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TVBS
艦如其名!
成功級鎮守台海30年
設計藍圖暗藏「神盾構型」
2022/02/01 00:01 TVBS新聞網 記者 顧上鈞
國軍第一款自製軍艦成功級巡防艦,跟大部分的國造武器一樣,背後都有美國的技術支援,然而卻融入了我國自製軍武,也就是赫赫有名的雄三飛彈,所以它的火力遠勝於美方技術轉移的原始版本,而成功級在2004年最後一艘服役的田單號,當年甚至預留了神盾軍艦構型,到底它的前世今生有哪些細節,來看我們的報導。
圖/TVBS
記者顧上鈞:「成功級軍艦是國軍的一級艦也是國艦國造非常成功的案例,我們這次登上的子儀艦,1995年下水,1997年服役,艦齡才比我小了4歲,算是正值青壯年的主力戰艦,戰備角色相當吃重。」
取自唐代名將郭子儀,成功級10艘同型艦通通以古代戰將來命名,1980年代與美方簽約,以美軍派里級軍艦為藍本,技術轉移,在台開工建造。
圖/TVBS
成功級的對空搜索雷達最大搜索半徑460公里,艦艏的標準一型防空飛彈就是它的正字標記,抓到目標後再由射控雷達進一步鎖定。
子儀軍艦射控上士黃振軒:「射控就有點像我們船上的拳頭之眼,負責就是用來攻打我敵方的飛機,跟可能對我方造成威脅的飛彈,做一個全艦的自我防護。」
反制空中目標延伸台海區域防空作戰半徑,是成功級軍艦的主要任務,反艦戰力上更是青出於藍。
源自美軍派里級,但火力更強大,配備了4枚雄二以及4枚雄三,完美整合自製軍武,發揮國艦國造的最大優勢,只是它的反潛系統卻有先天性缺陷。
子儀軍艦魚雷上士周粮皓:「3,2,1,發射。」
230公斤的Mk-46魚雷,需要7至8名官兵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上彈,它是成功級的反潛武裝,由於當初造艦時,美國不提供拖曳式陣列聲納以及水下作戰系統,讓成功級的反潛作戰,必須仰賴艦載機支援。
艦尾機庫能搭載兩架S-70C反潛直升機,藉由空投聲納來獵殺潛艦,提供艦艇精確的目標方位,實際作戰時還會搭配專責反潛任務的濟陽級軍艦,鞏固整體艦隊制海權。
子儀軍艦艦長林伯韜:「我們在出去的時候,基本上其實我們都會不同類型的艦艇,一起做高低編配的互動就是一艘艦艇,負責一段任務的需求,一艘艦艇負責一段任務的需求,這樣子的話可以達成全部的防禦,然後全部的偵搜。」
綜觀國軍三型主力巡防艦,成功級具備最強大的防空能力,因此母港就部署在澎湖擔任海峽第一線接戰任務,康定級巡防艦則是向法國採購的拉法葉艦,匿蹤構型再加上優異的雷達,整體設計最為先進,母港部署在左營主要執行南方海域敵情偵蒐,無奈當年迫於政治因素,軍售來台時,武裝系統全部被拆除,而濟陽級巡防艦則是向美方租借買斷的諾克斯級艦,具有強大的反潛作戰系統,因此部署在蘇澳,執行東北方深海區的反潛任務,但是防空能力薄弱,且艦齡高達50年已逐漸不堪負荷,三型主力各有長短,其中又以成功級艦性能最全面。
圖/TVBS
成功級採用燃氣渦輪具備加速快,反應敏捷的特性,加上優異的防空反艦火力,凡是緊急出港,快速反應等任務,基本上都由它擔綱,是國軍最為倚重的主戰艦艇。
國防院戰略資源所所長蘇紫雲:「成功艦算是我們國造完整的技術,艦體的壽命還可以再操作15至20年平均左右,所以它的電戰系統還有它的火力系統的改良會是下一個重點,它在原始設計的時候,在1990年代的時候,其實它就有規劃所謂的小神盾,迷你神盾的版本。」
圖/TVBS
當年海軍造艦時雄心勃勃,以成功級為雛形,整合相位陣列雷達以及垂直發射等先進系統,希望打造台灣首艘神盾軍艦,無奈最後因為經費胎死腹中,現在面對中共海權急速擴張,這艘國造軍艦始祖也到了性能提升的臨界點。
國防院戰略資源所所長蘇紫雲:「可能在未來的5至6年左右,隨著台灣電子業投入國防科技的發展,那這樣我們的海用的相位陣列雷達的體積跟重量,就可以再進一步縮小,那就反而就落實了將近30年前海軍的這些前輩,他們規劃的這些想法,就是迷你神盾,可能就會在未來,我們就可以有機會看得到。」
https://youtu.be/mkGRxAxphL4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 ★ ★ ★
圖/TVBS
國造軍艦元祖!
