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  

我匿名將領倡殲遼寧艦 退將:莫為政治正確過度自負 

2017-01-08 聯合新聞網

有媒體上午報導,趁著總統蔡英文出訪,中共大陸遼寧艦將穿越台灣海峽北返,報導並引述未具名國軍將領的話表示,若遼寧艦艦隊侵犯我國家安全,國防部已擬定殲敵策略,利用雄風2、3型飛彈及魚叉飛彈,可在數波飽和攻擊下,殲滅敵軍。

針對這樣的說法,退役海軍中將蘭寧利上午在臉書上,以「要沉著以對,別鬧笑話」為題發文表示,顯然我們這位寶貝將領為求「政治正確」。犯了「過度自負、張狂,甚至連保密都不顧了」的毛病。

他表示,研究如何反制遼寧號戰鬥支隊需要執行各種不同想定,每種都需作計算機模擬數千次,更重要的是要使用「近乎實戰作戰測試評估」的數據,與仿真的對方戰術、戰法。如果僅靠年鑑或是廠家資料、圖片就進行研究,其結果將過度樂觀而完全不具參考價值。

他質疑,請問,除了退役將令口出狂言外,你看過幾位解放軍現役將領出面說什麼嗎?在這一點上,我們這位寶貝將領顯然又超敵多多了!我們真是敗給他了!

至於遼寧艦是否已展開北返,航至何處?國防部上午表示,尚無相關訊息可發佈,但國防部密切掌握。

#########################

國家戰略1       

解放軍 金一南少將:新世紀國家安全戰略講座

以下為
43分11秒後的講演大綱:

本片係於陳水扁(2000年-2008年)與美國小布希(2001-2009年)當政時期的解放軍內部演講。而從講者的軍服判斷,非2007年解放軍開始更換的「零七」式軍服,因此時間應在2008年以前。

維護國家安全的總體籌畫:

一、組織運用國家的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等綜合力量,保障實現國家生存發展的戰略目標的藝術和科學。

美國國防大學以國家安全教學為重點,
班級學員編組採維護國家安全的職能機構與軍方混合編班。
學員中1/3為
:白宮、國務院、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
學員中2/3為
:三軍軍官。

制定國家安全的四大要素:國家利益判斷、國家威脅判斷、目標、手段。

國家威脅判斷:是推動國家戰略最強有力的推動因素。


目標和力量之間距離就是風險。


中國外交部長從事國際外交的矛盾心態:

身為中國外交部長如何能談台灣問題,台灣是中國的內政問題,但是不談台灣問題,中國外交部的人員必須裁掉一半以上。大筆的援外經費都是為了阻止台灣建交的籌碼費用之外,還要打躬作揖的謝謝邦交國沒有承認中華民國而是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建議中國外交部:
外交部大國必須注意營造自己的安全範圍、緩衝區、友好地帶、然後才是敵對地帶。不能說一打開國門,就是敵對地帶。
99年印巴衝突,中國外交部不該怪罪巴基斯坦,應該參與調解後介入主導權,學習會打外交牌。朝鮮的金日正更不能拋棄,也不能借美國人之手拔除核毒牙」,因為這一張握在中國手中的牌,如同台灣是美國手中的一張小牌

二、機遇與戰略:

(一)海南島戰役:
將領私下違反命令的作戰決心,搶在朝鮮半島開戰與美軍第七艦隊切斷台灣海峽之前。

(二)中共高層對南沙群島無戰略眼光的後遺症:

1988年314中越海戰的歷史機遇,導因聯合國要求中國在南海永暑礁建立一個科學考察站,與越南海軍武裝對峙,中國海軍逐級請示等待,無奈於命令到達前,戰爭因為越軍開槍在先,共軍反擊在後而結束並佔領了六個島嶼。
如果當時共軍指揮節奏快一些、運轉效率高一些,就沒有88年的314海戰,中國在南沙也永無立錐之地了。
可惜314海戰後,中共高層不但查察檢討有功官兵,更放棄持需佔領席捲其餘各國守軍紛紛逃跑的無人島礁行動。
其後89年柏林圍牆倒塌、91年蘇聯解體、美國當時對南中國海毫無興趣。
拖到90年代後,美國對南中國海的興趣越來越大。 

 
(三
)解放軍曾經喪失千載難逢的攻台機會:

軍事上:
19754月越南人民軍攻陷西貢,紅色高棉佔領金邊,美國在東南亞軍事崩潰後全面退出,給中國提出歷史契機收復台灣。
1977年美軍黃魚翻身了。
政治上:
1974年白宮尼克森陷入水門醜聞案。

1976鄧小平檢討解放軍於文革後腫、散、驕、奢、惰」的軍隊抓不住機遇,眼看機遇飄然而過。 

三、戰略需要的威攝:沒有威攝、沒有戰略、就無法無護自己國家的安全。

何謂威攝:三者缺一不可。
1.實力:沒有實力叫恫嚇。
2.決心:沒有決心實力形同虛設。
3.讓對手知道。
 
真正的威攝來自於戰將,明君必有名將,六韜 將道:
將不仁,則三軍不親。
將不勇,則三軍不銳。
將不智,則三軍大疑。
將不明,則三軍大傾。
將不精微,則三軍失其機。
將不常戒,則三軍失其備。
將不強力,則三軍失其職。
故將者,人之司命,三軍與之俱治,與之俱亂。得賢將者,兵強國昌。不得賢將者,兵弱國亡。

決定軍隊核心人物是將,決定軍隊素質是軍官的素質,決定軍官的素質是高級軍官的素質。

金一南教授:新世紀國家安全戰略講座(上、下)
https://youtu.be/XdO18K2dIyA  (片長1小時51分23秒)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YouTube觀看。

