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官校的预備生三年洗禮(上)
Memoirs of retired ROC Army colonel Li Yi-Ming(Wei-Jim)
懷舊篇-61
(軍校生活)去年八月曾P0文報告至陸官報到入學情景,唯新加好友可能未及點閲故今日再依原意重述以免劇情脱節,還請看過的好友見諒。54年9月10日(中秋節)我揮別家人乘坐對號快火車(對號入座有白色椅套及一杯茶水,服務員定時會提一大茶壺加水,單手中指食指夾開杯蓋其餘三指握住茶杯很迅速注入熱水蓋上杯蓋放回原位,整個過程不超過四秒鐘)到達高雄再轉公路局高雄往屏東的班車在陸官校站下車進入校門依指示牌方向報到,見到許多面帶笑容的預九期教育班長引導我們理髪(剔成三分頭)領取個人裝備(棉被、軍毯、蚊帪、被套、床單、軍服、內衣褲、鞋襪、腰帶、綁腿⋯等)新的白平布被套顏色像全麥饅頭,我還很喜歡聞那味道,後來越洗越白,當我們全部換上軍服後那些班長突然都變得很兇(翻臉比翻書還快)嚇得我們這些菜鳥手足無措,變得苯手苯腳,我們預二營轄有四、五、六連,我編入的第六連僅有一個排,連長是31期林猷堂中尉(工兵)、輔導長是政校9期鄔允良中尉(美術系),實習副連長是35期四年級學長、實習排長是36期三年級學長,實習班長則是預九期學長。 晚餐時要求木質長凳只能坐二分之一寛度、左手拿碗(有兩握環的鋁碗)雙臂夾緊以碗就口,咀嚼時閉口、離座至通道乘湯走路要90度轉向不可東張西望、盤中飯菜必須吃光⋯雖然上面有吊扇但一頓飯吃下來仍然滿身大汗(緊張的)。晚上在營房前草地集合每人發一塊月餅三片文旦賞月同樂會(不知是那個天才參謀訂的報到日期),每位入伍生自我介紹完,有三、四位同學唱歌表演後大家也無心賞月草草結束晚會,晚上十點就寢也是上上下下來回十幾次才熄燈,大家都過了一個最緊張而難忘的中秋節。
#########################
懷舊篇-62
原本9月10日組成的預六連只有一個第四排(10、11、12三個班)我編入第十班,班長潘預秦學長(已病逝令人惋惜)班員記得的有銭光東、謝朝武(以上兩位都是我誠正國小同班同學)王冠于、馮堅範、曾勵仁、朱心培、閵立屏(最排尾擔任洗衣公差,全班要洗的軍服及洗好的軍服床單被套等都由他負責送去及領回),9月16日連上又來了一批傋取生及由預四預五兩連調撥部分同學加入組成四個排每排三個班的完整預六連。預九期屬於預一營轄預一預二預三連,每連各派出十分之一較為優秀的同學(十餘名)至預十期的四、五、六連擔任實習班長,我們六連的班長是由預二連派來的,個個內務整齊,尤其是棉被雪白摺的像豆腐干般方正,動作口令非常標準,記得的人名有任達重、周樹森、喬川洞、侯啟泰、劉百強、潘預秦、王小齊、吳梓敬⋯等學長(照片如留言版,感謝任達重學長提供)。我們的營長是段書立中校,騎兵科的口令宏亮要求嚴格,副營長寧發鼎少校喜歡碎碎唸,同學私下叫他"寧婆婆"。班主任周興全上校每次集合講話都要強調預傋班的精神口號"年少志氣高、處處有禮貎、事事守規矩、人人誇讚好",對我們不斷教導做人處事要領,是令我們敬重的好長官。
#########################
懷舊篇-63
我們新生除了觀看著裝、內務規則、軍人禮節⋯等一系列的示範外,還要學唱校歌及多首軍歌(包括早㸃名唱的"打倒俄寇反共產反共產"我小學時就會的歌),早上五點半起床後便忙著摺蚊帳、棉被、著裝、盥洗,全部動作要在20分鐘內完成,早㸃名由連長主持,隨後晨操、跑歩、基本教練、打掃清潔區,07:30早餐有豆漿或稀飯配饅頭,至今我仍覺得還是當年在軍校的饅頭最好吃(真正老麵的手工饅頭)。每天八節課除了每週五下午兩小時基本教練大會操外完全和一般高中一樣,第八節課我們最喜愛球類活動,但是為了十月下旬歸國華僑蒞校參觀,除了正期生的閲兵分列外就是我們預傋班的八趟拳表演,體育教官韓上尉為誘使我們認真學習,聲稱日後會帶我們到台北表演,有機會回家探視,大家信以為真,結果每年表演完(第二年以後換成波浪舞)後也從未到過台北表演,同學們私下給他取個外號"韓騙子",可見做不到的事絕不能亂開支票。我們新生第一個月不放假,十月十日國慶日首度可以外出,因為黃色特多龍的夏季軍便服尚未撥發,我們乃穿著平時的草綠軍服外出,當時我們比照上等兵一個月薪水85元扣除洗衣費及理髮(每週一次由理髪部派兩位小姐來連上,中山室放兩把椅子各坐一名同學,兩位小姐同時動工一位剃刀加裝三分厚套子專剃頭頂,另一位專剃兩側及後腦,不到數秒後兩人很熟練地交換位置,一顆頭經過兩位髪姐接力剃好且只需30秒左右,二者的施工交界處也不難看,真是令我們大開眼界)費僅餘55元,第一個月因校方代購許多日用品於報到時發給我們,要從薪水中扣除,歸墊之後大家已無錢可領,上級特別借每人50元譲我們休假外出之用以後再由月薪中分期扣還,連長還規定每人要在學校郵局開戶每月都要存款,還真是艱難的任務。