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
知名作家、海軍備役上校,曾任艦長。
假新聞 2019/06/24
不久前在臉書看到一則貼文,內容如上圖:
這是前美國總統吉米.卡特,與現任總統唐納.川普之間的談話。
很令人驚訝的談話,看得我感慨萬千,因而分享在自己的臉書。
再想一想,此貼文盡是英文,或許某些網友看得一知半解,因而費了點功夫翻譯成中文。
之所以如此肯定這篇貼文,因為政府最近極力向美靠攏,並藉以突顯國安團隊的成就──華盛頓史無前例地支持台北!
真如此嗎?
古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今人更應明白:交什麼樣的朋友,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若曉得美國原來是世界的亂源,政府對美政策能不謹慎?這篇貼文說得及時、到位,我不僅分享於臉書,也透過LINE轉傳所有朋友。
沒想到臉書公布沒多久,某網友質疑:「中國自1979以後沒有和任何國家發生戰爭嗎?中越戰爭是怎麼回事?」
哎呀,當初怎沒細想?
1979是40年前,那時我才20歲,中越戰爭發生在那麼久以前嗎?
我心虛了,急忙上網查資料,所幸中越戰爭爆發於1979年2月17日,同年3月16日結束;因而「中國自1979年以後沒有和任何國家發生戰爭」,完全正確。
才解決一個質疑,LINE網友P接著來函:「文字當中有錯誤──建國242年中只有16年和平,是很嚴重的錯誤,而且卡特也沒這麼說。」
瞧見來函,我的心情頓時跌至谷底!
當初看到「建國242年,只享有16年和平」,我的心中也曾出現疑問。
可能嗎?
果真如此,美國不僅可悲,而且可惡!
不過,P從小成長於美國,對美國文化知之甚深,敢這麼說,肯定有他的言論基礎。
我心裡七上八下,匆匆上網Google,所幸查到以下資料:
https://www.counterpunch.org/2019/04/19/jimmy-carter-us-most-warlike-nation-in-history-of-the-world/
我將資料轉傳給P,沒幾分鐘他便回覆:「一位前美國總統會這樣說,我真的大開眼界!」
直到瞧見這句話,我才長長舒了一口氣!
早年我未參加任何網路群組,後來年紀大了,日子閒了,這才在朋友的邀請下,從一個、兩個、三個……,到今天也成為許多群組的一分子。
綜合這幾年的經驗,深深感覺網路充滿了假新聞。
特別在選舉期間,假新聞之多、之逼真,實在令人防不勝防。
例如不久前,館長陳之漢與小英總統出現在國軍莒光日電視節目。當天臉書就貼出陳之漢曾涉及毒品、竊盗、賭博、恐嚇、傷害、搶奪、共同強制罪等七項前科。此貼文經網友分享,短短一天我便看了七、八次。
若問我信不信,坦白說,我覺得可信度不低。
人雖不可貌相,然而實在抱歉,我們多半以貌取人。
某人渾身刺青、滿口髒話、糾紛不斷,這種人可能是善類嗎?
再加上「三人成虎」──網路一而再、再而三地轉傳,原本懷疑的網友後來也可能轉而相信。
或許這就是幾天之後,軍界名嘴李天鐸寫了篇《小英,她瘋了嗎?》,批評小英把七項前科的慣犯當成軍中典範,狠狠把小英挖苦了一頓。
《小英,她瘋了嗎?》經報章轉載,陳之漢看了大怒,除了向警局申請良民證以證明自己的清白,並憤而向李天鐸提告。
看到陳之漢提告,我十分訝異:難道這也是假新聞?
有沒前科不是說不清楚的政治問題,那是一翻兩瞪眼、立竿見影的事。誰會這麼無聊,製造如此輕易便可戳穿的假新聞?
可是,就是有人這麼幹吶!
網路世界由於不易找到消息的源頭,因而要小心再小心,不要看到什麼報導,只因自己爽,不經查證,就逕自分享、轉傳。
不是怕不怕別人告的問題,而是公開講錯話,不覺得丟臉、難過嗎?
有一次我參加電視叩應節目,講了段「事後發現錯誤」的理論,這讓我萬分懊惱,三、五天都耿耿於懷!
甚至現在提到此事,仍讓我心頭有如扎了一根刺!
