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量化5

【登山裝備輕量化】2013/05/02

鳳山難得地雨天,換來另一種景致。此時最好的享受就是足不出戶,觀賞自家陽台外的官校大片草坪綠地雨景之外,外加「一本好書、一張好CD音樂、一壺好茶(咖啡)」。

許多老友好奇的問我有關登山負重的問題,特引用「戶外裝備輕量化」一書中P14頁的論述如下:

許多中高齡的朋友,在退休以後才開始接觸山野活動,這個時期有錢有閒。
更能充分享受自然環境的樂趣,但是身體的狀況卻不如年輕時強壯,自然不堪負重的累贅,輕量化知識更顯其重要性。-----利用輕量化的智慧來彌補體力的不足,依然能同樣地享受山林之樂。

輕量化7

【用鐵馬當帳篷營柱】2013/05/08

從自宅騎鐵馬前往高屏舊鐵橋,在火車水泥橋旁草坪試搭我那登山用的「輕量化緊急避難帳」。搭設試驗後得知無須營柱,只要用一根牆柱或樹木,配合繩子加上鐵馬坐墊昇高後即可。

看來今年籌劃的二度「鐵馬環島行」,可以使用輕量化緊急避難帳,而無需住宿旅館了。
輕量化6

【戶外裝備輕量化】2013/05/10

在臉書上看到老同學與眷屬們,自組團隊開始使用登山杖於山野健行後想起這本書。這不是廣告而是分享一本好書,以避免像我一樣浪費金錢與體力後,方才猛然覺醒。

因為從第一件避免失溫的排汗衣褲與保暖衣,透氣輕量化的風雨衣與小背包,輕量化保溫熱水瓶...等,都不能忽視。

輕量化4

【慈濟香積飯】2013/05/16

為了登山裝備輕量化的問題,購買了「慈濟香積飯」的綜合蔬菜與金黃甜玉米兩種口味,試吃後味道還不錯。

料理方式同泡麵,因此慈濟也有香積麵。

輕量化3

【戶外裝備輕量化測試】2013/05/25

背者28公升的小背包,內裝野外避難帳與炊具和脫水食物,到鳳凰山(官校後山)練習架帳與炊煮技巧之外,並檢驗裝備的不足處。

因為鳳凰山的泉水終年不斷,所以我連水都未帶,而是現場取水,所以裝備含背包的總重量為4公斤。照片左下角收納後的藍色「野外避難帳(加地布與營釘)」同水壺大小,重量為1公斤。

我的輕量化目標為:
飲水3公斤(無水源時),脫水食物1公斤,非雪地型的睡袋與睡墊加保暖衣物2公斤,再加上前述的4公斤,合計10公斤。因此夏天的中級山「三天兩夜」露宿行程,用40公升的背包,負重控制在10公斤左右(不含腰包內的數位相機與輕量化風雨衣)。

輕量化1

【戶外裝備輕量化的替代】2013/05/25

對於戶外裝備輕量化替代的研究心得如下:

照片左方的吹氣枕頭改為隨身的備用衣物替代,而自動充氣的睡墊則改用瑜珈墊(一半),腳部用舊雨傘墊或背包替代。

照片左下方的透明膠布綑綁在登山杖上備用。

照片中下方的1公斤避難帳(加地布與營釘) 與2.5公斤的四人帳篷,大小與重量皆有明顯地差異。

照片右下方的慈濟香積飯(乾燥飯)與一般的泡麵比較起來,體積與重量明顯地輕量化很多。

輕量化8

山友所指導將「廢棄雨傘布」當成隨身攜帶的坐墊布(收納後同香菸盒般大小),以及山友指導購買能夠快速拆卸當「相機腳架」的登山杖。

輕量化2

【中低海拔山區輕量化裝備】2013/05/25

在鳳凰山(官校後山),練習「戶外蚊帳」架設與熱水泡慈濟「香積飯(加脫水蔬菜)」的技巧。

照片左上方Gore-Tex的灰色防雨透氣夾克,與自行車的紅色防雨透氣夾克,在收納大小上有明顯的差異。


因此爾後在中低海拔山區,我只要攜帶自行車的防雨透氣夾克,配上刷毛保暖衣和春秋輕便睡袋外加天幕帳與蚊帳,而露宿袋或帳蓬的重量即可省卻。

輕量化9

【戶外裝備輕量化的時機】
 
2011年初結束大陸台資廠任職工作返台後,開始在台灣採背包客方式自助旅遊時,曾經在某一公路景點旁的免費露營區,見到一位出來定點旅遊三天的背包客,背者登百岳的60公升大背包,塞滿了高山百岳行的各式裝備。他的帳篷為雪地帳、衣物為雪地型的Gore-Tex防雨透氣夾克與刷毛衣、睡袋也是適用雪地零下五度.......