第一次放假外出後我首先到官校對面黃埔新村西一巷父親的好友陳伯伯(陸軍團長)家中代父親問候他,他比我小三歲的大女兒見到我這穿著軍服的毛頭小子覺得很新奇,一直大笑,直到我出門後還聼到她大聲說"好好笑喔",令我感到有些不悅,覺得她是少見多怪。當年放假外出一般是到高雄看場電影,票價7元(首輪的)公路局來回車票3元,再加上用餐或至冰果室吃冰品,約需花費20元左右,因此大家都精打細算省著花用,沒錢時便留在學校打球游泳吃免費的中晚餐。
#########################
懷舊篇-64
我們入學時的校長是第八任的張立夫中將(浙江嵊縣人、黃埔八期,54年3月一59年3月)接替他前任四期的學長艾靉中將(50年1月一54年3月),張校長氣宇軒昂有大將之風,同學們都極為崇拜,每週一上午第一節為全校集合週會,每個月有一次兩個小時的大週會,都是在校部大操場站著聽訓,校長學識淵博講詞頗具深度,校方定期集結成冊列檔。每週校長固定會至我們預傋班餐廳共進一次午餐,由值星的中校營長發立正口令後全場寂靜無聲,只聼到校長的皮跟鞋走路叩叩的聲音,待全體坐下後他便指著某一排餐桌要求將最後一位同學的餐盤拿上來與原本為他傋好的餐盤交換,如果菜色差異過大便當場指責相関幹部,他的目的是長官與學生的伙食不能有差別待遇。校長經常以「你是國家、國家是你」八個字期勉我們,譲我們時時刻刻體認雙肩的責任,自民國13年建校以來先期學長完成東征北伐等重要戰役,後來的抗日、戡亂、古寧頭、一江山、八二三等戰役都有學長們可歌可泣的事蹟,令我們粛然起敬。校部正期生及我們預備班的每一棟營舍都是以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命名,希望後期學弟永遠懷念及效法。
#########################
懷舊篇-65
十月下旬我們領到新的黃色特多龍夏季外出服及船型帽,同學們都穿著新軍服拍照留念,我也拍了一張半身照留存至今,此照片也是我進入軍校後拍的第一張,看上去似乎有些青澀,可我們都像班主任說的"年少志氣高"對未來充滿希望。預備學生班的足球代表隊隨著部分隊員畢業需要補充新血,某日在校部足球場實施新隊員選拔,預八期及我們預十期數十名報名者逐一運球射門及控球、停球後由教練及校隊學長完成評估,我及黃可夫、王漢平、黃東蓀、劉如惠、趙德運等六名預十期加上預八期數名學長獲選加入班代表隊,原本預九期的隊員則有何立邦、黃振興、孫錦生、楊六生、井龍海、李政華、關先煌⋯等學長。球隊組成後撥發球衣、球鞋等裝備每天第八節課到校部足球場練球及體能訓練,有時與校代表隊的學長一同訓練,記得有唐玉貴(35期)孫寶鐸(36期)周洲(37期)譚漢生(37期)戴長生(38期)及後來39期的頼宗男及冦耀南學長。在教練及學長認真指導下加以場地標準我的球技大有進歩,在初中時看亞洲盃足球賽電視播(至父親任職的印製廠中正廳看黑白電視)由香港一批甲組球員代表中華隊奪得冠軍,我極為崇拜其中踢前鋒右輔位置球衣背號九號的球員張子岱(他的弟弟張子慧也是國腳)我加入班隊後正好擔任右輔分到九號球衣,當晚幾乎興奮得睡不著覺,後來這九號便一直屬於我直到七年後官校畢業為止。
#########################
懷舊篇-66
10月31日 總統七秩晉九華誕,一大早天未亮値星班長便吹哨命大家起床,迅速盥洗後在連集合埸集合,連長宣布耍至後山「晨呼」,我們隨即沿著營房與南面的步槍靶場之間僅寛三米蜿蜒向東的小徑登上612高地(海拔61·2公尺),當時頂端空無一物,後來以鋼筋混凝土建了一棟只有支柱及平頂的野外教室,我們在那裏高唱〈領袖萬歲歌〉"領袖領袖偉大的領袖,您是大革命的導師,您是大時代的舵手,讓我們服從您的領導⋯⋯"及呼口號"蔣總統萭歲"待日出後才沿原路返回營區,此刻我想起在讀誠正國小時每逢這一天校方會把一間教室佈置成壽堂,各班輪流入內拜壽,還有壽麵可吃。我們回營區後打掃環境、早餐後經內務檢查合格便可放假外出,至於前一天晚間的祝壽晚會是由軍中國劇隊在校部司令台演出平劇(我們最不感興趣的)。