型,以進行有效地反制。如果最有可能受到大口徑動能彈的威脅,卻選擇為裝甲車輛加裝中空裝甲與反應裝甲,那就是錯誤的方向;若最有可能遇到的是化學能彈的攻擊,包括空射反戰車飛彈、步兵攜行的反裝甲火箭與或彈,是敵方第一波攻擊中最有可能使用的反裝甲武器,卻選擇外購擁有厚重傳統裝甲或昂貴複合裝甲、行動相對較緩慢的主力戰車做為反制,那是否是個合理的選擇呢?特別是台灣地面部隊作戰時,可能已經完全喪失制空權,在這樣的作戰環境下,是主力戰車的存活率高,還是以機動力見長,可快速移動的輪型裝甲車較能保存戰力,恐怕就很值得主事者再仔細評估思考了。

本文出處:
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20087


甲車
輪型裝甲車有很多優點,但也有先天的缺點。(攝影:陳品佑)

紀永添專欄:陸軍應該反向思考台灣裝甲部隊的未來發展

紀永添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

2017年11月03日 上報 

之前有兩則與雲豹輪型裝甲車相關的新聞,一則是軍備局展出第二代的改良型雲豹輪型裝甲車,除了改善其機動能力,縮小轉彎半徑,還增強了裝甲防護與新型的紅外線夜視系統。而另一則新聞則是已撥交基層部隊的雲豹輪型裝甲車,在夜間行駛於一般道路上時,與民間的計程車發生擦撞。計程車上的行車紀錄器清楚地拍下,雲豹輪型裝甲車是跟計程車「高速並行」時,不小心擦撞到對方。雖然這是一則輕微的交通事故,但也意外讓讓國人首次見到雲豹輪型裝甲車的最大戰術價值,就是輪型裝甲車可以在一般道路上高速行駛,且速度不輸計程車,而這是傳統履帶型裝甲車所無法辦到的事。 

擦撞意外凸顯輪型裝甲戰術價值 

這在台灣的防衛作戰環境中,代表陸軍裝甲部隊可以快速趕到敵方空降、機降或登陸的地點以增援守軍,同時高速行駛也能縮短裝甲車輛移動的時間,大幅降低遭敵方戰機獵殺的機率。此外在平日訓練時,還能真正利用裝甲車輛自身的動力進行移動訓練,而不像現在國軍履帶型裝甲車為避免破壞路面與影響交通,只要一出營區演訓,都是採用民間平板拖車載運,根本無法達到訓練裝甲車駕駛的最主要目的。 

目前雲豹輪型裝甲運兵車已逐步服役,配備30公釐機炮的步兵戰鬥車也將開始量產,而未來的火力支援車型,除了將會量產配備迫擊炮的「迫炮甲車」外,還有海軍陸戰隊已經決定訂購,配備了105公釐戰車炮的「戰炮甲車」,與計畫要採用155公釐榴彈炮的「榴炮甲車」。這三款火力支援車型各有不同的用途與角色定位,若未來真能一一量產服役,對於改善國軍地面作戰能力與機動力將會有不小的助益。再加上第二代車體公開後,未來可能研發生產偵察騎兵車型與可泛水前進的兩棲車型,國造輪型裝甲車勢必也將慢慢形成一個完整的族系。

甲車  
配備30公釐機炮的步兵戰鬥車將開始量產。(攝影:李隆揆)

不過雖然輪型裝甲車有很多優點,我們也不能無視輪型裝甲車先天的缺點,反而更應該正視這樣的缺點,並尋求改善的方法。一般來說,輪型裝甲車最被詬病的一點,都是裝甲防護力不足的問題,畢竟輪型裝甲車的載重能力在先天上就遜於履帶裝甲車,雖然近幾年來隨著複合材料與冶金工藝的進步,輪型裝甲車也能藉由先進的複合裝甲來增強防護力,只是輪型底盤的載重限制問題,還是無法讓輪型裝甲車全車都安裝複合裝甲或反應裝甲,以避免急遽增加的重量,嚴重影響到輪型裝甲車的機動力。
 
主動式防禦系統受青睞
 
只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其實今日就連主力戰車的正面裝甲,有時候都抵擋不了大口徑戰車炮所發射的脫殼翼穩穿甲彈,同時反戰車飛彈與火箭也越來越進步,不論是單兵攜行或武裝攻擊直升機所搭載的反戰車武器,都對裝甲車輛有很大的威脅,即使是最先進的主力戰車也不一定能全身而退。面對這樣的新威脅,傳統的被動式裝甲卻已經瀕臨發展的極限,再繼續加厚恐怕連履帶型底盤都無法負荷其重量,同時也更不易生產製造,越來越難以提供有效的安全防護,這讓主動式防禦系統(Active Protection System,APS)開始受到青睞,變成為了裝甲車輛對抗反裝甲武器的最新選擇。
 