連續多日的平地定點旅遊,只見他的裝備「拆了裝、裝了拆」後,背者大背包去周邊地遊景點和看金針花,傍晚背者大背包回來後,又開始架設營帳。裝備之所以拆了裝、裝了拆的原因,係因為老經驗的「獨行背包客」都知道,郊山與市區觀光行程怕的是人,中級山以上行程怕的是自己心裡有鬼。

而2011年我的幾次背包客旅遊行程,都是把家中陳年老舊的四人帳篷,老舊大睡袋與瑜珈墊(充當睡墊)和電蚊拍(便於帳棚內殺蚊蟲),全部裝在手拉車上,以便於搭乘交通工具與短距離的移動方便。

到達定點架設帳篷作為深入旅遊的基地營後,就改背我的28公升小背包採輻射狀旅遊。而當時對「輕量化」這幾個字雖然不熟悉,但直覺性反應的作法,隨身背包就是應該輕便。因為背包客的旅程路線如為城市周邊,食宿與交通都不是問題。也誠如開車族的露營裝備不用太在意「輕量化」問題,可是一旦從事登山或健行活動時,「安全地輕量化」就成為首要的考慮。

輕量化

【墾丁露營、走步道】2011/04/16

搭客運車去墾丁海濱「露營、走步道」,運用家中的「簡易行李拉車」外加「登山背包、帳棚、睡袋、睡墊」一拉就走。

輕量化10

【花蓮富里羅山露營區】2011/09/05~09

國家級的五星露營區,搭乘火車來回。以此地作為定點深入旅遊營地,採輻射狀旅遊。

輕量化11

【台東都蘭派出所露營區】2011/09/26

採用背包客模式,在台東都蘭一個人深度旅遊五天。以此地作為定點深入旅遊營地,採輻射狀旅遊。

輕量化12

【避難帳+地布+蚊帳】2013/05/27

在鳳凰山(官校後山)將不同廠牌的輕量化「避難(簡易)帳+地布+蚊帳」組合測試後頗為滿意。至於為何不使用輕量化「單人帳篷」的原因,只能說各有所好吧。


我的睡袋與睡墊輕量化的規劃如下述:

照片左下角的睡袋從右至左依重量與大小排序為:

大睡袋:家用簡單型。

中睡袋:台灣冬季的高海拔山區型、重量1000g (耐寒度-12℃~5℃)。

小睡袋:台灣春秋的高中海拔山區兼隨身攜帶緊急避難型、重量430g (耐寒度-2℃)。

照片右下角的睡墊從右至左依重量與大小排序為:

吹氣式與自動充氣式,大小明顯不同,吹氣式雖然小卻稍重。但無論自動充氣或吹氣式,都不適合野地露宿,因為容易為異物刺破。

輕量化13

【輕量化保溫瓶與脫水菜飯】2013/05/28

在鳳凰山(官校後山)將裝了15個小時的輕量化熱水保溫瓶之溫熱水,泡輕量化「脫水菜飯」試吃後頗為滿意。

通常在野外必須視水源情況來決定是否炊煮食物,否則還是以節省喝水的行動乾糧為主。

換句話說,三餐是否炊煮或用熱水保溫瓶的熱水沖泡麵與行動糧和乾糧地用餐順序,必須依據當天行程的水源情況靈活調配。

輕量化14

【背包的輕量化檢討】2013/05/28

當所有的裝備都輕量化後,背包是最後一個輕量化的目標。

照片中由右至左、由大至小的背包,分別是我的85+10公升、40公升、28公升,至於最小的那個,被包上沒標明。

三個小背包全都是家人登玉山後(含練習)的贈予品,而85+10公升的大背包,則係我個人於去年七月為了登百岳而自購的,背包空重2公斤左右。

近日經全盤輕量化地檢討與實物實裝後,我發現自己真正適合與需要的是40~60公升的輕量化背包。因此我特別訂購了一個空重830公克(含鋁條)的50公升輕量化被包,惜七月份才能交貨。所以六月份的「野外獨走獨宿」行程不能規畫長程與多天數,因為只能攜帶40公升的輕量化背包後導致食物攜帶量受限。

登山鞋

【輕量化的登山鞋】2013/05/30

我的四雙登山鞋如照片,由右至左分別為「雨鞋、高山與雪地型半高筒登山鞋、中級山輕量化半高筒登山鞋、透氣健走鞋」。

以我的使用經驗,中級山輕量化半高筒登山鞋最適合我個人的山區健行。

而高山與雪地型登山鞋的過重,導致我膝關節非常不舒服。

防水袋

【15公升防水袋】2013/05/30

從六月份開始,連續幾個月都安排了「海洋獨木舟+海灘露營」的活動,因而添購了15公升的防水袋與LOCK LOCK 保鮮盒,以便於將個人的輕量化維生裝備放置於船艙中。

至於防水的「相機、GPS、智慧型手機(便於擷取即時地氣象資料)」則由團隊攜帶。

試裝後,不含水與食物後的重量為4.5公斤,內有「簡易帳、地布、蚊帳、睡袋、刷毛保暖衣、風雨衣、備用衣褲、瓦斯爐、瓦斯罐、餐具」。

特與我的40公升登山背包一起合照,以方便比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仙、老虎、狗 的頭像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