晚餐後至教室帶著課椅右手穿過靠背空隙握住椅腳間橫桿,椅面貼著前胸,四隻椅腳向前,成連行進縱隊通過化龍橋至大操場集合觀賞,一開場鑼鼓齊鳴我們也跟著鼓掌吆喝(電影中戲園子裏都如此)沒多久便有一大半同學提前就寢了,約莫過了三個小時(平劇通常最久)表演完畢演員謝幕時喧天的鑼鼓聲加上嗚立哇嗚立哇的管樂聲吵醒了大夥,再度爆出叫好及熱烈掌聲,此時已經十點左右,回程途中許多同學閉著眼走在隊伍中若遇前面突然停止前進便會聽到許多椅子追撞的聲音,這種情景在往後的兩年多經帶發生。只能說年輕人需要睡眠,早上五㸃半起床出操上課累了一整天,中午一個小時午休,內務不合格的同學還要帶著棉被蚊帳等到籃球埸烈日下出棉被操,結果果是越操越慘,棉被曬得更膨鬆,永遠弄不成豆腐乾反而像是海綿大蛋糕,有些同學經常為了內務不及格(一週內有三個x以上)而遭到禁假處分,他們心中肯定是恨透了那床蓋起來非常溫暖的大棉被。
#########################
懷舊篇-67
54年11月 總統親臨本校主持三軍官校及空軍飛行學校(51年成立、57年併入空官校)聯合畢業典禮,所有畢業生及夲校在校正期生均穿著閲兵服在操場閱兵線就位,我們預傋班學生則在東西看台旁列隊觀禮,當總統座車進入校門時號兵吹立正號全場立正,總統抵達司令台時樂隊奏樂,35期實習團長曾長海學長指揮部隊向 總統敬禮後恭請閱兵, 總統乘閱兵車經過受校部隊時各實習連長發敬禮口令所有人員向右轉頭行扶槍禮目迎 總統至正前方不再目送,閱兵完畢 總統回到司令台此時實習團長持刀禮後大聲報告"閱兵完畢,分列式開始"並向後轉面向部隊下達口令"分列式䦕始、拖槍、向右轉、齊步走"樂隊同時演奏分列式曲,司令台前煤渣跑道旁有四名站在標兵台上姿式標準的標兵,部隊通過第一標兵時開始由齊步變為正步,第二標兵時全體向右看注視大閲官,第三標兵時向前看,第四標兵時改為齊歩走,每一階段都要聼各實習營、連長口令。所有部隊分列完畢後回到閱兵線, 聽口令成聼訓隊型集合,此時最壯觀的景象是所有隊旗向中央集中成一長排很整齊的向司令台前跑步前進,我們也從看台兩側跑到分配之定位,這可是我第一次親眼見到 蔣總統及聼他訓話,內心相當激動,浙江奉化的鄉音約可聼懂七成。聼訓過程中我們不能有任何手部動作,縱使汗水流進眼睛也不能擦,司令台頂部有專人監看,凡有亂動者記下單位及所站位置事後追查人名予以嚴懲,典禮禮成前全體高唱〈領袖萬歲歌〉當唱到"領袖萬歲、領袖萬歲"時 總統以金色權杖答禮,我突然激動的全身起了雞皮疙瘩。中午在校部大餐廳由 總統主持會餐,我們預傋班每個連派兩名代表參加會餐,我被連長選中代表預六連出席會餐,那可是我入校以來最為豐盛的一餐,餐畢 總統要離開前特別至每個長條餐桌間通道巡視學生,我們起立鼓掌,他經過我身後時相距不到一米,我轉頭發現這位近代史上的偉人滿面紅光兩眼有神步伐穩健,頻頻向我們㸃頭致意,那是我此生最為接近 蔣總統的一次經驗。
#########################
懷舊篇-68
當年我們的個人裝備與官校正期生的差別是少了大盤帽、鋼盔、夏季軍常服、冬季軍常服、閱兵服、閲兵帽及團體裝備Ml步槍,多了一頂船型帽及一件艾森豪夾克(短版的),剛入學的我們沒有訂製運動服,華僑來校參觀時我們穿著公發的白平布長褲(像一般年長者穿的腰間有繩子的睡褲)上身穿白汗衫胸前印有紅色大大的陸軍两個字,腳穿黑色布面及鞋底膠鞋,同學們都覺得土到家了,穿這樣還能在上千外賓面前表演,現場還有很多記者拍攝,如此扮像後來還表演了許多場次,直到第一學期末放寒假時每人領到春節雙餉及放假期間的止伙費才全期統一訂製一件牛仔布短褲及短袖白色上衣,許多同學也到高雄光復戲院附近的西服店訂製便服,當時流行的是AB褲(喇叭褲已落伍)褲管較窄較短還會露出一截白襪,褲管兩邊外側接縫處還刻意凸出一條半公分寬的布邊(稱為單邊褲)兩年後又流行雙邊褲。鞋子則是黑色皮底皮跟的尖頭叩叩鞋,因為公發的大頭皮鞋實在太土,且多少留有甸伏前進磨損的傷痕,幾乎每個同學都訂製或買了較為帥氣的新皮鞋,寒假外出時搭配冬季艾森豪夾克軍服顯擺一番,平常例假日則還是乖乖地穿著圓頭大皮鞋,否則遭校外糾察登記違紀便等著受處分。連上的實習幹部(預九期)為訓練我們著裝速度及緊急應變能力有時會在半夜吹哨緊急集合,嚇得我們從床上彈跳下來,穿衣褲鞋襪都還不難,最麻煩的是每人都配發一付草綠色布質10公分寬一公尺長尾端連有兩公分寬30公分長布條(記憶中的大約數據)的綁腿,平時捲成兩圓筒狀,此時需用它將軍褲管下端緊緊的綁好,常有同學採高跪姿綁某隻褲管時放在一旁圓筒狀的另一支綁腿混亂中遭人踢不見了(不能開燈)或是踢散開了要重新捲成筒狀才行,部隊集合完畢後常見有人只綁了一支綁腿的,那畫面有點好笑,軍事管理就是嚴格的訓練,著裝不及格或集合遅到者便被罰做伏地挺身或交互蹲跳(後來改稱開合跳)也同時可鍛鍊臂力及腿力。