所謂的主動式防禦系統是由一組小型相位陣列雷達、射控電腦、干擾系統與彈藥發射器所組成,整套設備可以裝載在輪型或履帶型裝甲車輛上。小型的相位陣列雷達能偵測周圍三百六十度或正面一定角度內來襲的各型穿甲彈、反裝甲火箭或飛彈,經由射控電腦分析彈道,並解算最佳的攔截位置後,發射彈藥將來襲的穿甲彈、火箭或飛彈擊落,或以干擾的方式,影響反裝甲火箭或飛彈瞄準鎖定目標的能力。
 
簡單來說,就如同現代軍艦上所使用的近迫防衛系統一樣,只是整個系統小型化到可以裝載在裝甲車輛上。目前以色列已開始為其部隊的主力戰車或裝甲運兵車配備這種主動式防禦系統,並在實戰中取得良好的攔截記錄,而美軍也正開始計畫引進這種主動式防禦系統,也已展開招商與測試。

甲車  

已安裝戰利品(Trophy)主動防禦系統的以色列主力戰車,紅框處是其車載相位陣列雷達。(圖片摘自網路)
 
主動式防禦系統的優點在於可以在穿甲彈、反裝甲火箭或飛彈擊中裝甲前,就先破壞彈體。過去的被動式裝甲不論能不能擋下攻擊,車內乘員都還是要承受反裝甲武器高速撞擊引爆時的強大震波,很多時候也會讓乘員受傷,或是讓精密的電子儀器受到損害。另外就算被動式裝甲成功擋下了反裝甲武器的攻擊,裝甲本身通常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在更換新裝甲之前,這個地方就會成為弱點,而在戰場上並不乏同一個地方重複中彈而被摧毀的實例。
 
可能波及己方士兵
 
不過主動式防禦系統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畢竟所射出的彈藥很可能會波及正在裝甲車輛旁邊作戰的我方士兵,雖然目前已經服役或正在測試的系統,都會使用一些方式來避免這個問題,如特殊的射出角度與特種彈藥、抑制流彈飛散的特殊機制,但目前仍然無法完全解決這個問題。同時主動防禦式系統只能防禦大型的反裝甲武器,對於小口徑武器的攻擊,還是需要仰賴被動式裝甲保護。而且對於大口徑高速動能彈,也就是由戰車炮所發射的「脫殼穿甲彈(APDS)」或「脫殼翼穩穿甲彈(APFSDS)」,攔截效果也還是不盡理想。再加上整套主動式防禦系統的重量也不輕,戰車或履帶型裝甲車或許比較有安裝餘裕,輪型裝甲車恐怕就要犧牲一些機動性或裝甲,才能安裝主動式防禦系統了。
 
不過雖然主動式防禦系統仍有這些缺點,但其防護優勢還是非常明顯,已經漸漸成為傳統被動式裝甲外的新選擇,目前除了以色列與美國外,包括德國、法國、英國、俄羅斯等國家也都積極研發新一代的類似系統,可以說已經是未來裝甲車輛防禦系統的最重要發展方向。台灣在思考要如何強化雲豹輪型裝甲車的防禦能力時,不妨跳脫舊有窠臼,考慮研發主動式防禦系統,除了能搭載於雲豹輪型裝甲車上,也能廣泛用於台灣目前仍在服役的舊型主力戰車與各型裝甲車上,一舉數得。

甲車  
已安裝鐵簾(Iron Curtain)主動防禦系統以進行測試的美軍史崔克輪型裝甲車。(圖片摘自網路
 
畢竟以台灣這樣的海島作戰環境,能發射大口徑動能彈的敵方主力戰車較難在第一時間大批登陸。相反的,由敵方傘兵或海軍陸戰隊士兵所攜行的反裝甲飛彈與火箭,或武裝直升機所發射的反裝甲武器,才是台灣裝甲車輛的頭號威脅,而這正是主動式防禦系統的攔截強項。當然,要小型化相位陣列雷達到可以安裝在小型車輛上,而且還要發展出可靠穩定的射控電腦、干擾與彈藥發射系統,可能都不容易,但台灣已經有發展蜂眼相位陣列雷達的經驗,或許可以放手一搏,更何況這是一種防禦性次系統,不是致命的攻擊性武器,敏感性較低,未來或許有爭取出口的機會,說不定能成為中科院法人化以後打入國際市場的墊腳石。
 
研發RPG取代主力戰車
 
輪型裝甲車的另外一個缺點,就是重量較輕,即使是搭載戰車炮的構型,也通常會使用低膛壓戰車炮,威力不及同口徑的戰車炮,這也導致輪型戰車長期以來無法取代履帶型戰車。不過雖然直射型火炮有其無法取代的地方,但反裝甲火箭與飛彈也越來越進步,不乏貫穿新一代主力戰車正面裝甲的實戰記錄。台灣過去的建軍思維與作戰編制都以美軍為師,因此對於單兵攜行的反裝甲武器定位,主要是用來攻擊敵方輕型裝甲車與掩體為主,而主要的反戰車任務則交給主力戰車與反裝甲載具,如配備拖式反裝甲飛彈的M113A1、CM-25,或是以悍馬車為載具的M1045A2。不像使用俄式裝備或師承前蘇聯戰術思維的部隊,都很重視步兵小隊利用RPG(Rocket propelled grenade)來反戰車的能力。目前RPG系列的發展可謂突飛猛進,新型的縱列彈頭設計,連反應裝甲與複合裝甲都不一定能有辦法能抵禦,更不用說車載大型反裝甲武器的威力了。

