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近幾年來,人造肉等未來食物的市場興起,饑荒的問題時有所聞,甚或因新冠肺炎的影響,導致各國爭搶食物。這些都和糧食不足有所關聯,加上氣候變遷等因素影響,糧食戰爭一觸即發。只是,糧食不足的問題,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莉琪‧科林漢繼《帝國的滋味》之後又一重磅著作《戰爭的滋味》,作者將時序更往回推進,早在工業革命之後,農業人口大量移往都市,都市人口遽增,糧食供需問題便已蟄伏,隨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逐漸突顯,不但造成許多人飽受飢餓所苦,甚至有許多人活活餓死,進而開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梳理這段歷史的過程發現,當大英帝國享有大片殖民地資源、美國正值開闢大片疆土、物產豐饒之際,歐洲的德國以及亞洲的日本,正苦於國內糧食缺乏的窘境。日本則在亞洲興起大東亞共榮圈的念頭,名為共榮,實為壓榨的搶食行徑......。(編按)

photo.jpg
書名:《戰爭的滋味:為食物而戰,重整國際秩序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作者:莉琪‧科林漢 (Lizzie Collingham)
出版社:麥田出版/城邦文化
出版時間:2020年1月28日

日本戰爭的滋味
為天皇挨餓

2021-02-15 08:30 聯合新聞網 / 麥田出版社

文/莉琪‧科林漢 (Lizzie Collingham)

邱吉爾的配糧

「如果老天要他們贏,勢必會賜給他們某一樣東西──像是敵軍的臨時糧倉。」

日本帝國陸軍的政策是,士兵盡量節省在糧食供給後勤上所花費的時間,因此日軍指揮官一般會讓士兵只帶幾天份的糧食就上戰場。緬甸保衛戰的盟軍總司令斯利姆(Slim)將軍赫然發現,日軍為這場很有可能持續數週的戰役只準備了九天份的補給。「如果老天要他們贏,勢必會賜給他們某一樣東西──像是敵軍的臨時糧倉。」實際上,日軍指揮官並不認為,占領敵軍的糧倉只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反而視此為供給計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一九四一到四二年保衛馬來亞與緬甸的早期行動中,盟軍對日本入侵行動的震驚及毫無防備,無疑讓日本占了便宜。然而,日軍在這些戰役的驚人成功掩蓋了後勤的弱點。他們能順利解決軍糧匱乏的問題,是因為盟軍戰力不足,而非後勤組織的高效率。

在馬來亞,日軍出乎英軍指揮官所料,機警地繞過他們精心設置的路障,利用輕型坦克和單車直接穿越原先無法通行的橡膠園。日本軍隊突襲了英軍的後方區域、刺殺後備軍力,導致盟軍做出了不切實際的評估,誤以為日軍特別擅長叢林戰。在混亂的撤退行動中,盟軍丟了大量物資。在日得拉(Jitra,位於馬來亞北部)的機場,日軍因此尋獲燃油與炸藥,然後利用這些物料重創盟軍的基地。他們戲稱這個地方是「邱吉爾的機場」,而盟軍留下的糧倉與一箱箱的物資則是「邱吉爾的配糧」。《讀完,就能贏得戰爭》這本小冊子的作者辻政信(Tsuji Masanobu)上校曾警告軍隊不要依賴母國運來的糧食,後來他自豪地表示,「每一個上前線作戰的士兵都依照計畫只帶了幾天份的乾麵包和白米……由於邱吉爾發配的補給品供應充足,我們連一袋白米或一罐汽油都不用輸運。」他得意洋洋地誇大其詞,但日本確實在馬來亞戰役中極度仰賴英國和澳洲軍隊的糧倉。日軍撤退到新加坡島之際,完全耗盡了本身的糧食補給。

