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照片出處

沒有不能打仗的兵,
只有不會打仗的將'

2003-06-01 遠見雜誌 

文 / 遠見編輯部 (林昱君整理)

講管理,我不是很有經驗,但可以對打勝仗與打敗仗做一個結論,勝為什麼勝?敗為什麼敗?管理的好壞是關鍵。

從軍事的立場而言,管理就是把「時間」與「所要做的事情」,非常密切的銜接,軍隊的指揮如何把戰場管理好?就是要把整個戰場從開始到最後,一切人員調配、武器調配、物資調配、時間配合都做好。講管理,戰場管理恐怕是最難的。

每一種動物要爭生存,一定會衝突,就會引起戰爭,戰爭是解決雙方衝突的最後手段。人類狩獵生存是互相鬥爭的,人要找東西吃,老虎也要找東西吃,所以人獸爭,人獸爭當然是人勝利了,人為什麼勝利呢?因為人會運用群眾,團結起來形成戰爭隊伍;人會使用工具,老虎、獅子只用本身所長的爪牙,不會用其他工具,所以人是靠智慧取勝的。

戰爭管理不僅是科學管理,還是藝術的問題。人類管理不純粹是科學問題,因為人的性格、心理不是零件、武器,都是一樣的規格,人有很多共同性與差異性,這些因素不是用科學方法、科學定律就可以完全表現出來的,這是藝術上的問題。

另外,從戰爭的特質看管理,戰爭是雙方的混合反應一般企業管理的反應相似,但是明顯性不像戰爭。畫家把紙鋪好,畫自己的構想,這是單方面的反應戰爭不是這樣子,戰爭等於是在亂動的畫紙上畫出一幅好畫來,這種就是雙方的混合反應行為。在戰場上,我也動、你也動,雙方都在動的當中,我把你消滅以取得勝利,所以戰爭時間、空間、行動的配合比一般的管理複雜得多。

因此,戰爭的不確定性很大,容易犯的錯誤也多,沒有人能完全照自己的計畫去做,所以戰爭可以說是錯誤的累積。大家都會犯錯,沒有人在戰場上不犯錯的,但是戰爭總有勝敗,勝敗關鍵是什麼?就是小錯勝大錯,少錯勝多錯,這是在工商企業管理中可以參考運用的。

十九世紀普魯士軍事戰略家克勞塞維茲強調戰爭使用暴力,暴力的發展是無限的。從當初的石頭、木棒,到用刀劍、用槍,最後到核子武器,在一般企業管理,創新競爭上也是無止境的。

不過,戰爭的無限性自從核子武器發展以後,恐怕現在不能適用了,因為核子武器會毀滅全人類,雙方都會把對方毀滅,誰都不敢用。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相隔只有約二十年,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到現在還沒有第三次世界大戰。戰爭的另一種無限性解釋,就是弱勢對強勢,像過去毛澤東用游擊戰,或是現在的恐怖分子攻擊,這種是超限戰。

美國現在為什麼對伊拉克動兵?因為核子武器、飛彈的威脅,弱勢國家的自殺攻擊與生化武器的威脅都是很大的。

打仗是哲學問題、領導問題

各行各業能發展起來,人是很重要的因素,正如台灣的經濟發展主要是靠人才。戰場當中,如何把人組織好?第一,這個人要願意打仗,不怕死,這是哲學問題、領導問題。不論大小公司,老闆、董事長若領導做不好,公司就不會賺錢。然後,要訓練人打仗的本領,會用武器,這還不是最難,最難的是如何叫人不怕死。這是戰場領導上最重要的問題,所以要建軍練兵,首先要把生與死的管理解決。說穿了,你要讓每個打仗的人覺得他是為自己打仗,這種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很重要。毛澤東採取分地策略,農民沒有地的,我把地給你,讓人覺得為自己打仗,這是很厲害的策略。

你如何叫一個人不怕死,就是軍紀在企業來講就是工作紀律。沒有工作紀律,品質保證不會做得好,所以愈是高科技,品質保證、工作紀律愈嚴格。例如發展IDF戰鬥機,上千萬個零件、幾千幾萬小時的工作,只要一分鐘發生錯誤,幾千幾萬小時的工作都白費了,高科技也是一樣的道理,這是紀律問題、人的管理問題。

