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兵制  

暐瀚觀點:誰來撐兩周?

2017年10月6日  Yahoo奇摩新聞

作者:黃暐瀚

如果大陸打過來,台灣可以撐多久?這兩天,成為火熱話題。

國防部長馮世寬說:「至少撐兩周」!不過眼尖的記者發現,去年九月,一樣的問題,馮世寬卻說:「可撐一周以上」。甚麼原因,讓大鵬部長對國軍的抵抗能力評估,多了七天?是政治?是實力?還是假鬼假怪?

於是,一大堆的「兩岸軍力比較圖」,在網路上紛紛炸開。

戰鬥機台灣輸了快一千架,運輸機少五百架,另外坦克少了對岸四千輛,大陸有航母,還有潛艦68艘,台灣只有祖母級潛艦4艘。

軍力圖,戰力圖,分析的都是「硬體」,問題是操作這些武器,得靠「軟體」,台灣的軍人,準備好了嗎?

還記得1996年3月,總統直選前,台海曾爆發「飛彈危機」。

當時中共解放軍對台軍演,朝著基隆與高雄發射了兩枚飛彈。民眾一來雖感覺恐懼,二來卻也因此凝聚意識,幾天之後的大選,提出兩國論的李登輝,拿下581萬張選票,當選台灣第一次的人民直選總統。

這件事歷歷在目,轉眼已經過了二十年。

這二十年來,台灣因為選舉所賜,人人暢談理念,無所畏懼;但也因為選舉所累,藍綠相互惡鬥,永無止盡。

二十年前的台灣面對「戰爭」的威脅,大家心裡會怕,但身體還能站起,雙腳奮力打直。當年能跑的,都跑了,不能跑的,或跑不掉的,總要同舟共濟,團結向前,拚死保護這個家。

然二十年後的今天,台灣卻已不是這個樣。

眼前的台灣,連國家認同都有嚴重分歧,你的國家,不是我的國家;你的總統,不是我的總統;你的國旗,不是我的國旗。現在的台灣,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同仇敵慨,一致對外」的美麗之島,福爾摩沙。

現在的台灣,已是一個分裂仇恨,誰不服誰的無望之島了。

所以去談中共如果一旦打過來,台灣能夠「撐多久」?倒不如先問問,如果中共打過來,台灣還有多少人「想撐」?比起過去,現在有更多人發表「歡迎解放軍解放台灣」的說法,如果軍中也有如此想法者,這仗?還怎麼打?還能打嗎?

其實,所謂「武統」台灣,根本是個假議題。

就算中國大陸非得把台灣當成一部分,矢言收歸!那派四十萬大軍來打?會是最好的方法嗎?

以現在兩岸的軍力差距,共軍來打,然後打贏,這點相信各國軍事專家,都不會意外。問題是打贏之後呢?打完還要收拾殘局,要面對滿地瘡痍,要派駐多少軍隊,駐守台灣。

這樣的武統,有意義嗎?

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眼前,台灣社會已經陷入超乎共軍想像的對立與分歧,面對這樣的「戰略目標」,何須「攻城」?只需攻心,自等其亂,便可取之。一味的討論大陸何時要打來?打來之後台灣可以撐多久?都是沒有意義的。

問題不在台灣可以撐多久?問題在台灣還有多少人想撐?大鵬部長的「撐兩周」豪語,或許有其軍事專業,但扣除掉軍力與戰備的數字之後,軍心何在?一百分的部長,可算到了嗎?

暐瀚 2017-10-6 de 台北

陳長文  

當台灣成焦土 撐「不止兩周」又如何

2017-10-07 聯合報

陳長文/法學教授、律師(大學教師)

如果兩岸開打,台灣可以撐多久?國防部長馮世寬說,前國防部長李天羽認為我方能撐兩周,但由他來打,就「不止兩周」。

共軍若犯台台灣可撐多久?這本就不是一個好答的題目。

在兩岸軍力懸殊的現實下,「撐幾周」?單單這個問題,就已隱涵一個必敗的「前提」。只是差別在「敗多快」?

因此,當馮世寬說可以「撐不止二周」,也不會有太多人認真的看馮世寬的回答。因為,就算真的開打,並且撐不到二周,請問,已成焦土的台灣,不要說馮世寬不會在乎他的芭樂票,台灣人民也不會有人有心情餘裕,去在意馮世寬這「不止二周」,有沒有跳票?

而就算我們如馮世寬一樣的「樂觀」,共軍來犯,在馮世寬英明神武地領導下撐不止二周,那又如何?但真正的問題是,撐一天和撐不止二周的差別是什麼?撐不止二周,想得到什麼?而代價又是什麼?

先看想得到什麼,所謂「撐多久」的核心概念是「以拖待變」,一是增加共軍的成本,以使其知難而退;二是,以時間換取國際輿論的支持,阻退共軍。換言之,目的不在於「擊退共軍」,而在於「逼退共軍」。

但要有這樣的「結果」,這中間至少有三個前提要符合,一是台灣真的可以「撐夠久」;二是,共軍真的會「知難退」;三是國際力量在我們久撐之後真的「會介入」。

世上沒有百分之百不可能的事,當然也有可能這三個前提全符合,我方終能「逼退」共軍,但機率有多少?卻是一個不能先期驗證的賭注。亦即,一旦押寶賭上,「賭錯了」就全盤皆輸。

但更重要的問題卻是,就算「賭對了」又如何?賭對了,台灣撐不止二周,也終於撐到共軍知難而退或國際同情逼退,但我們要付出的代價又是什麼?不仍是一個烽煙連天、瘡痍滿目的殘破家園?而這樣的代價,不分統獨、無別藍綠,都要一體同受。