本片係於陳水扁(2000年-2008年)與美國小布希(2001-2009年)當政時期的解放軍內部演講。而從講者的軍服判斷,非2007年解放軍開始更換的「零七」式軍服,因此時間應在2008年以前。

#########################
  

軍隊整頓的任務

軍隊整頓的任務
 

鄧小平
(一九七五年七月十四日) 
 

  我們軍隊的狀況
 

首先應當肯定,我們的軍隊不管是建國以前,還是建國以后到現在,總的狀況是好的,是經得起考驗的。我們的軍隊是無產階級專政的柱石。不講抗美援朝這些大仗,就講珍寶島、西沙群島和中印邊界自衛還擊戰這些不大的仗,在戰斗中,不管派一個團、一個連也好,一個班也好,都能完成任務。這說明我們軍隊的傳統是好的,是英勇善戰的。有的同志告訴我,現在軍隊團以下情況除個別的以外都不錯。這一點我們是高興的。
 

今天,我想著重講一講軍隊還有什麼問題。我的意思是,因為軍隊受的贊揚太多了,所以不能隻報喜不報憂。由於林彪一伙的破壞,軍隊建設中確實存在不少問題,在座的許多同志也有這個感覺。我想了一下,有五個字:腫、散、驕、奢、惰。當然,全軍總的面貌不是這樣。但是從部分單位來說,從部分同志來說,是存在這五個字的。 
 

一是有點腫。這次會議研究精簡整編,就是解決腫的問題。不能說每一個師的部隊都是腫的,但整個軍隊確實有點腫。
 

二是有點散。主要表現在有派性和組織紀律性差這兩個方面。我們的軍隊歷史上是由各個山頭、五湖四海集中起來的。過去,有三個方面軍,每個方面軍又是由好多山頭結合起來的,這就自然地不同程度地產生了山頭主義。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整風時,號召反對宗派主義,解決全黨和各個地區特別是軍隊裡的山頭主義。經過整風,從一九四一年算起,差不多三四年時間就解決了。整風后,不管是軍隊幹部,還是地方幹部,擰成一股勁,力量多大呀!所以把仗打勝了。以后,軍隊裡就再沒有提出反對宗派主義的問題。那末,現在為什麼又要提出這個問題呢?這是軍隊在支左當中出現的新問題。軍隊支左,許多人也卷到派性裡面去了。一些人卷到這一派裡,另一些人卷到那一派裡。軍隊的權力大得很,變成了派的后台,以后把派性帶回到軍隊,在軍隊內部不少單位也分成了兩派。現在,文化大革命已經九年了,軍隊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沒有擺脫派性,這一點影響了我們軍隊本身的團結。派性在軍隊裡存在是很危險的,說嚴重一點,這種現象是不能容忍、也不應該容忍的。現在,軍隊裡總有少數人喜歡壘點山頭,喜歡搞那麼一個小圈子,喜歡那些吹捧自己的人、聽自己話的人,任人唯親。其實,那些常常吹捧人的人是特別值得打個問號的。但是,我們有的同志就喜歡別人吹自己、捧自己,不善於搞五湖四海,不善於團結不同意見的同志。山頭就是這樣不自覺地壘起來了。在北京,有的單位就有這樣的同志,有的甚至還是高級領導幹部,他們就喜歡這樣搞,經過“艱苦奮斗”,把和自己意見不同的同志弄走,找一些聽他話的人,搞這樣的班子。這不是壘山頭嗎?這不是搞宗派嗎?講落實政策,講了多少年,好多政策不能落實,鬧派性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有些部隊的派性回過來又影響到地方,使地方的派性問題也不能解決。支左部隊撤出地方,人走了,影響還在。所以我們說,地方的問題與軍隊有關。 
 

有許多同志感到,現在軍隊組織紀律性差,什麼下級服從上級呀,個人服從組織呀,都不管了。過去軍隊組織紀律性是很強的,命令一下,二話不說就行動嘛。現在不行,不隻是個人,甚至有的單位也違抗命令。組織紀律性差同派性有關。他們考慮的不是革命整體的利益,而是他們那一派的利益,個人利益、小宗派利益高於一切,要名,要利,要地位,不滿足就不高興,甚至不服從調動。現在,要調動一個人可不容易。許多人都喜歡留在大城市,特別是喜歡在北京,要調到別的地方去,很困難,說什麼身體不好,調到外地心臟病肯定要復發,可是在北京,心臟病就好了。總之,理由多得很。 
 

現在不隻是組織紀律差,政治紀律也差。比如,中央說要落實政策,他就是不幹。這是什麼問題?這就是政治紀律問題。又如,要軍隊同志幫助地方消除派性,使群眾團結起來,可是有些同志就是不執行這個方針。這是組織紀律問題,又是政治紀律問題。 
 

最近,中央連續發了幾個文件,都提出要解決領導班子問題。領導班子軟懶散的問題,地方有,軍隊也有。軍隊有相當多的散班子,也有相當多的懶班子,恐怕軟班子佔得更多。這段時間,地方上對這些問題解決得比較好,比較快,軍隊慢了一點。 
 

三是有點驕。驕的問題我們軍隊歷來就有。戰爭年代軍隊出力大,牌子硬,名譽好,就容易驕。這種情況,經過多年糾正,比較好了。但是應當指出,在文化大革命中又出現了新的情況。軍隊支左,權力大得很。大權在握,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在軍隊一部分人中,滋長了驕氣。有的甚至不隻是驕氣,而是驕橫。有的人喜歡指手畫腳,把群眾路線的優良傳統也丟掉了。現在,軍隊的團結,軍政、軍民的團結,都存在不少問題。有的部隊內部相互之間的關系相當緊張,軍政之間、軍民之間的關系也相當緊張。過去軍隊同志坐公共汽車,向來是給老人、帶娃娃的婦女讓座位的,現在有的不讓了。有個戰士坐車,一位婦女抱著娃娃,他不讓座,娃娃哭了他也不理。旁邊有位老人說,雷鋒叔叔不在了。從這個事情上是可以看出問題的。我們軍隊在這方面本來有很好的傳統。現在,不講團結,不講紀律,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至少有某種程度的喪失。有的人發展到追求資產階級生活方式,艱苦奮斗的傳統作風丟掉了。這方面的例子多得很。如果認為這些都無關重要,沒有警覺,那是很危險的。
 