人都怕死,沒有人不怕死,但是到那個環境有兩個條件:一個是武德,死的很光榮,為自己的利益、理想犧牲;另一個被動的是軍法,為什麼軍中要另外一種法律?它不同於一般的法律。戰場上明明知道會死,但非去死不可,因為後退也是死,那是軍法,所以軍人就要衡量,向前是光榮的死,向後是恥辱的死,在這兩種選擇當中,寧可光榮的死,不要恥辱的死。所以軍人不怕死是靠這兩種力量,一種是武德,自發性的;一種是軍法,被動性的。

軍人的精神建設,讓幾十萬的軍人不怕死,這比製造飛彈、買武器還難。生死管理確立以後,就要一心,一心要團結,把千萬人的心都統一,把千萬人的信念達到一個標準規格,能做到這樣,保證可以打勝仗。公司裡大家都願意為公司發展的目標一心一意去做,董事長、總經理就好當了,董事長、總經理的任務就是如何讓公司所有人齊心一致為公司奮鬥。

沒有不能打仗的兵,只有不會打仗的將,所以打勝仗、打敗仗,軍事領導人關係很大。從歷史上來看,開國皇帝都很勤勞,很能打仗,過了兩、三代以後就開始懶惰了。拿清朝來說,清朝八旗兵從東北打到雲南,可是到了乾隆以後,這些兵代代相傳下來,不能打仗了,到太平天國的時候,滿清的八旗兵腐化掉了,還得靠漢人曾國藩的軍隊。中國每個朝代開始都是像毛澤東講的「槍桿子出政權」,誰拿著槍桿子就可以做皇帝,傳了兩代慢慢腐化,就滅亡。

戰略就是創造、運用有利狀況

什麼叫戰鬥力?戰鬥力是精神跟物資綜合起來才產生的。戰鬥力是數學上乘法的觀念,不是加法的觀念,所謂乘法的觀念,一個人、一隻槍、一發子彈,必須人跟槍在一起,槍才能用,如果人的精神等於零,零乘一等於零。戰鬥力拿F來代表,等於精神乘物資(S×M),所以怎樣把精神跟物資發揮到百分之百,是非常重要的。

精神因素要發揮到百分之百,軍隊領導的人格最重要,軍隊內部不能講謊話,不能欺騙,一定要實情實報,所以這需要信心,所有的官兵要相信總司令。

現在我們的軍隊危機就是把政治這一套帶到軍中去,使官兵對總司令喪失了信心。

有了這個基礎才能談戰略,什麼叫戰略?各種說法很多,但是我覺得戰略的定義就是建立力量,同時創造有利狀況,運用有利狀況。

戰略本身是藝術;科學是定律、公式,有同樣的因,必然有同樣的果。藝術卻不是這樣,Do、Re、Me、Fa、So、La、Si,每個作曲家做出來的曲子都不一樣,每個畫家畫出來的作品也都不一樣,每個作家做文章都不一樣,所以藝術是:同樣的因,不一定是同樣的果。戰略就是爭取一個目標,從事決定性戰爭的時候,不但要取得勝利,還要獲致有利的後果。戰略正確與否,可以決定目標是不是能達成。

舉個簡單的例子,二次大戰期間,拿大戰略來說,最成功的是蘇聯,因為蘇聯在英美的約定下,先打敗德國再打敗日本,這個同盟戰略對中國很不利,但是我們沒有辦法。蘇聯為什麼最成功呢?因為蘇聯開始沒有參加戰爭,德國打蘇聯之前,蘇聯與日本簽訂互不侵犯條約,讓蘇聯不會兩面作戰,這是蘇聯外交非常成功的事情。最後美國投下原子彈以後,蘇聯才參戰,打不到一個星期戰爭結束了,取得勝利成為戰勝國。更重要的是有利的效果,蘇聯在二次大戰後逐步赤化東歐、北韓、中國與中南半島,二次大戰之後是共產主義膨脹最快的時候。