#########################
懷舊篇-69
當我要離開家赴陸官校報到之前父親叮嚀我務必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耍聼從長官及學長的教晦及每十天要寫一封家書報平安,我也答應父親一定做到,爾後在軍校的七年中我均能按約定寫家書報平安,因特別原因而延誤幾天的狀況不超過十次,總計寫了約兩百封家書,內容不外乎長官學長對我們都很照顧、伙食不錯、身體安好、己完全適應軍校生活、問候家人⋯等,避免家人擔憂,父親也是按時回信,有時延誤回覆必定一開頭便致歉,內容多為家人安好勿念、天候變化要注意衣著、要德、智、體、群四育併進⋯等,以草書文言文方式書寫,剛開始約有一成的字不易辨識,後來便漸能認出,父親最為推崇的歷史人物是同為湖南湘鄉的曾國藩(與李鴻章、左宗堂、張之洞並稱「晚淸四大名臣」,諡文正),後來有機會拜讀「曾文正公家書」後發覺父親的家書似有相同的期許。我在初中時以理科較弱,進軍校後特別加強理科研習,後來連上推行小老師制度,除了各科專任老師正常授課外,晚自習時指定各科成績較優的同學擔任各教授班(每排編成一班)小老師上台解題或協助同學複習重點,我很榮幸被指定為物理小老師,經常耍在黑板上以粉筆解說試題,也讓我為課前準備更加努力,相對獲益。我們預傋班的教室是一梀兩層樓L型建築(分別面東及面南)我的教授班位於面東向的一樓,教室東面有一大片草地,其中設罝一座單槓場地,某週六下午大掃除完畢後全連集合至單槓場測驗引體向上,我在滬江高一時曾拉過全班最多的16個,心想此次能否再創佳績,由於加入足球隊後每天練球時都有加強體能訓練,包括臂力、腰力、腿力等,測驗結果我拉了21個為全連(140餘人)最高,較一年前又進歩了5個,真是要感謝軍校的鍛練譲我變得更強。
#########################
懷舊篇-70
當年內務不整的同學會被出內務操,多為中午午休時間在營房西側的籃球場,而不守紀律的同學(如集合遲到、不守餐廳及課堂秩序、見學長不敬禮、頂撞或不服學長、偷抽煙、打架⋯⋯等)則參加軍紀操(又稱特別操)多利用晚點名之後至熄燈之前在籃球場南側沙石地或靶場草地。當時16、17歳的年少輕狂毛頭小子正值叛逆期,要人人都符合班主任周上校期望的「事事守規矩」幾乎很困難,因此每天脕上都有軍紀操出現,被操者僅著內衣褲隨著學長口令快跑前進、臥倒、甸伏前進、起立、交互蹲跳、伏地挺身⋯等一連串的操練弄得精疲力盡,手掌、手肘及膝蓋破皮,大凡被操過的同學都會乖個一段期間,有時學長也會選擇營房南邊的步槍靶場草地出操,被操的同學心中暗喜不在沙石地爬手腳不會破皮,誰知人算不如天算,該片草地中混雜了許多有刺的含羞草(南台灣盛產,我們稱為黃埔草)黑漆媽鳥的也無法閃避,一番操練後雙臂及雙腿留下一條條刮痕,後來大家看到那片暗藏危險的草地都心生畏懼,一學期下來全連未嘗過軍紀操的同學屈指可數,我也在草地及沙石地各體驗一次,人生總是會歷經各種磨練才能成長,從一年級下學期開始直至官校畢業前便再也未接受軍紀操了。
#########################
懷舊篇-71
當年我們看到官校四年級(35期)擔任學生實習團長的曾長海學長穿著帥氣的閲兵服揮舞指揮刀號令兩千多名學生部隊時真是崇拜的不得了,有次他特別走到我們面前用低沉而中氣十足的聲音問我們是幾期的、多大年齡,並且拍拍我們肩膀説"好好加油"譲我們非常興奮,也令其他同學羨慕不已,就像追星族能跟心目中的偶像近距離接觸一樣。我們每週有兩次晚㸃名後班長會帶我們至靶場大聲練習口令,直到熄燈前才回寢室,每個人都使勁地大喊,後山曠野全無居民故無擾民之虞,班長每次還會讓有意繼續練習的人留下多練十五分鐘,我每次都是留下的兩三人之一,往往次日說話沙啞但隔兩三天正常之後再練習立馬發覺音量變大一些,如此反覆十數次之後便不再沙啞,喊口令也宏亮許多,大嗓門就是這樣練出來的,難怪唱平劇的每天都要吊嗓子。我們在寢室有時趁休息時間將上舖床腳上附著的鈻質蚊帳桿取下握在右手當成指揮刀模仿實習團長喊口令、報告人數、撇刀敬禮、收刀⋯⋯等,輪流表演,自得其樂,也算是我們的餘興節目。