四是有點奢。上面講到有的人追求資產階級生活方式。他們有的鬧享受,鬧待遇,一切都向高級發展,住房子越多越好。有的甚至公私不分,沒有什麼界限了。有的部隊請客送禮,修建樓堂館所。這些現象相當厲害,而且還在發展,並沒有剎住。軍隊搞奢侈,有好多的事是違反政策的。有些人從地方上隨便拿東西,或者低價購買。有的拿了東西連個手續都沒有。軍隊執行毛澤東同志的五七指示,辦了不少農場、企業,這是好事。但要提醒同志們注意,必須真正執行五七指示的精神。現在有的農場、企業賺了錢,隨便開支,有的領導幹部還互相爭批條子的權力。這種情況要整頓。地方的房屋、土地,軍隊佔得太多,地方很有意見,該還的就應該還嘛。有的房屋、土地,因為過去地方沒有用,軍隊就拿過來了,但也有是霸佔的。關於奢的例子,我想哪一位同志的腦子裡都裝了一大堆,我就不多講了。 
 

五是有點惰。惰性,不隻是在一些人身上存在,甚至有些機關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高級幹部革命意志衰退,追求個人利益,不注意保持革命晚節。有的人小病大養,無病呻吟,官僚主義,工作不努力,不踏實,不深入基層,不親自動手,不動腦筋,靠秘書辦事,講五分鐘話都要人家寫成稿子照著念,有時還念錯了。這是思想懶惰。有的人怕字當頭,不敢辦事,不敢講話,怕講錯了挨批。共產黨員為什麼怕?為什麼不敢講話?為什麼不敢負責任?這樣,難道自己就沒有責任?寫出來照著稿子念就沒有錯誤?我看起碼是文風不好。寫的稿子都是照著報紙抄的,那不是八股?這些問題的產生,除了個人的思想原因之外,組織上支持幫助不夠也是一個原因。所謂幫助,也包括批評,批評也是幫助。中央有責任幫助各省,軍委有責任幫助各軍區、各軍兵種。要敢於負責,不要怕。錯誤難免,有錯誤應該批評,改了就好。 
 

總之,軍隊總的形勢是好的。現在是有點腫、散、驕、奢、惰。盡管是部分的,但是不可忽略。
 

  軍隊要整頓 
 

軍隊整頓什麼?就是整上面講的那五個字。這次會議我們搞編制,就是整腫字。但不隻是整腫,同時還要注意散、驕、奢、惰,要聯系起來解決。解決腫的問題,搞好軍隊的編制整頓、體制整頓,可以適當解決軍隊的其他問題。比如,這次整編,要配備、健全各級領導班子,就要同時注意克服散字、惰字,解決軟班子、懶班子、散班子的問題。這一次編制要嚴格搞,要切實遵守編制。可以說編制就是法律。總不能像過去那樣隨便要戰士為自己服務吧!規定配一個秘書,就不要用多了嘛。秘書少一點有好處,自己親自動手,勤懇一點,多動一點腦子,對自己好處多啊!加強各級領導班子,選人要選得對,要好好了解。這次整編,一直到連的幹部都要選得比較好,更不用說營團以上的幹部了。軍隊整頓當中,還要加強幹部學習,增強黨性,反對派性,加強紀律性,發揚艱苦奮斗的傳統作風。
 

  軍委的工作 
 

軍委常委的同志已經商量過,軍委工作實際上就是兩件事:第一件是“軍隊要整頓”﹔第二件是“要準備打仗”。這兩件事都是毛澤東同志講的,我們軍隊工作的綱就是這個。我們抓了編制,接著就抓裝備,裝備也要抓好。國家正在考慮下一個五年計劃、十年計劃,軍隊裝備也要有規劃。科研要走在前面。不單是尖端武器、常規武器有科研問題,就是減輕戰士身上帶的東西的重量,同樣有科研問題。現在一個戰士要背幾十公斤,怎麼打仗呀?到時候,非戰斗減員不知有多少呢!這不是小事,也是裝備問題,也要研究、定型。總后勤部要訂出規劃,要有一些人專門管這個事情。 
 

抓編制,抓裝備,還要抓戰略,要按次序來抓。我們作戰,有個戰場問題,還有遇到什麼情況怎麼打法的問題,這些都要設想到。戰略要研究的問題,不僅是作戰問題,還包括訓練。要把訓練放在戰略問題的一個重要位置上。現在是合成軍隊作戰,空中也有,地面也有,水裡也有,不是過去的小米加步槍了。現在當個連長,同過去的連長可不一樣了。過去的連長,駁殼槍一舉,就是“沖啊”!現在連長的知識要求比過去多得多,更不用說連以上的幹部了。打起仗來,給你配幾輛坦克,配一個炮兵連,還要進行對空聯絡,你怎麼指揮啊?這就要求提高幹部的指揮水平。對我們指揮作戰的水平不能估計高了。如果不注意軍隊訓練,至少在戰爭初期要相當倒霉就是了。還要提高幹部的管理水平。現在我們的幹部不大會管理部隊。比如,連隊的伙食普遍不好,花錢很多,吃得很差,這就是管理問題。管理問題還多得很。為了提高幹部的指揮水平、管理水平,增加他們的知識,要好好辦學校,包括各總部、各軍兵種、各級的學校,都要辦好。不打仗,除了搞演習以外,辦一點學校,這總是一個辦法。
 