「食物不夠的話,就從敵軍那邊拿。」

山下奉文將軍將注意力轉移到緬甸時,繼續實行這項政策。受命跨越緬甸邊界的軍隊收到指示,「食物不夠的話,就從敵軍那邊拿。」據一等兵川田浩二(Kawamata Koji)後來透露,軍隊的確是這麼做的。他所屬的步兵團靠著米飯、淡如水的味噌湯和野草等粗茶淡飯克難地殺進緬甸時,發現了一座荒廢的砲台,裡頭堆滿了裝有醃牛肉罐頭、起司、奶油、咖啡豆和茶葉的箱子。他和同袍「狼吞虎嚥地填飽了肚子」。那天晚上,他們「有了邱吉爾先生送的禮物後,精神煥發」,繼續往錫塘河(River Sitang)挺進。下士中井武八郎(Nakai Buhachiro)的軍團就沒這麼幸運了。他們為了攜帶更多彈藥而犧牲糧食,在越過泰緬邊界時,應急的儲糧只有一週的口糧與兩包餅乾。利用馬匹載運沉重的槍砲穿越叢林,努力跟上急行步兵團的同時,他們耗盡了儲備的稻米。他們拿飼養馬匹的米糠來煮粥,最後還殺了一頭公牛,結果發現暹羅的牛畜吃起來比日本產的牛肉還要硬,中井咬得牙齦腫痛,最後只能啜飲牛肉湯果腹。

日軍在一九四二年三月攻占仰光。他們在這裡發現了數間倉庫,裡頭塞滿威士忌、罐裝食品、咖啡、可可亞、牛奶、起司、醃牛肉、果醬及香菸。然而,日軍對西式口糧的熱愛確實造成了一些不幸。少尉吉野宗一郎(Yoshino Suichiro)口中的「邱吉爾的配糧」夾雜了一個令人不快的驚喜。除了威士忌和巧克力之外,這名少尉率領的供水部隊收到了兩包口香糖。不久後,部隊裡所有人都患了腹瀉。這口香糖「根本不是糖果,而是含有瀉藥的兒童藥用口香糖。」

由於母國糧食短缺,因此日軍的最高原則是在外作戰的軍隊不該消耗母國的資源,和德軍的想法如出一轍。如同德意志國防軍在蘇聯的作為,日軍向當地農民徵收食物,沉溺於無節制的非官方掠奪。在中國,軍隊大多突襲穀倉。其實,記者清澤洌曾遇到一名在中國工作的記者,對方告訴他,中國人「把代表昆蟲的部首『虫』與『天皇的軍隊』一詞中的『皇』結合在一起,稱日軍是『蝗蟲軍』」。日本帝國陸軍不同於德意志國防軍之處是,他們實行了自給自足的原則。如果當地的食物不夠軍隊吃,士兵就應該自力耕種作物。在馬來亞,「糧食增產運動」瞄準的對象不只是本地人口。當地的日本官員、來東南亞榨取原物料資源的倉儲業商人、殖民軍隊及官兵,每個星期都得撥出數小時種菜。

日本當局為駐紮在偏遠地區的部隊供應的補給品少之又少,期望他們能自力更生。倘若換成同盟國,軍隊是不可能受命深入東南亞叢林並自食其力的。首先,他們認為軍隊有義務供應糧食。再者,西方國家的士兵口味講究(即便他們原本就是農民)而且習慣文明生活,這表示他們無法靠耕種作物和尋找糧秣活下去。日本士兵對軍隊指揮官沒有這麼高的期待,飲食需求也很簡單。他們在覓食這方面可說是相當靈活。

photo.jpg
一九四五年九月,新幾內亞穆舒島,日本士兵使用配給的糧食煮飯。日軍並未設置廚房;每個士兵都得自行生火煮飯(圖/麥田出版提供)

負責監督泰緬邊境鐵路工程的阿部島(Abe Hiroshi)回憶表示,馱運糧食的大象往往無法及時抵達。「午餐時間接近時,指揮官會指派十個人去捕獵蜥蜴。牠們體型很大,要用棍子打牠們的頭部才抓得到。那粉嫩的肉質吃起來真是美味。」在緬甸,中士相原勳(Aihara Isawo)所屬部隊的連長想出了一個聰明的捕魚方法。每天晚上,他們在河道設置閘口將河水導向軍營周圍的草地,隔天早上再排乾河水,捕撈擱淺的鯰魚和鱧魚。士兵會直接生吃,剩餘的再加鹽醃漬保存。「在第一次阿拉干(Arakan)行動中,魚乾在長征途中很是實用,那是我們唯一的蛋白質來源。」