第一個學期結束隨著便是我們日夜盼望的寒假,家住台南以北的同學好幾個月都沒有見到家人,都非常想家,由於放假前發放春節雙餉及寒假期間伙食費,每個人都有五、六百元,之前我曾提過至高雄訂製便服之事,也有許多同學為家人採購禮物,放假的前一天大夥都幾乎興奮得睡不著覺,第二天上午每人背著行李包(黑色方型)集合,連長宣布休假注意事項(不得酗酒、賭博、進入不正當場所、要按時返校⋯等)後我們便暫時揮別了生活四個多月的營區,走路經過黃埔四村五村到達前庒搭乘公路局班車到高雄再乘坐往台北的平快火車(柴油車頭,有電扇沒冷氣)最後幾節車廂幾乎被我們包了,人人興高釆烈,平快車幾乎站站都停中午用餐時間我們向列車服務員買了鋁質圓盒的鐵路便當,菜色及味道都不錯,沿途月台上也有許多賣便當的小販喊著"扁冬扁冬、休A扁冬"(台語)。我們將吃完的空盒置於座椅下面,約半小時後便有一服務員拿著一支三尺長的鉄勾一路蹲著很熟練的將空盒一一掏出拿走,數年後改為紙盒便當便再也見不到這些場景了。車行途中陸續有同學下車但都是零星幾位,最大批的還是我們住台北的,大約晃盪了六個多小時於下午四㸃多經過中華商場,平交道噹噹的警鈴聲告訴我們即將抵達台北站,有同學帶頭唱起校歌,頓時最後兩三節車廂全部大合唱,停在平交道旁的民眾都覺得很奇怪,抵達台北車站後大家拜個早年互道珍重便各自返家。
#########################
懷舊篇-72
由於我先前已寫信告知家人大約會在下午五㸃半之前到家,待我乘台北往新店公路局車下車往眷村的碎石路時,村中五六個小兄弟四保、小毛、黑皮⋯等早已在砲兵營區附近等候多時,立馬前呼後擁陪同我走回眷村,我心想不過是讀軍校放個寒假返家而已,怎麼弄得像是從前線打勝仗歸來的陣仗,回到村中也是許多鄰居都來圍觀我這個少年兵,見到久違的家人格外開心,母親早已傋好豐盛的晚餐,妹妹說我的臉怎麼黑黑的,我用衛生紙擦後全變黑了,原來柴油車頭冒的黑煙,我將臉湊近窗口觀看沿途風光燻了六個多小時的結果,洗完臉後坐上餐桌見三個妹妹鬼鬼祟祟地拿出一個自製的鮮花花圈套在我頭上,全家爆笑不已,我便帶著花圏及一股暖意享用回家的第一餐,可我的用餐姿式令家人看呆了,椅子坐三分之一,腰桿挺直,雙臂夾緊,挾菜吃飯像是機器人的動作,母親驚訝地說進軍校幾個月像是換了個人。飯後全家共敍天倫,我將傋好的刮鬍刀、手套、女孩的項鍊飾品等分送家人並分享我軍校的生活趣事,全都聼得津津有味,直到很晚才就寢熄燈。
#########################
懷舊篇-73
返家的第一晚睡得很舒適,次日晨間六㸃左右我便起床將白色棉被摺的方方正正還拉出稜線稜角,盥洗後便至院中晨操及伏地挺身,母親見狀問道為何不多睡一會兒(以往假日我都睡到八點以後),我答説習慣早起了,稍後妹妹們陸續起床看到我床上像豆腐乾的棉被驚呼連連,她們的玩伴來家中時也帶她們參觀奇景。 放寒假前的聖誕節前我至書局挑選了三張精美圖案附有亮粉的聖誕卡片寄給三個妹妹,結果只有大妹、二妹收到卡片,國小四年級的小妹心中極為不爽,當天晚餐都不想吃,母親則安慰她說一定是郵局出了問題哥哥不可能漏寄妳的卡片,果然兩天之後小妹也收到了卡片,聖誕卡片的風波終於落幕,可令我不解的是為何同時寄出的卡片會有兩天的時差。 我在軍校期間父親曾攜家人至西門町的地標建築中的世界酒店(七樓是七重天歌廰後改成真善美戲院、一樓後來是新世界戲院及麥當勞)吃了一次自助餐,舞台上還有表演(唱歌、跳舞、魔術⋯等)每客55元(含小費),在當年已算高檔消費,家人都很滿意,父親說等我放寒假時一定要請我去吃一次。 某日我們全家至該酒店用餐,我第一次嘗試自助餐(把費),一張長枱擺滿40多道菜肴,還有飲料、甜㸃及各式水果,讓我吃得飽飽的,表演的節目也很精彩,可是一客55元的價位正是我一個月85元薪水扣去理髮及洗衣費剩下的錢,實在太貴了,後來我們便再也沒去吃那種大餐了。
#########################
懷舊篇-74
某日我邀請同連的徐景平、高箴⋯等同學至我家吃母親拿手的手撖麵片,用家中最大的鍋子煮了滿滿一鍋,竟然全部吃完,徐景平是全連的帥哥,一口標準國語、風度翩翩,與母親是東北老鄉,二人談得很投緣,可徐兄後來卻在某車站月台不慎遭火車輾斃,令人震驚及難過。當年台北東區尚未發展,更沒有信義計劃區及其他商圈,我們最常逛的就是中華商埸及西門町,中華商場分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八棟建築,我們買皮鞋、服飾多在前排一樓、音響零件則在後排面臨鐵道一樓,最醒目的招牌便是愛棟頂部與新生大樓遙遙相對的國際牌電器的巨大霓虹燈了,招牌美食則有後排一樓的徐卅啥活、信棟一樓的㸃心世界及二樓的真北平。過了鐡道有經常光顧的峨嵋街唱片行以15元買學生之音或冠軍集錦等西洋歌曲排行榜黑膠唱片,通常可在該區塊消磨一個下午。
#########################
懷舊篇-75