很多同志提出,希望開一個政治工作會議,我看這個意見很好,是需要開一個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研究加強軍隊黨的工作和政治工作。要加強軍隊黨委的集體領導,要加強政治機關,提高政治機關的威信。在配備政治工作幹部時要注意質量,政治幹部要能起模范作用。現在軍隊裡的幹部問題很值得注意。怎樣按照選拔幹部的條件去做,這很重要。加強政治機關,特別要注意加強管幹部的部門。政治機關的幹部,特別是管幹部的部,要很公道,很正派,不信邪,不怕得罪人﹔也要有耐心,能熟悉幹部,聯系幹部。我們的傳統歷來是政治機關管部,首長總要經過政治機關去考核、審查部,這才符合組織原則。要把這個好的傳統繼承起來。要特別注意加強連隊政治工作。連隊部,尤其是指導員要會做工作。可以考慮連隊指導員的年齡稍微大一點,任職時間稍微長一點。如果隻兩三年就換了,經驗就積累不起來,就不會做思想工作。另外,軍隊內部的團結問題,軍隊和地方的團結問題,軍民關系問題,都要研究。
 

  整編中的幹部問題 
 

現在整編中的部問題是兩個:一是在軍隊內部的處理問題,一是在地方的安置問題。有幾十萬部轉到地方,地方要承擔起來,把他們安置好。這也是我們軍隊自己的事情,所以軍隊對地方要支持,要幫忙。現在地方上幹部也多,安排不容易,有些同志遇到問題可能回軍隊告狀。這個問題大家都要注意,軍隊要採取支持地方的態度。在軍隊內部的問題,就是誰留誰去,誰在職誰不在職。支左回來的部,文化大革命初期靠邊站的幹部,現在都有一個分配工作的問題,應該通盤考慮。留在軍隊的師以上幹部,誰在職,誰不在職,誰當顧問,解決好這些問題不容易,工作量很大,要妥善處理。剛才我講的要連帶解決的那幾個字,跟安排部問題有關,也要很好考慮。還有一個幹部調整、交流問題。毛澤東同志講了,除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外,省軍區和有些部門的部也要交流一下,在一個地方呆久了不好。有的在地方卷入了派性,妨礙地方的工作,總要調換一下嘛。如果有了山頭,一定要去掉,要把山頭平一平,把幹部交流一下,不要擠到一堆。有些人適當調動一下地方有好處,主要是換一個地方可以多接觸一些人,多了解一些情況,遇事也會謹慎一些。總之,在一個地方呆久了不好。對幹部要教育,要把這個問題講清楚。 
 

在步驟上,我建議首先自上而下地調整好各級領導班子。我們解決地方問題,包括企業單位的問題,就是首先解決領導班子。領導班子要有威信,敢字當頭,能很好地執行黨的方針政策,能很好地工作。否則有些工作沒有人去做,都要中央派人,或省、市、自治區派人,那怎麼行啊?軍隊也一樣。配備班子的時候,首先要把一、二把手選準,要選黨性好、作風好、團結好的。現在強調一下艱苦奮斗的作風特別重要,有了這一點,好多事情都會變化,都會好起來。所以現在選部,特別是選高級部,要選艱苦奮斗或者比較艱苦奮斗的。
 

講一講顧問問題。設顧問是一個新事物,是我們軍隊現在狀況下提出的一個好辦法。設顧問,第一關是誰當顧問﹔第二關是當了顧問怎麼辦。誰去誰留的問題,不可能統統那麼公道。毛澤東同志說,當了中央委員,不一定就比別人強,沒有當中央委員也不一定就比有的中央委員差。所有的同志,特別是當顧問的同志,都要以大局為重,服從組織的安排。對顧問,組織上要關懷,這個關懷有物質待遇問題,但是特別要注意對他們政治思想方面的關懷。要使他們能夠看到文件,聽到報告,同級黨委裡面有些事要讓他們知道。顧問組的組長,不參加黨委,可以列席黨委會,好同顧問組通氣。其他待遇不變,但是配汽車、秘書要變一變。這要講清楚,因為工作不需要,並不是降格了。當顧問的同志也要自覺。下去檢查工作的時候,不要人家請客,不要辦酒席。下去到處跑,到處請客,而且都是老上級,不請客就說不尊重,就不高興,那還得了!下去檢查工作要有計劃,不然下面受不了。顧問也有權,就是建議權。顧問要會當,要超脫。不然,遇事都過問,同級黨委吃不消。設了顧問,究竟會有什麼問題,等搞年把子再來總結經驗。
 

  高級部的責任 
 

搞好軍隊的責任首先在我們到會的同志,擴大一點,到軍以上的主要成員。我們這些人把軍隊帶好了,我們黨的一套優良傳統就能保持好,軍隊就會非常團結、非常有戰斗力。如果我們這些人搞得不好,就會把軍隊帶得很不好,存在的一些問題就會發展。現在確實有些值得注意的現象,我們都擔憂啊!過去幾十年,軍隊總的是很好的,我們是出了力的,功勞是有份的。現在軍隊一些不好的現象能不能克服,幾十年的優良傳統能不能繼承和發揚,主要靠我們這些老同志的傳幫帶。隻要大家帶頭努力,做到毛澤東同志說的八個字,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我看,軍隊的問題是不難解決的,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可以貫徹好的。 
 

以上幾點意見概括起來,就是毛澤東同志說的:“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  

本文出處:http://zg.people.com.cn/BIG5/33839/34943/34944/34946/2617429.html

#########################

南海

南海關鍵之役: 中越赤瓜礁海戰 - 中時電子報


黃以謙

2016年07月14日 中時電子報

所謂中越赤瓜礁海戰是指1988年3月14日,中國大陸與越南為爭奪南沙群島控制權的一場戰鬥。這場戰鬥由大陸取得優勢,達到在南沙群島建立根據地的戰略目標,並使越南損失3艘軍艦。 

