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導向與經濟效益對保守的國軍將校來說,不是升官的保命丸。
因此解放軍不武力犯台的策略,可保國軍「對外」無存在之價值、「對內」自行瓦解於內鬥與黑函。
聯合筆記/「勇士們」出了什麼問題 【聯合報╱程嘉文】 2011.10.02
號稱「建國百年偶像劇」,國防部投資三千萬的劇集「勇士們」,上映以來收視始終吊車尾,既不叫好也不叫座,問題出在哪裡?
台灣電視界近年雖不乏收視與口碑俱佳的戲劇,但都是小品型的偶像劇,故事以當今都會為背景,選角強調俊男美女。不論服裝、布景或台詞,都可就地取材,完全不存在「融入劇情時空」的障礙。
相形之下,歷史戰爭片的場景、服裝、道具、台詞、分鏡,樣樣都得考究,樣樣都花成本。近年好萊塢大量使用電腦特效,更大幅拉高觀眾的要求。偏偏類似劇種在國內絕跡多時,如今一切從頭做起,硬體設施與軟體經驗自然不足,別說無法與西方的「諾曼第大空降」、「太平洋戰爭」相較,比起大陸電視劇也遠遠不及。
因此,某些親綠媒體抨擊「勇士們」到大陸出外景,正好罵反了方向。到對岸取景,就算不用大陸工作人員,至少能租到現成戲服,也不難找到合乎劇情設定的場景。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就不至於是身為大將的張自忠卻從未率領超過百名官兵,大家的服裝還同樣簇新;也不會出現位於河北、熱河交界的喜峰口,卻遍生南台灣的熱帶花木。
本劇投資四千五百萬,在近年國內算大手筆,但要挑戰歷史戰爭劇的高門檻,仍明顯力有未逮。軍方若真想藉戲劇宣傳,不如選擇一些小品題材,例如捐畢生積蓄助人的老士官長洪中海、父親去世卻仍堅守崗位的陸戰隊少校陸敬武等。甚至,資助吳宇森導演的電影「飛虎隊」,都比高不成低不就的「勇士們」好得多。
孫子兵法「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的明訓,將軍們或許都沒有記在心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