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戰蒐直升機動力不足,返場迫降時墜毀,造成兩名飛行員殉職。圖為OH-58D戰搜直升機 。軍聞社
高層愛作秀不幹實事
間接造成部隊訓練傷亡
陸軍戰蒐直升機動力不足,返場迫降時墜毀,造成兩名飛行員殉職。意外無非人為、機械、天候3個因素,飛行員曾表達旋翼轉速過低,這可能是動力不足造成問題,機械發生問題泰半因後勤維修有疏漏。面對意外狀況,考驗飛行員自身的修為,機械與人為綜合因素下,乃使漢光演習又生死亡意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避免不必要的訓練意外,已是刻不容緩。
軍事演習 變成具政治操作意味的秀
對政府高層而言,軍事演習往往都變成具有政治操作意味的秀,脫離了台海防衛作戰的軍事意義。
年初黑鷹飛行員失誤,造成高級將領重大傷亡,不忍苛責也就罷了,大肆吹捧表揚,把死傷搞成選舉作秀,這種荒唐的治軍風格,風行草偃,部隊風氣不免敗壞,焉能讓大家對同袍死傷痛定思痛。凡事只要奉承上意即可過關,記大過軍官本要人事管制,居然還能照樣升官,搞成七星將軍的醜聞,這就是今日的部隊真相,闖禍失職不要緊,上面支持,一切順風順水,不用煩惱。
陸軍戰蒐直升機動力不足,返場迫降時墜毀,造成兩名飛行員殉職。圖為軍事迷昨捕捉到OH-58D戰搜直升機出發參與漢光演習的身影。圖/鍾博鈞先生提供
裝備需要完善後勤補保設施 卻常被忽視
應付上面,比要求下面訓練,更是要緊的事情,高層側近的幕僚,往往對部隊情事管東管西,以政治考量取代軍事專業管理,如此治軍自然問題叢生。
打仗不是只比船堅砲利,良好後勤支援,能確保勝利戰果。恰恰相反的是,後勤往往不如作戰單位受到重視,操作精良裝備的戰鬥部隊,是許多人對軍隊威武形象的投射,但是這些裝備能否正常運作,卻需要完善的後勤補保設施,這些卻經常被忽視。
採購更棒武器為作秀 不願投資後勤體系
購買軍事裝備看起來昂貴,相較於維護它們正常操作的後勤補保費用,根本是九牛一毛,往往是編了預算採購,卻只有一點點的預算購買零附件,對外都說往後會慢慢建立後勤維修體系,但是每個後任的指揮官,經常選擇滿足高層作秀效果更棒的武器採購,而不願意投資不容易被看見的後勤體系建立。
作秀第一,不幹實事,光買裝備,輕視後勤,大致上是某些政府高層的心態,因為表面功夫好,選舉就會有票,選民只看熱鬧,看不到也不懂訓練與後勤的重要。
漢光演習日前發生陸戰隊小艇因為天候突變翻覆,14人落水,兩死一命危,圖為2015年海軍陸戰隊員搭乘CRRC橡皮艇參加演習。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面對人為錯誤 傷亡對部隊才有正面價值
這次漢光演習陸戰隊小艇因為天候突變翻覆,14人落水,兩死一命危,顯示陸戰隊士兵訓練有相當良好成效,面對突變大多數人沉著應變,僅少數人溺水。這起意外發生無非個人面對緊急狀況時的個人處置,決定了個人生死,陸戰隊的訓練救了11名戰士的性命。
一如這起陸軍直升機意外,動力不足下的迫降處置,或許飛行員已盡力返場,選擇較安全場地降落;但落地過重,油箱破損引發火災,這樣的意外,飛行員執行迫降程序過程,就有值得推敲的空間。
要能不畏人情,檢討人為疏漏的可能,不論是檢修或者降落程序,都該面對。黑鷹直升機的重大傷亡,沒有誠實面對飛行員處置狀況的失誤,反而搞成全民皆哭的鬧劇,部隊演訓意外成因,自然沒人在乎,傷亡也就難以避免。只有誠懇面對人為錯誤,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演訓的傷亡才對部隊有正面的價值。
延伸閱讀:
Casey Chao:美軍演訓意外結論是「志得意滿的團體文化」與「整個體制風氣」的批評,國軍則是「操演時犧牲是武德的極致表現」,這是法會還是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