這場戰鬥起因於1988年1月中旬,大陸海軍為建海洋觀測站,開始輸運施工器材到永暑礁。越南當局知道大陸的行動後,也派武裝運輸船開赴該礁,但遭到中方攔阻。於是雙方軍隊在南沙海域形成對峙,時間長達兩個月。

到了3月14日早晨,越軍眼看海水退潮,趁機搶登赤瓜礁,接著中、越步兵在礁盤上肉搏,而後展開駁火。雙方周邊船艦跟著助陣,互相砲轟,由於越艦裝備落後,很快居於劣勢。在激戰三小時之後,大陸打沉越南的2艘運輸艦、擊傷1艘登陸艦。 

越南登陸艦為避免沉沒,在附近鬼喊礁上搶灘擱淺,順勢占領了鬼喊礁、瓊礁。大陸解放軍則一舉推進,穩定控制了永暑礁、華陽礁、東門礁、南薰礁、渚碧礁、赤瓜礁。 

由於戰線過長,當時的大陸空軍無法有效支援南沙群島海域的作戰,因擔心遭到越南空軍反擊,大陸海艦編隊主動撤離戰場,宣告戰鬥結束。這場作戰中,大陸僅1人負傷,而越南戰死74人、損艦3艘。 

這場南沙海戰影響重大,決定了往後近30年的區域格局。中國大陸達到其戰略目標,成功在南沙群島中插旗,免除了「有名無實」的尷尬。另一方面,也引發東南亞諸國之憂慮,種下日後「中國威脅論」的一個遠因。

#########################

IDF載小原子彈   

張憲義爆台「神風特攻隊計畫」中科院曾擬以IDF載小原子彈 攻擊大陸

2017年01月08日 - 中時電子報 

前中研院核研所副所長張憲義在美國接受訪談時,披露塵封已久的台灣核武秘辛。他指稱,中科院曾考慮效仿「神風特攻隊」作法,研究將小型化的原子彈,裝進經國號(IDF)戰機的副油箱內,必要時對中國大陸發動攻擊。 
 

1988年被指責為「間諜」叛逃赴美的張憲義,在美接受中研院研究員陳儀教授深度訪問,口述訪談已出版成《核彈!間諜?CIA:張憲義訪問記錄》一書。  
 

張憲義說,所謂「神風特攻隊」是指沒有結婚、沒有家人的志願飛行員,事先不知要運載核彈,只知有一項任務是單程的,「飛出去很可能再也回不來。」
 

不過,張憲義表示,一旦經國號戰機改裝副油箱後,戰機的燃料最多只能飛「單程」,恐怕飛到800多公里後,執行完原子彈投擲任務後,便會燃料耗盡「回不來了」,而飛行員是否以身殉國,則是政治作戰層面的問題,並非由中科院考量。 
 

張憲義指出,如此大膽作法已牽涉到有無踩到美國紅線的問題,美國知道後便決定攤牌。因此,美國在1988年派員到中科院核研所,強行拆除與核武發展相關的設施,並拆卸核子反應器,帶走大量儀器設備,之後灌漿封閉實驗室,以致台灣核武發展被迫終止。 
 

台灣在1980年代,為因應中國大陸與日俱增的武力威脅,曾進行多項軍事研發計畫,包括稱為「天馬計畫」的地對地中程彈道飛彈、名為「桃園計畫」的核武研發計畫,及IDF經國號戰機的製造計畫。 
 

張憲義說,中科院成立之初,成立3個研究所,第一所是關於核武研發,第二所是火箭研究所,第三所是電子研究所。其中,第二所主責「飛彈研發」,所內最重要的「天馬計畫」,就是要打造射程1000公里以上的地對地中程彈道飛彈,搭配核子彈頭,目標是中國大陸,但後來被美國強迫終止。

#########################

核彈間諜

核彈!間諜?CIA:張憲義訪問紀錄

出版日期:2016/12/21

臺灣發展核能的代價有多高? 臺灣真的一度成為核武流氓國家?

1960年代到1988年,臺灣二十多年的核武夢想,為何在張憲義事件及美國的強力干預下畫下句點?前中科院核研所副所長張憲義在本書中首度受訪,還原蔣經國過世前後的歷史真相。

 1964年中共完成原子彈試爆,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面臨前所未有的軍事壓力,在反攻大陸與展現軍事實力的迫切需求下,蔣介石開始密謀發展核武。蔣介石逝世後,蔣經國繼承遺志,在美國既不鼓勵也不阻止的態度下,臺灣逐步實現核武計畫,卻不知不覺地踏入美國的核武紅線。

 從1960年代開始的核武計畫,臺灣積極培養核武人才、祕購研究器材、建設核能設施,到了1980年代末,眼見核武研發即將大功告成。然而,此時臺灣政局正面臨蔣經國執政末期的混沌情勢,是否能繼續發展核武的計畫,已來到了關鍵時刻。

 但是,萬萬沒想到,臺灣苦心栽培的核子工程人才,中科院核研所副所長張憲義,在1988年1月9日突然舉家離臺赴美。隨著張憲義的離去,臺灣的核武研發成果遭到美國全面封殺,最後胎死腹中,蔣經國死後的臺灣政壇繼而陷入政治紛爭。

 張憲義赴美後,不僅打亂臺灣發展核武的布局,也為蔣經國逝世後的臺美關係投下一顆震撼彈。

 事隔三十年,張憲義事件始終籠罩在政治陰謀、臺美諜戰的謎團之中。身為頂尖的核工科學家,張憲義是否真是美國安排潛伏在臺灣的「間諜」?張憲義是否帶走臺灣最高機密的核武研發資料,並洩漏給美國政府?