之前艾中將任官校校長時校方模仿西點軍校定期舉辦舞會,學生穿著有領結的禮服攜女伴參加,一年級生則擔任服務人員,張校長接任後取消此項傳統(以上係聽學長說的),我們放寒假後連上喜愛跳舞的同學晚間攜女友至北市延平南路的三軍軍官俱樂部購買門票入內(勝利廳)跳舞,還有樂隊伴奏,也曾邀請我一起參加,我以沒有女友及不太會跳舞原因婉拒了,後來三官也停辦舞會不知是否因經國先生任行政院長推動公務人員十大革新運動所致已不可考。一個多月愉快的寒假很快便結束了,當我要乘夜班火車南下時三個妹妹全都到台北車站送我,我坐在靠近月台窗口與她們話別,當火車起動後望著她們依依不捨的表情逐漸模糊至消失在視線中,我竟也濕了眼眶, 從小我與家中姊妹感情一直很好,記憶中從未有爭吵翻臉情形,為避免再見令人感傷的場景,後來我便要求她們不必再送我到車站了,直接在家中道別即可。 回到學校開始一年級下學期的生活,收假當晚連長主持了一個小時的「收心操」基本教練,希望我們儘快忘掉那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回到軍校這現實環境專心學習,其他預四及預五連也同時有「收心操」的節目。雖然第一晩大家都經歷了收心操但第一個禮拜同學們仍然心情不好,常發生不服管教等情緒性反應,後來便逐漸恢復正常了。新的學期在實習幹部方面做了調整,原本由官校四年級擔任的實習副連長及三年級擔任的實習排長,改由預九期學長擔任,原預九期擔任的實習班長由我們同期同學中挑選擔任,我奉命擔任第三排第九班實習班長,左手臂袖子外套上布質臂章,實習排長有陳體端、吳子敬、王小齊、劉百強、羅世昌、任達重⋯等學長(中途有輪調)實習副連長為吳永傑學長,他皮膚黝黑、說話重低音發自丹田,有些像35期實習團長曾長海學長,頗有威嚴,是同學們崇拜的偶像,才十八、九歳就當了副連長,我心中暗想是否日後也能有此際遇。我們第三排的實習排長任達重學長表情嚴肅要求嚴格,他還會武術的拳法及棍法,經常在連上團康活動時應要求出場表演博得如雷掌聲。實習排長們個個口令及基本動作相當標準,我們不斷觀察學習獲益不少。
#########################
懷舊篇-76
當年學校的教育長黃烈少將與校長張中將同為軍校八期同學,身材高大,學識淵博(美國陸軍汽車學校、輜重兵學校、指參大學43年班)在我們印象中是慈祥和藹的長官,可後來預傋班發生兩件違反校規的事情讓他動怒了,其一是某位學生因好奇將校史館中展示的古董槍枝偷出去把玩遭到憲兵查獲,另外是有學生至牛肉場觀賞節目遭校外糾察抓到。某日教育長在全校週會時用他的鄕音平淡的說出"宇杯班滴蕭捧又"七個字,隔了數秒後臉色一沉大聲吼出"透搶、砍打推誤"(原意譯為:預傋班的小朋友,偷槍、看大腿舞),為此足足訓斥了半個小時,後來我們連上的李鴻智同學經常模仿這個片段,聲音表情都極為傳神,犯錯的學生都受到嚴厲的處分。 每年的三月二十九日青年節照例要舉辦校運會,我代表預六連參加四百公尺賽跑、四百及一千六百公尺接力等三個項目,為了買雙釘鞋我事先存了些錢,某日我至 鳳山的體育用品店買釘鞋時,店員拿出一雙鞋説190元,我覺得太貴,他立馬說不然你買台釘的只要120元,我問為何那雙耍190元,他說那是日本製的釘子較耐用,後來我還是買了一雙台釘的(因錢不夠)它的釘子長度較日釘長上許多,但是一場運動會(含平時練習)下來釘子變得比日釘還短,我不免感嘆為何一隻小小的鐡釘都要比日本貨差?幸好後來國家全面工業升級,MIT的商品成為品質的保證(除了一些黑心食品外)。
#########################
懷舊篇-77
當年我們的餐桌是長方型的,每張桌子五人,十幾張桌子接成一長排,每人有固定的位置,用餐前食勤士官會將菜肴分裝在自助餐盤內,進入餐廳就座後會發覺運氣的差異,例如香酥鴨則以鴨腿最好、鴨胸次之,鴨尾最不受喜愛(有股怪味),豬肉排有整片瘦的,也有整片肥的没人愛。同學們正値成長階段飯量很大,兩桌交界處有一木質飯筒供十人食用,很快便見底了,有的同學將空筒故意放在中間走道地上讓台上長官看見以暗示他們沒飯了,此時輪值辦伙的連輔導長立馬到處調撥解決,我們使用的飯碗是鋁質附有兩環狀握把,容量相當於一般家用瓷飯碗三碗,有飯量大的同學第一次只盛半碗開動後快速吃光立馬再添上滿滿一碗慢慢享用,我曾見班上兩名同學比賽誰吃得快,兩人各盛滿滿一碗還冒出頭的白飯,開動後埋頭猛吃,結果由一名謝姓同學以47秒勝出,成為紀錄保持者。 午餐及晚餐都傋有湯,用大桶放在走道,一般都是豆腐丁、蛋花、漂幾片青菜,打撈時需有技巧,大夥興趣缺缺,但若是某餐有香酥鴨時,湯桶前則會出現排隊現象,因為鴨子耍先煮再炸,當天則有鴨湯可吃。由於菜肴均事先分配好,餐廳雖有紗門窗仍免不了有蒼蠅入內,各連均挑選數名「打蒼蠅公差」一下課便直接提前到餐廳打蒼蠅,古代俠客背上背著寶劍,他們則是經常背後褲口袋插著一支蒼蠅拍,有的學長規定每天要打上百隻的「業績」,在餐廳中很難完成任務,某日中午午休時我見到本排的打蒼蠅公差從外面滿頭大汗卻很興奮的回來,手中的小紙盒裝滿了死蒼蠅,好像挖到寶藏似的說他跑到三公里外靶場後面的養豬場隨便揮舞拍子便打到一堆蒼蠅,真是「業績」逼人!軍校的伙食使原本一般身高的同學變化不大,可許多排尾的洗衣公差卻像冒筍子似的幾年下來長高許多,甚至擔任䕶旗兵(身材高大武者),相信各期學生都有相同的現象。
