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y Chao
國內兩大軍事雜誌《尖端科技》與《天生射手》專欄作家。
為什麼這樣多有識之士要反對戰鼓隊?
1.
首先,很多人(我承認自己是頭號戰犯)一直在督促,軍方要發個人急救包;因為即使沒打仗,軍隊從高華柱將救災列入任務後,難道救災現場不會受傷,沒有風險?更別提特戰部隊還要山隘行軍,各個單位也會演訓,這些都是存在的風險
因為記取了美軍強調在受傷現場必須就要處置,以及美國社會在一連串濫射事件後,從白宮開始推動止血活動的重要性,我們才會覺得軍方必須廣發個人急救包,並進行訓練
2.
但這個東西說不發,就是不發,一路從高華柱、楊念祖、高廣圻、嚴明、馮世寬到嚴德發,歷幾任國防部長,甚至執政黨都換了,但什麼都買,就是不弄急救包
據側面聽到的消息是,軍種首長和軍醫體系擺不平:前者認為這筆錢應該軍醫出;但軍醫覺得這筆錢應該各軍種出,而且各式荒腔走板的設計,例如說固定在人員肩膀側面都出爐了,所以就繼續擱著
3.
然後呢?原本有人說明年要發,但因為另一些奇蠢無比的理由,所以明年又沒有了
你跟我說愛護手下,要零危安,我只想講一個字「屁」
4.
接著戰鼓隊這個蠢事就出來了,一個旅三十萬,十五個旅,就是四百五十萬
我對戰鼓沒有歧視;但如果我們真認為兩岸情勢惡化,連「後備」體制都要被迫變革調整,結果「現役」卻先搞敲鑼打鼓的把戲,那請問這是有邏輯的嗎?
5.
當然,如果以一個個人急救包三千塊台幣計,這筆錢只夠買一千五百個急救包,以陸軍十三萬員額來看,要將近九十個人,才分到一個,並不是好的做法
但如果是戰鬥救護員的器材組呢?以一組一萬兩千多元計,這筆錢可以弄三百五十五組器材,一個旅可以分到二十三組,一個營約可以分到七組,一個連則至少有一至兩組
只要各單位派去國防醫學院受戰傷訓練合格完訓者,畢業就給他一組帶回單位,這是不是馬上就收到效果?是不是當下就提升小部隊的急救能力,也降低危安風險?
當然,我們沒辦法用這點錢提升「每位官士兵」的自救能力;但用來提升「每個連」的救護能力,是絕對做得到的,結果拿去弄敲鑼打鼓的設備,請問這個優先順序對嗎?
最後我只想講,這些常識在下已經說了很久,甚至羅紹和將軍還在當發言人時,我就進去面對過軍醫局的長官了,如果你們真的要做,而且做好,如今誰會批評你們
臉書網友留言:
沒錢發不想發就算了
重點還不准底下的人自購
重點是還不是沒錢發
是有錢但就不想發
之前還聽過因為怕違反醫療法規所以不能發給所有人的說法
Casey Chao
我當初在做立委助理時 試圖推過緊急救護法列出但書 讓軍人在緊急之際可以鬆綁(但細則要軍醫局擬定)的提案
衛福部聲稱任何人皆可在緊急時使用急救器材,並施救
法軍也管制,但是有訓練用的急救包,平常還是有落實個人戰傷急救訓練,也有裝生理食鹽水的嗎啡針劑,可以實際操作熟悉
竟然列為管制品,但自行預備普遍嗎?
會管制主要是裡面含有嗎啡,而公發只有一條止血帶,有些人會自己再多買,或是買新式的,有心的平常也會自己多買繃帶醫材之類的,雖然演習訓練都有醫護兵,但誰知道天殺的演習還是訓練會發生啥事,個人醫療包還是會以備不時之需,有些小傷痛也可以自己處理
那請問在一般狀況下
是由誰或什麼單位負責保管管制呢?
醫務所
有嗎啡的話就難怪會列為管制品了。
早知道下次出任務時幹走嗎啡,配大麻煙ㄧ起
坐牢
嗎啡在我國醫院是鎖起來要用還要跟專人解鎖登記劑量的管制藥,不要期望會解禁比較好,RSI用藥都很難下放到現場了。除非醫師在場。
法軍也管制,但是有訓練用的急救包,平常還是有落實個人戰傷急救訓練,也有裝生理食鹽水的嗎啡針劑,可以實際操作熟悉
先定義個人急救包和醫務兵的醫務包,在國軍,個人急救包照目前的編制,就像各位在看二次世界大戰或越戰的電影時,單兵受傷時拿出的厚棉紗布還附兩個綁帶的那個東西,就是所謂的急救包,只能簡單包紮。而醫物兵所攜行的,責是有編裝表的,是包含嗎啡、止血鉗、止血帶(舊式)等的裝備。從越戰之後都一直沒有改變的東西。所以上面各位討論的嗎啡,就只有醫務兵放在醫物包內的兩支,不會給到單兵身上;而目前這也是大問題,因為戰時要臨時或得這麼多數量的注射用嗎啡,也沒有人敢認真的檢討過如何獲得和分發,這是另一段故事。但編裝表上有,戰時分發也不應該是不違法的,就像是平時子彈是不可能給單兵攜行,要集中管理,作戰時子彈和嗎啡就按編裝表、基本攜行量給予攜行一樣。
而個人在2007年擔任衛校教官時,就用力的推單兵急救裝備,因為當時美軍在伊拉克的作戰也已經有4年多,已經累積相當多經驗,而且很多的醫學文獻也相繼出爐。而我擔任漢光傳譯官時,就對上美軍的軍醫上校,對於戰場急救和部隊衛勤斯底下就很多討論,所以在衛校時就希望能趕上美軍的單兵急救裝備和堆動TCCC。當時也趁著小型軍品研發的機會,研發單兵急救裝備攜行袋及攜行方式。當時時空背景還沒有單兵戰鬥個裝的出現,還是只有一條S腰帶打天下的年代,所以才會有腰掛、腿掛、肩掛的設計,但也在研究建議當中提到,若出現戰鬥個裝時,應將單兵急救裝備攜行袋的衛制進行整體規劃,納入必要攜行裝備之一。還做了示範和測評,若我沒記錯,當時以腿掛最被接受。肩掛是大家覺得最累贅的。