本書是張憲義離臺赴美後,首度接受口述專訪的內容。張憲義親自解密多年來籠罩在他身上的眾多謎團,檢視自己爭議的一生,也以參與臺灣發展核武的親身經驗,披露臺灣核武事件的真相與他的心路歷程。

「在評價方面,除了建議讀者設身處地回到受訪者的時空,也共同來思索今日和未來臺灣的需求。一九八八年蔣經國去世之際,掌握軍權的主要是參謀總長同時是中科院的院長郝柏村,誰能預知李登輝接班順利並開啟臺灣民主化契機? 所以在那前景不明的時刻,張憲義說他接受美國CIA的要求和安排而出逃,阻止臺灣核武的進一步發展,等於幫李登輝移走一顆燙手山芋,結果應是「臺美雙贏」,並沒有背叛國家或臺灣人民的利益,頂多只能說背叛他的上司郝柏村。這樣的角度至少得到我的尊重。」──陳儀深(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臺灣口述歷史學會理事長)    

「經過二十八年沉澱,張憲義能看開一切,決心打破沉默,訴說自己的故事,他的心路歷程值得關心臺灣的人以平靜的心情去體會。」──王景弘(前《聯合報》記者)  

「相信這本書的出版,將提供不少人對張憲義事件的再認識,也為戰後臺灣的軍事史、外交史,拼補更為全面與深入的圖像。」──羅致政(立法委員、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召集委員)

張憲義

臺灣人,1943年生於海南海口市。中正理工學院五十六年班物理系畢業、美國田納西大學核子工程碩士、博士,長期任職於中山科學研究院核能研究所,1984年升任該所副所長。張憲義是臺灣政府培養之一流核子工程人才,也是臺灣祕密核武計畫關鍵研發人員。他在1988年1月9日突然離臺赴美,美方因而確認臺灣發展核武的決心與能力,於是臺灣的核武計畫遭到封殺。1990年起,張憲義在美國愛達荷州的國家實驗室繼續從事核能研究,專注於第四代核電廠技術的開發,也在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13年退休。

序言

解禁的臺灣歷史真相

「我們不是歷史的創造者,我們是歷史的產物。」—馬丁.路德.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

如果一九八八年張憲義「叛逃」事件沒有發生,現在臺灣、兩岸的關係、臺美的外交乃至於亞太的局勢,究竟會有什麼不同?這是一個讓外界充滿想像,卻不易回答的問題!毫無疑問,這絕對是個讓各界好奇的事件,因為這不只是臺灣歷史上的小插曲,更是足以影響歷史走向的重要事件。

 綜觀戰後臺灣歷史,臺美中三角關係的演變一直是決定臺灣生存發展的重要因素。美國對臺政策由「撒手棄台」到「同盟圍堵」,再由「聯中制俄」到「美中競合」,臺灣的生存受制於大國互動的多,取決於自身作為的少。所謂「以小事大以智」,做為小國的臺灣,如何以智慧開闢在大國夾縫下的空間,殘酷也嚴肅地考驗著不同時期的臺灣領導人。

一九八○年代,在時任總統的蔣經國全力支持下,中科院進行核子武器的祕密研發,這顯然是在臺美斷交之後,臺北當局對華府所提供的核子保護傘,抱持懷疑保留態度下的產物。所謂求人不如求己,臺灣自行發展核武嚇阻以確保自身安全,既是軍事戰略更是政治外交上的決定。

然而,正因為此一武器發展,極可能一夕之間改變臺灣海峽的權力平衡,更可能衝擊東亞區域的地緣戰略,進而影響美國的國家利益,華府持續關注臺灣任何可能的風吹草動,並在知情後強勢介入,這是完全可以預期的霸權作為。但在臺灣邁向核子門檻的關鍵時刻,美國大動作出手一舉摧毀臺灣的核武計劃,絶對跟張憲義將核武機密外洩有關,張憲義事件是臺灣核武夢碎的因,也是果。

跳脫對軍人國家忠誠的合理質疑,也避開對核子武器發展的道德批判,張憲義雖然躲過臺灣司法的審判,但其行為終將面對歷史的檢驗,是對?是錯?是個人的不幸?還是國家的悲哀?這不是由當權者定奪,更非當事人決定,而是在每個人心中的那把尺,而衡量的標準,則是歷史事實的呈現。這本書的問世,就是試圖呈現幾乎被人遺忘的這段重要歷史。
無論從任何角度看,這段歷史的真相絶對值得深究。在近三十年後的今日,部分歷史檔案逐漸解禁,當事人也開始願意面對過去,歷史的謎團終將慢慢解開,雖未必能回答我們所有的疑問,但至少提供我們一窺真相的機會。

陳儀深教授是臺灣史研究的重量級學者,透過他對張憲義先生口述歷史的整理,以及陳教授個人深厚的史料掌握,相信這本書的出版,將提供不少人對張憲義事件的再認識,也為戰後臺灣的軍事史、外交史,拼補更為全面與深入的圖像,更為當下的我們,提供在思考臺灣的未來時,一個反省與前瞻的歷史角度。

羅致政(立法委員、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召集委員)

第一章 受訪緣起
 

這次接受陳儀深教授的口述訪談,是希望藉由這個機會,將臺灣過去二、三十年來,從核武研發、核能發電到非核家園這些過程中,一些不為人所知的內容,以及我個人的心路歷程等,完整地向世人公開。過去我拒絕過很多人的專訪,如今願意接受口述歷史的記錄,單純是希望能夠還原歷史真實的面貌,這是接受口述訪問最主要的目的。