英美的大戰略是開闢第二戰場,從法國諾曼地登陸,讓蘇聯進入德國;反過來說,如果由英、美從義大利登陸,就可先打進柏林、波蘭,先占領匈牙利,就不會有東歐赤化。結果英美把德國打敗了,可是沒有有利的後果。拿中國來說,中國是最吃虧的,八年抗戰、收復東北,結果東北被蘇聯占領了,蘇聯把東北完全交給中國共產黨,所以我們在大陸失敗是從東北開始。我們在雅爾達簽訂密約時,東北尚未收復,反而把外蒙古丟掉了。

我們再看德國、日本、義大利,它們也是同盟國,但是很好笑,德國打蘇聯,日本反而和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讓蘇聯無後顧之憂。義大利的軍隊從來幾乎沒有打過勝仗,只會拖累別人,不但幫不上德國的忙,反而還要德國照顧。

我們在大陸失敗了,到台灣來,現在能夠站得出去,這主要是在大戰略上我們算是成功的,說穿了就是拖住美國。我們跟美國沒有邦交了,還是要拖住它。美國跟中共的談判不會支持台獨,不是美國不想支持台獨,而是大陸的壓力讓它無法支持,但是美國要求兩岸要和平解決,兩岸之間的和平是我們生存的命根子,我們不能破壞這個大戰略。雖然對美國來說,有沒有台灣不是生死存亡的問題,最多是得失的問題;但是對中華民國來說卻是存亡的問題,所以在這個大戰略下,我們一定要拖住美國。

國家戰略的基礎是國家目標。在國民黨執政時期國家目標很明確:建設台灣、光復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雖然一下子做不到,但是我們確保台澎金馬,海峽兩岸和平;但是現在國家目標模糊了。

前任總統說我們要另立憲法,老實說,戰略是一個力量的問題,戰略的環境情勢決定一切,所以我們要創造運用有利狀況,不能宣布台灣獨立。

要生存就要爭取有利的狀況,這不是我願不願意、想不想的問題;所以戰略就是要藉助力量,考慮力量來決定你的戰略。所以現在台灣海峽不打仗對我們是最重要的,要以這個目標做為基礎。

台灣過去經濟戰略很成功

因此,現在我們的政治戰略應該是一個中國原則,但是不接受一國兩制,我們接受和平統一、兩岸交流合作,統一問題二十年、五十年後再談,這是對我們有利的條件。兩國論不是創造有利狀況,而是創造不利狀況,這不符合戰略原則,因此在政治戰略上,我們要以台灣的民主政治、經濟發展來影響大陸。

拿經濟來說,我們過去的經濟戰略是很成功的,從勞力密集到資本密集到高科技,一步一步走,走得很正確,這種戰略才能使得政府稅收增加,養兩千多萬人、四五十萬軍隊,全世界很少像台灣這麼小的地方,沒有資源,國民所得可以到1萬5000美元。

軍事戰略第一是講建軍,軍事思想不能錯誤,就像經濟發展一樣,經濟思想是市場競爭的思想,是不斷創新的思想,是品管嚴格的思想。什麼是軍事思想?就是預判未來戰爭的打法,戰爭要靠什麼來決勝,就像經濟戰略,我們要靠高科技來決勝,不能再靠勞力密集。軍事戰略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如果軍事思想錯誤,軍事戰略一定錯誤。

二次大戰以前,德國與法國軍事思想不同。法國根據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只要防禦堅固,國家就安全,所以他們花很多錢做馬奇諾防線;德國軍事思想不一樣,它覺得打陣地戰是不對的,所以採取裝甲兵、戰車機動作戰,六個星期就把法國打敗了。

華盛頓會議後日本的海軍受限於五五三的比例(美國五艘船,英國五艘船,日本只有三艘船),怎麼辦?日本採取巨艦大砲主義,你的巨艦六萬噸,我的巨艦做到九萬噸;你的主力大砲16吋,我的主力大砲18吋,這樣我的船雖少,但是我的船比你大,砲口徑比你大,我就可以把你打敗,這是日本的思想。