2017年,沒錯,已經過10年,個人擔任某供應處副處長時,已經聽說陸軍要建案,也脫次和陸軍承辦的科長協商研討,無奈太多科層組織,連自己軍醫局的主管單位都嫌我太為部隊想,醫院還有很多裝備要買,加上當時很多長官都是只想做完這一筆就算了,連改編裝、配賦都不想努力,我想要變成常態補給品像都難。
到我退伍,經濟部工業局因為購案關係找我當審查委員,我都願意,就是希望這個案子能過關,真正能部署。一晃眼,已經過了13年,我女兒96年剛出生現在都上國一了,我推的個人急救裝備還卡住,難不成要到我女兒進軍校甚至畢業任官還發不出來嗎?算了,我自己買給家人保護自己還比較快。
這國家到底怎麼了?原本規劃今年就要獲得的,我還樂見其成的,結果竟然說疫情疏困所以預算排擠,無法採購。我哩勒,真是太優秀偉大的國家。還說準備好了?準備好殺國民了?不教而戰為之殺阿,現在是怎樣,去中國化很徹底,連這種簡單的治國觀念都沒有了是吧?我痛、恨、哀。
嘴說到爛了依舊不會有改變的
Casey Chao
但絕不能放著不管 不是嗎?
除非能同時吵上兩黨立委,施壓成共同持續跟進議題, 否則只會一再被拖延或蒙混過去。
我個人認為
急救包不發那至少給條止血帶和教育官兵如何使用
不然在靶場出意外有時
人還沒送到醫院就在靶場先失血過多休克了>_<
Casey Chao
現在是「一個連」兩條
這配附量真的有點...讓人無言
看來自備迷彩腰帶加鋼筷或許還比較務實一點
但腰帶要取下來還是會花點時間
且這土砲方法還需要另一條腰帶來固定旋緊的鋼筷=="
而且整個連只有一個急救箱 28人用一個
正經地買正規用品吧, 反正不貴又不難找。 剛買了兩條, 考慮買多一條練習用
急救醫療止血帶戶外耐用戰鬥應用應急工具
https://shopee.tw/product/290994263/6746033334?smtt=0.15959262-1603021728.9&fbclid=IwAR0buJSX8wzCXyyGvwt5Sl7TaSQbR2hSkhRv_gLFeDqtG0rCnfUGB6t7238
特大2019的網誌,請參考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casey-chao/控制失血時應避免的八項缺失/1919145751479605/
還是那句老話,「戰鼓能讓長官露臉,急救包不能」
升不了官的啊⋯跟官位比起來,什麼東西都是「屁」
可以阿,公祭的時候
除非是女皇問起,不然我們就要學八年抗戰了!
不然就是找立委狂電部長,凍結預算!戳到痛處了,就有機會!
操作的好,急救包一樣可以讓長官露臉
問題是,長官不會這麼想,而且,急救包露臉的頻率跟機會,是遠比不上戰鼓的
跳舞的充氣娃娃也是一絕
不如一人一副頭巾,還痛快一點。
(嘆)
能發的出能用的槍和子彈就是萬幸,我都擔心打仗發掃把,別奢求急救包了
當年裁聯勤的惡果慢慢顯現出來了
聯勤時代就這樣了
搞戰鼓隊?要不要乾脆組織馬戲團雜耍團好了
人命不值錢⋯⋯
這不就艾森豪2.0, 1.0花掉2液多稅金. 2.0不知道又要花多少大家的血汗錢。
組個啦啦隊算了,還比較有看頭
陸軍的長官真的不要老覺得大家故意針對陸軍看不起你,是因為陸軍腦包跟拍馬屁的特別多。
這種事通常是長官突發奇想天外飛來一筆「我們成立戰鼓隊」,然後下面各處室逢迎拍馬打包票絕對有效,才會變成今天這種局面。
這些人唸指參都把書唸到屁眼裡了。
我覺得版主前輩你不是戰犯!
你只是在做對的事情!
光是這點就值得大家尊重了!
忠言逆耳!
不奢求公發,只求開放自購
話說我前陣子看了NAR的東西…
真的超想買的~
就怕這種東西自己買來會被扣在海關
少量 沒侵入性醫材就還好 我在淘寶買過縫合練習組
不用當兵也知道個人急救包的重要性吧
每個旅的30萬可以買3套這個
每次多救3個阿兵哥的命不好嗎?
連我爬山的人我都從掏寶搞了一組個人急救包了說
戰鼓隊加上以前的胸口碎大石 都變成天橋下耍把式的了
我等看國軍流盡鮮血後悔的表情
國軍成立戰鼓隊很好啊!被俘後除了打掃、打雜現在又多擊鼓鳴金的專長,少了被殺的理由。
每次在那邊怕中暑怕受傷怕出事,叭啦叭啦一大堆,發垃圾小卡不定期抽查有沒有確實填寫紀錄起來,還讓督導一天到晚來吵。
然後這種真正能在意外發生時能救命、不用上新聞佔版面、不用開檢討會的東西卻死都堅持不做,還跑去叫大家敲鑼打鼓戰力強
上文承蒙 Casey Chao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