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3.jpg

photo2.jpg

photo1.jpg

photo.jpg

OTT Gear 軍規戶外裝備 - Out Tech Tactical

由於近來在社群網站上,又開始討論起某些單位慣用的步槍持握方式與問題,因此我們決定有必要藉著專家的觀點,從頭到尾地把這類技術的緣起與應用做一個說明。

C型握法

遊騎兵團出身的狙擊手Nick Irving觀察,大約是10年前,從競技射擊界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採用這種新的持槍方式:其中甚至不乏那些從一級特戰單位退役者(如Pat McNamara和Mike Pannone等,但他們也同樣也會使用別種握法)。

搭配前握把的C型握法,其實是源自1997年時特戰改裝版(SOPMOD)版M4步槍,讓射手以輔助手抓緊前握把,並以拇指啟動白光或IR雷射。而為了避免槍身在射擊時可能搖晃,因此會讓輔助手部分握住護木下方,部分則接觸到前握把,然後把步槍向後往肩窩推。

使用這項技術的射手們認為,C型握法可以「減輕後座力與槍口上揚」、「更快速地更換目標」和「在快速接戰中讓準照始終朝向目標」。

迷思與事實

Nick認為,由於我們很容易會隨著目光或聽音辨位,來指出目標大約的方向,因此無論是競技或戰術射手,都會先看到目標,然後把武器朝向它。所以當射手將手臂稍向前伸,做出「指向」多威脅的動作時,確實會讓切換目標的速度加快;但這和射擊速度與控制後座力,並沒有關係!

在避免槍口上揚方面,因為底火爆炸時的反作用力,會把步槍朝肩膀方向推,因此除非在使用C型握法時,刻意用輔助手去「壓槍」,否則對槍口上揚的問題是沒有幫助的;而它之所以可以「減少後座力」,其實是由於步槍被深深地卡進肩窩裡,甚至貼近射手的胸肌,因此才讓後座力能被緩衝!

C型握法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會阻礙部分視線當然,假設在競賽中,目標都已經確定位置的情況下,這種持槍方式並沒有甚麼大問題;但如果你面對的是會移動的「活目標」,那在用C型握法時過度延伸手臂,只會擋住輔助手那一側的視線。假使是真實的戰鬥,這樣的「小事」可能會引發很嚴重的後果!

下一個可能出現的狀況,就是拇指可能會妨礙瞄準:當然,如果你有墊高的光學瞄具,C型握法不會擋住瞄準線;但假使瞄具失效,必須用準星與照門瞄準時,就可能由於拇指扣在兩者之中,而必須「調整」,在面對真實威脅的情況下,你顯然不會想浪費這段寶貴的時間!

C型握法的第三個問題,就是「過度暴露重要器官」--這點可是Nick在伊拉克學到的鮮血教訓:有一名遊騎兵隊員就是身體側面中彈,導致其心肺被直接貫穿!即使我們都知道應該正面朝向目標,但考量到彈片以及多重威脅的狀況,把手臂完全伸直,讓敵人可以直接瞄準你的要害,實在不是個好方法。

最後,長時間伸直手臂持槍,是會造成肌肉與關節疲乏的,更何況如果你將手腕向內緊貼槍身,那關節承受的後座力只會更大。

C型握法的適用場合?

說了這樣多,並不是說「C型握法就是錯的」,事實上每一種方法都有它的優點與缺點,因此真正重要的是,「甚麼時候」該用這種方式。

隨著三槍競賽等需要在不同距離快速射擊的場合,越多廠商開始生產多款不同長度和寬度的護木,讓射手可以用不同的角度甚至方式握住前段。因此C型握法會因應不同的射手、步槍與配件設置,而有許多調整,唯一不變的是將步槍向後帶,讓後座力從槍口上揚,轉為導向射手的後座力,以達成「持續而穩定的握槍」!

如前所述,由於(極端的)C型握法有可能會阻礙部分視線,妨礙瞄準甚至暴露重要器官,因此在比賽與訓練外的真實戰術環境下,會不建議採用這樣的方式。

更別提若像國內部分單位那樣,把手伸到太前面,除了可能會碰到槍枝發燙的部位外,也等於妨礙正確肌肉記憶的養成(在射擊幾發,槍管熱度高到手掌無法承受之後,你又要「換一種握法」),這樣對於訓練的效率和實戰爭取時間方面,其實是不利的!

上文承蒙 OTT Gear 軍規戶外裝備 - Out Tech Tactical 同意,引用該公司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