可是美國認為,儘管是海上作戰,還是要有空中優勢,所以美國除了主力艦,還有航空母艦,最後日本的巨艦都給美國打沈了。

這種軍事思想一錯誤,臨時要改是來不及的。拿大陸來說,毛澤東軍事思想是鄉村包圍城市、游擊戰、機動作戰,國民政府需要軍隊保護,國民黨到哪裡就要多派軍隊保護,共產黨不是,共產黨不但不需要軍隊保護,它還保護軍隊,所以它的軍隊可以自由的集中起來,這就是國民黨軍事思想、戰略的錯誤。

軍事思想決定未來戰爭型態的判斷,而且是決勝因素。我們一般決定軍事戰略時會考慮幾個問題,第一是假想敵,就像諸位經營企業,有什麼人同你競爭?軍事還有地理位置、人力資源、物力資源,仗在哪裡打?

最後講用兵,用兵的道理要達成兩個目標,第一是全軍要存在,然後怎樣去消滅敵人,所以不管戰略怎樣運用來運用去,都在全軍跟破敵兩個問題上反覆周轉。

另外還有戰術跟戰鬥,戰略決定打頭、打腰部還是打腹部,怎麼打頭、怎麼打腹部這是戰術,戰鬥就等於磨刀,要把刀磨得很利,所以戰鬥是實際戰力發揮。工商市場要靠產品,產品就是戰鬥力,要經得起考驗。

現場提問

Q:台灣應該訂定什麼樣的軍事戰略?

A:正確的軍事戰略必須要有正確的軍事思想,考慮自己有多少本錢,加強同盟國的關係,這是執行過程中三個最重要的因素。

過去我們同盟國的軍事戰略,在共同防禦條約的時代,海空要美國負責,地面作戰我們自己負責。

其他比方地理位置,我們跟大陸的關係,我們是不利的,上次陳水扁總統競選的時候說我們要境外決戰,可說是完全外行的話,我們跑到大陸決戰是不可能的事情嘛!

第一,在現在的條件下創造有利狀況,強調兵力密度,所謂兵力密度等於在房間裡打架,如果是五個對五個打,也許可以,如果一百個對一百個擠在一個房間裡,怎麼打?大家都擠在一起,沒有辦法打。所以我們戰略的考慮就是,台澎金馬、海陸空就這麼大,大陸六千架飛機不可能同時飛到這裡來,會自己碰自己。

我們的有利條件是局部時間、局部空間的優勢,最多你只能來一百架飛機,可是我有三百架飛機,我還有地面飛彈,你一百架飛機來了,我可以打掉你五十架、六十架,太多了沒有用,來不了。講到人力資源、物力資源,我們的人動員起來最多一百萬,大陸現役就有兩、三百萬,動員起來可以到一千萬,這要怎樣境外決戰?大陸的戰略策源地可以擺到很後面,我們打不到的,飛機炸不到,飛彈打不到的。

我們的戰略策源地就在台澎金馬,最多是花蓮,它的飛彈都打得到,因此我們的飛機都放在山洞裡,飛彈不能轉彎打到山洞裡,這樣決戰的時候我還有飛機。有利狀況要自己創造,所以山洞要先打。戰略上思想的先至,經濟也是一樣,高科技、電子工業我們早三十年,如果人家都有了之後你才做就來不及了。

Q:最近坊間有一本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的書《下一個社會》,他預言十年之內,中國大陸會分裂,請問您看法如何?

A:我想這位大師講這句話完全不瞭解大陸,中國歷史上分裂的時候很多,所謂統一的時候也不是絕對的統一。現在中共除了台灣還沒有統一以外,絕對是統一了,新疆的交通發展,中共完全照國父的建設計畫完成,而且軍權完全掌握在中央,現在大陸每個省都沒有軍隊,只有公安,而且每個省的省長都不是本省人,還是用滿清的辦法,不是搞自治。部隊很機動化,交通很發達,任何地方想造反,中央部隊馬上過去,而且還沒有力量造反,連西藏都有兩條公路可以去,所以這位管理大師的講法完全錯誤。

Q:您對一個中國的看法跟內涵在哪裡?

A:為了台灣生存來講,一個中國是我們很好的掩護帽子,我們不要覺得這是很笨的,過去中共時常講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我們不接受,後來我寫了一篇文章,我講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跟台灣都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的領土主權不容分割。這是對我們安全最好的,我們本來就應該接受一個中國,但是不該接受一國兩制。

Q:從東南亞的戰略地位來看,美國是不是私底下有反對兩岸統一的立場?