#########################
懷舊篇-78
為準傋三月二十九日校運會競賽項目,連上參加的選手一個月前即展開練習,除了釘鞋與煤渣跑道的適應狀況,還有接力賽跑各選手的交接棒練習(尤其是400接力分秒必爭),團體項目還有拔河、爬竿接力、大隊接力賽跑、游泳大隊接力等項目,均以連為單位競賽,我參加爬竿及大隊接力賽跑兩項。校運會三天期間校區開放,同學們都像在校內渡假,沒有參賽的同學帶著親人或女友逛校區、參觀校史舘、至黃埔湖照像⋯等,我們參賽者則在校方分配看台兩側大樹下的休息區待命檢錄報到,所有項目分為軍官組、學生組及預傋學生組,學生組包括35至38期學長及專修班學生,預傋學生組則含預8、9、10期的學生,我們預六連參加400公尺接力一至四棒為我、劉偉琪、樊永生(已過世)朱忠信。1600公尺接力一至四棒為馮堅範、鍾雪屏(己過世)、祝成雄、我,以上兩項及我個人參加的400公尺賽跑後來均無緣奪牌,幾乎大半獎牌均落入學長之手,我們只有藉此機會吸取比賽經驗,畢竟還有六次運動會來日方長,也因為傋戰競賽項目而練習了一個月在體力及速度方面均有進步且達到健身效果,還是有收穫的。預傋學生組的最大贏家耍屬趙振鵬學長(拳擊校隊,後來在銘傳商專任軍訓教官時被國民黨徴召參選北市區域立委當選)擔任連長的預八期第八連,所有項目的競賽都可見他在現場聲嘶力竭的吶喊加油,部隊指揮官親臨前缐是鼓舞士氣的最佳方法,加上旺盛的企圖心及嚴格的訓練才能收到好的成效。當年的趙學長確實給我們這些小老弟上了重要的一課。
#########################
懷舊篇-79
我們預十期第四、五、六連連長楊作川、李學珠、林猷唐三位學長均為期內百中挑一品學兼優幹部(預五連後來換為苑景崑學長)上級特別指派他們來培養我們這一批革命的苗子,力求確實紮穩根基,我們六連連長林中尉是工兵科,看似文弱書生型卻極有威嚴,雙眼幾能看透我們的心思,同學們均畏懼三分,他駡人的口頭禪是"窩囊一鼻屎"至今我仍然不懂是啥意思,他經常在早晚㸃名後要全連唱一首軍歌老兵〉,其實這也是我最喜愛的軍歌,它的歌詞的確將老兵的心境刻劃得很傳神。發音後大夥齊聲高唱"飄揚的旗幟 嘹亮的號角 戰鬥的行列是他快樂的家 一心一意熱愛著祖國 更把生命獻給了他 道不完南征北討的往事 數不盡一身光榮的瘡疤 那怕白了少年頭 報國的心意 就像一朵不凋零的鮮花"連長有很強的求勝心,為訓練連上的拔河隊,到靶場將繩子一端綁住一群竹子樹幹,命選手死命拉扯,竹子的彈力產生相反的力道藉此強化選手的握力、腰力及腿力,爬竿賽也是每天抽空反覆操練至手掌都磨破了皮,其他各項比賽也豪不鬆懈地密集訓練,當然也沒忽略課業、軍紀、環境內務⋯等。連輔導長鄔允良中尉(政校九期美術系)身材高瘦,心思縝密,調皮搗蛋同學心中的小九九都被他事先料中,他常到廁所抓偷抽煙的學生,廁所是半人高隔牆,只要見到某一間冒出煙來他立馬衝上前由上方老鷹抓小雞般活逮。晚自習期間有時同學們吵鬧不看書,輔導長騎車至教室查堂,只要一聽到腳踏車架車發出的聲響大夥立馬乖乖看書,某日他竟然無聲無息地出現在教室當場抓到幾個吵鬧者到走廊罰站,他們才發覺輔導長的車並未架好而是倒在教室前的草地上,真是服了他。還有一次月底慶生會加莱,我負責監廚任務,下午四點左右全連在教室前集合準備帶隊前往校部運動,我向輔導長報告要留三名同學下來協助分菜,立馬有一大票志願者舉手,結果值星官挑了三人隨我回到餐廳,輔導長騎著車隨部隊往校部出發,慶生會(每月一次)菜色豐盛,三名公差很興奮地分菜偶爾也會吃上一兩塊,此時突然見到輔導長衝進餐廰大喊"不准動"他們都嚇呆了,我們四人被叫到餐廳外面逐一審問"有沒有偷吃"我們均回答沒有並同時張大嘴巴以示清白,可最後一位潘〇同學(個子最矮站排尾)被問到時並未回答僅搖頭表示未偷吃,輔導長大怒摘下頭上的船型帽重撃潘兄頭頂大駡"你還不老實説"此刻潘兄口中突然掉出一粒鵪鶉蛋在地上滾動,我們見狀只能咬牙不敢笑出來,此事足以見證輔導長的機智,至於他的美術長才也在校內得以發揮,南營區體操館外牆上兩層樓高的巨型人體運動姿式立體浮雕便是他辛苦了一個多月的傑作,每天弄得灰頭土臉的那一陣子比較沒空管我們。上個月旅居美國沙加勉度的潘〇兄回台在新店38期學長開的蘇〇餐廳聚餐時我提到這一段49年前的往事他仍然記得,他說他最怕的人就是鄔輔導長,我們也聊了許多當年連上趣事,非常愉快。
