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新兵射擊訓練換新標靶 尺寸比原來小一半
環球網 2018-12-03
胸環靶變肩靶
目標在雨霧朦朧中若隱若現
這樣的射擊叫新兵怎麼打
新兵班長施華棟一臉疑惑地說:
「他們沒怎麼摸過槍,
你設定這樣一個靶,
不是為難他們嗎?」
近日
駐閩某訓練基地發生了一件新鮮事
胸環靶變成了肩靶
這是什麼樣的一種靶
新兵能打得上嗎
1
新靶標首次走進新訓場
實彈射擊是新兵的必訓課目,部隊多少年來一直使用的都是胸環靶。
然而,10月下旬的一次訓練中,新戰士卻在射擊場打了不一樣的靶。
「班長,剛纔那個大靶呢,咋不見了?」
「位置沒變,靶子換了,仔細看。」
戰士易欣宇揉了揉眼,仔細觀察,在1號靶位上終於發現「疑似」目標靶:尺寸比原來的胸環靶小了一半,背景色跟後面山林幾乎一樣。
「怪不得一開始沒發現呢!」
基地領導檢視新兵射擊成績。
這到底是一種什麼靶?
原來,這是該基地首次將掩體肩靶射擊引入新兵訓練中,尺寸比原來的胸環靶小一倍,還增加了迷彩背景色,難度自然增加不少。
「這個靶模擬敵人在戰壕中和掩體中露出頭部,這樣的靶標更有針對性,這樣的射擊更有含金量!」
基地吳鋒華主任籌劃這個試點目的很明確,他說:「戰場上打什麼目標,平時就訓什麼靶標,這是從‘兵之初’開始兌現‘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的具體舉措。」
可是這樣的訓練,新兵能接受嗎?
訓練試點結果又是如何?
胸環靶與肩靶對比(左為肩靶)。
2
新理念催生新訓法
「胸環靶都不容易打好,讓新兵就開始練肩靶,能打的上嗎?」
「新兵訓練是基礎訓練,有必要打小靶子嗎?」
胸靶換肩靶,綠底換迷彩底,看似很小的變化,射擊難度卻陡然增加。
效果到底怎麼樣,大家夥兒心裏都沒底,但是該基地黨委班子一條心:訓練基地擔負新兵基地化訓練任務,如不勇敢邁出這一步,訓練水平永遠是原地踏步;要突破打大靶子的思維定勢,探索實踐適應戰場目標的基礎訓練。
在去年一個班試訓的基礎上,今年他們又隨機指定一個排繼續試訓。
擔負試訓任務的分隊幹部堅信:「訓練難度增加,效果不能有絲毫縮水。」
利用彈力繩製作固定器,提高據槍穩定性。
據槍、瞄準、擊發、每一個步驟都要精細教學。
憋氣訓練。
為探索更為有效的訓練方法,該分隊成立研究小組,按照「由淺入深、先易後難、穿插結合、擴大規模」的思路,學習槍支理論、射擊學理,掌握紮實的理論功底。
進行「四點」瞄準訓練、縮小靶瞄準訓練、射擊流程訓練等,打牢射擊動作基礎。
同時,他們加大訓練難度,採用憋氣訓練、高強度體能訓練後據槍瞄準訓練,用放音響、點鞭炮等方式模擬實戰環境,錘鍊戰士們應對複雜環境的射擊能力。
效果到底怎麼樣?
11月17日,參與試訓的30名新戰士走上靶場接受檢驗。
實彈射擊當天下大雨。
射擊考覈難度加大。
泥水浸溼了全身。
3
新成果激發新動力
天公不作美,風雨交加,靶場的官兵不得不穿上雨衣。
射擊難度再次增加!
靶場泥濘一片,只見100米目標處靶標若隱若現!
新兵進行實彈射擊。
臥倒、裝彈、據槍、瞄準、擊發……新戰士按照班長教的動作展開射擊。
「砰砰砰……」一連串槍響後,及格率並不高。
第一輪體驗射,10人優秀,10良好,3人及格,7人不及格 ,平均36.4環。
第二輪開始考覈,11人優秀,16人良好,1人及格,2人不及格,平均41.2環。
「考覈還不錯,優良率達到90%!」考覈結果一出來,在場的基地領導鬆了一口氣。
為強化訓練效果對比,該分隊又組織胸環靶射擊考覈,平均成績43.2環,在該營5個排中排名第二。
「增加難度,能夠達到大綱要求的訓練標準,而且先打肩靶再打胸環靶,成績還會更好一些。」參與試訓的幹部骨幹感觸很深,紛紛表示,「聚焦實戰增加難度,訓練效果更加明顯。」
對此,參加試訓的戰士怎麼看呢?
新兵樑佳偉:
「打完頭靶再來打胸靶,發現更容易更簡單,射擊範圍廣,所以我很有信心。」
新兵龔鐵寬:
「射擊時我什麼都沒想,就是按照班長教的動作概要領,據槍瞄準射擊,也沒想到兩次都優秀。現在想想,用新靶子訓練,我會更加專注。」
新兵九連三班長施華棟:
「靶標換成肩靶,對射手據槍、瞄準、擊發的動作要領要求更高,稍有偏差就可能不上靶,但是隻要嚴格按照動作要領射擊,能夠有效檢驗和解決據槍不穩定的問題。」
從兵之初開始
高於大綱、嚴於大綱、難於大綱
從嚴從難提高訓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