如果說靠土地生活的策略加上自給農業以及掠食計畫在東南亞大陸奏效,那麼在太平洋的島嶼上,要實行同樣的戰略會相形困難。一九四一年八月,軍隊副參謀長塚田治(Tsukada Osamu)中將警告,在太平洋上的孤島部署零星幾支部隊,「就像是往大海撒鹽」。然而,軍隊高層一如以往地堅決不願面對真相,竟在開戰前將他調離現職。遭日本占領的多數太平洋島嶼上的居民都從事自給農業,他們除了在自家的小庭院耕種作物之外,也會出外狩獵並採集食物。這和緬甸或印度支那的稻作農業經濟頗為不同。期望這些島民能夠額外生產大量糧食來供應給日本軍隊,是不切實際的想法。軍隊指揮官在某種程度上認知到這一點,於是向其他地方尋求糧食來源。日軍選定新不列顛島的拉包爾(Rabaul)做為西南太平洋戰線的前置補給基地;定期來自日本與西南亞的物資在此集貨,然後分運給其他島嶼上的部隊。軍方打算在拉包爾儲備足夠的糧食,以滿足三支部隊(約八萬人)兩個月的需求。起初,一切進行得非常順利。一九四二年九月,冷凍貨輪太鼓丸號(Taiko Maru)卸載了一百八十噸新鮮蔬菜、六十噸新鮮肉品、二十五噸醬油、九噸的糖、一百噸稻米、兩百萬根香菸,以及一些非酒精飲料、兩萬瓶啤酒和約五噸重的糖果。當地實行了一些自給式計畫,除了開設一間麵包店、一間味噌工廠和香菸工廠外,也興建了一座椰子油研磨廠以及兩座製冰廠。一九四三年之前,拉包爾一直是運作順利的半自給基地,對西南太平洋的駐軍助益良多,但到了後來,美國對日本海運的封鎖逐漸產生影響。經過一九四一至四二年屢戰屢勝的那段日子,日軍的處境開始逆轉。

●本文摘選自麥田出版/城邦文化之《戰爭的滋味:為食物而戰,重整國際秩序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 ★ ★ ★

photo.jpg

內容簡介

蛋白質與卡路里點燃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火!
第一本從帝國糧食供需、殖民及戰地飲食角度出發,
全方位探討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因與後果的歷史專書。
莉琪‧科林漢繼《帝國的滋味》之後又一重磅著作。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本書顛覆我們對於看似老調重彈且眾所周知的議題的看法,而莉琪.科林漢這本著作就是一例,它出色地描述了食物(及其短缺)在二戰期間扮演的角色。現在,我們不可能再從舊有角度去思考戰爭了。——英國歷史學家理查.奧弗里(Richard Overy),《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
 

野心勃勃,說服力強大,令人大開眼界。——《衛報》(The Guardian)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本書顛覆我們對於看似老調重彈且眾所周知的議題的看法,而莉琪.科林漢這本著作就是一例,它出色地描述了食物(及其短缺)在二戰期間扮演的角色。現在,我們不可能再從舊有角度去思考戰爭了。——英國歷史學家理查.奧弗里(Richard Overy),《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

劇力萬鈞、舉足輕重之作。——牛津大學基布爾學院院士黛安.帕基斯(Diane Purkiss),《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不可思議……這本書推出後,歷史學家都必須著重於糧食生產與消耗的各方面議題,才能構築出二戰的完整歷史。——英國歷史學家安德魯.羅伯茲(Andrew Roberts),《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莉琪.科林漢的作品極具原創性……〔她〕串起多條脈絡,探討一個橫跨全球範疇的重大議題。作者提醒了我們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人類與政治行為無不息息相關。——軍事歷史學家克斯・哈斯汀斯(Max Hastings),《週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糧食供需影響政治外交、國際關係,成為未來人們如影隨行的夢魘。此刻的人們,該怎麼做,才能避免讓饑荒再次成為人們的集體記憶?