反倒是承諾撐「不止二周」的政治人物或民選元首,當台灣成焦土時,他們比起大多數的一般平民,有更大的機會躲避戰禍,一旦他們招來戰爭,而台灣頓成焦土時,那些今日此時的慷慨激昂、自信滿滿,馬上就會被拿去兌成一張飛往海外成立流亡政府的機票。

馮世寬與其信口開河用政治語言說可以撐不止二周,不如請蔡英文總統拍胸脯向國人保證,絕不會坐視兩岸繼續堆疊仇視,會傾全力阻止兩岸走向兵戎相見。

最好的國防是和平,是兩岸交融情感、視彼如親。這遠比馮世寬無厘頭的打包票,靠譜得多。


徵兵制  
圖為2016年漢光演習。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如果不想投降,那就恢復徵兵制

黃益中

06 Oct, 2017 聯合報 鳴人堂


根據美國智庫「二○四九計劃室」研究員易思安在所著《中國侵略威脅》引用中國資料揭露,中國已擬訂一份2020年攻台的秘密計畫,打算對台發動大規模的飛彈攻擊,並配合海空封鎖與兩棲登陸作戰。姑且不論這本書是不是危言聳聽,但居安本來就應該思危。何況中共從來就不曾放棄過武力犯台。

對比日前立委賴士葆在立法院質詢國防部長馮世寬,李天羽曾說,兩岸若開打,國軍可撐兩周,現在可以撐多久?大鵬部長說:「他只能打兩個禮拜,我不止啊,可是我在這裡不可以告訴你」。

李天羽當部長是2007到2008年間,那還是徵兵制的年代。眼看義務役將從明年元旦停止徵召,改成募兵制的國軍,我實在不知道部長憑哪一點自信敢說,現在的國軍竟然比十年前來的強大?

這讓我想到2008年9月我奉派教召七天的往事,我當年是參加漢光演習,擔任後備旅旅部政戰官。當時國軍演習的想定,除了最初期的共軍導彈攻擊重要設施,接著海空軍交戰,然後共軍的地面部隊登陸,全台包含現役以及我們後備軍人全體大動員,已經是進到決死的城鎮戰了。而這些參與演習的士官兵,任務只有一個,就是撐超過七天!

為什麼是七天?實話就是,依當時的國軍戰力,我們就只能打七天。最理想的期待是,如果可以撐過這七天,國際輿論會同情台灣,然後包括美軍等列強會出兵干預。相反地,如果不能撐過七天,在國際社會還來不及介入前,台灣就先亡國,也不用寄望誰來救援了。

徵兵制  
圖為2015年漢光31號演習畫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那時小小後備軍官如我,心裡面想的只有一件事,國防部長官你們憑哪一點信心,美國會出兵援助台灣?我相信美國會提供武器彈藥給我們,因為這要用我們的錢買。但美國大兵為什麼要為了台灣冒生命危險開戰?光一個伊拉克戰爭就讓他們犧牲了幾千個年輕人,直到現在戰事也還在持續。至少我是不相信美軍會為了台灣打仗。

在有強大經濟支持、有廣大人口支撐的大國裡,傾向自由至上主義的募兵制確實是可行的制度。不願當兵的國民,透過繳較多的稅金給政府,提供高額薪資報酬與退役保障,給軍人報效國家的誘因,民眾也不會嫉妒這些福利,因為軍人守護國家安全,讓各行各業全力拚經濟,全民因此都能得到幸福。

可是,最無奈的就是這個可是,小國就是沒有這種本錢來行理論上較為公平的募兵制。先不說身處中東火藥庫、八百萬人口的以色列,不但採徵兵制,甚至是女性也要當兵的全民皆兵制(男性役期三年,女性兩年)。就看看跟我們最相近的東亞國家吧,人口高達五千萬的南韓,依然維持兩年到兩年半的義務徵兵制(陸軍及海軍陸戰隊24個月,海軍26個月,空軍28個月)。即便是人口只有五百萬的新加坡,也一樣採行兩年的徵兵制。我想說的是,我們面對的是
世界軍力排名網「全球火力」認證全球軍事力量排名第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請問哪來的本錢放棄徵兵制?而且放棄的還只是一年役期的義務役。

瑞典,這個人口一千萬的北歐小國,人均GDP高達51,000美元(世界第11名),在2010年結束持續逾百年的徵兵制,當時政府表示募兵制才能提升軍隊品質。不過因瑞典職業軍人的薪水低於同年齡的薪水,缺乏金錢誘因,國家每年都未能達標。眼看著鄰國俄羅斯在波羅的海軍事活動增加,併吞克里米亞,烏克蘭又遭攻擊,面對強大國安威脅、世界軍力排名第二的俄羅斯,2017年瑞典政府總算認清事實,宣布2018年重啟徵兵制,而且男女都要當兵,役期9個月到12個月。

媒體都已報導〈全募兵制將上路 國軍明年大唱空城計〉,明年國軍將首度跌破國防部先前公開宣稱維持有效戰力的人數底限。

我國憲法第20條明定:「人民有依法律服兵役之義務」。徵兵制本來就是憲法規定的義務。真要改募兵制,有本事就去把憲法改掉。或者,更乾脆一點,直接宣佈投降,那連募兵制也可以不用費心了。

徵兵制  

募兵制不若預期,明年度國軍將跌破國防部先前公開宣稱維持有效戰力的人數底限。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