  
過去如彭明敏先生的回憶錄中,提及離開臺灣的過程中是否經由外國政府的運作安排等,這些細節不是重點,卻往往是媒體記者、讀者想要知道的部分,這經驗帶給我很大的啟發,因此,以下的訪談內容將不著重枝微末節的回顧,像是美國政府到底是從哪個機場接我出去之類的細節。最重要的仍是過去臺灣核能發展歷史的大原則和大方向,此外,再加上一些個人的因緣際會,以及和蔣經國、唐君鉑、吳大猷等人的接觸、互動情形,或像是從一九八二年所謂的「被吸收」開始,一直講到一九八四年;來美之後與丁大衛、雷根總統的核安顧問之間的會談,也將一一說明。相信我的離臺究竟是即興之作,或是美方刻意安排,真相自然會顯現出來。至於一九八八年離開臺灣這一段過程、家庭生活的部分,特別是在美國的生活情形,我太太洪美鳳(Betty)的專訪則可做為參考。

  
基於道德上的理由,訪談之中若談論到還在世的相關人物,將以假名的方式稱呼,但事實上,大多數的當事人都已過世,只有一位當時的軍事強人郝柏村仍健在。我和郝柏村沒有任何芥蒂,他是我相當尊敬的長官,更是我任職中山科學研究院時的老長官,在這本訪談紀錄中,不免會牽扯到他。
 
美國的核武紅線 
 
一九九八年,我與《聯合報》記者王景弘有書信往來,相關內容後來也發表在《聯合報》。當中我提到,在唐君鉑的領導下,中科院核能研究所已經完成蔣介石和蔣經國交付的使命,「我們有能力,但是絕不製作核武器。」這句話是一個實質的政策宣示,並非只是為了應付一九七七年美國卡特總統的裁減核武宣示而已。

在這項政策宣示中,並未明示臺灣有製作核武的能力,但從此不研究,也不再有進一步的核武開發,或是補充製造任何核武的武裝實力。換句話說,有關核武方面的研究能力和實際製作核武之間,存在著一個模糊空間。這就造成所謂「紅線」的問題。美國始終有一條紅線的容忍標準,是以《禁止擴散核武條約》(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NPT)的精神為基準,加上核武安全專家認定的潛在核武威脅標準。

  
很顯然地,當時中科院的核能研究團隊未能確切了解這條紅線。

  
一九八六年,中科院向郝柏村簡報有能力進一步精進核武研發能力,這是否已經牴觸或違反蔣經國所宣示的「不製作核武」政策?事實上,包含郝柏村在內,在場所有當事人的認知是沒有違背。依我的評估,一旦高層下達命令,以當時的人力、技術能力還有設施物料的儲備,臺灣在一至兩年之內就可以製造出核武器。但這樣的發展期程並不能符合當時臺灣國防戰略的需求,所以中科院才會著手核武精進方案,期盼能在三至六個月內成功生產實用化的核彈,郝柏村點頭默許這個方案。然而,這已經踏入了美方無法容忍的紅線了。
  
當時正式的軍事國防科技會議並未將核武發展列入會議中討論。不過軍方的戰略需求已經考慮到,萬一臺海發生軍事衝突,也就是如果中共真的攻打臺灣,或者封鎖臺灣海峽,臺灣能撐多久?軍方高層的看法是三到六個月,這是依據當時中華民國的國防科技實力,及針對中共的武力發展與政經背景所作的評估。

  
基於此一戰略需求,國防部要求中科院提出核武精進製作能力的對應時間表,從原先預估的一到兩年,快速縮短到三至六個月。這個精進計畫包括哪些籌備項目呢?除硬體設施以外,在材料方面有高溫坩鍋(冶煉金屬用)的取得,以及將提煉出來的核燃料(鈽)進一步設計成達到核武裝置的外型和規格。當時中科院考量到臺灣的外交處境與國際地位,在相關設備的採購規格是軍民兩用,而中科院對外聲稱是為了研究核電廠的核廢料固化或減容。此外,中科院一併著手精研引爆裝置的精準度,提升核武裝置爆炸的威力和可靠度。

核電廠級的鈽原料是否能轉移成為核武?中科院核研所的理解和分析是:當然最好使用武器級的鈽(同位素鈽二三九),可靠度和成功率可以提高至百分之八十以上,若再精進引爆裝置,更可提升到百分之九十。若改採等級比較差的核電廠級的鈽,可靠度恐怕會低到百分之五十,威力也會降低許多,甚至如同普通炸彈一般爆炸而已。然而,沒有完全爆炸的核裝置一旦汙染擴散,雖然其爆炸威力不會像投擲於廣島的鈽原子彈「胖子」那麼大(約等同於引爆二.一萬噸黃色炸藥),但汙染地區的善後處理反而棘手,更可能癱瘓整個大型都會地區。換言之,建築物雖然未被核爆完全摧毀,但是大範圍的汙染後果比建築物倒塌還可怕。無法像當年長崎、廣島被原子彈轟炸之後,不到十年就恢復重建了。

  
《禁止擴散核武條約》是針對武器級的核武擴散問題,可是這十幾年來恐怖組織造成的困擾與威脅,不比武器級的核子裝置來得低,所以美國現在致力發展第四代的核電廠。第四代核電廠不只是核能發電,更可將武器級的鈽和核電廠級的鈽轉換成核燃料。如此一來可達成兩個目標:一是減少核廢料的容積體積,二是核電廠級的鈽得到減量效果,進而降低核武的擴散威脅。
 
