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青漫畫
聯合報社論
國軍訓練意外,
是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空軍兩架F-5戰鬥機空中擦撞墜毀,飛官羅尚樺中尉殉職,潘穎諄上尉仍下落不明。去年一月參謀總長沈一鳴遇難後,國軍十五個月內五度空難,十四名官兵死亡或失蹤,創下近年最糟飛安紀錄。儘管每次事故情境不同,不必憑直覺比附;但面對這麼高的空難頻率,國防部必須深入檢討其間結構性因素。
F-5年事已高是事實,但不代表失事必然因為老舊。根據已知資訊,事發前飛官從未稱機械有問題;在調整編隊位置時發生擦撞,新機也可能發生。因此,空軍當晚即初步認定,事故並非機械或天候因素。話雖如此,亦不代表F-5老舊不是問題。去年十月,朱冠甍上尉剛起飛即因座機故障跳傘,造成嚴重外傷不治,令人質疑F-5的老式彈射椅性能不足,無法保障低空跳傘安全。這次羅尚樺跳傘後死於顱內出血,再度強化指控的合理性。空軍也宣布,已編列七・八億元預算為F-5更換新式彈射椅,年底開始交貨。
依軍方規劃,F-5機隊在二○二四年就將汰除;亦即,新式彈射椅可能只使用一兩年。相較其他國家,有些在十餘年前即已換用新式彈射椅;若國軍及早改裝,朱冠甍與羅尚樺或有生還機會。先前軍方認為F-5退役在即,換椅不符成本效益;但如今在壓力下臨渴掘井,更凸顯決策反覆之不智。
軍方當然清楚換裝彈射椅的效益,但過去多年不做,主要還是軍費不足排不上優先順序。近年募兵使人員維持費上升,加以美國大開軍購善門、政府推動機艦國造,樣樣都吸走大筆預算。在經費有限下,維修保養、訓練等作業維持支出幾註定被犧牲。一時間,或許看不出問題,長遠卻是掏空戰力。
蔡政府標榜重視國防,但比起近年兩岸緊繃帶來的威脅升溫,預算增幅仍明顯不足。日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宣稱,支持F-5更換彈射椅,「再多錢也要保護飛官」,乍聽慷慨,其實還是國防部自行從作業維持費勻支。為了這批彈射椅,勢將有其他項目的零件、油料被犧牲。
另一個怪象是,空軍判斷F-5失事原因並非機械故障,卻下令全軍暫停演訓,所有機種都停飛。這種心口不符的「特檢」,分明不是飛安考量,而是刻意擺出慎重處理姿勢,以免遭網民、名嘴謾罵。國軍近年淪入前閣揆郝柏村生前警告的「被罵倒」窘境,對外界批評極度介意,結果卻父子騎驢,愈陷愈深。犧牲專業、曲意逢迎的結果,除打擊官兵士氣,也引來更多質疑。「被罵怕」的另一表現,就是在重大事故發生時,以保密為由對外守口如瓶;俟新聞熱度過去,幾乎就事了無痕。這種諱莫如深的態度,只會導致更多不信任,對形象有害無益。
面對軍中事故頻傳,嫻熟議題操作的蔡政府發展出應對公式:第一時間總統親自出馬慰問家屬,同時鋪天蓋地動員將殉職官兵包裝為英雄。如此,固然化解政治危機,也成就自己「重視國防」的冠冕,但把大內宣當首務的結果,卻對事故誠實檢討造成阻礙,導致責任難以究明,直到下一場悲劇發生。
為因應不知何時到來的威脅,國軍永遠必須料敵從寬,訓練從嚴。國人必須建立正確觀念:官兵在承平歲月的傷亡,是維繫國家安全的必要代價;如果毫無意外,才需警惕。官兵固須有為國效命的情操,但國家卻必須讓他們的犧牲有價值。若藉由事故發現潛在問題,凝聚血的教訓,犧牲就是重如泰山;若只是因循遮掩,傷亡淪為白白送命,對於捐軀將士才是最大的悲哀與不敬。
★ ★ ★ ★
「折損2空官才說7.8億換彈射椅」
獨派大老嗆:鳳梨3個月就花10億
國軍2架F-5E戰機失事,造成2名飛官1死1失蹤,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23日表示,國防部已核定7億8000萬經費更換戰機彈射椅,從今年起分3個年度編列預算。但東華大學教授、獨派大老施正鋒認為,比起政府救鳳梨時3個月就拿出10億,戰機7億8000萬卻要分3年,「戰機不如鳳梨的悲哀」。
施正鋒在臉書發文表示,去年摔了1架戰機就說要編預算,現在一下子折損2位空官,才趕緊說要編7億8000萬換椅子,而且要分3年攤,「鳳梨3個月就花10億,想到就有氣。」
施正鋒質疑,政府軍購究竟花在哪裡?又不是換飛機,光是換機椅,為什麼要那麼久?難道總統府裝潢換地毯也要3年嗎?國防是總統的職權,為何是閣揆出面喬預算?「只能說,沒有大內宣的效果。」
施正鋒嗆民進黨全面執政幾年了,「還在怪老K(國民黨)?每年特別預算有多少,7、8億有那麼難嗎?」
對於施正鋒的看法,有網友留言質疑,換了新的彈射椅就可以保證F-5E遇到事故都可以彈射成功嗎?對此施正鋒則表示,「不要搞錯,我可沒說換了就完全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