A:美國當然不希望兩岸統一,不統一對它有利嘛!但是它也不希望海峽兩岸有衝突,有衝突對它也不利,維持現狀對美國最有利,對我們也最有利。但是維持現狀必須是一個中國的原則,這對我們沒有損失嘛!

Q:有關美伊的戰爭,請問這裡頭有什麼特殊的戰略?

A:美國打伊拉克,老實說是沒有必要的,但是為什麼它要打?我想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為了石油問題。

恐怖戰爭是心理上的威脅大,九一一事件,比起核子彈爆炸、世界大戰是小巫見大巫,算不上什麼,這個心理很奇怪,隨著時間會慢慢痲痹。真正要解除恐怖戰威脅是靠情報,拿飛彈、航空母艦去對抗恐怖戰,是殺雞用牛刀。另外,所謂的毀滅性武器:核子武器、生化武器不只伊拉克有,而美國以此為理由,這是帝國主義心態作祟。真的要打,不會超過一個月、兩個月,很快就可以把伊拉克占領了。(林昱君整理)

戰略精論

大家都會犯錯,沒有人在戰場上不犯錯的,但是戰爭總有勝敗,勝敗關鍵是什麼?就是小錯勝大錯,少錯勝多錯,這是在工商企業管理中可以參考運用的。

要訓練人打仗的本領,會用武器,這還不是最難,最難的是如何叫人不怕死。

戰鬥力拿F來代表,等於精神乘物資(S×M),所以怎樣把精神跟物資發揮到百分之百非常重要。

兩國論不是創造有利狀況,而是創造不利狀況,這不符合戰略原則,因此在政治戰略上,我們要以台灣的民主政治、經濟發展來影響大陸。

值得企業家讀的幾本戰略書

孫子兵法》是置之死地而後生,這對一個班、一個排可以這麼說,可是對大軍團這麼做,非死不可徐蚌會戰為什麼我們會失敗?並不是我們的陣地被共產黨攻下來,而是被圍了幾個月,天寒地凍最後才不行的,所以《孫子兵法》的置之死地而後生在大軍團是不適用的。

李德哈特畢生的《戰略論》講間接路線,二次大戰以後很多弱勢國家運用間接路線來達成國家目標,所謂間接就是不正面衝突。李登輝做了十二年總統採的是間接路線,首先繼承經國先生,說要帶我們反攻回大陸,然後慢慢說國民黨是外來政權,現在又說中華民國憲法不適用台灣了,他這個戰略是成功的。

我勸大家看《曾胡治兵語錄》,企業家最重要的是領導,《曾胡治兵語錄》講的就是領導。曾國藩是文人,他為什麼能帶兵?就是他的領導。一百個領導人作風一百個樣子,但是目標一樣,就是如何讓一起做事的人接受你的觀念,接受你的知識,配合你,對你有信心。分兩部分講,一個是領導人自己,曾國藩一個「誠」字很重要,你對公司同仁部下要誠懇、真誠,這樣讓大家覺得跟老闆一起做事很有信心。另一部分我強調勤、明、公,勤要勤勞、勤快,一個領導人懶惰的話,下面的人不可能勤勞;勤了以後才能明,你才能瞭解全部的狀況,才不會蒙蔽。領導人最怕受到蒙蔽,受蒙蔽就會決策、判斷錯誤;你很明瞭真相,做的決定一定是公正正確的。

下屬怎麼考核?下面的人是否為可用的人?優點在哪裡?缺點在哪裡?對下屬的考核要正確,把適當的人擺在適當的位置,公司業務的推動就不會窒礙難行。照曾國藩來說,考核幹部要土裡土氣的才好,不要太滑頭,公司裡考核一個人,他要能夠負責盡責,這種人大都是有「鄉氣」的人。公司的職員成天抱怨他的待遇不好,成天要求加班費,成天與別人做比較,公司這種人多了不好。所以公司內部人與人相處的文化,真誠相處、道義相向、榮辱與共,這是一個成功的公司要有的心態,而這種心態的形成要看領導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