近幾年來,人造肉等未來食物的市場興起,饑荒的問題時有所聞,甚或因武漢肺炎的影響,導致各國爭搶食物。這些都和糧食不足有所關聯,加上氣候變遷等因素影響,糧食戰爭一觸即發。

只是,糧食不足的問題,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作者將時序更往回推進,早在工業革命之後,農業人口大量移往都市,都市人口遽增,糧食供需問題便已蟄伏,隨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逐漸突顯,不但造成許多人飽受飢餓所苦,甚至有許多人活活餓死,進而開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

作者梳理這段歷史的過程發現,當大英帝國享有大片殖民地資源、美國正值開闢大片疆土、物產豐饒之際,歐洲的德國以及亞洲的日本,正苦於國內糧食缺乏的窘境。於是,英、美兩國順理成章成為典範:德、日兩國認為,唯有奪取廣大土地,保障國內糧食供應無虞,才是成為世界強國的唯一途徑。結果,納粹興起,緊接著便是對蘇聯人、猶太人的迫害,而日本,則在亞洲興起大東亞共榮圈的念頭,名為共榮,實為壓榨。

在糧食短缺驅動德、日兩國向外侵略的同時,以英、美為主的同盟國,在糧食供需上,是否做錯了什麼,否則,何以在二戰結束後,原以為所有問題都解決的當下,卻見世界各地盡是挨餓的人、餓到死的人,尤以印度、非洲、中國最為嚴重?即便在屬於英國占領區的人民,「一天也只吃兩片抹了薄薄一層人造奶油的土司、一匙稀飯和兩顆馬鈴薯——馬鈴薯還經常缺貨。」作者一一透析造成這個結果的失當政策。

書名為《戰爭的滋味》,意在人們已嚐過戰爭所帶來的各種苦澀滋味,尤其在糧食不足的情況之下,連想像食物的滋味都太過奢求,瀰漫四周的,只有煙硝味和營養不良的人全身所散發的將死之氣。而鑑古知今,解決糧食不足問題,爭地、搶糧以及戰爭,顯然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我們必須為人類、地球的永續而思考,找出更人道,也更有效率的因應之道,避免再讓饑荒成為人類的集體記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莉琪‧科林漢Lizzie Collingham
曾在華威大學教授歷史,也是劍橋大學耶穌學院的研究員,後來成為獨立歷史學家。著作包括《咖哩群像--印度料理文化誌》(Curry: A Tale of Cooks and Conquerors)、《帝國的滋味:從探索海洋到殖民擴張,英國如何以全球食物網絡建構現代世界》(The Hungry Empire: How Britain’s Quest for Food Shaped the Modern World)《戰爭的滋味:為食物而戰,重整國際秩序的第二次世界大戰》(The Taste of War: World War II and the Battle for Food)。

譯者簡介

張馨方
政大阿語系畢,英國愛丁堡翻譯研究碩士。現為自由譯者,作品包括《監獄大學》、《恨意、精神分析與羅夏克墨漬測驗》、《脂肪的祕密生命》、《俄羅斯方塊》等。譯作賜教:nurachang@gmail.com

目錄

引言

第一部  糧食——戰爭的驅動力

2德國的帝國雄心
3日本的帝國雄心

第二部  糧食戰爭

4 美國經濟的黃金時期
5飢腸轆轆的英國
6大西洋戰役
7大英帝國總動員
8餵飽德國人民
9德國將飢餓輸出到東歐
10蘇聯的潰敗
11日本的飢餓之路
12中國的分裂
13日本——為了天皇挨餓
14蘇聯——餓著肚子打仗
15德國與英國——爭取食物權利的兩種方式
16大英帝國——戰爭就是福利
17美國——擺脫經濟大蕭條,邁向富饒

第四部  戰爭的餘波

18飢餓的世界
19糧食富足的世界

註釋
參考書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