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Casey Chao

國內兩大軍事雜誌《尖端科技》與《天生射手》專欄作家。

這份研究是針對死亡率與到院時間長短,兩者間的關係

背景:
創傷是一項具時效性的疾患;但要在院外就能掌握到那些傷患身受的有時限性的傷害,向來是一個挑戰:而很多研究都無法在"到院前時間(PHT)的增加"與"死亡率"之間建立一個關係,而主因則在於對不同類型創傷患者的評估,以及所謂沿襲性的生還偏見

(譯註:Survival Bias是指相關研究會去找之前研究當中,所引用的傷患登錄資料:但這些資料往往來自創傷中心,以至於無法包括那些因距離創傷中心太遠而在到院前死亡,或是那些被送往非創傷中心的傷患;但卻會包括那些原先距離創傷中心較遠,在經歷較長到院前時間後,卻得以存活的傷患)

所以這個研究的目的在於,決定在既有的創傷檢傷分類標準中,是否有一部分可用於辨識出那些"死亡率"與"到院前時間"有關的傷患

研究方法:
從2007到2015年,那些自現場後送,16歲含以上,被記錄在國家創傷資料庫的創傷患者都包括在內

先利用所謂三次樣條曲線分析(Cubic spline analysis),來找出一個死亡率增加的反曲,一面辨識出那些"死亡率"與"到院前時間有相關"的對象,並排除那些具有較長到院時間,會造成生還偏見的樣本

然後以邏輯回歸來決定"死亡率"與"到院時間"的關係,並針對人口統計,運輸模式,生命徵象,手術處理與後遺症等來進行調整

此外,他們也以檢傷分類標準之分層模型,來測試現行的創傷檢傷分類標準與到院前時間的互動,以確定哪一些判準可以找出那些會因到院前時間延長,而增加死亡風險的傷患

結果:
在高達517,863的研究樣本中,發現到院前時間在30分鐘以內的傷患,其死亡風險會隨之增加

那些外傷嚴重度分數(ISS)中位數為9的傷患,其到院前時間的中位數為26分鐘,而死亡率為7.4%

總體而言,到院前時間並未和死亡率有關;但互動分析顯示,在那些收縮壓(SBP)小於90mmHg,昏迷指數(GCS)小於或等於8,或是那些受到非四肢槍傷的傷患,其到院時間的延長是與死亡率增加有關的

結論:
那些在到院前就有低血壓,GCS小於或等於8,以及非四肢受槍傷的患者,在到院前時間延長後,會有較高的死亡率,因此這類傷患可能身受有時限性的傷害,並會因迅速後送和完整急救而獲益

上文承蒙 Casey Chao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仙、老虎、狗 的頭像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