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2004年桃園國際航空嘉年華在桃園基地舉行,如今空軍基地已成古蹟。圖為空軍IDF戰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我最神祕空軍基地!
有群英雄
比黑貓更不能見光…

2020-08-13  聯合報 / 記者陳夢茹、賈寶楠

photo2.jpg
前空軍桃園基地立體模型。圖/桃園市文化局提供

北部空防最前線 戰鬥偵察一把罩

二戰期間,日軍為因應美軍展開對台灣及沖繩大規模空襲作戰,在台建立許多可耐爆抗炸及偽裝的「祕匿飛行場」,1944年蓋好的「桃園飛行場」便是桃園基地前身,當時供神風特攻隊使用,只有一條跑道,曾有「誠」119飛行隊飛往沖繩出任務,在此服役的都是18、19歲日本少年航空兵。

國民政府來台後,因噴射戰鬥機從桃園起飛距大陸福建龍田機場只要10分鐘航程,可隨時升空接戰,同時也要方便深入敵後偵察共軍動態,便由第五戰術戰鬥機大隊、第十二戰術偵察機中隊進駐,共同建立北部空防第一道防線。

photo3.jpg
桃園基地空照圖。圖/高興華提供

首都禁衛軍 雲霄盲眼練戰技

前五大隊第27中隊中隊長朱玉志說,桃園基地冬天經常低雲密布,形成天然隱蔽,但對飛行員也是一大考驗,剛起飛、收完起落架,飛機就進入雲層,只能靠儀器飛行,不能靠目視,但是一出雲也就馬上要落地,所以桃基的飛行員在「儀器飛行」上更細膩、有歷練,可說靠環境練成高超技術。

「空中作戰常在3、5分鐘內結束,飛行員待在警戒區,必須隨時作好準備保衛領空,聽到警鈴一下,就得衝上飛機執行任務。」朱玉志說,五大隊有光榮傳統和戰史,因為訓練精良,才能防衛首都和台海安全。

五大隊1936年成立於杭州筧橋,猶如皇家空軍、禁衛軍,在抗日、台海戰役中立下彪炳戰功,1998年移防花蓮基地,2004年裁撤,留給後人無限回憶和懷念。

photo3-1.jpg
不少桃園基地退役將士軍官捐出老照片等個人物品。記者陳夢茹/攝影

深入敵空冒險偵察 823也建功

1935年成立的第12中隊主要負責偵察、照相任務,是當時國軍唯一的偵察部隊。1958年823戰役前夕,12中隊執行偵照作業,發現共機全面進駐沿海機場,提前示警;砲戰期間也執行269架次任務,數度在空中與共軍爆發驚險衝突。

「偵察就是非常低調進行任務,被發現後就要躲避戰鬥機和高射砲攻擊,才能逃離匪區。」前桃園基地指揮部指揮官梁玉飛說,作戰第一,情報為先,當年空中偵察必須深入敵後蒐集情報,提供我方運用,才能和戰鬥部隊一起穩定政府遷台前後的緊張局勢,出任務總是非常驚險。

12中隊1984年執行「始安計畫」,以RF104偵察機搭載高空長距離傾斜掃描式相機「始安相機」,可在6萬呎高空、超音速狀態執行任務,2具始安相機價值高達5億元台幣,有效攝影距離達72公里以上,成為一大特色。

photo4.jpg
黑貓中隊駕駛U2偵察機出任務,犧牲慘重 。圖/黃鍾輝提供

中美快刀計畫 黑貓犧牲慘重

1950年代全面冷戰,情報戰更是重點,美國已發射人造衛星,對地面拍照技術卻還不夠強,因此研發U2高空偵察機,可在7萬英尺高空躲避戰機攔截進行偵照,連車牌都能辨識,但執行任務極度危險,便與我合作「快刀計畫」(Project Razor),提供飛機、設備、訓練和技術,由台灣出飛行員。

1961年空軍總司令部情報署以「空軍氣象偵察研究組」名義,在桃園基地成立35中隊,隊員陳懷生以黑貓圖案設計隊徽,因此俗稱「黑貓中隊」。

「回得來就回來,但能不能回來根本無法預料。」前35中隊飛官魏誠說,出任務的時候,沒人跟你講話,孤孤單單一個人進入大陸,一去就是6、7個小時,只有繼續往前進,完成任務,遭敵機追蹤、被雷達鎖定等驚險狀況是家常便飯。

