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美軍一艘勃克級USS Mustin馬斯廷號驅逐艦(DDG 89)八月十八日穿越台灣海峽,共軍東部戰區稱,全程跟蹤監視美艦。圖為艦上直升機MH-60R直升機起降畫面。 圖/取自U.S. Pacific Fleet

黃介正
美對兩岸「戰略模糊」的終結?

2020-09-04 00:11 聯合報

黃介正(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會長哈斯與幕僚,在其所屬知名《外交事務》期刊合撰文章,聲稱維持台海和平四十年的美國「戰略模糊」政策,因中共擴張及兩岸軍力失衡而漸失功能,建議更改為「戰略清晰」,亦即中共對台動武,美國雖遠必救。

華府從台北移轉外交承認北京以來,明確反對中共以非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分歧,《台灣關係法》載明嚴重關切,卻未明言美國是否介入的戰略模糊政策,使「武統」與「台獨」均因不確定因素過高,而被「雙重嚇阻」。

由於中國大陸綜合實力擴張與國際影響力迅速追上美國,兩強形成戰略爭霸格局,近年來華府多有「抑中扶台」之宣示性作法。美國海空軍更加頻密地在台灣周邊巡航演訓,國務院決定將解密之雷根政府對台「六項保證」相關電文完整公布,國會近四年逐次加碼升級友台立法之外,最近尚有包括避免台灣遭受侵略,美國未及馳援,北京快速揮軍奪台形成「既成事實」之相關提案。

截至目前為止,「戰略模糊」政策已不足以遏制中共對台的軍事恫嚇,或維護美國在本地區的安全利益;因此需要透過審慎的檢討與調整,適度地滑向更明確的政策宣示與軍事部署,用以補強嚇阻功效,避免失算而無法應急,在美國政學界似已有相當程度的共同認知。

然而,美國對台採取「戰略清晰」的概念,既有相當寬廣的政策選項,也有相當堅實的邊界紅線,不會交由台灣自行定義,亦絕非浪漫無窮的鋼鐵保證。

美國亞太助卿史達偉日前公開說明,美國仍遵循對台「六項保證」時,不忘強調美國奉行的「一個中國政策」,並未改變。哈斯雖然撰文建議美國改變「戰略模糊」,卻認為「戰略清晰」政策不包含提升美台關係或外交承認,也不應涉及共同防禦條約,或簽署雙邊文件。

兩大核子強權與兩大經濟體的事實,決定了美中關係要做到習近平所期待的「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十四個字,幾無可能。寬廣的太平洋,能否容納中美兩個大國,或許要先從南海來進行測試與理解。從相反角度看,美中捲入具規模的局部軍事衝突,或是全面走向經貿科技完全脫鉤,機率固然存在,但確實很低。

美國與中共的戰略競爭,是相當長時間的現在進行式,甚至將延伸至本世紀中葉。評斷近兩三年針鋒相對的美中較勁,自不宜緊扣在川普總統選戰操作的單純角度,亦無需認定係華府專挺民進黨政府的刻意偏頗,更不能天真地假設從此台灣選邊,脫中已定。

美國對於「戰略模糊」政策的自省或建言,目的在於「恢復嚇阻」的效能,也可以視為模糊與清晰之間,戰略尺度的「調校」與政策工具的「再平衡」,而其行止的基準,自然也只是美國本身的利益。

美國滑向「戰略清晰」的政策調整,對於夾在台美關係與兩岸關係中間的台灣而言,我們曾否思考政策再平衡,大家都來想一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