成功級艦防空、反艦、制海
性能全面「守爆台海」
國艦國造新戰力
2022/02/01 00:01 TVBS新聞網 記者 顧上鈞
國艦國造是近年來重大政策,目前國軍大大小小各型艦艇都在積極建造當中,而國軍第一款自製軍艦是海軍代號光華一號的成功級飛彈巡防艦,具備防空、反艦、制海全方位作戰能力,目前仍然是海軍最為倚重的主力巡防艦。
防空警報響起,全艦官兵迅速進入戰鬥位置。
子儀軍艦戰情電話手:「全體就防空一級備戰部署,全體就防空一級備戰部署,各部位完成甲級防險,準備釋放防火門。」
艙內人員配掛武裝,信號台也立刻升起相應旗號。
子儀軍艦旗手:「緊急,echo,3,0。」旗手流暢懸掛信號旗,告知友軍已目視敵艦可能之方位距離,我國成功級主力巡防艦子儀艦正式進入接戰狀態。
子儀軍艦戰情電話手:「報告值更官,戰情室人員到齊,裝備備便。」火控雷達鎖定來犯敵機,成功級標誌性的Mk-13發射架立刻裝填標準一型防空飛彈,隨即發射。子儀軍艦飛彈士官長歐榮華:「Mk-13發射架主要對來襲的空中目標實施反制,它最大的儲存容量有40枚,防空射程大概40公里左右。」
圖/TVBS
但威脅還沒結束,敵方反艦飛彈來襲,我軍立刻發射干擾絲,混淆敵軍飛彈尋標,若敵方飛彈依舊突破干擾,軍艦就會啟動最後一道屏障,方陣砲發射,Mk-15方陣快砲,每分鐘射速超過3000發,提供艦艇近迫飛彈防禦,掃除威脅後,76快砲開火反擊。
記者顧上鈞:「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子儀軍艦的彈藥庫,而我手上就是76快砲的訓練彈一發重量大概12公斤,而在我的右手邊就是它的實彈擺放區,但是礙於機密的規定,不能帶各位觀眾朋友來了解,而現在我們就來看看他們上彈的程序會怎麼做。」
子儀軍艦砲械官兵:「76砲4發裝彈。」
圖/TVBS
雖然軍艦的彈藥攜行量是機密,但偷偷告訴你,子儀艦的76備彈量數量多到把一座小島夷為平地都沒問題,76快砲每分鐘射速100發以上,能強力打擊方圓10公里內的海空目標。
子儀軍艦砲械士官長王傑禾:「我們一般在執行海峽偵巡任務的時候,在出港前,我們會把這邊旋轉彈架的彈,所有都裝滿。」
子儀軍艦射控上士黃振軒:「我射控是用兩部射控雷達去攻打對方的火箭跟火砲,在船上的話是運用標準飛彈跟76快砲跟40快砲。」
只是艦艇在接戰時不可能一帆風順,舉凡發射飛彈時船隻走火或是遭到敵火砲擊,此時戰損管控就很重要。
子儀軍艦戰情電話手:「本艦四百週間發現甲種火,RRT小組速前往搶救,修理班人員至大飯廳集合。」
圖/TVBS
領裝,著裝,快速救援小組兩兩互助,全套防火服加上氧氣筒,不到五分鐘穿戴完畢。
修理班現場指揮:「攻擊組,開始搶救。」
測試完水壓,救援小組開始尋找起火點,踏著謹慎的試探步,往船艙推進,艙門一開,濃濃黑煙向外湧出。
圖/TVBS
子儀軍艦損管一兵廖崇博:「當我們船舶沒辦法正常運作,它就有可能沉默的風險在,我們船在海上就是,唯一能救我們的還是這艘船,所以我們必須做好它的消防系統。」
從戰損管制到迎敵作戰,子儀軍艦這艘4000噸的鋼鐵巨獸在艦組員的通力合作下,就像大腦指揮四肢,流暢運作,防空、反艦、制海,全方位捍衛中華民國的藍色國土。
https://youtu.be/Xpo9nBhp_Ow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