禍害無窮的核武 
 
一般的學者、媒體對於核武發展仍舊十分陌生,其中核電廠產生的放射性元素鈽,其威嚇性,及對核武發展的影響程度,也非一般的專家所能理解。

  
事實上,這種物質相當可怕,不僅貯存的問題棘手,當作武器運用也非常恐怖,甚至更甚於武器級的鈽。像長崎、廣島原爆之後,幾十年就得以重建。倘若長崎、廣島是被初級的、像北韓生產的核彈轟炸的話,根本不可能恢復的,因為它的輻射汙染威脅性更大。一般人往往都從爆炸威力、當場死傷人數來衡量核武的殺傷力,但這些都是次要的,北韓那種「骯髒核彈」毀滅性更為劇烈久遠,等於是核廢料汙染級的炸彈。我個人的觀點是,一個國家必須擁有先進核能設施,這樣才有一定的威嚇力,但有了核電廠之後,便會產生核廢料的問題,也潛藏著爆發核災變的風險。這是兩個層次的問題,臺灣的執政者應該考量的是國家民族存亡的百年大計,而林義雄等反核運動者則是考慮到鄉土百姓、及千萬年永續發展的問題。

然而,國家存亡的百年大計與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兩者之間的矛盾該如何調和,至今仍未見有人提出任何建設性的方法,甚至根本不了解這兩者有何區別。假如真的了解兩者的區別,就能理解執政者之所以妥協的道理。其實,包含臺灣獨立或與中國統一的問題,也可從這個角度切入,但從未有人如此設想過。當政治人物主張獨立或統一時,究竟是從二、三十年的權宜之計著眼,還是由千年、萬年大計來衡量?對我而言,千年萬年以後,根本無所謂統獨的問題,若以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來觀察,所謂的臺灣獨立運動,只不過是歷史大潮流裡的小水波而已。
 
回到核能問題,日本安倍首相於二○一五年宣布重啟核電,日本有本錢如此,一個福島核災雖然損失慘重,但以日本的國力尚可承受;反觀臺灣,絕對無法面對像福島核災那樣的災難,既然難以承受,臺灣就得走上非核家園的路,既然要走非核家園的路,執政者就必須看淡國家存亡的百年大計。假如永續發展是臺灣唯一關切的方向,那就應與對岸討論出一個適當的整合方法。以瑞士為例,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它都未受戰火波及,而在二戰期間,瑞士採取對納粹德國讓步的政策,延緩納粹德國的侵略,從而確保國家的獨立地位。再以捷克布拉格的例子來看,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入侵時它率先投降,因而免受戰火的摧殘,得以保持昔日的風華。我曾到布拉格訪問,當提到這段歷史時,他們不但不以為恥,反而引以為傲。臺灣究竟要以政權存亡為重,還是以老百姓的幸福安樂、永續發展為主?在在考驗執政者的智慧。期盼臺灣的領導者不要變成梟雄,利用權宜詭計牟取利益,這些利益都將只是暫時性的,不會是永久的。
 
永續發展的理念 
 
在一九八八年我所留下的辭呈中,我曾提及「臺美雙贏」的局面,既然臺美雙贏,何來賣國?這也等於回應了所有關於叛逃的質疑。而且我在這次專訪中,一切處之泰然,因為我問心無愧,我做這件事不是為了得到美人或一大筆財富。

其實早在一九八八年提筆寫下辭呈時,我已有這個想法了。既然臺美雙贏了,為何還談叛國、叛逃、賣國這些事?事實勝於雄辯!我在那封辭呈裡也提出北韓、伊朗不顧世界各國反對,執意發展核武的後果,馬上就應驗了。伊朗的寫照就是我們臺灣的福氣,一旦臺灣像伊朗一樣成為美國經濟制裁的對象,我想臺灣不要說什麼經濟發展,從一九八八年經濟起飛到現在,很多事情都不用談了。
  
我再三強調,包括寫給陳水扁的信,我的心永遠留在臺灣,絕非一走了之。當年我的雙親、親戚朋友和我的工作同仁,以我對核研所的感情,我不希望他們被打散掉,搞得烏煙瘴氣。也因為過去共事的情誼,我才能與丁大衛面對面的討論之中,讓他們採納我真誠的建議,我從來沒有談論到要懲處臺灣哪一個人,或是打散哪些單位,完全沒有,不但沒有,甚至設法保住能夠讓他們真正從事核電廠研究的資源。

  
這次我接受專訪,絕不是因為想要平反,我從未有此想法。我現在是基督徒,一切的對錯榮耀都歸於主,祂會替我伸冤,所有的結果由主來決定。我在這次專訪談論的內容,都是為了我們的後代。我一直很佩服林義雄,他那些永續發展的理念,對臺灣鄉土的關懷,同樣也源自聖經。

延伸閱讀
 :

國家戰爭勝利渺茫的原因:關鍵時刻,關鍵人物的戰略思維出錯

戰爭年代敵人幫我們選將領,和平年代我們自己選出將領

核彈等級的恐怖平衡:解放軍拿下台灣,才是中國厄運的開始

解放軍大校的他山之石:英美兩國軍事院校受訓與講學心得

派赴「美國海軍陸戰隊指揮參謀學院2016年班」受訓心得報告

派赴「宏都拉斯戰爭學院2015年班」受訓心得報告

派赴「約旦皇家國防學院2015年班」受訓心得報告

派赴「美國空軍戰爭學院2016年班」受訓心得報告

派赴「美國海軍戰爭學院2016年班」受訓心得報告

派赴「美國陸軍戰爭學院2015年班」受訓心得報告

派赴「美國陸軍指參學院2014年班受訓」心得報告

張憲義是悲劇英雄亦或國家叛徒?

林正義(林毅夫)對官校同學的評價:大學生的年紀,中學生的體力,小學生的思考!

重新檢視:2009年解放軍少將提出「統戰國軍將領思想」與「國軍四大弱點」

赴陸交流退將有問必答:讓解放軍繞台飛行與遠航,付諸實施的最後一根稻草?

解放軍少將「華為公司」演講:向軍隊學習管理~從靈魂與血性談美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仙、老虎、狗 的頭像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