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新任國防部長邱國正。本報資料照片

新防長今上任
後備裝甲部隊取消

2021-02-23 02:41 聯合報 / 記者程嘉文

新卸任國防部長今天布達交接。新任國防部長邱國正曾任後備司令,就任後三大任務包括「後備動員制度改革」、「對美軍售案後續裝備到達」與「中科院軍備研發」。後備改革放在新武器引進之前,重要性不言可喻,包括國防部成立「防衛動員署」,教召時間延長到兩周等新制,將於明年上路。消息人士透露,不同於先前國防部向立院的專案報告,當初規畫的「後備裝甲部隊」被認為不切實際而取消,未來後備部隊仍以一般輕裝步兵為主。

邱國正今天走馬上任,外界關注後備組織改革是否會隨著防長異動改弦易轍。國防部去年十月在立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報告時指出,配合近年地面部隊規模縮減,以及引進雲豹裝甲車、M1A2戰車,部分M113裝甲車、CM11勇虎式戰車等現役裝備轉為庫存。國防部計畫將其編入後備部隊,平時委商封存,戰時解封啟用。

曾任裝甲旅長的備役少將于北辰批評,機械化裝備需大量保養,平常也要維持運轉,後備部隊由誰來作?過去陸軍嘗試過封存,狀況並不理想。更嚴重的是,每組戰車成員四人,其中三人需長期訓練才能出師。轉型募兵後,有相關專長的後備軍人數量有限,動員時要優先回原單位編實。即使把CM11與M113編給後備部隊,也找不到會操作的人。

後備組織改革措施,包括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辦公室」擴編為「防衛動員署」,由卅二人增為一百五十人。雖然明年元旦才掛牌,但今年上半就須完成立法,才趕得及編列明年度預算。配合教召延長到十四天,每年訓量由十二萬人增至廿六萬人,現有七個甲種後備旅(新訓旅)增為十二個。上個月陸軍已編成一○九、一一七兩旅,另三個旅(一○一、二四九、一三七)將於北中南三個作戰區編成。每旅五個步兵營、一個砲兵營,總兵力超過三千。

官員透露,各旅在動員編實前,平時編制幹部約八百人,若以國防部宣稱九成編現比的標準,共需增加現役人員三千名以上,其中士官需求最多。在官士兵三大階級中,士官是目前編現比較低的人員,從其他單位調來這麼多人「填缺」,其實不易。

也因如此,國防部原打算將後備部隊併入陸軍,以利彼此人力交流。不過,新部長人事宣布後,有黨政高層「知情人士」透過媒體批評,卸任國防部長嚴德發雖幫蔡總統很多忙,但對後備改革的部分主張,抱持大陸軍主義與舊思維,不符政府對現代後備戰力的規畫。即使邱國正也出身陸軍,但是後備系統的組改,勢必要配合高層意志。預期未來的後備體系,應該仍獨立於陸軍之外。

★ ★ ★ ★

photo.jpg
軍方近年來高喊「全民國防」。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聞眼
全民國防?
備戰力徒有其表!

2021-02-23 02:43 聯合報 / 本報記者程嘉文

新任國防部邱國正日前受訪強調,後備改革是第一要務;黨政高層人士評價甫卸任的部長嚴德發,則不忘批評他的後備改革主張。凡此種種都可證明,美方評估台灣後備戰力徒有其表,對政府造成的壓力。

政府高層與軍方都指出,我方在無法與中共進行軍備競賽的情況下,必須最有效率地發揮出社會每一分力量,才能保障國家安全。問題在於,這種帶有軍民合一色彩的「總動員」,和近卅年來台灣社會的發展轉型方向,可說完全背道而馳。

只剩四個月的義務兵役,過程充滿「不想管」與「不想學」,根本培養不出合格戰士。未來教召時間延長、頻率增加,就會脫胎換骨?問題是,哪個主流政治人物敢主張,恢復一年、甚至更長的役期?更別說,如果政黨再輪替,馬政府時代「逢軍則反」的網路聲浪會不會復萌?

「全民國防」近年來軍方喊得震天價響,但除了國防部與退輔會,恐怕誰也沒當一回事。社會的主流思維愈來愈覺得,國軍只是一個職業,與其他大部分人其實沒什麼關係。社會上大部分的「非軍人」,也不認為軍事相關事務與軍人,應該享有任何優先權或更多福利。

舉例而言,政府剝奪退伍上校的子女教育補助費,完全不考慮軍官與文官的退伍年齡不同。面對國防部與退輔會呼籲,宣稱力挺國軍的總統與閣揆,卻都推給「尊重專業」。具體利益方面,除了地方政府向軍方搶地不手軟,國防部打算將陽明山青邨訓練中心整建開放官兵攜眷住宿,立刻遭營建署指稱「軍方特權」阻止,荒廢至今。軍友社理事長李棟樑積極勞軍,六年捐款超過兩億,雖獲得總統公開肯定,但軍友社真正爭取到的,不過是免於像婦聯會、救國團般遭追殺,旗下的國軍英雄館仍面臨即將非法的困擾。

在「拔一毛以利國軍」都是艱鉅任務的氛圍下,要推動「總動員」、「全民國防」,談何容易?

延伸閱讀:
黃竣民:後備部隊接重裝 心酸誰人知?

1.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