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圖/中國時報

潛艦建案籌獲 作好專案管理

2018-10-23 聯合報 梁功凱/國防部戰略規劃司前司長、曾任海軍造船發展中心

未來的戰爭,除了潛艦恐怕所有的武器載台都將無所遁形。因此,潛艦的「隱匿」特性為其最大的依恃。但潛艦的生命周期長達五十年,隨著科技發展,如何保持「隱匿」特性,掌握作戰優勢,應為建案籌獲最關鍵考量。

近日「潛艦國建」案招商引起諸多討論,紛擾不安。筆者從「專案管理」角度探討一些基本問題。此涉及決策管理者思考面向,將影響全案發展。

潛艦籌獲的建案需遵:「作戰需求」、「系統分析」、「投資綱要計畫」等三階段,依序由各業管權責單位完成審查,再由軍備局督導招商作業。據聞國防部為簡化建案作業程序,將「作戰需求」與「系統分析」合併審查。如此傳聞屬實,則嚴重違反邏輯,建案程序形同虛設。

須知,「作戰需求」確立之性能數據為「系統分析」之依據,亦為對廠商的合約規範。在「作戰需求」未審查通過前,所產生之「系統分析」結果如何可信?「系統分析」在獲得本案之「投資效益」及籌獲之「風險」是否可以接受。對此,國防部無法作「具體」說明,顯然本案之風險被輕忽了。也許可採取「螺旋式管理」,設定「停損點」,作為階段性決策參考。

既然潛艦決定國建,則必需透過「技術轉移」,建立國內產業能量。因潛艦建造期程漫長且複雜,本案需求者(海軍負責提供需求)與供應商(台船負責船體結構,中科院負責戰鬥系統)間之權責必須釐清確認,以避免或解決爭端。

譬如:傳統柴電潛艦受限於電瓶容量,平均潛航三至七天即需浮航充電。為克服此限制,歐洲各國積極發展「絕氣推進系統」,使其潛航時間延長至卅天左右,大為增加其戰時存活率及作戰效能。此性能幾乎已列為未來柴電潛艦的標準配備。另戰鬥系統的整合包含:航海系統、電子及偵測系統,如雷達、主動及被動式(含側列)聲納,及武器系統(含魚雷、水雷及飛彈)等。以上裝備之性能規格必需明確納列,作為設計考量(設計公司應具備此能量),即使短期內部分裝備獲得困難,仍應不影響全艦系統設計之完整性。

國軍依據「戰略目標」及「作戰構想」,籌獲所需之戰力。本案期程漫長,經費龐大,內容複雜,如果未能妥善作好「專案管理」,低估風險,急功近利,結果不但未能滿足「作戰需求」,甚且浪費國家公帑,造成鉅額損失,恐將得不償失,進而可能動搖國本,決策者必須慎思之!

★ ★ ★ ★

潛艦國造 螺旋槳設計重中之重

2018-10-06 中央社

潛艦國造預計明年3月進入細部設計階段,前海軍軍官指出,即便外型、戰系設計再好,潛艦螺旋槳製程仍是重中之重,必須避免「空蝕現象」產生氣泡、聲音,遭雷達偵測暴露位置。

總統蔡英文上任後大力推動國防自主,潛艦國造日前已取得美國國務院的行銷准證(marketing license),此舉代表美方政策鬆綁,許可美國防廠商提供「紅區」的零組件、技術或資訊給台灣,對於潛艦國造是一大利多。

知情人士曾向中央社記者表示,台灣國際造船公司負責的「潛艦國造委託規劃設計案」,若明年3月如期、如質完成,潛艦國造進程即由「合約設計」進入「細部設計」階段,接著將建造原型潛艦,進行海試後量產。

他說,潛艦國造最繁複的部分為系統整合,這2年的合約設計階段,國防部與系統商開過數百次會議,除了洽商「紅區」零組件外,也積極尋覓台灣企業中有能力配合造艦的業者,其中潛艦螺旋槳的設計,更是重中之重。

「各國的潛艦下水時都會用布將螺旋槳蓋住,目的是不想讓外界看到螺旋槳的設計。」海軍官校軍事學科部前教官、新江艦前艦長呂禮詩指出,有心人士可以透過螺旋槳的設計外型計算出潛艦的水下聲紋,因此各國潛艦的螺旋槳設計都是機密。

呂禮詩表示,無論是潛艦還是水面艦,螺旋槳的設計在水下必須具備「阻力低」、「聲音小」等特性,但螺旋槳轉動下,容易形成伯努利定律「流速快、壓力低」的現象、造成海水氣化,使水面艦、潛艦後方出現「空蝕」的小氣泡。

他強調,由於空蝕氣泡的噪音容易被敵軍聲納系統捕獲、暴露潛艦的位置,甚至從聲紋中分析是哪一型艦艇,因此哪怕潛艦的外型、戰系設計再好,若螺旋槳設計出問題就功虧一簣,因此設計與鍛造一直是潛艦消音的重點之一。

9月27日至30日「第2屆高雄國際海事船舶暨國防工業展」中,一家曾替國軍光六飛彈快艇、海研五號製造螺旋槳的廠商表示,螺旋槳就像汽車的輪胎,如果做得不好,開起來就不舒服。

他舉製造光六飛彈快艇的螺旋槳為例指出,為求謹慎與完美,曾製作出6個相同的螺旋槳,除了在海洋大學測試外,還遠赴德國漢堡實測。

潛艦國造所需零組件分為紅區、黃區、綠區三類,「紅區」是指國內無研製能力,須向外尋求援助的技術,包括戰系、柴油主機、魚雷、飛彈系統等;「黃區」為困難取得,但有自製潛力的零件;「綠區」則為可自行生產的設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