我們務必要注意自己的誠信,尤其是公開講話。
奉勸各位讀友,日後撰寫或分享文章,請思考以下三個原則:
一、稱讚別人,放心大膽地做。
二、批評別人,考慮以後再做。
三、恥笑、怒罵別人,請先小心查證,再注意修辭。
每個人都不應傳播假新聞,更不可製造假新聞。雖這麼說,但是很悲哀,此刻我心底最深的感觸是:
原文網址:
http://yellowriver69.blogspot.com/search/label/69%3A假新聞
★ ★ ★ ★
黃河
知名作家、海軍備役上校,曾任艦長。
寒冬將至? 2019/07/01
巷口有一家麵店,老闆是退伍軍人,由於和我有共同的話題,偶爾不知該吃什麼的時候,就會來這兒用餐。
他的小菜普通,但是價格便宜,每次去,我都會拿兩、三盤。
另外我還會吃一些滷味,好比滷牛筋、牛肚、牛腱、牛腸,質地軟爛,味道正統,算是水準以上。
當然,主食也不可少,我常點的是清淡的雪菜肉絲麵。
如此這般,一餐的消費約三、四百元。
偶爾好友來訪,請人吃飯,即使牛肉麵配上小菜、滷味,似乎也不成敬意,我多半會帶著朋友前往路途較遠的日本料理店。
那兒環境高雅,食材新鮮,做工細膩,所以價格不低。
中午的商業午餐,一人份七百元。
晚上同樣是個人套餐,不過分三種,最便宜的一千八百元。
這兩家店我常去,老闆都熟;不過,那全在一年多以前。
最近這一年,光顧麵店的次數屈指可數,日本料理店也僅僅在四個月以前去過一次。
沒有錯,突然之間,我很少上館子了。
平常吃什麼呢?
忙的時候吃簡單的速食,好比麥當勞、摩斯、肯德基……,如果不趕時間,都是自己動手燒飯做菜。
今早出門,經過巷口,意外看到麵店的廚具與桌椅已被清空,老闆正在做最後的清理工作。
我好奇地走向前,詢問老闆是否換了營業地點?
他長長嘆了一口氣,表示最近這一年「月月虧損」,沒辦法,只能收了從此退休,不再開店。
聽完麵店老闆的辛酸,猛然讓我想起前次前往日本料理店的消費經驗。
誠如先前說明,這家店的晚餐都是單人套餐,分三種,最低價一千八百元。
雖然貴,但是他們開幕至今超過二十年,營運始終良好,特別是中午的商業午餐,幾乎天天人滿為患。
可是那天晚餐,走進偌大的店裡,只看到零零落落的三桌。
服務生送上菜單,我有點意外,因為最便宜的套餐降到一千六百元!
這是自七、八年以前,我開始到這兒消費以來的第一次降價。
我以為一分錢,一分貨,少了兩百元的套餐必然比以前差。卻不料無論是質或是量,都有進步,整體的感覺比以前一千八百元的套餐還要好!
付帳時我大大稱讚老闆。
沒想到老闆眉頭一皺,感嘆道:「最近這一年的生意差了很多。」
如果你經常外食,不知是否有這種感覺:最近這一年的生意差了很多?
我不在餐飲業,不了解實際狀況,但是身為一個退伍軍人,我心裡清楚地明白,最近這一年我的消費習慣改變了許多。
細的不談,單講我終身俸支用狀況你就能明白。
一年半以前,終身俸半年發放一次,即使那時錢數未減,半年的薪水也只夠我支撐五個月左右。
最後一個月總是左支右絀,往往不得不向老婆求援。
如今刪減終身俸,去年初並改成月支付,開始時的確難以適應,經常不到月底就阮囊羞澀。後來被逼得只好改變消費習慣,除了減少開支,並推辭不必要的應酬……。再講白了,就是越來越節儉,越來越小氣。
有成果嗎?
今年元月以來,每個月我都可以節餘一萬元左右。如此一來一往,和早年相比,每個月我可能少花了兩、三萬元!
兩、三萬元影響最大的是三餐,其次是旅遊。
我如此,我的官校同學也如此,全國軍公教退休同仁可能都如此。
早年退休軍公教由於享有終身俸,所以缺乏經濟方面的憂患意識,像我這種「有多少、花多少」的月光族,比例不低。
從壞的方面看,我們沒有養成儲蓄的習慣。
從好的方面看,我們是國內消費市場的中堅。
如今政府刪減終身俸,金額的改變還是次要的,麻煩的是我們失去了對政府的信任。
直到這時我們才明白:終身俸不是「終身」的保證。
政府一念之間,隨時可能因為一個什麼理由,說改就改。
今天是這金額,誰能告訴我:五年以後,十年以後,十五年以後……,又會變成多少?
由於對未來的不確定,退休軍公教對經濟產生了危機意識,所有人的消費同時縮手。
幾十萬消費中堅同時縮手,會不會意味著消費市場的寒冬將至?
果真如此,三年、五年以後,又會產生什麼後遺症?
政府重大施政,必然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不可能在改革實施之初,就顯現所有結果。
有的要一年、兩年……,有的要五年、十年……,才可能慢慢浮現它的副作用。
什麼是愛人民的政府?
制定政策之初便能高瞻遠矚,預見它未來可能產生的所有後果。
註:請不要說:只要懂得節儉,縱然刪減你的終身俸,錢還是夠嘛。
我年逾六十,父親過逝,母親享有半俸,老婆仍在工作,兩兒一女都已獨立,且家人的薪水,除了剛從大學畢業的小女兒,其餘都比我高──這條件,放諸全國退休軍公教同仁,幾人和我相當?
原文網址:
http://yellowriver69.blogspot.com/search/label/70%3A寒冬將至%EF%BC%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