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步  


2003年國軍以「健康因素」廢除了閱兵典禮中的踢正步,儘管隨後長庚醫院研究踢正步不影響健康,但卻沒辦法從歷史當中復活。(作者提供)

賈忠偉觀點:中華民國國軍正步形制淺說

賈忠偉 *作者為中正理工學院專科班畢,自由作家。

2018-10-07 風傳媒

近代正步形式來自歐洲,最早可以在普魯士腓特烈․威廉一世(Friedrich Wilhelm I,1688~1740)軍隊裡的閱兵式中看到(也有一說是來自拿破崙的法軍,之後在德國人手上發揚光大)。因此「踢正步」就是從十九世紀德軍前身的普魯士陸軍操典之「鵝步式」改良而來,所以「正步」的英文名稱就叫「Goose Steps」,即鵝步之意;它代表的是士兵邁出的步伐就像一隻抬頭挺胸的鵝在走路──雙腳膝蓋不打彎──那樣威風八面的抬頭前進。

1895年12月16日,袁世凱(1859~1916)奉命在天津小站訓練新軍(原名定武軍,後改為新建陸軍)時,正步就由他所聘請的德國顧問帶進了中國。早期新軍單兵基本教練標準課目中有關「步法」的訓練可以分成──「便步」、「跑步」、「慢步」、「正步」4種,各種訓練都表現出時間對身體的規訓作用,它不但規定每步應行的距離,每分鐘應行多少步也有明確規定(註一)。其中有關正步的部分包括了「慢步」與「正步」兩種。慢步就是將正步放慢,每分鐘只走60(64)步。正步則是將慢步加快到每分鐘114步,步長(幅)75~80公分。另外為了訓練走好慢步,因此慢步教練又細分為──分解動作(清末稱「帶數慢步法」)與連續動作(「不帶數慢步法」)。分解動作的「帶數慢步法」,到了民國初年,就成了大名鼎鼎的「撥慢步」,這也是當時正步教練的基本訓練。

其實就閱兵的外在表現來看,手持輕兵器之地面武裝部隊依照一定的節奏整齊邁大步向前行進(分列式),腳在落地時也同時發出的巨大聲響,整齊劃一的動作,不但可以表現軍隊訓練的嚴格以及軍紀之嚴肅,也可以向來賓或是敵方展現軍威。而在民初以步兵交戰為主的時期,練「正步(撥慢步)」還有訓練腿力與體力的附加功能。北洋時期的《訓練操法詳晰圖說》就指出,撥慢步的功用,在於「以增骽(同「腿」字)腳之力,俾行軍對敵時改換便步易於耐久」,所以「平時宜常操練」。只是這個撥慢步的訓練最後因為流於形式,因此國軍在民國17年(1928年)頒布的《步兵操典新草案》,就明令廢止「撥慢步」,只規定「正步」:
「第四十條:正步一步之長,自前足跟至後足跟,以七十五生的為基準,其速度一分鐘以一百一十四步為基準…欲使走正步,下口令如左。開步-走。左腿稍提起,腳向前出,至距右足七十五生的之處,一步伸直,一面抵地,體重即全移於此足之上。同時右足離地,亦如上法,逐次前進,頭宜保持正直,兩臂自然擺動。」(註二)

然隨著時代的改變與兵器火力的進步,這些與實際戰鬥技巧無關的訓練,不管是踢正步、軍禮儀容訓練或是將棉被褶成豆腐乾狀…其實都是軍隊軍紀訓練的一種形式,目的都是磨練一個人的耐性,希望透過這個過程將老百姓培養成一個服從嚴謹軍紀、負責盡職的軍人。

國軍正步的演變

國軍正步的形式也經過好幾代的演變,像國府撤臺之初,所謂閱兵正步是右手肩槍,腳只是大步跨出,左手也未升至與肩同高(如圖1)。像民國67年(1978年)由劉家昌導演、中國電影公司出品的軍教片《黃埔軍魂》,其中有關陸軍軍官學校在臺復校第一期(第二十四期,大多數學生於民國40年4月1日入學,42年6月16日畢業授階,受訓時間2年2個月)所用──托槍踢正步的方式就是錯誤的。

正步
國軍正步,此照片為海軍官校學生參加民國46年(1957年)國慶閱兵之資料照片。(作者提供)

國軍正步改成托槍形式則要到民國49年(1960年)國慶閱兵時才出現。陸軍軍官學校學生也是在這一年穿上由聯勤高雄小港第二被服廠(由山東懷來遷臺,即後來的302廠,民國92年改由民間企業經營)製作的全新「閱兵典禮服」參加國慶閱兵大典,而這典禮服是由美國西點軍校禮服改良而來(註三)。當時除了陸軍軍官學校學生外,其他軍校的學生仍舊穿著一般的軍種制服參加國慶閱兵大典。

正步
德軍正步。(作者提供)

