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
左營海軍官校一九八○年班,美國波士頓大學系統工程學碩士。曾任海軍總部武獲室「先進戰系(小神盾)」專案參謀,成功艦首任副艦長、獵雷艦艦長、張騫艦首任艦長。二○○○年以上校軍職退伍後成為專業作家,迄今創作二十六部長篇小說,成立「黃河渡」與「擺渡黃河」網站,寫作類別以小說為主。早期善用其軍事專業,從政治、歷史的角度建構與現實暗合的軍事小說;後期則跳脫軍事範疇,轉向驚悚、推理、科幻。作品具東方特有的人性味,以及對軍人臉譜的生動刻畫,節奏明快、風格流暢,在緊張衝突中透露出對人「性本善、關心、互信」的期待。
2020/12/ 25 擺渡黃河
航母殺手
日前塔江艦下水,航母殺手之名再度受到媒體熱議;然也有報導表示:航母殺手純屬吹噓!
到底是吹噓或事實,請看本文分析。
首先撇開塔江艦,雄三飛彈是航母殺手,理由有二:
一、雄三是超音速掠海飛彈
雄三終端攻擊速度可達3馬赫,掠海高度低於5公尺。再假設航母雷達高度為50公尺,它所擁有的「反雄三作戰」反應時間約為40秒。
40秒是完全理想,單純依據學理計算所得。
現實世界「完全理想」的狀況幾乎不存在。
天候、海象、浪湧、海面輔射,艦體搖擺與縱傾,雷達性能、旋轉位向,戰情室裝備待機狀況、值更人員警覺……,扣除所有「不理想」狀況所耽誤的時間,艦上若還能保有20秒已屬難能可貴!
這難能可貴的緊張時刻,不能有裝備故障,不能有人員操作錯誤,戰鬥系統還要能識別出目標是「來襲飛彈」,接著啟動「追蹤」程序,鎖定目標,計算「發射方程式」,指定「反制武器」,武器發射架備便,武器備便,按下發射鍵,武器點火、離架、爬升、加速建立彈道、追踪單元尋獲目標,終端導引迎向目標。
縱然上述過程部分已自動化,但自動化也要時間。再加上反制武器迎擊超音速飛彈,兩者都是三、四馬赫,其難度猶如子彈打子彈。
二、速度越快,殺傷力越大
一顆子彈擺在掌心,充其量就是一塊鐵。但假如被擊發,子彈從槍口竄出來呢?
這例子告訴我們:「速度」是殺傷力的關鍵!
如今戰爭已進入飛彈作戰。特別是海戰,勝敗幾乎取決於飛彈性能。至於飛彈殺傷力的關鍵,首在爆裂物的速度,其值是「飛彈飛行速度」加上「火藥爆炸所產生的初速」。
假設火藥爆炸所產生的初速是2.5馬赫。
雄二是次音速飛彈,飛行速度0.85馬赫,所以爆裂物速度為:0.85+2.5=3.3馬赫。至於雄三,飛行速度高達3馬赫,因而爆裂物速度為:3+2.5=5.5馬赫。
3.3馬赫到5.5馬赫,看似增加不多,然而傷殺力是隨著速度的幾何級數,而非數學級數增加。
軍艦遭到雄二飛彈攻擊,彈頭可能穿透1、2層艙壁,爆裂物再穿透2、3層。若是換成雄三,彈頭便可能穿透3、4層,爆裂物再穿透3、4層。
「深層破壞」是航母的致命傷,因為只要擊中一個燃油櫃或彈藥庫,連鎖爆炸即便無法擊沉,也必將重創航母。
講到這你應明白,雄三飛彈的確是航母殺手。
至於塔江艦,七百噸船身卻擁有16個「反艦飛彈」發射槽,此數值比成功級艦四千兩百噸船身足足多了一倍,簡直就是一艘「武庫艦」。假如戰時塔江艦裝載8枚雄三、8枚雄二,一傢伙全數射向航母,能夠想像可能造成多大的破壞嗎?
想要防範飛彈飽和攻擊,最有效的方法是擊沉飛彈發射載台。
塔江艦擁有匿蹤設計,吃水極淺(僅2.1公尺,成功艦為8.53公尺),一般漁港便可躲藏,且透過資料鏈,能夠在「不發射電磁波」的前提下完成飛彈攻擊,敵方如何偵測這個既安靜,又躲藏在漁船堆中的「小傢伙」?
說塔江艦是航母殺手,怎麼會是「純屬吹噓」?
原文網址:
http://yellowriver69.blogspot.com/2020/12/blog-post_25.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