反裝甲火箭  
擁有縱列彈頭的俄製PRG-29反裝甲火箭。(圖片摘自網路)
 
台灣近年來為了淘汰老舊的六六火箭彈,也研發了紅隼反裝甲火箭,採取拋棄式設計,外型簡潔緊緻,對建築物、掩體與輕型裝甲車輛的破壞性不差,是款適合步兵的火力支援武器,但若想成為可以攻擊敵方主力戰車的反裝甲武器,恐怕還有一段距離。中科院擅長研發飛彈,近年來推出雄風飛彈、天弓飛彈,天箭飛彈等國造武器,不妨考慮是否研發自製的反裝甲飛彈、或是類似俄系RPG的反裝甲火箭,相信可能會比外購或自行研發主力戰車更有效益,畢竟以台灣的作戰環境來說,雙方接戰的距離應該不會太長,對比於戰車這種龐然大物,可單兵攜行的反裝甲武器,更容易躲藏在城鎮與公路稠密錯落、各種溝渠與鐵皮屋散佈構成的地型中,同時這也更有機動性,更難被發現與殲滅。

反裝甲火箭  

台灣研發的紅隼反裝甲火箭,採取拋棄式設計,外型簡潔緊緻。(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以美軍在伊拉克與阿富汗的實戰經驗來說,騎著摩托車快速移動或故意隱蔽步行的雙人RPG小組是非常有威脅性的,裝甲車輛往往難以事先發現,在遭到伏擊以後,也很難立刻鎖定目標位置進行反擊,而這還是在開闊的大漠地形與各城鎮間隔距離較遠的中東、中亞作戰環境中。陸軍若能將部份資源投資於建立基層作戰部隊的反裝甲能力上,讓雲豹裝甲運兵車的作戰班,都可以擁有一具先進的反裝甲武器,建構起來的反裝甲能力將極有嚇阻力。同時也能在這個基礎上,再研發射程更遠、威力更強,可貫穿敵方主力戰車正面裝甲的車載火力加強型,配備在新一代的雲豹輪型裝甲車或其它載具上。甚至可以仿效美軍的最新發展,將車載反裝甲武器與短程防空飛彈系統整合在同一輛輪型裝甲車上,若再搭配主動式防禦系統,將可成為地面部隊的重要支援火力,應付多種威脅。
 
陸軍應該要反向思考
 
目前國軍主力戰車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太過老舊,而是妥善率不佳,雖然說兩者並不是完全沒有關聯,但以目前陸軍後勤保修系統的情況,相信多數人都會質疑國軍購入更複雜,且更難維護的新型主力戰車後,基層缺料待修的情況會不會更嚴重。而自製主力戰車則很有可能步入過去自製CM11勇虎戰車時的問題:造價極昂貴,卻還未服役就已落伍。或許國軍應將視野放大,鎖定在戰備需求上,問題的關鍵應該是「如何改善國軍的反登陸、反裝甲戰力」,而不單單只是「如何更新國軍的主力戰車。」
 
國軍屢次提出外購新型主力戰車的計畫,都遭到極大質疑聲浪的原因,並是不國人沒有發現目前陸軍主力戰車老舊、妥善率不佳的問題,而是沒有見到陸軍提出完整過的規劃說帖,告訴大家新型主力戰車在台灣的防禦作戰上將擔任什麼樣的角色,更沒看到陸軍對於極受詬病的後勤保修系統有過任何的檢討與改進。再加上「戰車無用論」這樣的全球思潮推波助瀾下,讓陸軍外購主力戰車計畫變的遙遙無期。
 
但中國獲得野牛級氣墊登陸艇,並自製國產的氣墊登陸艇也是事實,這代表中國將其新型主力戰車運送上岸的能力正在逐步加強中。苦等不到新型戰車的陸軍在面臨這樣的威脅下,傳出計畫將目前的M60A3 TTS主力戰車升級,配備口徑更大的120公釐戰車炮,以求能有效貫穿中國新型主力戰車的正面裝甲。雖然說陸軍想出這樣的折衷方案並不能算錯,畢竟很多時候主力戰車擁有裝甲厚實、火力強大的優勢,但陸軍也許可以反向思考一下,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什麼樣的戰術才最適合台灣的作戰環境,或許在更厚的裝甲與更大口徑的戰車炮之外,會有不一樣的答案。

本文出處: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28028

延伸閱讀:

探討:國軍裝甲部隊的「戰車放棄論」

國軍陸軍裝甲兵心目中的「戰車」,
向來有非「履帶型戰車」不可的建軍堅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仙、老虎、狗 的頭像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