當然國軍與德軍兩者的正步還是有相當的差異,像德軍是左手托槍;國軍是右手托槍。部隊前進時德軍是右手彎曲左右上下擺動;國軍是左手伸直上下前後擺動(手擺動時上擺95度下擺15度,註四)。前面提過,國軍正步形式最早出現在民國17年(1928年)頒布的《陸軍操點新草案》中。正步在這裡第一次有了完整的量化標準──每一步跨出75公分(步幅)、每分鐘114步,但這個正步形制式只有腳步動作,手部是完全不動的。到民國24年(1935年),國軍頒布的全新《陸軍操點新草案》中則是將手部前後擺動的動作重新帶了進來,以手擺動帶動踢腿,讓部隊行進的感覺更加美觀與流暢。這個動作形制一直保持到民國49年(1960年),這一年正步再度有了全新的改變。但由於踢正步時,腳掌在前進時會強力撞擊地面,因此就有人質疑會影響腦部建康。另外由於「踢正步」來自二戰時的德國,很容易讓人有「軍國主義」或「威權體制」的聯想。在種種因素的考量下,民國92年(2003年)國軍只得以「健康因素」(不符合民主社會的價值觀)而廢除了閱兵典禮中的「踢正步」。不過諷刺的是長庚醫院在民國95年(2006年)發表的最新研究卻顯示,經常練習「踢正步」可以強化膝蓋周圍的股內側肌肉,進而改善及預防膝蓋疼痛、髕骨(即膝蓋骨)不正症候群,也就是說踢正步不但不會影響健康,還可以強化股內側肌肉,讓髕骨回復至正常位置,「踢正步」雖然恢復了「名譽」,但卻沒辦法從歷史當中復活。

正步
當時引進的新式閱兵典禮服。(圖為國軍奮鬥月刊第46期封面照)

正步
現行的陸軍軍官學校閱兵服。(取自大紀元)


附註:

(註一)按《新建陸軍兵略錄存》卷五的記載,便步每步大六十生特密達(公分),合工部尺二尺二寸,一分鐘應行ㄧ百二十步;慢步每步大八十生特密達,一分鐘應行六十步;正步每步大與慢步同,一分鐘應行一百一十四步;跑步每步大一特密達(公尺),一分鐘應行一百六十五步。

參見──黃金麟:《戰爭、身體、現代性/近代臺灣的軍事治理與身體~1895~2005》(聯經出版),P177~178)


(註二)參見──《維基百科》之【正步】(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D%A3%E6%AD%A5)。


(註三):根據考證,西點軍校學生是在1816年開始穿著淡灰色燕尾大禮服,配上高高的步兵圓筒型軍帽,其形式源於發生在──1814年7月5日,美軍入侵英國殖民地加拿大安大略的「奇帕瓦戰役(Battle of Chippawa)」中的美軍制服。由於這次戰役是美軍第一次以同等戰力對抗英軍並獲勝的戰役,在這場戰役結束後,戰役中美軍所穿的高統帽與帽飾的黑色,以及制服的灰色和金色,就成了美國的榮譽象徵。之後西點軍校在1816年就以這些元素,再依拿破崙胸甲騎兵(Cuirassier)的Habit-veste型燕尾制服為標準製作成為學生典禮服(校服)。Habit-veste是前身完全緊閉、與身體貼合的及腰外衣。背身從腰部以下為疊和式或是附有垂式。整體來說這套西點校服(典禮服)是1800年代最流行的軍裝設計。而學生頭戴的高筒禮兵帽則源自於十八世紀末的歐洲軍人所戴的熊毛帽及圓筒帽。

不同於陸軍軍官學校校服的變化,西點軍校校服從1816年問世之後,幾乎沒有什麼重大形制變化。最重要的是,這些服裝都是學生自費購買,因此畢業後可以自行帶走作為紀念,但中華民國軍校的典禮服為公家製發,因此畢業時會依規定繳回銷毀。

參見──


(Ⅰ)M.Kelly(張暐譯):《軍服DO!!軍裝大圖鑑》(楓書坊),p53。


(Ⅱ)株式会社レッカ社(黃昱翔譯):《圖解拿破崙時代 武器.防具.戰術大全(図解ナポレオンの時代武器‧防具‧戦術大全)》(楓書坊),p59、p71。


(註四)在陸軍軍官學校「踢正步」有句通用的訓練口號──「閃電手霹靂腿」;「閃電手」就是擺動的手上下移動要快,如同閃電般的迅速,手擺動時上擺95度下擺15度,形成「二快一慢」的動作。「二快一慢」就是上下運動要快,手擺上來時停頓時間要久。「霹靂腿」就是踢正步的腳出腿要迅速,腿踢出來時必須離地面30公分高,腳間往下壓,而向下踩的腳須向前邁進,落地時全腳掌著地,落地的同時會有「啪」一聲腳步聲。須向前邁進,落地時全腳掌著地,落地的同時會有「啪」一聲腳步聲。


參見──《一個榮民伯伯的部落格》
https://blog.xuite.net/joy8935/twblog/161990510-%E8%B8%A2%E6%AD%A3%E6%AD%A5)。

延伸閱讀:
針對「五年級生等著再踢一次正步」與「正步是怎麼消失的」,個人親身體驗的回應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