#########################
懷舊篇-80
54年下半年父親任職位於新店的陸軍印製廠廠長徐上校退伍,父親以中校副廠長代理廠長職務,某日上午八時左右家住新店北宜路(新店國小附近)的陸軍總司令高元上將(54年8月一56年6月第十任)突然蒞臨視察(當年陸總部位於北市上海路現中正紀念堂位置),父親陪同他巡視各廠房及報告作業流程、生產進度⋯等,令他相當滿意,対廠區環境整齊清潔也加以讚賞(父親在家中經常要求我們整理環境,玻璃窗絕不能有污㸃)。回到總部後召見人事主管詢問新廠長人事案作業狀況並當場指示不必簽報三位候選人員直接簽報我父親一人即可(事後人事官告知父親上情),55年元月丨日父親晉升上校及真除廠長職務,直至60年元月退休,後來在友人經營的瓷土廠(北投政校附近)任廠長,每天由新店搭乘往淡水的公路局班車要站兩個小時左右(很擁擠)才能到達,回程也是一樣,非常辛苦(現在有捷運方便多了),大約做了七、八年後才退休在家陪伴母親,每天一大早起床拖地、洗衣曬衣、做好早餐後走到母親床前輕呼"寶寶、起床了"(母親拉拔五個子女長大很是辛苦,父親不想讓她操勞)早餐後兩人一起上菜場買菜,中餐也是父親負責(煮麵、米粉、河粉、炒飯⋯等),晚餐則由父親洗好切好(含配料蔥薑蒜)再由母親下鍋調味拌炒,分工明確,飯後由父親洗碗,晩間一起看連續劇,十㸃左右將母親送上床睡好再回房間就寢,如此平淡而溫馨的過了二十餘年,民國97年某日晨間父親在後陽台洗衣時不慎跌倒致小腿骨折打石膏,此後便遭到一連串的病痛(帶狀皰疹、膽結石開刀)經常住院,行動不便要坐輪椅,病魔折騰了兩年終於在99年6月2日上午早餐時突然休克,母親打電話給我時我聼到印尼看護瑪利亞哭號的聲音,我火速十分鐘趕到時見119人員將已斷氣的父親置於客廰地上,要我們辦理後事,那段期間我雖然每天回去陪父母吃午餐,但是父親臨終時未能見最後一面深感遺憾,父母於87年受洗成為基督徒,父親的喪禮在教堂以追思禮拜方式遵父親遺命不發訃文不收奠儀,以電話告知親友,結果小教堂坐得滿滿的,原印製廠的老部下來了40餘人,父親的骨灰罈上刻有生前最喜愛的聖經詩篇23篇"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遵袮的名為聖 願袮的國降臨⋯⋯",想到父親從小對我們的照顧教晦,為七口之家的生活勞祿奔波,晚年還要受病痛折磨,內心極為不忍,今日適逢父親節,願在天家的父親安息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本文出處:
http://www.bigballearth.org/category/community-services-annoucements/memoirs-%e5%9b%9e%e5%bf%86%e5%bd%95/%e6%9d%8e%e7%bf%8a%e6%b0%91%ef%bc%88%e5%81%89%e5%82%91%ef%bc%89%e6%80%80%e6%97%a7%e7%af%87/
上文承蒙 李翊民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回憶錄」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退休上校:李翊民回憶錄(1/10)大時代下的童年(上)
退休上校:李翊民回憶錄(2/10)大時代下的童年(下)
退休上校:李翊民回憶錄(3/10)從南到北的青少年成長經歷
退休上校:李翊民回憶錄(5/10)陸軍官校的预備生三年洗禮(下)
退休上校:李翊民回憶錄(6/10)陸軍官校的四年軍官養成教育(上)
退休上校:李翊民回憶錄(7/10)陸軍官校的四年軍官養成教育(下)
退休上校:李翊民回憶錄(8/10)從排長,連長,到監察官的戎馬生涯
退休上校:李翊民回憶錄(9/10)從營長到工程官的經歷橫跨陸海空三軍
退休上校:李翊民回憶錄(10/10)三十年軍旅生涯始於眷村也止于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