魏誠指出,U2偵察機結構脆弱、起降操作困難,訓練和作戰損失的飛行員幾乎相等,「都是精英」,台灣共32人赴美受訓,28人完訓,有6人因訓練殉職,後來作戰殉職4人,最有名的也是陳懷生。另有葉常棣、張立義被俘,後由美方協助才獲釋。

據了解,因35中隊的偵察成果,協助美方掌握大陸在新疆發展核武等情資,也確保台灣的美援供應。隨著快刀計畫1974年中止,35中隊跟著裁撤,直到近年相關史料陸續曝光,國人才發現原來他們任務艱鉅、犧牲慘烈,紛紛以展覽、紀錄片致敬。

photo6.jpg
黑貓中隊U2偵察機從桃園基地起飛 。圖/黃鍾輝提供

英雄背後的英雄 超神祕照技隊

桃園基地也曾經駐紮專門判讀偵察照片的照相技術中隊,是空軍唯一特殊技術任務編組,統一負責照情事務,分工細密。前副隊長何開基說,照技隊算是「英雄背後的英雄」,在國軍非常獨特又神祕,作業區抗炸又保密,鮮為人知。

「這原本不能說的,但我們希望後人好好看看照技隊為台灣貢獻多少。」前照技隊士官長何宜成表示,照技隊在台獨一無二,在基地裡有三個作業區,「永安」負責任務下達、回報,「增城」接收底片沖洗,再開始製圖、成像、製作報告,「華域」負責衛星照片,也就是偵察機拍不到的區域情報,1980年台灣自美引進超級電腦,就在華域成立首套數位遙測衛星影像處理系統。

photo7.jpg
偵照功能強大的始安相機,造價昂貴。圖/桃園市文化局提供

拆屏東棚廠運桃園組裝 修護棚廠很給力

桃園基地2016年由桃園市府指定為市定古蹟「前空軍桃園基地設施群」,有七大設施群被保留,分別是美方顧問團暨空勤生活區、修護棚廠區、35中隊飛機棚廠、六大隊飛行作業區、耐爆指揮所暨氣象觀測所、照相技術隊營舍、警戒區。

前第五修護補給大隊長管玉成說,其中負責修護的一號棚廠,是把日本人在屏東機場的棚廠拆開、搬運到桃園再組合起來,不僅十分耐用,更發揮強大的後勤維修功能,讓飛行員安心出任務。

前第八戰術戰鬥機大隊長馬自勇說,在美國斷交前,桃園基地是美軍在西太平洋重要的空軍據點,當時有讓其他基地羨慕的游泳池、俱樂部等設施,甚至軍官宿舍還號稱「小白宮」。

photo8.jpg
前空軍桃園基地U2黑貓中隊機棚廠嚴重毀損,桃市府緊急修復。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U2棚廠今年修復 莫忘前人艱辛

桃園基地緊鄰桃園國際機場,有一條戰備道相連,2004年舉辦的桃園國際航空嘉年華,許多戰機和國外特技表演機,降落當時的中正機場後,便經由戰備道拖進基地。

但桃園基地在退役後有不少設施荒廢、破損,因為位在航空城計畫內,桃園市府與民航局協調保留停機棚及周邊設施,總面積約12公頃,納入文化部歷史現場再造計畫,2016年登錄為桃園市定古蹟,不過當年「絕對禁區」的35中隊H5棚廠,今年初才獲得緊急修復。

為重現歷史,桃園市文化局3年收集逾2千件基地相關史料並建檔,同時接受捐贈約300件文物,還邀請歌手白安創作主題曲「回家的路」,配合空軍節,8月14日將再度舉辦「鐵翼榮光」展覽。

梁玉飛說,參與市府的口述歷史訪談,並非只希望國人向空軍英雄致敬,更是請大家不要忘記,台灣當年不是無緣無故就能穩住陣腳,平安建設到今天讓國人享受成果,大家看著頹敗的棚廠和荒煙蔓草的基地,應該有所省思,先人是如何一步步走過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仙、老虎、狗 的頭像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